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土木工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土木工程用新型地漏裝置。
背景技術:
地漏,是連接排水管道系統(tǒng)與室內地面的重要接口,作為住宅中排水系統(tǒng)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室內空氣的質量,對衛(wèi)浴間的異味控制非常重要。
對于浴室等位置的土木施工來說,經常出現(xiàn)水泥渣或者石子落入地漏中的情況,這樣容易造成排污管道的堵塞,同時傳統(tǒng)的地漏即使可以阻擋這些殘渣,后期清理很麻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克服上述情況不足,旨在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
一種土木工程用新型地漏裝置,主要由面板、地漏體、外芯管以及內芯管構成,所述地漏體呈碗狀結構,地漏體的內表面呈豎直面結構,這種結構有助于地漏體內積累殘渣;所述地漏體的上端開口位置焊接有面板,且所述面板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安裝孔,且所述安裝孔的內邊沿位置設有凸出的限位腳,安裝孔內活動嵌入有蓋板,且蓋板搭接在限位腳上,蓋板上開設有下水孔;所述地漏體的底部開設有排污口,且外芯管以焊接的形式接在排污口的外端位置,所述外芯管呈圓管狀結構,且外芯管的底端開口,外芯管的底端位置設有外芯管螺口,利用外芯管螺口實現(xiàn)整個外芯管與排污管道之間螺紋連接;所述蓋板的底面上焊接固定有環(huán)形的內芯管固定圈,內芯管固定圈的內壁上開設有內螺紋結構,所述內芯管的上端外表面設有外螺紋結構,且內芯管的上端螺紋旋入內芯管固定圈內,且所述內芯管的上端呈開口式結構,因此從下水孔排放的污水直接進入內芯管內,所述內芯管活動插入外芯管內,且內芯管與外芯管之間呈摩擦連接式結構;內芯管的底部設有一排水口,且所述內芯管的內側設有排水管,排水管豎直設置,且排水管內部中空且上下開口,排水管的下端開口與內芯管的排水口采用焊接的形式對接連接;內芯管的內壁與排水管的外壁之間設有儲渣槽;所述排水管的上方位置設有弧形蓋板,弧形蓋板的外緣搭接在搭接圈上,所述搭接圈焊接在內芯管的內壁上,且搭接圈位于排水管的上方位置;所述弧形蓋板上均勻的開設有泄水孔,且泄水孔位于排水管延長線的外側位置,因此在實際排水過程中,含有水泥顆粒的污水經下水孔排放至內芯管內,污水進入內芯管內后從泄水孔下排至儲渣槽內,此時隨著儲渣槽內水位上升,污水便可經排水管的上端開口并沿著排水管的內腔排放至外芯管內,然后隨之排放,而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便隨之沉淀在儲渣槽內,一定時間后,將蓋板連帶外芯管一并取出,將外芯管分離后便可將儲渣槽內的殘渣倒出,從而很方便的實現(xiàn)了儲渣槽的清理,于此同時連帶地漏體內的殘渣一并清理便可完成整體的清理,整個過程無需濾材,清理非常方便,解決了傳統(tǒng)地漏無法阻擋水泥渣的情況,從而避免了管道堵塞,而且整體后期清理很方便,相對于現(xiàn)有的大多數(shù)不可拆卸式地漏來說,整體降低了清理難度。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面板、地漏體、外芯管以及內芯管均采用不銹鋼材質制成。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搭接圈與排水管的頂端間隔設置。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蓋板與排水管的頂端間隔設置。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蓋板采用不銹鋼材質制成。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中蓋板連帶外芯管可一并取出,將外芯管分離后便可將儲渣槽內的殘渣倒出,從而很方便的實現(xiàn)了儲渣槽的清理,于此同時連帶地漏體內的殘渣一并清理便可完成整體的清理,整個過程無需濾材,清理非常方便,解決了傳統(tǒng)地漏無法阻擋水泥渣的情況,從而避免了管道堵塞,而且整體后期清理很方便,相對于現(xiàn)有的大多數(shù)不可拆卸式地漏來說,整體降低了清理難度。
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分解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內芯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中弧形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面板、2-地漏體、3-外芯管、4-外芯管螺口、5-內芯管、6-蓋板、7-內芯管固定圈、8-下水孔、9-弧形蓋板、10-搭接圈、11-儲渣槽、12-排水管、13-泄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土木工程用新型地漏裝置,主要由面板1、地漏體2、外芯管3以及內芯管5構成,所述地漏體2呈碗狀結構,地漏體2的內表面呈豎直面結構,這種結構有助于地漏體2內積累殘渣;所述地漏體2的上端開口位置焊接有面板1,且所述面板1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安裝孔,且所述安裝孔的內邊沿位置設有凸出的限位腳,安裝孔內活動嵌入有蓋板6,且蓋板6搭接在限位腳上,蓋板6上開設有下水孔8;所述地漏體2的底部開設有排污口,且外芯管3以焊接的形式接在排污口的外端位置,所述外芯管3呈圓管狀結構,且外芯管3的底端開口,外芯管3的底端位置設有外芯管螺口4,利用外芯管螺口4實現(xiàn)整個外芯管3與排污管道之間螺紋連接;所述蓋板6的底面上焊接固定有環(huán)形的內芯管固定圈7,內芯管固定圈7的內壁上開設有內螺紋結構,所述內芯管5的上端外表面設有外螺紋結構,且內芯管5的上端螺紋旋入內芯管固定圈7內,且所述內芯管5的上端呈開口式結構,因此從下水孔8排放的污水直接進入內芯管5內,所述內芯管5活動插入外芯管3內,且內芯管5與外芯管3之間呈摩擦連接式結構;內芯管5的底部設有一排水口,且所述內芯管5的內側設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豎直設置,且排水管12內部中空且上下開口,排水管12的下端開口與內芯管5的排水口采用焊接的形式對接連接;內芯管5的內壁與排水管12的外壁之間設有儲渣槽11;所述排水管12的上方位置設有弧形蓋板9,弧形蓋板9的外緣搭接在搭接圈10上,所述搭接圈10焊接在內芯管5的內壁上,且搭接圈10位于排水管12的上方位置;所述弧形蓋板9上均勻的開設有泄水孔13,且泄水孔13位于排水管12延長線的外側位置,因此在實際排水過程中,含有水泥顆粒的污水經下水孔8排放至內芯管5內,污水進入內芯管5內后從泄水孔13下排至儲渣槽11內,此時隨著儲渣槽11內水位上升,污水便可經排水管12的上端開口并沿著排水管12的內腔排放至外芯管3內,然后隨之排放,而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便隨之沉淀在儲渣槽11內,一定時間后,將蓋板6連帶外芯管3一并取出,將外芯管3分離后便可將儲渣槽11內的殘渣倒出,從而很方便的實現(xiàn)了儲渣槽的清理,于此同時連帶地漏體2內的殘渣一并清理便可完成整體的清理,整個過程無需濾材,清理非常方便,解決了傳統(tǒng)地漏無法阻擋水泥渣的情況,從而避免了管道堵塞,而且整體后期清理很方便,相對于現(xiàn)有的大多數(shù)不可拆卸式地漏來說,整體降低了清理難度。
所述面板1、地漏體2、外芯管3以及內芯管5均采用不銹鋼材質制成。
所述搭接圈10與排水管12的頂端間隔設置。
所述弧形蓋板9與排水管12的頂端間隔設置。
所述弧形蓋板9采用不銹鋼材質制成。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實際排水過程中,含有水泥顆粒的污水經下水孔8排放至內芯管5內,污水進入內芯管5內后從泄水孔13下排至儲渣槽11內,此時隨著儲渣槽11內水位上升,污水便可經排水管12的上端開口并沿著排水管12的內腔排放至外芯管3內,然后隨之排放,而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便隨之沉淀在儲渣槽11內,一定時間后,將蓋板6連帶外芯管3一并取出,將外芯管3分離后便可將儲渣槽11內的殘渣倒出,從而很方便的實現(xiàn)了儲渣槽的清理,于此同時連帶地漏體2內的殘渣一并清理便可完成整體的清理,整個過程無需濾材,清理非常方便,解決了傳統(tǒng)地漏無法阻擋水泥渣的情況,從而避免了管道堵塞,而且整體后期清理很方便,相對于現(xiàn)有的大多數(shù)不可拆卸式地漏來說,整體降低了清理難度。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