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馬桶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含有加熱裝置的馬桶。
背景技術:
智能馬桶起源于美國,用于醫(yī)療和老年保健,漸漸地在中國也開始流行和普及。其中,智能馬桶的重要功能包括座便蓋加熱,溫水洗凈和殺菌。加熱裝置是智能馬桶的重要組件之一,加熱裝置的性能質(zhì)量直接影響其使用壽命。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馬桶加熱方式還是采用水箱加熱,如CN201420546404.6或者CN201020105796.4公開的加熱方式,但前述加熱方式容易產(chǎn)生水垢和水箱滋生細菌的不足,采用水管加熱方式可以避免上述不足。但目前水管加熱方式采用的是加熱棒的方式,加熱效率低下,或者采用雙加熱棒的方式又導致電能消耗巨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磁能加熱裝置的馬桶,具有使用安全,節(jié)能的優(yōu)點。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堵塞,兼具殺菌功能的馬桶。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含有電磁加熱裝置的馬桶,包含水箱、馬桶池、座便蓋、進水口、出水口以及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包含金屬管、套設在金屬管外部的絕緣骨架以及纏繞在骨架上的電磁線圈,所述金屬管側壁設置有進水通道;
所述加熱裝置設置有排氣口,所述排氣口與水箱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管側壁設置有導向槽。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槽為螺旋導向槽。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口設置在金屬管底部,并與座便蓋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座便蓋內(nèi)設置有保溫件,所述保溫件與出水口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口與絕緣骨架下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口與水箱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絕緣骨架設置有與進水口連接的進水結構,所述進水結構內(nèi)側面設置有螺旋槽。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管設置有與所述排氣口連接的排氣裝置,在所述排氣裝置中設置有轉(zhuǎn)動部,所述轉(zhuǎn)動部能夠在所述排氣裝置排出的流體的驅(qū)動下轉(zhuǎn)動。
進一步的,所述轉(zhuǎn)動部包括設置在金屬管端部的轉(zhuǎn)軸,以及安裝在轉(zhuǎn)軸上的葉片。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其有益效果在于:由外來的冷水由馬桶的進水口進入,接著進入到絕緣骨架與金屬管之間形成的進水通道中,進水通道中的水沿著金屬管側壁流動,并通過金屬管上的進水通道進入到金屬管的內(nèi)部,通過出水口流出,馬桶的加熱裝置實現(xiàn)水電分離,使用更安全。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馬桶的進一步改進,在金屬管的側壁設置有螺旋導向槽,可有效對金屬管外表面存有的水垢進行清洗,另一方面其加熱也更加均勻。同時,排氣口排除的流體在驅(qū)動轉(zhuǎn)動部轉(zhuǎn)動的過程中,氣體的熱能轉(zhuǎn)化為對轉(zhuǎn)動部的動能,水蒸氣變?yōu)橐后w并流回金屬管中,金屬管的熱量損失減少,相應地減少加熱裝置的電能消耗,亦或者當加熱裝置中的水量過多時,水也可由排氣口流出到水箱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馬桶的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馬桶的加熱裝置中的水流向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馬桶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馬桶另外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1-加熱裝置;2-進水口;201-進水結構;202-出水口;3-絕緣骨架;4-金屬管;401-螺旋導向槽;402-進水通道;5-轉(zhuǎn)動部;501-轉(zhuǎn)軸;502-葉片;6-排氣罩;601-排氣口;7-電磁線圈;8-水箱;9-座便蓋;10-馬桶池;11-保溫件;12-排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待沖孔零件的正常使用狀態(tài)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現(xiàn)進行詳細的描述。
參見圖1-圖3,一種含有電磁加熱裝置1的馬桶,馬桶包括馬桶本體和水箱8,馬桶本體內(nèi)設置有排氣口601、進水口2、出水口202以及加熱裝置1,所述加熱裝置1包括金屬管4、套設在金屬管4外部的絕緣骨架3以及纏繞在絕緣骨架3上的電磁線圈7,所述金屬管4側壁設置有進水通道402。冷水由進水口2進入到絕緣骨架3與金屬管4之間形成的夾層通道(圖中未標示)中,進水通道中的水沿著金屬管4側壁流動,并通過金屬管4上的進水通道402進入到金屬管4的內(nèi)部,通過出水口202流出。電磁線圈7接通電源產(chǎn)生熱量。由于水是在金屬管4和絕緣骨架3之間的進水通道流動,避免了跟加熱件的直接接觸,提高了安全性,而且采用螺旋加熱,使得水流加熱更加充分均勻。所述絕緣骨架3優(yōu)選地石英管,采用石英管可以對纏繞在其外表面的電磁線圈7所產(chǎn)生的熱量進行吸收做功,避免熱量損失,當然,具體實施方式中,還可以采用其他絕緣材料。在本實施例中,出水口202與金屬管4相通,金屬管4中空,出水口202設置在金屬管4的一端,該設計結構緊湊,易于成型。在具體的實施例中,還可以將出水口202設置在絕緣骨架3上,這樣水流僅在金屬管4和絕緣骨架之間的夾層通道流動進而加熱,在此結構下可通過控制減緩進水的速率延長加熱時間。
排氣口601設置在加熱裝置的外壁上,加熱裝置1加熱時,內(nèi)部的蒸氣或氣液混合物可通過排氣口601散發(fā)出來,既可以降低加熱裝置1內(nèi)的氣壓,又可以對用散發(fā)出來的氣體對馬桶進行蒸氣殺菌和消毒。
進一步地,參見圖1,所述金屬管4側壁設置有導向槽401,電磁線圈7產(chǎn)生高頻磁場,對金屬管4內(nèi)的金屬原子直接感應,造成原子之間的互相激蕩從而造成金屬管4的快速升溫。傳統(tǒng)的圓筒面的金屬管容易結水垢,因此設置導向槽401,導向槽半徑小,從而加大了流經(jīng)導向槽內(nèi)的水流速率,使水垢更難積聚,還能提高熱能利用率。
進一步地,參見圖1,所述導向槽401為螺旋導向槽,在本實施例中,導向槽401為螺旋導向槽,該結果可更有效對金屬管4側壁可能存在的水垢進行清洗,另一方面也可使加熱更加均勻。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導向槽401還可以是若干條斜紋槽或豎直槽。
進一步地,參見圖2,所述進水口2與絕緣骨架3下部連接,所述出水口202與金屬管4的底部連接,該結構使得水流方向由下至上螺旋上升,流程更長,加熱更充分。同時,即使因故障停水后,進水通道始終留有一定的余水,可以防止在下次開啟加熱操作前,不會有干燒現(xiàn)象,而且該自下而上的出水方式也使得金屬管4內(nèi)的熱水在排出過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緩沖保溫功能。
進一步地,所述座便蓋9內(nèi)設置有保溫件11,所述保溫件11與出水口202連接。優(yōu)選地,保溫件11是內(nèi)嵌在座便蓋9內(nèi)的中空保溫管,出水口202流出的熱水通過保溫管,保溫管升溫發(fā)熱,保證座便蓋具有一定的溫度。
進一步地,所述絕緣骨架3設置有與進水口2連接的進水結構201,所述進水結構201內(nèi)側面設置有螺旋槽(圖中未標示),該螺旋槽用于引導待加熱冷水從進水口2螺旋流向進水通道中的螺旋導向水槽,加大流速,增強沖洗水垢的能力。
進一步地,所述進水口2與水箱8連接,參見圖4,在該實施例中,外部的自來水先進入到水箱8中,然后再通過進水口2流入加熱裝置1。水箱中的水,一部分經(jīng)加熱裝置1加熱后,通過出水口202流向座便蓋9中的保溫件11,另一部分直接通過水箱另設的排水管12流向排水裝置(圖中未標示),該排水裝置為慣用技術,即對馬桶池10進行沖洗。
進一步地,參見圖1和圖3,所述金屬管4設置有與所述排氣口601連接的排氣裝置,排氣裝置包括設置有排氣口601的排氣罩6,在所述排氣裝置中設置有轉(zhuǎn)動部5,所述轉(zhuǎn)動部5能夠在所述排氣裝置排出的流體的驅(qū)動下轉(zhuǎn)動,轉(zhuǎn)動部5可以是一切在氣體和/或液體推動下進行轉(zhuǎn)動的結構。加熱裝置1中受熱蒸發(fā)的氣體,在從排氣口601溢散的過程中,需要經(jīng)過轉(zhuǎn)動部5,推動轉(zhuǎn)動部5轉(zhuǎn)動,氣體的熱能轉(zhuǎn)化為轉(zhuǎn)動部5的動能,水蒸氣變?yōu)橐后w流回加熱裝置1中,加熱裝置1的熱量損失減少,相應地,電磁線圈7消耗的電能減少,在該實施例中,外部的自來水直接通過進水口2流入加熱裝置1,加熱裝置1加熱后的水一部分通過出水口202流向座便蓋9中的保溫件11,另一部分通過排氣口601流入到水箱8中,水箱8中的水可通過水箱上另設的排水管12流向排水裝置(圖中未標示),該排水裝置為慣用技術,即對馬桶池10進行沖洗。參見圖4,該實施例中,加熱裝置上也可以設置有排氣口601,當加熱裝置1中的熱水過量時,多余的熱水也可從排氣口601中流出到水箱8中。
進一步地,所述轉(zhuǎn)動部5為設置在金屬管4端部的轉(zhuǎn)軸501,以及安裝在轉(zhuǎn)軸501上的葉片502,轉(zhuǎn)軸501可以套設在金屬管4上,也可以內(nèi)嵌在金屬管4中,也可以套設在絕緣骨架3上,只要能夠繞著金屬管4的軸心旋轉(zhuǎn)即可。所述排氣裝置的軸線方面與所述排氣口601延伸方向相交叉,增大迎風面,提高轉(zhuǎn)化效率。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替換和改進等等,這些修改、替換和改進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