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駕駛室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于逃生的土方車輛駕駛室。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yè)、建筑業(yè)和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各行各業(yè)土方機械的運用越來越多。然而,土方機械行駛或工作過程中,容易掉進水坑或河流中,而傳統(tǒng)的土方機械駕駛室為框架一體結構,發(fā)生事故后駕駛室車門難以打開,同時駕駛人員可能受傷,駕駛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從駕駛室內自救逃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即駕駛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逃出駕駛室自救,提供一種便于逃生的土方車輛駕駛室。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
一種便于逃生的土方車輛駕駛室,包括用于操控土方車輛工作的殼體,所述殼體包括底面、與底面連接的側壁以及蓋合在側壁上易拆卸的輕質頂蓋。
本發(fā)明工作時,土方機械工作或行駛過程中,掉落進水坑、河流中或發(fā)生事故后,駕駛室內的駕駛人員手動的將蓋合在側壁上的輕質頂蓋拆下,駕駛人員逃出駕駛室,進行求生。
為了確保輕質頂蓋有效地打開,便于駕駛人員從駕駛室內順利地逃出,所述的側壁包括外壁以及與外壁相間隔的內壁,所述外壁與內壁之間的間隙內設有若干獨立的氣囊,各氣囊內設有產氣劑,所述的產氣劑經引爆線連接,經產氣劑充氣后的氣囊將輕質頂蓋頂開便于駕駛人員逃生。
為了確保輕質頂蓋順利地打開,所述側壁上緣外周間隔設置有若干凸起,所述輕質頂蓋邊緣設有與凸起相配合的卡扣。
為了確保輕質頂蓋沿一個方向打開,便于駕駛人員從駕駛室內逃出,所述側壁任一邊經氣桿彈簧與對應的輕質頂蓋連接。
當發(fā)生事故后,為了確保輕質座椅從基座上脫離,從而便于施救駕駛人員,所述的底面上設有用于固定輕質座椅的基座,所述輕質座椅的支撐立柱插接在基座上。
當發(fā)生事故后,為了使輕質座椅將駕駛人員托出水面,使駕駛人員自救,所述基座上設有用于固定位于基座內支撐立柱的活動插銷,所述輕質座椅的坐墊和椅背內均填充有易漂浮的填充物。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由于側壁與輕質頂蓋相配合,當土方機械的駕駛室淹沒在水中或發(fā)生事故時,駕駛人員可輕松地拆卸下蓋合在側壁上的輕質頂蓋,駕駛人員可迅速地逃出駕駛室進行自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沿圖1中a-a處的剖視圖。
其中,1殼體,101底面,102側壁,103輕質頂蓋,104外壁,105內壁,106凸起,107卡扣,2氣囊,3氣桿彈簧,4基座,5輕質座椅,501支撐立柱,502活動插銷,503坐墊,504椅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和2所述,一種便于逃生的土方車輛駕駛室,包括用于操控土方車輛工作的殼體1,殼體1包括底面101、與底面101連接的側壁102以及蓋合在側壁102上易拆卸的輕質頂蓋103,為了確保輕質頂蓋103有效地打開,便于駕駛人員從駕駛室內順利地逃出,側壁102包括外壁104以及與外壁104相間隔的內壁105,外壁104與內壁105之間的間隙內設有若干獨立的氣囊2,各氣囊2內設有產氣劑,產氣劑經引爆線連接,經產氣劑充氣后的氣囊2將輕質頂蓋103頂開便于駕駛人員逃生,為了確保輕質頂蓋103順利地打開,側壁102上緣外周間隔設置有若干凸起106,輕質頂蓋103邊緣設有與凸起106相配合的卡扣107,為了確保輕質頂蓋103沿一個方向打開,便于駕駛人員從駕駛室內逃出,側壁102任一邊經氣桿彈簧3與對應的輕質頂蓋103連接,當發(fā)生事故后,為了確保輕質座椅5從基座4上脫離,從而便于施救駕駛人員,底面101上設有用于固定輕質座椅5的基座4,輕質座椅5的支撐立柱501插接在基座4上,基座4上設有用于固定位于基座4內支撐立柱501的活動插銷502,輕質座椅5的坐墊503和椅背504內均填充有易漂浮的填充物。
工作時,土方機械工作或行駛過程中,掉落進水坑、河流中或發(fā)生事故后,駕駛室內的駕駛人員啟動引爆線,引爆線點燃產氣劑,產氣劑反應迅速產生氣體,充滿氣體后的氣囊2將輕質頂蓋103頂起,卡扣107與凸起106分離,然后氣桿彈簧3工作,將輕質頂蓋103沿著一個方向打開,同時駕駛人員打開活動插銷502,坐墊503和椅背504的浮力將支撐立柱501從基座4上卸下,同時將坐在輕質座椅5上的駕駛人員托出水面,進行自救。
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fā)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jù)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