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領域錨桿,特別涉及一種卡具式組合錨桿。
背景技術:
目前,錨桿已大量的使用于各類基坑支護工程及基礎工程中,但普通錨桿施工過程中焊接量大,施工繁瑣;或采用單根螺紋桿體與螺母錨板結合形式錨桿,但其受單根桿體承載力限制,僅適合于低承載力要求下應用,使用局限性大,安全、可靠性較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制作簡便、經(jīng)濟實用,能夠提高錨桿施工效率,同時又能在較高承載力情況下應用的卡具式組合錨桿。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卡具式組合錨桿,其穿設于錨桿孔內,包承載體、定位器以及至少一根桿體,所述承載體、定位器套設在所述桿體上,所述定位器設置于桿體的上端,所述承載體設置于桿體的下端。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器設置有若干個并沿所述桿體長度方向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桿體上端錨入鋼筋混凝土底板內。
進一步地,所述桿體由1~4根鋼筋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器由定位盤和緊固螺絲構成,所述定位盤套設于所述桿體上并通過所述緊固螺絲與所述桿體固定連接,所述定位盤由金屬或工程塑料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承載體由固定盤和緊固螺絲構成,所述固定盤套設在所述桿體上并通過所述緊固螺絲與所述桿體固定連接,所述固定盤由金屬材料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盤邊緣開設有若干個用于注入漿體的孔,所述孔為半圓孔。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盤邊緣開設有若干個用于注入漿體的孔,所述孔為半圓孔。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采用操作簡易的承載體及定位器,固定于錨桿桿體上,形成組合桿體系統(tǒng),既能使承載體和定位器有效固定于桿體,又能對多根桿體鋼筋形成緊固束縛,使桿體共同參與受力作用增加承載力,若采用金屬定位器與承載體還可增加桿體抗拉阻力。最終形成制作簡單,成本低廉,承載力高,安全可靠的新型錨桿,大大提升了錨桿施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卡具式組合錨桿體系主視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卡具式組合錨桿體系A-A截面的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卡具式組合錨桿體系定位器大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卡具式組合錨桿體系定位器透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卡具式組合錨桿體系承載體大樣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卡具式組合錨桿體系承載體透視圖。
其中:1-鋼筋混凝土底板,2-錨桿孔,3-桿體,4-定位器,5-承載體,6-漿體,7-緊固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卡具式組合錨桿,其穿設于錨桿孔2內,包括承載體5、定位器4以及至少一根桿體3,承載體5、定位器4套設在桿體3上,定位器4設置于桿體3的上端,承載體5設置于桿體3的下端。
進一步地,定位器4由定位盤和緊固螺絲構成,定位盤套設于桿體3上并通過緊固螺絲7與桿體3固定連接,定位盤由金屬或工程塑料制成,承載體5由固定盤和緊固螺絲構成,固定盤套設在桿體上并通過緊固螺絲7與桿體3固定連接,固定盤由金屬材料制成。定位盤邊緣開設有若干個用于注入漿體的孔,孔為半圓孔。固定盤邊緣開設有若干個用于注入漿體的孔,孔為半圓孔。
如圖1至4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施工領域的卡具式組合錨桿,包括鋼筋桿體3、定位器4、承載體5,定位器4與承載體5附屬構件緊固螺絲7和漿體6,定位器4、承載體5采用定位器4與承載體5附屬構件緊固螺絲7固定于鋼筋桿體3上,構成組合錨桿桿體。組合錨桿桿體放入錨桿孔2內,注入漿體6,錨桿桿體上部伸入鋼筋混凝土底板1內,最終形成具有高強抗拔力的卡具式組合錨桿體系。其中,混凝土底板1由設計圖紙確定,將桿體3上端錨入鋼筋混凝土底板1中,傳遞抗拉力。錨桿孔2也由設計圖紙確定,一般根據(jù)桿體33的直徑及數(shù)量來確定,一般為150~400mm土體或巖石鉆孔,用于放入組合后的錨桿桿體體系。
如圖2所示,桿體3由1~4根螺紋鋼筋組成,可以是建筑用螺紋鋼筋或精軋高強鋼筋,鋼筋長度可采用機械連接接頭來接長至設計圖紙要求長度,多根鋼筋組合桿體可局部點焊使鋼筋合并為整體。
定位器4由金屬或工程塑料制作的定位盤及緊固螺絲7組成,定位器4中心孔比桿體外徑大10mm,定位器4設置有若干個并沿桿體3長度方向間隔設置,間距1500~2000mm固定于桿體3上,用于保證桿體3在錨桿孔2內居中,四周開4個半圓孔用為便于注入漿體6使用。承載體5由金屬固定盤及緊固螺絲7組成,固定于桿體3上,距離端部約500mm位置,固定盤邊緣開2個半圓孔便于注入漿體6使用。其中,盤邊緣孔可用于固定注漿管(部分錨桿設計要求注漿需留設PVC注漿管)。漿體6材料由設計圖紙確定,一般為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凝固后將與錨桿孔2周圍土體及組合錨桿桿體形成整體,能夠承受一定的抗拉力。緊固螺絲7為金屬螺絲,與帶螺紋絲的定位器4、承載體5組合,用于固定桿體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領域的卡具式組合錨桿,包括承載體、定位器、桿體等。
1、組合桿體系統(tǒng)制作:①桿體采用1~4根鋼筋構成,可以是建筑用螺紋鋼筋或精軋高強鋼筋;②采用承載體5固定于距離錨桿桿體3低端500mm處,定位器4每隔1.5~2.0m固定于桿體3上用于保證桿體3居中和固定注漿管。其中,承載體5為卡具式承載體,定位器4為卡具式定位器。
2、錨桿施工順序:錨桿組合桿體系統(tǒng)完成后放入事先鉆好的錨桿孔2內(一般約200mm),錨桿孔2深一般大于錨桿長度約500mm,再澆筑漿體材料(一般為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入孔凝固,達到一定齡期后,錨桿可提供一定的抗拉力。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操作簡易的卡具式承載體5及定位器4,固定于錨桿桿體3上,形成組合桿體系統(tǒng),既能使卡具式承載體5和定位器4有效固定于桿體3,又能對多根桿體鋼筋形成緊固束縛,使桿體共同參與受力作用增加承載力,若采用金屬定位器4與承載體5還可增加桿體3抗拉阻力。最終形成制作簡單,成本低廉,承載力高,安全可靠的新型錨桿,大大提升了錨桿施工效率。
以上對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