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于錨索錨固段蠕變特性的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巖±工程技術領域,具體設及錯索蠕變的室內模型試驗裝置及其試驗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預應力錯固技術因其對巖±體擾動小、施工快、經(jīng)濟等優(yōu)點日益成為邊坡加固工 程中的首選方法,并取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種高效、經(jīng)濟的預應力加固技術 目前在其他±木工程領域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隧道、船閩、巧體、地下廠房、深基坑等 工程,并多作為永久性支護措施被應用于一些安全等級要求較高的工程中。但是受預應力 水平、錯固技術、材料力學性能及蠕變等因素影響,錯索預應力會發(fā)生損失甚至失效,前= 種影響因素與時間效應無關,國內外學者也做了大量的試驗研究,但對于蠕變特性的研究 僅局限于對錯固段周圍巖體的在高預應力荷載作用下的蠕變變形規(guī)律,對錯固段錯索與注 漿體之間界面蠕變特性的研究還沒有開展,本發(fā)明為填補預應力錯索錯固段蠕變特性研究 的空白,揭示錯索和注漿體界面之間的變形時間效應,提出一種適用于錯索錯固段蠕變特 性的試驗方法及試驗裝置。
[0003] 在申請?zhí)枮榍?1310476174. 0]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非金屬抗浮錯桿蠕變試驗加 載裝置,雖然該裝置能夠對錯桿實施有效的加載,但是該裝置在加載完成W后千斤頂不能 取出,而一般情況下千斤頂本身在長時間荷載作用下會產(chǎn)生回油,即千斤頂提供反力會越 來越小,造成試驗荷載小于設計荷載,影響試驗精準性;同時反力梁采用工字鋼,雖然工字 鋼抗彎剛度大,但是在高應力荷載作用下還是會發(fā)生跨中彎曲;再者該試驗裝置每次只能 進行一根錯索的加載,錯索蠕變是一個時間效應過程,所需時間長,故該裝置進行蠕變試驗 效率低。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理論及試驗研究的不足,提出一種適用于預應力錯索錯固 段蠕變特性的試驗方法及試驗裝置。
[0005]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 一種適用于預應力錯索錯固段蠕變特性的試驗裝置,包括一個模型槽,所述模型 槽包括兩個并行設置的且垂直固定有錯索的裝置,在兩個錯索端部均固定有測試其變形的 應變計,兩個錯索的一端通過注漿體固定在模型槽內,另一端均穿過固定在模型槽上方的 反力架,其中一個錯索穿過反力架后,其上安裝一個錯索計和錯固螺栓;另一個錯索在穿過 反力架后,其上安裝錯索計、穿屯、千斤頂、壓力傳感器和錯固螺栓。
[0007] 所述的錯索計通過錯固螺栓固定在反力架的頂部。
[000引所述的穿屯、千斤頂固定在一個千斤頂支架上,所述的千斤頂支架固定在反力架的 頂部。
[0009] 所述的壓力傳感器通過錯固螺栓固定在千斤頂?shù)捻敳俊?br>[0010] 所述的模型槽包括兩個圓柱形的圓筒,兩個圓筒之間通過焊接連接成整體結構, 在每個圓筒的底部預留有用于安裝錯固絲杠的孔。
[0011] 所述圓筒底部用螺栓將錯固絲杠固定在圓筒的孔內,然后用環(huán)氧樹脂將孔做密封 處理。
[0012] 在模型槽的兩側設有兩個支撐板,所述的支撐板與位于其上方的反力架相連。
[0013] 所述的模型槽的頂部設有千分表。
[0014] 上述裝置測試內容包括錯索(桿)預應力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錯固段錯索(桿)蠕 變,注漿體變形及錯桿自由段變形;所述錯桿預應力通過錯索計測定,錯固段和自由段變形 通過在錯索(桿)表面粘貼應變計測定,注漿體變形通過在其表面設置固定千分表進行測 量。
[0015] 上述裝置的測試方法如下:
[0016] 步驟1根據(jù)試驗裝置與實際模型的相似關系,確定各個零部件;
[0017] 步驟2將模型槽與反力架連接成整體,模型槽的圓筒底部用螺栓將錯固絲杠固定 在圓筒上,之后用環(huán)氧樹脂將圓筒底部的孔做密封處理;
[0018] 步驟2在圓筒中屯、放置貼有應變計的錯索,且錯索上部先通過錯固螺栓固定在反 力架上;
[0019] 步驟3在圓筒內誘筑注漿體,誘筑完成之后的模型放置在標準條件下養(yǎng)護設定的 時間;
[0020] 步驟4試件養(yǎng)護完后,進行預應力張拉,在反力架上依次放置剛墊塊,錯索計,下 錯固螺栓,千斤頂支架,穿屯、千斤頂,壓力傳感器和上錯固螺栓,并在模型槽頂部安裝用來 測量注漿體位移的千分表;
[0021] 步驟5;先將上錯固螺栓梓緊,下錯固螺栓與墊板保持一定距離,進行應變測試, 按照設計預應力水平進行預應力張拉,達到設計荷載之后,梓緊下錯固螺栓,卸載穿屯、千斤 頂上預應力;
[0022] 步驟6;測定錯索計上的荷載大小,并與設計荷載進行比較,若兩者相差超過 100N,重新張拉,此時增大張拉時荷載,W抵消錯固時預應力損失,該過程應反復進行,直至 滿足設計要求;
[0023] 步驟7 ;完成預應力張拉W后,測定錯固段錯索的應變和注漿體頂部位移,然后每 隔一天測定一次鋼筋應變。
[0024] 所述測試方法中測試內容包括錯索(桿)預應力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錯固段錯索 (桿)蠕變,注漿體變形及錯桿自由段變形。
[0025] 所述錯桿預應力通過錯索計測定,錯固段和自由段變形通過在錯索(桿)表面粘 貼應變計測定,注漿體變形通過在其表面設置固定千分表進行測量。
[0026] 步驟1中相似關系的確定方法如下;
[0027] 為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試驗模型應按照幾何相似條件確定幾何尺寸,并根據(jù) 試驗內容制定相應試驗方法,本發(fā)明相似條件如下:
[002引與本試驗相關的物理量主要有[0029] .f\L,G,8,jU,Y,c,(p,E,(j,t、
[0030] 式中;L;幾何尺寸;e;應變;5 ;變形;y;泊松比;丫;材料重度;C;粘聚力;口: 摩擦角;E;彈性模量;曰;應力;t;時間。 L
[0031] 下標"P"表示原型,"m"表示模型,則原型和模型性能參數(shù)比可表示為:Q=^,
【主權項】
1. 一種適用于錨索錨固段蠕變特性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模型槽,所述 模型槽包括兩個并行設置的且垂直固定有錨索的裝置,在兩個錨索端部均固定有測試其變 形的應變計,兩個錨索的一端通過注漿液固定在模型槽內,另一端均穿過固定在模型槽上 方的反力架,其中一個錨索穿過反力架后,其上安裝一個錨索計;另一個錨索在穿過反力架 后,其上安裝錨索計、穿心千斤頂和壓力傳感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錨索計通過錨固螺栓固定在反 力架的頂部。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心千斤頂固定在一個千斤頂 支架上,所述的千斤頂支架固定在反力架的頂部。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傳感器通過錨固螺栓固定 在千斤頂?shù)捻敳俊?br>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型槽包括兩個圓柱形的圓筒, 兩個圓筒之間通過焊接連接成整體結構,在每個圓筒的底部預留有用于安裝錨固絲杠的 孔。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底部用螺栓將錨固絲杠固定 在圓筒的孔內,然后用環(huán)氧樹脂將孔做密封處理。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模型槽的兩側設有兩個支撐板,所述 的支撐板與位于其上方的反力架相連。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預應力錨索錨固段蠕變特性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模型槽的頂部設有千分表。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試驗裝置與實際模型的相似關 系為:ClCy = C。,ClCe = C s,CECe = C。; 其中'原型與模型幾何尺寸相似比;CE:原型與模型彈性模量相似比;C。:原型與模 型應力相似比;Ct:原型與模型時間相似比;CY:原型與模型重度相似比,C^原型與模型應 變相似比;Cs:原型與模型變形相似比。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試驗裝置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根據(jù)實驗裝置與實際模型的相似關系,確定各個零部件; 步驟2將模型槽與反力架連接成整體,模型槽的圓筒底部用螺栓將錨固絲杠固定在圓 筒上,之后用環(huán)氧樹脂將圓筒底部的孔做密封處理; 步驟2在圓筒中心放置貼有應變計的錨索,且錨索上部先通過錨固螺栓固定在反力架 上; 步驟3在圓筒內澆筑注漿體,澆筑完成之后的模型放置在標準條件下養(yǎng)護設定的時 間; 步驟4試件養(yǎng)護完后,進行預應力張拉,在反力架上依次放置剛墊塊,錨索計,下錨固 螺栓,千斤頂支架,穿心千斤頂,壓力傳感器和上錨固螺栓,并在模型槽頂部安裝用來測量 注衆(zhòng)體位移的千分表; 步驟5:先將上錨固螺栓擰緊,下錨固螺栓與墊板保持一定距離,進行應變測試,按照 設計預應力水平進行預應力張拉,達到設計荷載之后,擰緊下錨固螺栓,卸載穿心千斤頂上 預應力; 步驟6 :測定錨索計上的荷載大小,并與設計荷載進行比較,若兩者相差超過100N,重 新張拉,此時增大張拉時荷載,以抵消錨固時預應力損失,該過程應反復進行,直至滿足設 計要求; 步驟7 :完成預應力張拉以后,測定錨固段錨索的應變和注漿體頂部位移,然后每隔一 天測定一次鋼筋應變。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錨索錨固段蠕變特性的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為填補預應力錨索錨固段蠕變特性研究的空白,揭示錨索和注漿體截面之間的變形時間效應,提出一種適用于錨索錨固段蠕變特性的試驗方法及試驗裝置。基于空間軸對稱平衡微分方程、物理方程和幾何方程提出各參數(shù)相似關系,并制定模型試驗相似比。試驗裝置自上而下包括預應力錨索(筋),加載千斤頂、錨固裝置、錨索計、反力架、注漿體、模型槽及錨固螺栓組成。監(jiān)測裝置由千分表,應變片組成。該裝置不僅能夠模擬錨固段蠕變試驗,還能夠進行錨索(桿)抗拔試驗。
【IPC分類】E02D33-00
【公開號】CN104763001
【申請?zhí)枴緾N201510190770
【發(fā)明人】宋修廣, 張宏博, 解全一, 孫仁娟, 陳曉光, 岳紅亞
【申請人】山東大學
【公開日】2015年7月8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