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卡扣及釋放套筒的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手工具,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連接套筒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連接套筒的連接裝置可如發(fā)明人所申請的美國第6,006,632號發(fā)明專利 及第6, 003, 414號發(fā)明專利所示,具有一接桿,其一端用以插接套筒,該接桿內(nèi)設有一軸向 滑道;一滑桿,設于該滑道中并可沿滑道滑移。該接桿的插接端設一徑向通孔與該滑道連 通,并將一鋼珠容置于該通孔中。該滑桿具有一斜面,對應于該鋼珠。常態(tài)時,滑桿受一彈 性組件的作用將鋼珠往外頂,使鋼珠外露出該通孔。 欲以該連接裝置連接套筒時,須經(jīng)由一個按壓或推拉的操作,令該滑桿產(chǎn)生滑移, 使鋼珠滑落至該斜面的底端,不再外露于接桿外,即可將接桿的插接端插入套筒的套孔中。 之后釋放按壓或推拉的操作力,通過該彈性組件將滑桿推回原位,由滑桿的斜面再次將鋼 珠往外推,使鋼珠露出通孔并卡住套筒的套孔內(nèi)壁,使套筒不會脫離。 欲釋放套筒時,同樣須再施以按壓或推拉的操作,令滑桿不再推頂鋼珠,使鋼珠移 入接桿內(nèi),不再卡住套筒,即可將套筒取下。 現(xiàn)有連接裝置雖能有效地卡住及釋放套筒,惟經(jīng)使用發(fā)現(xiàn),不論欲插接或釋放套
筒,均須施以一按壓或推拉的操作,始能連接或釋放套筒,使用上并不方便。 若不施以該按壓或推拉的操作,欲強行將接桿插入套筒的插孔中并不可行。就算
鋼珠接觸于滑桿的斜面上,惟,鋼珠與該斜面僅為點接觸,接觸面積小,作用力過度集中,難
以有效使鋼珠推動接桿滑移。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旨于解決上述缺失,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套筒的連接裝置,該連
接裝置無須經(jīng)過按壓或推拉的操作即可與套筒連接。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連接裝置包含有 1. —本體,其前端為一插接端;一軸向滑道,設于該本體中;一通孔,設于該插接 端的周面,并與該滑道連通; —滑桿,裝設于該本體的滑道內(nèi),可沿該滑道于一卡掣位置及一釋放位置間滑移; 一斜面,設于該滑桿前端,對應于該通孔; —卡柱,為一柱狀體,裝設于本體的通孔中,可沿著該通孔位移;一接觸面,設于該
卡柱底端,并與該滑桿的斜面平貼;一受壓面,設于該卡柱頂端,其高度由前往后漸增; —彈性組件,設于該本體中,并彈性頂持于該滑桿,使該滑桿保持往該卡掣位置位
移,令該斜面往該卡柱移動并將該卡柱向外推,使該卡柱頂端外露出該本體;當該滑桿往該
釋放位置位移時,該斜面往離開該卡柱的方向移動,使卡柱頂端移入該本體中。 2.如1所述的連接裝置,所述的卡柱頂端的后半段設一凹入,使該卡柱頂端具有
一向上凸出的前半段;該受壓面位于該前半段的頂面。
3.如2所述的連接裝置,所述的前半段的后側具有一邊壁,該邊壁與該受壓面的 交接處形成一角。 4.如1所述的連接裝置,所述的通孔的軸向實質上與該本體的徑向平行。 5.如1所述的連接裝置,所述的通孔為一斜孔,其軸向與該本體的徑向具有一夾角。 6.如4所述的連接裝置,所述的卡柱的接觸面為一斜面。
7.如5所述的連接裝置,所述的卡柱的接觸面為一斜面。 8.如5所述的連接裝置,所述的卡柱的接觸面為一平面,與該卡柱的軸向垂直。
9.如1所述的連接裝置,所述的滑桿后端外露出該本體;按壓該滑桿后端可使該 滑桿位移至該釋放位置。 10.如1所述的連接裝置,另包含有一連動機構,實質上與該滑桿連接;操控該連 動機構時,可帶動該滑桿位移至該釋放位置。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卡柱與滑桿為面接觸的設計,欲套接套筒時,使用者 無須施以任何令滑桿離開卡柱的操作,只須直接將套筒套接于本體,該卡柱受套筒踫觸時, 能將作用力傳遞給滑桿,促使滑桿的斜面以離開卡柱的方向移動,完成套筒與連接裝置的 套接,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圖1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1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縱向剖面圖。圖3(A)至(D)顯示可使用于本發(fā)明的不同型式的卡柱。圖4與圖5顯示將一套筒與本發(fā)明連接的操作過程。圖6顯示欲取下套筒的操作方式。圖7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2的局部剖面圖。圖8是圖7的作動圖。圖9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3的局部剖面圖。圖10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4的縱向剖面圖。圖11是圖10的作動狀態(tài)。圖12(A)至(D)顯示可使用于實施例4的不同型式的卡柱。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使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以及所達成的功效,以下茲舉 本發(fā)明若干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于后。
實施例1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連接裝置(IO),可為圖l所示,一個獨立使用的接桿;亦可如圖7 所示,應用于棘輪扳手(60),形成棘輪(62)的內(nèi)部結構;亦可應用于圖9所示的套筒扳手 (65),成為套筒扳手的內(nèi)部結構。 以圖1、圖2所示的連接裝置(10)為例,包含有一本體(20),其前端為一插接端 (22);—軸向滑道(24),設于該本體(20)中。 一通孔(26),設于該插接端(22)周面,并與
4該滑道(24)連通。該通孔(26)于本實施例是沿著本體(20)的徑向設置,亦即,通孔的軸 向與滑道(24)的軸向實質上垂直。 —滑桿(30),裝設于本體(20)的滑道(24)內(nèi),并可沿滑道滑移。該滑桿(30)的 前端為一作動端(32);—斜面(34),設于該作動端,對應于該通孔(26)。 一彈性組件(35), 設于該本體(20)內(nèi),其一端并頂持于該滑桿的后端,使滑桿未受外力作用時保持往一卡掣 位置移動,亦即,于本實施例中,滑桿(30)保持往插接端(22)移動,使該斜面(34)往該通 孔(26)接近。 滑桿(30)可通過使用者的一個操作動作而往一釋放位置移動,例如,連接裝置 (10)設有一連動機構(15),具有一套設于本體(20)外周的拉環(huán)(16);—銷(17),一端插 接于拉環(huán)(16),另一端則伸入本體所設的一個槽(27)并插接于該滑桿(30)。向后拉動拉 環(huán)(16)時,可帶動滑桿向后移動。 —卡柱(40),為一柱狀體,例如圓柱或多角形柱;一接觸面(42),于本實施例為一 斜面,設于該卡柱底端(后側)。該卡柱(40)裝設于本體(20)的通孔(26)中,可沿著通 孔(26)位移??ㄖ锥说慕佑|面(42)接觸于滑桿(30)的斜面(34),接觸面(42)與斜面 (34)相互平貼。該卡柱(40)的頂端的后半段被削去而形成一凹入(45),因此,相較于該 后半段,卡柱頂端的前半段(g)即向上凸出??ㄖ捻敹饲熬壥且桓叨扔汕巴筮f增的受 壓面(46),為一弧面或斜面。此外,該前半段(g)的后側形成一邊壁(47),該邊壁與受壓面 (46)的交接處形成一角(48)。常態(tài)時,滑桿(30)將卡柱(40)向外推動,使卡柱的頂端外 露出本體。 圖3(A)至(D)顯示可使用于本發(fā)明的其它卡柱(40')至(40"")。該等卡柱的底 端均設一斜向的接觸面(42),而頂端前緣各具一受壓面(46)??ㄖ?40') (40') (40"')的 后半段各設一凹入(45),使得其前半段(g)的后側均具有一邊壁(47)以及一角(48)。至 于卡柱(40"")頂緣則為一半圓弧,并未設有凹入;其前頂端前緣亦具有一受壓面(46)。
此外,在本體與卡柱之間可設一第二彈性組件,彈性頂持于卡柱,使卡柱可保持向 內(nèi)移動。當然,該第二彈性組件的彈力并不會影響彈性組件(35)推頂滑桿的作用。
欲將本發(fā)明連接套筒時,請參閱圖4,將套筒(50)套在本體(20)的插接端(22), 并施力將套筒推入。于套筒觸及卡柱(40)的受壓面(46)后,卡柱受到套筒的作用力的分力 的推動而往本體(20)內(nèi)部移動,由于卡柱(40)以其接觸面(42)與滑桿(30)的斜面(34) 為面接觸的狀態(tài),受力面積大,能有效傳遞作用力,使卡柱的內(nèi)移動作得以動推滑桿(40) 往釋放位置移動,令該斜面(34)逐漸離開卡柱,使卡柱頂端得以移入本體中。
繼續(xù)將套筒推入使套筒的套孔(52)內(nèi)壁所設的一凹部(54)移位到卡柱(40)上 方時,卡柱不再受套筒的壓迫,該彈性組件(35)即推動滑桿(30),使該斜面(34)往卡柱接 近,并將卡柱向上推動,令卡柱頂端伸入套筒的凹部(54),如圖5,以扣住套筒。由圖5可以 理解,當套筒被扣住時,卡柱(40)頂端的邊壁(47)或角(48)接觸該凹部(54),能有效防止 套筒脫離。 欲取下套筒時,使用者必須將拉環(huán)(16)向后拉,帶動滑桿(30)移位至一釋放位 置,如圖6所示,令該斜面(34)以遠離卡柱(40)的方向移動,使卡柱自該斜面(34)的上側 下降至該斜面的下側??ㄖ敹思纯梢迫氡倔w內(nèi),不再卡扣于套筒(50)的凹部(54),即可 將套筒與連接裝置(10)分離。釋放拉動拉環(huán)(16)的施力后,滑桿受彈性組件(35)的作用而再次歸位至卡掣位置,將卡柱向外推出。 使用本發(fā)明時,只須將套筒往連接裝置套入,即可使連接裝置扣住套筒,無須施以 額外的操作動作(亦即拉動連動機構(15))。欲取下套筒時,則必須有一操作動作(拉動連 動機構),始能令該二者(50) (10)分離。 圖7-9是本發(fā)明的連接裝置的較佳實施例2和3,相同構件沿用實施例1的標號。
實施例2 圖7所示的實施例2,本體(20)與棘輪(62) —體成型;卡柱(40)底端(前側)具
有一接觸面(42),與滑桿(30)的斜面(34)接觸。常態(tài)時,滑桿(30)受彈性組件(35)的推
頂而位于卡掣位置,卡柱(40)頂端凸伸出本體。將一套筒往本體的插接端(22)套入時,可
直接由套筒促使卡柱(40)內(nèi)移,以便扣住套筒,其作動方式與實施例1同。 欲釋放套筒時,如圖8,按壓滑桿(30)使其往前位移至釋放位置,令該斜面(34)以
離開卡柱(40)的方向移動,使卡柱頂端移入通孔(26)中。 實施例3 圖9所示的實施例3,本體(20)與扳手(65)的頭部(66) —體成型。本實施例卡扣 套筒的方式與實施例1相同。欲釋放套筒時,通過推動一連動機構(15)(為一推桿),可使 滑桿(30)往前移動至釋放位置,使(40)卡柱頂端移入本體中。本實施例的連動機構(15) 與滑桿(30)可配合實施例1的本體而形成另一種實施例。
實施例4 圖10、11為本發(fā)明的連接裝置(70)的較佳實施例4,其結構概與前述諸實施例相 同,卡柱(100)以其接觸面(102)接觸于滑桿(90)的斜面(94)。于圖10中,滑桿(90)位 于卡掣位置,卡柱(100)頂端凸出本體(80)外;于圖11中,滑桿位于釋放位置,卡柱(100) 頂端移入通孔(86)中。本實施例的通孔(86)為一斜孔,其軸向與本體的徑向具有一夾角 9 ,例如15度至35度??ㄖ茄刂?86)斜向地位移。 將一套筒套接于本體(80)的插接端(82)時,當套筒的作用力F作用于卡柱(100) 時,其推動卡柱內(nèi)移的分力f的方向與通孔(86)的軸向接近或相同,故,可更容易推動卡柱 (100)位移,使操作更為省力。同樣地,滑桿(90)以較小的力量即可將卡柱外推。
圖12(A)至(D)顯示可使用于本實施例的其它型式的卡柱(IOO')至(100"")。該 等卡柱的底端均設一接觸面(102),而頂端前緣各具一受壓面(106)。卡柱(120' ) (120") (120'")的后半段各設一凹入(105),其前半段(g)的后側均具有一邊壁(107)以及一角 (108)。各接觸面(102)可為一斜面,或為一與卡柱的軸向垂直的平面。不論該接觸面(102) 為斜面或平面,當卡柱容置于該通孔(86)時,接觸面即呈傾斜,與滑桿的斜面平貼。圖3所 示的卡柱亦可使用于本實施例。 通過本發(fā)明,欲使連接裝置插接套筒時,使用者不須任何操作,只須直接將套筒往
連接裝置套入,即可使套筒被連接裝置卡扣,提高使用便利性。 上述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而非限制。
權利要求
一種卡扣及釋放套筒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體,其前端為一插接端;一軸向滑道,設于該本體中;一通孔,設于該插接端的周面,并與該滑道連通;一滑桿,裝設于該本體的滑道內(nèi),可沿該滑道于一卡掣位置及一釋放位置間滑移;一斜面,設于該滑桿前端,對應于該通孔;一卡柱,為一柱狀體,裝設于本體的通孔中,可沿著該通孔位移;一接觸面,設于該卡柱底端,并與該滑桿的斜面平貼;一受壓面,設于該卡柱頂端,其高度由前往后漸增;一彈性組件,設于該本體中,并彈性頂持于該滑桿,使該滑桿保持往該卡掣位置位移,令該斜面往該卡柱移動并將該卡柱向外推,使該卡柱頂端外露出該本體;當該滑桿往該釋放位置位移時,該斜面往離開該卡柱的方向移動,使卡柱頂端移入該本體中。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柱頂端的后半段設一凹入,使 該卡柱頂端具有一向上凸出的前半段;該受壓面位于該前半段的頂面。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半段的后側具有一邊壁,該邊 壁與該受壓面的交接處形成一角。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軸向實質上與該本體的 徑向平行。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通孔為一斜孔,其軸向與該本體的徑向具有一夾角。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柱的接觸面為一斜面。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柱的接觸面為一斜面。
8.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柱的接觸面為一平面,與該卡 柱的軸向垂直。
9.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桿后端外露出該本體;按壓該 滑桿后端可使該滑桿位移至該釋放位置。
10.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一連動機構,實質上與該滑 桿連接;操控該連動機構時,可帶動該滑桿位移至該釋放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卡扣及釋放套筒的連接裝置,該裝置的本體內(nèi)設一滑桿,可沿本體的滑道位移;一卡柱,設于該本體周面所設的一通孔中,該卡柱底端具有一接觸面,與該滑桿一端的斜面相接觸。常態(tài)時,該滑桿受一彈性組件頂持,使該斜面往該卡柱移動,將卡柱向外推。通過卡柱與滑桿為面接觸的設計,欲套接套筒時,使用者無須施以任何令滑桿離開卡柱的操作,只須直接將套筒套接于本體,該卡柱受套筒碰觸時,能將作用力傳遞給滑桿,促使滑桿的斜面以離開卡柱的方向移動,完成套筒與連接裝置的套接。
文檔編號B25B23/00GK101745885SQ200810227758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2月2日
發(fā)明者謝智慶 申請人:謝智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