專利名稱:往復精密復合沖裁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往復精密復合沖裁模具,屬于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沖裁工藝的復合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采用的沖裁工藝有兩大類一類是普通沖裁,另一類是精密沖裁,無論是哪一類沖裁工藝,都采用的是單向沖裁且所獲得沖件表面均帶有毛刺,毛刺不僅影響零件外觀,并且在以后的變形工序由于產生應力集中而容易引起開裂,同時也給后續(xù)工序造成困難,還會帶來加劇刃口磨損,降低模具使用壽命等缺陷。毛刺的高度主要取決于被沖件材料的強度、料厚、沖裁間隙的大小和模具刃口的磨損情況等,上述因素的改善雖然可以把毛刺的高度限制到某一最小值,但是改善后的毛刺依然不能滿足形狀和尺寸精度要求較高的沖件,而需要后續(xù)加工來縮小毛刺或者消除毛刺。由此帶來更多的生產成本,生產效率不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縮小沖件毛刺的精密沖裁復合模具,從而減少后續(xù)加工。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往復精密復合沖裁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結構為下模座上通過螺栓從下往上依次疊加固定有下模板、下墊板、下固定板和下凹模,下模座和下模板的中心均開有通孔,下油缸安裝在所述下模座的中心孔中,下油缸的活塞上固定有下承壓板,下壓塊固定在下承壓板上且下壓塊活動套裝在所述下模板的中心孔中,所述下凹模的中心也開有通孔,下凸凹?;顒犹籽b在所述下凹模的中心孔中,多個下壓桿貫穿下墊板和下固定板,下壓桿的一端頂在下壓塊上,下壓桿的另一端頂在下凸凹模上,所述下凸凹模的中心也開有通孔,下凸模的上部活動套裝在所述下凸凹模的中心孔中,下凸模的下部與下固定板固定連接;
所述上模的結構為上模座的底部通過螺栓從上往下依次疊加固定有上模板、上墊板和上固定板,上凹模螺栓的光桿部分穿過上模板、上墊板和上固定板后其螺紋部分和上凹模連接,所述上模座、上模板、上墊板、上固定板和上凹模的中心均開有通孔,上油缸安裝在上模座的中心孔中,上油缸的活塞上固定有上承壓板,多個上壓桿均貫穿上模板、上墊板和上固定板,且上壓桿的頂部頂在上承壓板上,上壓桿的底部頂在上凹模上,上壓塊活動套裝在上模板的中心孔中,上壓塊的頂部頂在上承壓板上,上壓塊的底部與上凸模連接,上凸模的上部活動套裝在上墊板的中心孔中,上凸模的下部活動套裝在上凸凹模的中心通孔中,上凸凹模套裝在上固定板和上凹模的中心孔中,且上凸凹模固定在上固定板上;
所述上凸模和下凸模、上凸凹模和下凸凹模的截面形狀、尺寸均相同且它們的中心線同軸;
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間安裝有一個或多個導向機構。
所述下固定板上開有倒T形通孔,所述下凸模為與所述倒T形通孔相配合的倒T形,下墊板和下固定板緊密接觸將下凸模固定在下固定板上。所述上固定板上開有T形通孔,上凸凹模為與所述T形通孔相配合的T形,上墊板和上固定板緊密接觸將上凸凹模固定在上固定板上。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間的導向機構的結構為導柱活動套裝在導套的內部,導柱固定在下模座上,導套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上固定板與內導柱的一端固定連接,內導柱的另一端豎直貫穿上凹模,所述下凹模與內導柱相對應的位置上開有孔。本發(fā)明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通過在上模分別設置上凹模、上凸凹模、上凸模,在下模分別設置下凹模、下凸凹模、下凸模,下活塞推動下承壓板及下壓塊進而推動下壓桿使下凸凹模至上死點,與此同時上活塞推動上承壓板進而推動上壓桿和上壓塊使上凹模和上凸模至下死點,然后沖床滑塊下行,上凹模、上凸模對在下凸凹模上定好位的原材料開始沖裁,直至上凸凹模和下凸模、下凹模接觸原材料;隨著滑塊繼續(xù)下行,上凸凹??朔峦拱寄5淖饔昧?,同時下凹模、下凸??朔习寄?、上凸模的作用力,對原材料進行反沖裁,直至沖裁完成,如此簡單的實現了對原材料的雙向復合沖裁,可有效減少沖裁后的原材料上的毛刺,減少了由于處理毛刺而帶來的后續(xù)加工,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上模,2為下模,3為下模座,4為下模板,5為下墊板,6為下固定板,7為下凹模,8為下油缸,9為下承壓板,10為下壓塊,11為下凸凹模,12為下壓桿,13為下凸模,14為上模座,15為上模板,16為上墊板,17為上固定板,18為上凹模螺栓,19為上凹模,20為上油缸,21為上承壓板,22為上壓桿,24為上壓塊,25為上凸模,26為上凸凹模,27為導向機構,28為導柱,29為導套,30為內導柱。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往復精密復合沖裁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下模2的結構為下模座3上通過螺栓從下往上依次疊加固定有下模板4、下墊板5、下固定板6和下凹模7,下模座3和下模板4的中心均開有通孔,下油缸8安裝在所述下模座3的中心孔中,下油缸8的活塞上固定有下承壓板9,下壓塊10固定在下承壓板9上且下壓塊10活動套裝在所述下模板4的中心孔中,所述下凹模7的中心也開有通孔,下凸凹模11活動套裝在所述下凹模7的中心孔中,多個下壓桿12貫穿下墊板4和下固定板6,下壓桿12的一端頂在下壓塊10上,下壓桿12的另一端頂在下凸凹模11上,所述下凸凹模11的中心也開有通孔,下凸模13的上部活動套裝在所述下凸凹模11的中心孔中,下凸模13的下部與下固定板6固定連接;
所述上模I的結構為上模座14的底部通過螺栓從上往下依次疊加固定有上模板15、上墊板16和上固定板17,上凹模螺栓18的光桿部分穿過上模板15、上墊板16和上固定板17后其螺紋部分和上凹模19連接,所述上模座14、上模板15、上墊板16、上固定板17和上凹模19的中心均開有通孔,上油缸20安裝在上模座14的中心孔中,上油缸20的活塞上固定有上承壓板21,多個上壓桿22均貫穿上模板15、上墊板16和上固定板17,且上壓桿22的頂部頂在上承壓板21上,上壓桿22的底部頂在上凹模19上,上壓塊24活動套裝在上模板15的中心孔中,上壓塊24的頂部頂在上承壓板21上,上壓塊24的底部與上凸模25連接,上凸模25的上部活動套裝在上墊板16的中心孔中,上凸模25的下部活動套裝在上凸凹模26的中心通孔中,上凸凹模26套裝在上固定板17和上凹模19的中心孔中,且上凸凹模26固定在上固定板17上;
所述上凸模25和下凸模13、上凸凹模26和下凸凹模11的截面形狀、尺寸均相同且它們的中心線同軸;
所述上模座14和下模座3之間安裝有一個或多個導向機構27。所述下固定板6上開有倒T形通孔,所述下凸模13為與所述倒T形通孔相配合的倒T形,下墊板5和下固定板6緊密接觸將下凸模13固定在下固定板6上。所述上固定板17上開有T形通孔,上凸凹模26為與所述T形通孔相配合的T形,上墊板16和上固定板17緊密接觸將上凸凹模26固定在上固定板17上。所述上模座14和下模座3之間的導向機構27的結構為導柱28活動套裝在導套29的內部,導柱28固定在下模座3上,導套29固定在上模座14上。所述上固定板17與內導柱30的一端固定連接,內導柱30的另一端豎直貫穿上凹模19,所述下凹模7與內導柱30相對應的位置上開有孔。本發(fā)明安裝在沖床上,其中,上模座與沖床上的滑塊固定連接,使得上模能夠隨著滑塊上下運動。所述的上凹模19以無間隙動配合套在上凸凹模26上,所述的上凸凹模26與上凸模25為無間隙動配合,所述的上壓塊24和上凸模25的一端以間隙配合安裝在上模板15和上墊板16的型腔內;
所述的下凹模7與下凸凹模26為無間隙動配合,所述的下凸凹模26與下凸模13為無間隙動配合,所述的下壓塊10以間隙配合安裝在下模板4的孔內。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為安裝本發(fā)明到沖床上,保證安裝緊固牢靠后,首先下油缸8推動下承壓板9及下壓塊10進而推動下壓桿12使下凸凹模11至上死點,與此同時上油缸20推動上承壓板21進而推動上壓桿22和上壓塊24使上凹模19和上凸模25至下死點;將原材料放在下凸凹模26上定位,定位完成后,沖床滑塊下行,上凹模19和上凸模25接觸原材料并在下凸凹模26作用下對原材料沖裁,直至上凸凹模26和下凸模13、下凹模7接觸原材料;隨著沖床滑塊繼續(xù)下行,上凸凹模26克服下凸凹模11的作用力,同時下凹模7、下凸模13克服上凹模19、上凸模25的作用力,對原材料進行反沖裁,直至沖裁完成。沖床滑塊回程時沖裁后的原材料在下凸凹模11的作用下從下凹模7和下凸模13內推出,邊料在上凹模19和上凸模25的作用下從上凸凹模26上退下。
權利要求
1.往復精密復合沖裁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結構為:下模座(3)上通過螺栓從下往上依次疊加固定有下模板(4)、下墊板(5)、下固定板(6)和下凹模(7),下模座(3)和下模板(4)的中心均開有通孔,下油缸(8)安裝在所述下模座(3)的中心孔中,下油缸(8)的活塞上固定有下承壓板(9),下壓塊(10)固定在下承壓板(9)上且下壓塊(10)活動套裝在所述下模板(4)的中心孔中,所述下凹模(7)的中心也開有通孔,下凸凹模(11)活動套裝在所述下凹模(7)的中心孔中,多個下壓桿(12)貫穿下墊板(4)和下固定板(6),下壓桿(12)的一端頂在下壓塊(10)上,下壓桿(12)的另一端頂在下凸凹模(11)上,所述下凸凹模(11)的中心也開有通孔,下凸模(13)的上部活動套裝在所述下凸凹模(11)的中心孔中,下凸模(13)的下部與下固定板(6)固定連接; 所述上模(I)的結構為:上模座(14)的底部通過螺栓從上往下依次疊加固定有上模板(15)、上墊板(16)和上固定板(17),上凹模螺栓(18)的光桿部分穿過上模板(15)、上墊板(16)和上固定板(17)后其螺紋部分和上凹模(19)連接,所述上模座(14)、上模板(15)、上墊板(16)、上固定板(17)和上凹模(19)的中心均開有通孔,上油缸(20)安裝在上模座(14)的中心孔中,上油缸(20)的活塞上固定有上承壓板(21),多個上壓桿(22)均貫穿上模板(15)、上墊板(16)和上固定板(17),且上壓桿(22)的頂部頂在上承壓板(21)上,上壓桿(22)的底部頂在上凹模(19)上,上壓塊(24)活動套裝在上模板(15)的中心孔中,上壓塊(24)的頂部頂在上承壓板(21)上,上壓塊(24)的底部與上凸模(25)連接,上凸模(25)的上部活動套裝在上墊板(16)的中心孔中,上凸模(25)的下部活動套裝在上凸凹模(26)的中心通孔中,上凸凹模(26)套裝在上固定板(17)和上凹模(19)的中心孔中,且上凸凹模(26)固定在上固定板(17)上; 所述上凸模(25)和下凸模(13 )、上凸凹模(26)和下凸凹模(11)的截面形狀、尺寸均相同且它們的中心線同軸; 所述上模座(14)和下模座(3)之間安裝有一個或多個導向機構(2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精密復合沖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6)上開有倒T形通孔,所述下凸模(13)為與所述倒T形通孔相配合的倒T形,下墊板(5)和下固定板(6)緊密接觸將下凸模(13)固定在下固定板(6)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精密復合沖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7)上開有T形通孔,上凸凹模(26)為與所述T形通孔相配合的T形,上墊板(16)和上固定板(17)緊密接觸將上凸凹模(26)固定在上固定板(17)上。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往復精密復合沖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4)和下模座(3)之間的導向機構(27)的結構為:導柱(28)活動套裝在導套(29)的內部,導柱(28)固定在下模座(3)上,導套(29)固定在上模座(14)上。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往復精密復合沖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7)與內導柱(30)的一端固定連接,內導柱(30)的另一端豎直貫穿上凹模(19),所述下凹模(7)與內導柱(30)相對應的位置上開有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往復精密復合沖裁模具,屬于模具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縮小沖件毛刺的精密沖裁復合模具;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的結構為下模座上通過螺栓依次固定有下模板、下墊板、下固定板和下凹模,下油缸安裝在下模座的中心孔6+5中,下油缸的活塞上固定有下承壓板,下凸凹模套裝在下凹模的中心孔中;上模的結構為上模座的底部通過螺栓依次固定有上模板、上墊板和上固定板,上凹模螺栓穿過上模板、上墊板和上固定板后和上凹模連接,上油缸安裝在上模座的中心孔中,上凸模的上部活動套裝在上墊板的中心孔中,上凸模的下部套裝在上凸凹模的中心通孔中;本發(fā)明對原材料的雙向沖裁,有效減少了毛刺。
文檔編號B26F1/44GK103071722SQ201310012329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4日
發(fā)明者李春莊, 牛福忙, 楊躍平, 石青亮 申請人:山西惠豐機械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