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嵌加筋式生態(tài)擋墻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互嵌加筋式生態(tài)擋墻的施工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河道整治中對破損擋墻的進行拆除修繕的互嵌加筋式生態(tài)擋墻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水利工程中,擋土墻的應用已有很久的歷史,傳統的擋土墻結構只考慮了擋土功能的主要作用,而忽略了諸如柔性、美觀、施工方便和更加經濟等附加效果。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人類對于人與自然的認識不斷升華,對擋土結構在景觀、環(huán)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一種新型的擋土墻結構互嵌加筋式擋墻結構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逐漸改變了人們對于水工護岸和駁岸“厚、笨、貴”的傳統觀念。當前,河道護岸擋墻主要有3種形式:砌石擋墻、現澆混凝土擋墻和預制砌塊擋墻。隨著環(huán)保和生態(tài)保護意識的提高,綠化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生態(tài)擋墻兼有結構性防護功能和美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功能,近年來,越來越為工程界所關注。生態(tài)工法源于德國,1938年德國工程師Seifer首先提出了近自然河溪整治概念,并于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建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的理論與工法。之后,擋墻生態(tài)工法在歐美、日本、港臺等地區(qū)取得了不斷的豐富和發(fā)展,基于自然、安全、經濟、適用、施工便利且美觀的理念,從工程技術日漸發(fā)展成為融合工程學、美學、生態(tài)和文化于一體的治理方法。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互嵌加筋式生態(tài)擋墻施工方法。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4]這種互嵌加筋式生態(tài)擋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5]I)設置臨時擋水墻或擋水板,對河道中破損的原岸堤及相應的原擋墻基礎進行拆除。
[0006]2)在拆除后的原擋墻基礎上進行基礎粧的施工,在外側施工抗拔粧、在內側施工抗壓粧,形成粧承式鋼混基礎,同時挖除部分原擋墻后填土。
[0007]3)同時進行鋼混基礎和墻前防護網布設的施工,在鋼混基礎澆筑過程中將錨固頭嵌固在預定位置,便于斜向拉筋的布設。
[0008]4)在粧承式鋼混基礎上進行互嵌砌塊施工形成擋墻雛形,通過互嵌砌塊中的預留孔,每放置一塊,就要從預留孔中將斜向拉筋穿出,并在互嵌砌塊擋墻和墻后填土之間設置臨時支撐,保證互嵌砌塊在砌筑施工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
[0009]5)互嵌砌塊達到設計高度后,立即進行混凝土壓頂的施工,同時在混凝土壓頂中設置錨固頭,最終將斜向拉筋錨固在混凝土壓頂內,完成對擋墻的豎向錨固工作。
[0010]6)同時進行排水層和水泥旋噴粧施工,將臨時支撐拆除,在互嵌砌塊擋墻與墻前防護網之間填筑級配良好的碎石作為排水層,同時,在墻后預定位置處進行水泥旋噴粧的施工,并按照預定的深度分別依次進行擠擴,形成擠擴頭,完成水泥旋噴粧施工。
[0011]7)待水泥旋噴粧施工養(yǎng)護完成后,在互嵌砌塊擋墻中進行橫向鉆孔形成錨桿孔,當鉆進深度要進入水泥旋噴粧的擠擴頭部位,然后將錨桿插設在鉆孔內,進行注漿錨固,完成橫向銷桿施工。
[0012]8)根據互嵌砌塊擋墻外側水位的高低,在互嵌砌塊擋墻外側設置上坡植被和下坡植被,并在植被內設置魚巢,并填充一定的碎石和有機泥土,為植被和魚群的生存提供良好環(huán)境,最終完成互嵌加筋生態(tài)擋墻的施工。
[0013]步驟2)中,抗拔粧和抗壓粧均采用PHC管粧,施工時先施工抗壓粧后施工抗拔粧,基礎粧施工結束后,粧頂需漏出底面以上50?60cm左右。
[0014]步驟6)中,排水層由5?20mm的級配碎石填筑而成,填筑厚度或寬度大于50cm。
[0015]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發(fā)明所采用的互嵌式砌塊內預留拉索孔,砌塊搭設后通過豎向拉索進行錨固,形成整體互嵌加筋式生態(tài)擋墻,無需使用砂漿砌筑。
[0017]本發(fā)明在盡量少拆除原擋墻基礎和原擋墻的條件下,設置粧承式鋼混基礎,在開挖的原擋墻外側設置土工網,保證開挖后擋墻的穩(wěn)定性。
[0018]本發(fā)明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分支同步的方法進行擋墻施工,提升了施工效率,節(jié)約了施工時間。
[0019]本發(fā)明在根據當地環(huán)境的要求,在擋墻外側設置魚巢、植栽等設施,有利于水生動植物的存活及景觀綠化,排水層的設置保證了整個墻體透水和排水的通暢性,使水能透過墻體與土壤進行自由交換,通過水體不斷的循環(huán)交流,使水體達到自身凈化的目的,改善水質環(huán)境。
[0020]本發(fā)明可在植被中在布設魚巢,并填充一定的碎石和有機泥土,為魚類自然生長提供了棲息、繁殖場所。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互嵌加筋式生態(tài)擋墻結構圖;
[0022]圖2是互嵌加筋式生態(tài)擋墻施工流程。
[0023]附圖標記說明:1-互嵌砌塊;2_斜向拉筋;3_鋼混基礎;4_抗拔粧;5_排水層;6-防護網;7_水泥旋噴粧;8_原岸堤;9_擠擴頭;10_橫向錨桿;11_原擋墻基礎;12_錨固頭;13_上坡植被;14_下坡植被;15_抗壓粧;16_混凝土壓頂。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雖然本發(fā)明將結合較佳實施例進行描述,但應知道,并不表示本發(fā)明限制在所述實施例中。相反,本發(fā)明將涵蓋可包含在由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內的替換物、改進型和等同物。
[0025]參照圖1所示的互嵌加筋式生態(tài)擋墻結構,按照圖2所示的互嵌加筋式生態(tài)擋墻施工流程,預先在需要拆除或修復的河道前設置臨時擋水鋼板,然后對河道中破損擋墻和基礎進行拆除,具體拆除過程不再累述,重點介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施工方法。
[0026]原岸堤8和原擋墻基礎11拆除工作結束后,即可同時施工基礎粧和挖除原擋墻后的部分填土工作,基礎粧分為外側的抗拔粧4和內側的抗壓粧15,抗拔粧4和抗壓粧15均采用PHC管粧,施工時先施工抗壓粧15后施工抗拔粧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