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套筒扳手省力結構,主要是應用于套筒扳手的省力技術上。
背景技術:按,傳統(tǒng)常用的套筒扳手一般都沒有設置省力結構,操作者必須用力扳動握把,才可以達到松退或是鎖緊螺栓的目的,為其既存尚待克服解決的問題與缺失。為此,如何提供一種具有省力結構的套筒扳手,讓力量較小的人也可以輕松地操作,為本發(fā)明的創(chuàng)作動機與創(chuàng)作目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傳統(tǒng)習用套筒扳手所既存的問題與缺失,積極地投入創(chuàng)新與改良的精神,所完成的套筒扳手省力結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包括扳柄、握把、樞結部、第一施力桿臂、驅動機構和扣環(huán),該扳柄的后端設有該握把,該扳柄的前端設有該樞結部,該樞結部設有樞結孔,該樞結孔供該驅動機構的驅動頭穿設,該樞結部前方延伸設有該第一施力桿臂;該驅動機構的該驅動頭由該扣環(huán)扣定于該樞結孔下方處,該驅動機構在該驅動頭外部延伸設有一第二施力桿臂。本發(fā)明解決問題所應用的技術手段以及對照現(xiàn)有技術的功效在于:該扳柄的頭部設有棘輪驅動機構,該扳柄前端或后端延伸設有二個相隔一角度的第一施力桿臂,該棘輪驅動機構前端或后端對應于二第一施力桿臂處延伸設有一第二施力桿臂,該第二施力桿臂外部設有一呈弧形的套接孔,讓扳柄的二第一施力桿臂可以含設于該套接孔中;當扳柄正向或反向施力(即旋緊或旋松)時,可以借由該第一施力桿臂對該棘輪驅動機構的第二施力桿臂產生杠桿作用,借以達到省力的目的,讓力量較小的人也可以輕松地操作,具有 功效上的增進,為其主要目的達成者。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側視斷面組合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施力狀態(tài)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回復狀態(tài)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施力狀態(tài)示意圖。圖1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回復狀態(tài)示意圖。圖1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1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1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的施力狀態(tài)示意圖。圖1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的回復狀態(tài)示意圖。圖1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六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2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六的側視斷面組合示意圖。圖2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六的施力狀態(tài)示意圖。圖2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六的回復狀態(tài)示意圖。圖2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2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的側視斷面組合示意圖。圖2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的施力狀態(tài)示意圖。圖2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的回復狀態(tài)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第一棘輪驅動機構2…………第二棘輪驅動機構3…………第三棘輪驅動機構4…………第四棘輪驅動機構5…………第五驅動機構6…………第六驅動機構7…………第七驅動機構10………扳柄11………握把12………樞結部13………樞結孔14………第一施力桿臂15………第一施力桿臂16………第一施力桿臂17………第一施力桿臂20………棘輪頭21………第二施力桿臂22………套接孔23………棘齒24………驅動頭25………卡掣元件26………切換鈕30………扳柄31………握把32………樞結部33………樞結孔34………第一施力桿臂35………第一施力桿臂40………驅動頭41………第二施力桿臂42………套接孔50………扳柄51………握把52………樞結部53………樞結孔54………連接板55………第一施力桿臂56………第一施力桿臂60………棘輪頭601……第一軸孔602……第二軸孔61………驅動頭62………切換鈕63………撥動元件64………底板65………棘輪66………卡掣元件67………第二施力桿臂68………套接孔70………扳柄71………握把72………棘輪頭721……第一軸孔722……第二軸孔73………驅動頭731……棘輪732……六角形結合部74………切換鈕75………撥動元件76………卡掣元件761……底板77………連接板78………第一施力桿臂79………第一施力桿臂80………套環(huán)81………第二施力桿臂82………套接孔83………六角形結合孔90………扳柄91………握把92………樞結部93………樞結孔94………第一施力桿臂90………棘輪頭901……第一軸孔902……第二軸孔91………驅動頭92………切換鈕93………撥動元件94………底板95………棘輪96………卡掣元件97………第二施力桿臂98………套接孔A…………套筒C…………扣環(huán)P…………螺絲Q…………樞結元件R…………定位元件S1………彈性元件S2………彈性元件S3………彈性元件S4………彈性元件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易于深入了解本發(fā)明的構造內容以及所能達成的功能效益,茲列舉七個具體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介紹說明如下: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敬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所示:圖1和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立體組合與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側視斷面組合示意圖。主要在于:該扳柄10的長度可以依照實際需求設制為固定式或可伸縮式,該扳柄10的后端設有握把11,讓使用者可以握住握把11施力,該扳柄10的前端設有樞結部12,該樞結部12上設有一貫穿的樞結孔13,該樞結孔13可供第一驅動機構1的驅動頭20穿設之用,其中第一驅動機構1為棘輪驅動機構;該扳柄10在樞結部12前方延伸設有二相隔一角度且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14、15,第一施力桿臂14、15與該扳柄10的長度比為1:8至1:9,所述二個第一施力桿臂14、15的夾角的角度為15°~25°;其中兩個第一施力桿臂14、15的夾角是指兩個第一施力桿臂14、15的中心至樞結孔13中心所形成的夾角。該第一棘輪驅動機構1是在棘輪頭20的前方延伸設有第二施力桿臂21,該第二施力桿臂21外部設有一呈弧形的套接孔22,讓上述該扳柄10二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14、15可以含設于該套接孔22中,該棘輪頭20內部設有一圈棘齒23,該驅動頭24一側是由一樞結元件Q設有一卡掣元件25,該驅動頭24中心設有一切換鈕26,該切換鈕26對應于卡掣元件25處設有一彈性元件S1及一定位元件R,由該切換鈕26帶動定位元件R撥動該卡掣元件25,讓卡掣元件25對棘齒23產生單向卡掣作用,該驅動頭24由一扣環(huán)C扣定于上述該扳柄10的樞結孔13下方處,由上述該扳柄10二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14、15對該第一棘輪驅動機構1的第二施力桿臂21產生杠桿作 用,借以達到省力的目的;該套筒A一端套設于上述該第一棘輪驅動機構1的驅動頭24之外,該套筒A另一端套接于待拆解或待組裝的螺栓中。借由上述各元件所組合而成的本發(fā)明,提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在實際操作應用上,敬請參閱圖4、圖5所示:圖4和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施力與回復狀態(tài)示意圖。其中:以拆解輪胎的螺栓為例,當扳柄10扳動時,第一施力桿臂15會對該第一棘輪驅動機構1的第二施力桿臂21產生杠桿作用,再通過套筒A拆解輪胎上的螺栓,即可以達到省力的效果,讓力量較小的人也可以輕松地操作。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敬請參閱圖6、圖7所示:圖6和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立體組合與立體分解示意圖。主要在于:該扳柄10的長度可以依照實際需求設制為固定式或可伸縮式,該扳柄10的后端設有握把11,讓使用者可以握住握把11施力,該扳柄10的前端設有樞結部12,該樞結部12上設有一貫穿的樞結孔13,該樞結孔13可供第二驅動機構2的驅動頭20穿設之用,其中第二驅動機構2為棘輪驅動機構;該扳柄10在樞結部12后方延伸設有二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16、17;該第二棘輪驅動機構2是在棘輪頭20的后方延伸設有第二施力桿臂21,該第二施力桿臂21外部設有一呈弧形的套接孔22,讓上述該扳柄10二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16、17可以含設于該套接孔22中,該棘輪頭20內部設有一圈棘齒23,該驅動頭24一側由一樞結元件Q設有一卡掣元件25,該驅動頭24中心設有一切換鈕26,該切換鈕26對應于卡掣元件25處設有一彈性元件S1及一定位元件R,由該切換鈕26帶動定位元件R撥動該卡掣元件25,讓卡掣元件25對棘齒23產生單向卡掣作用,作為旋緊或旋松待組裝或待拆解的螺栓之用,該驅動頭24由一扣環(huán)C扣定于上述該扳柄10的樞結孔13下方處,由上述該扳柄10二相隔一角度且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16、17,第一施力桿臂16、17與該扳柄10的長度比為1:8至1:9,該二第一施力桿臂16、17的夾角的角度為15°~25°;其中兩個第一施力桿臂16、17的夾角是指兩個第一施力桿臂16、17的中心至樞結孔13中心所形成的夾角。該套筒A一端套設于上述該第二棘輪驅動機構2的驅動頭24之外,該套筒A另一端套接于待拆解或待組裝的螺栓中。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敬請參閱圖8、圖9所示:圖8和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立體組合與立體分解示意圖。主要在于:該扳柄50的長度可以依照實際需求設制為固定式或可伸縮式,該扳柄50的后端設有握把51,讓使用者可以握住握把51施力,該扳柄50的前端設有樞結部52,該樞結部52上設有一貫穿的樞結孔53,該樞結孔53可供第三棘輪驅動機構3的驅動頭61穿設之用,該扳柄50在樞結部52后方設有一連接板54,該連接板54的兩端直立設有二相隔一角度的第一施力桿臂55、56,第一施力桿臂55、56距離樞結孔53圓心的距離與該扳柄50的長度比為1:8至1:9,所述二個第一施力桿臂55、56的夾角的角度為15°~25°;其中兩個第一施力桿臂55、56的夾角是指兩個第一施力桿臂55、56的中心至樞結孔53中心所形成的夾角。其中第三驅動機構3為棘輪驅動機構;該第三棘輪驅動機構3的棘輪頭60上設有第一軸孔601與第二軸孔602,該第一軸孔601可供驅動頭61穿設之用,該驅動頭61由扣環(huán)C扣定于該扳柄50的樞結孔53下方處,該第二軸孔602可供切換鈕62與撥動元件63穿設之用,并在第一軸孔601與第二軸孔602下方由二螺絲P鎖結固定一底板64,該驅動頭61的上方設有棘輪65,該棘輪65兩側設有二卡掣元件66,該二卡掣元件66與第二軸孔062的間設有彈性元件S,由該切換鈕62帶動撥動元件63撥動該二卡掣元件66,讓其中一卡掣元件66對棘輪65產生單向卡掣作用,作為旋緊或旋松待組裝或待拆解的螺栓之用,該第三棘輪驅動機構3在棘輪頭60后方延伸設有一第二施力桿臂67,該第二施力桿臂67外部設有一呈弧形的套接孔68,讓上述該扳柄50的二第一施力桿臂55、56可以含設于該呈弧形的套接孔68中,由上述該扳柄50的第一施力桿臂55、56對該第三棘輪驅動機構3的第二施力桿臂67產生杠桿作用,借以達到省力的目的;該套筒A一端套設于上述該第三棘輪驅動機構3的驅動頭61之外,該套筒A另一端套接于待拆解或待組裝的螺栓中。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敬請參閱圖10、圖11所示:圖10和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立體組合與立體分解示意圖。主要在于:該扳柄70的長度可以依照實際需求設制為固定式或可伸縮式,該扳柄70的后端設有握把71,讓使用者可以握住握把71施力,該扳柄70的前端設 有第四棘輪驅動機構4;其中第四驅動機構4為棘輪驅動機構;該第四棘輪驅動機構4的棘輪頭72上設有第一軸孔721與第二軸孔722,該第一軸孔721可供驅動頭73穿設之用,該驅動頭73由扣環(huán)C扣定于套環(huán)80的六角形結合孔83下方處,該第二軸孔722可供切換鈕74與撥動元件75穿設之用,并在第一軸孔721與第二軸孔722下方由二螺絲P鎖結固定一底板761,該驅動頭73的上方設有棘輪731,該棘輪731兩側設有二卡掣元件76,該二卡掣元件76與第二軸孔722之間設有彈性元件S3,由該切換鈕74帶動撥動元件75撥動該二卡掣元件76,讓其中一卡掣元件76對棘輪731產生單向卡掣作用,作為旋緊或旋松待組裝或待拆解的螺栓之用,該扳柄70在棘輪頭72后方設有一連接板77,該連接板77的兩端直立設有二相隔一角度的第一施力桿臂78、79,第一施力桿臂78、79距離第一軸孔721圓心的距離與該扳柄70的長度比為1:8至1:9,所述二個第一施力桿臂55、56的夾角的角度為15°~25°;其中兩個第一施力桿臂78、79的夾角是指兩個第一施力桿臂78、79的中心至第一軸孔721中心所形成的夾角。該套環(huán)80上設有一貫穿的六角形結合孔83,該六角形結合孔83可供上述該驅動頭73的六角形結合部732結合之用,該套環(huán)80后方延伸設有一第二施力桿臂81,該第二施力桿臂81外部設有一呈弧形的套接孔82,讓上述該扳柄70的二第一施力桿臂78、79可以含設于該呈弧形的套接孔82中,由上述該扳柄70的第一施力桿臂78、79對該第四棘輪驅動機構4的第二施力桿臂81產生杠桿作用,借以達到省力的目的;該套筒A一端套設于上述該第四棘輪驅動機構4的驅動頭73之外,該套筒A另一端套接于待拆解或待組裝的螺栓中者。借由上述各元件所組合而成的本發(fā)明,提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在實際操作應用上,敬請參閱圖12、圖13所示:圖12和圖1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施力與回復狀態(tài)示意圖。其中:以拆解輪胎的螺栓為例,當扳柄70扳動時,第一施力桿臂78、79會對該第四棘輪驅動機構4的第二施力桿臂81產生杠桿作用,再通過套筒A拆解輪胎上的螺栓,即可以達到省力的效果,讓力量較小的人也可以輕松地操作。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敬請參閱圖14、圖15所示:圖14和圖15為 本發(fā)明實施例五的立體組合與立體分解示意圖。主要在于:該扳柄30的長度可以依照實際需求設制為固定式或可伸縮式,該扳柄30的后端設有握把31,讓使用者可以握住握把31施力,該扳柄30的前端設有樞結部32,該樞結部32上設有一貫穿的樞結孔33,該樞結孔33可供第五驅動機構5的驅動頭40穿設之用,該扳柄30在樞結部32外部延伸設有一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34,第一施力桿臂34與該扳柄30的長度比為1:8至1:9;該第五驅動機構5的驅動頭40由扣環(huán)C扣定于該扳柄30的樞結孔33下方處,該第五驅動機構5在驅動頭40外部延伸設有第二施力桿臂41,由扳柄30的第一施力桿臂34對該第五驅動機構5的第二施力桿臂41產生杠桿作用,借以達到省力的目的;該套筒A一端套設于該第五驅動機構5的驅動頭40之外,該套筒A另一端套接于待拆解或待組裝的螺栓中。借由上述各元件所組合而成的本發(fā)明,提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在實際操作應用上,敬請參閱圖16、圖17和圖18:圖1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17和圖1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的施力與回復狀態(tài)示意圖。其中:以拆解輪胎的螺栓為例,當扳柄30扳動時,第一施力桿臂34會對該第五驅動機構5的第二施力桿臂41產生杠桿作用,再通過套筒A拆解輪胎上的螺栓,即可以達到省力的效果,讓力量較小的人也可以輕松地操作。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敬請參閱圖19、圖20和圖21所示:圖19和圖2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六的立體組合與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六的側視斷面組合示意圖。主要在于:該扳柄30的長度可以依照實際需求設制為固定式或可伸縮式,該扳柄30的后端設有握把31,讓使用者可以握住握把31施力,該扳柄30的前端設有樞結部32,該樞結部32上設有一貫穿的樞結孔33,該樞結孔33可供第六驅動機構6的驅動頭40穿設之用,該扳柄30在樞結部32外部延伸設有二相隔一角度且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34、35,第一施力桿臂34、35與該扳柄30的長度比為1:8至1:9,該二第一施力桿臂34、35的夾角的角度為15°~25°;其中兩個第一施力桿臂34、35的夾角是指兩個第一施力桿臂34、35的中心至樞結孔33中心所形成的夾角。該第六驅動機構6的驅動頭40由扣環(huán)C扣定于該扳柄30的樞結孔33下方處,該第六驅動機構6在驅動頭40外部延伸設有第二施力桿臂41,該第二施力桿臂41外部設有一呈弧形的套接孔42,讓扳柄30的二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34、35可以含設于該套接孔42中,由扳柄30的第一施力桿臂34、35對該第六驅動機構6的第二施力桿臂41產生杠桿作用,借以達到省力的目的;該套筒A一端套設于該第六驅動機構6的驅動頭40之外,該套筒A另一端套接于待拆解或待組裝的螺栓中。借由上述各元件所組合而成的本發(fā)明,提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在實際操作應用上,敬請參閱圖22、圖23所示:圖22和圖2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六的施力與回復狀態(tài)示意圖。其中:以拆解輪胎的螺栓為例,當扳柄30扳動時,第一施力桿臂34、35會對該第六驅動機構6的第二施力桿臂41產生杠桿作用,再通過套筒A拆解輪胎上的螺栓,即可以達到省力的效果,讓力量較小的人也可以輕松地操作。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敬請參閱圖24、圖25和圖26所示:圖24和圖2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的立體組合與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的側視斷面組合示意圖。主要在于:該扳柄30的長度可以依照實際需求設制為固定式或可伸縮式,該扳柄30的后端設有握把31,讓使用者可以握住握把31施力,該扳柄30的前端設有樞結部32,該樞結部32上設有一貫穿的樞結孔33,該樞結孔33可供第七驅動機構7的驅動頭93穿設之用,該扳柄30在樞結部32外部延伸設有二相隔一角度且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34、35,第一施力桿臂34、35與該扳柄30的長度比為1:8至1:9,該二第一施力桿臂34、35的夾角的角度為15°~25°;其中兩個第一施力桿臂34、35的夾角是指兩個第一施力桿臂34、35的中心至樞結孔33中心所形成的夾角。其中第七驅動機構7為棘輪驅動機構;該第七驅動機構7的棘輪頭90上設有第一軸孔901與第二軸孔902,該第一軸孔901可供驅動頭91穿設之用,該驅動頭91由扣環(huán)C扣定于該扳柄30的樞結孔33下方處,該第二軸孔902可供切換鈕92與撥動元件93穿設之用,并在第一軸孔901與第二軸孔902下方由二螺絲P鎖結固定一底板94,該驅動頭91的上方設有棘輪95, 該棘輪95兩側設有二卡掣元件96,該二卡掣元件96與第二軸孔902之間設有彈性元件S4,由該切換鈕92帶動撥動元件93撥動該二卡掣元件96,讓其中一卡掣元件96對棘輪95產生單向卡掣作用,作為旋緊或旋松待組裝或待拆解的螺栓之用,該第七驅動機構7在棘輪頭90外部延伸設有一第二施力桿臂97,該第二施力桿臂97外部設有一呈弧形的套接孔98,讓扳柄30的二呈L型的第一施力桿臂34、35可以含設于該呈弧形的套接孔98中,由扳柄30的第一施力桿臂34、35對該第七驅動機構7的第二施力桿臂97產生杠桿作用,借以達到省力的目的;該套筒A一端套設于驅動頭91之外,該套筒A另一端套接于待拆解或待組裝的螺栓中。借由上述各元件所組合而成的本發(fā)明,提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在實際操作應用上,敬請參閱圖27、圖28所示:圖27和圖2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的施力與回復狀態(tài)示意圖。其中:以拆解輪胎的螺栓為例,當扳柄30扳動時,第一施力桿臂34、35會對該第七驅動機構7的第二施力桿臂97產生杠桿作用,再通過套筒A拆解輪胎上的螺栓,即可以達到省力的效果,讓力量較小的人也可以輕松地操作。綜合上述所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套筒扳手省力結構,經過本發(fā)明人實際制做完成以及反復操作測試之后,證實的確可以達到本發(fā)明所預期的功能效益,遂依專利法的規(guī)定,提出發(fā)明專利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