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器人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
背景技術:
掃地機器人叫懶人掃地機,是一種能對地面進行自動吸塵的智能家用電器。因為它能對房間大小、家具擺放、地面清潔度等因素進行檢測,并依靠內置的程序,制定合理的清潔路線,具備一定的智能,所以被人稱之為機器人。掃地機器人一般采用刷掃和真空方式,將地面雜物先吸納進入自身的垃圾收納盒,從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然而這樣的掃地機器人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首先是一個充電的問題,掃地機器人常常會出現(xiàn)充不進電的問題,這樣就耽誤了工作時間,而且掃地機器人只是單純的進行掃地,并不能掃完地后再進行擦地,這樣使得潔凈能力沒有提高,大大降低了掃地機器人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包括主體、擦地機構、移動機構、充電機構和中控機構,所述擦地機構設置在主體的內部,所述移動機構設置在主體的下方,所述充電機構和中控機構均設置在主體的上方,所述擦地機構、移動機構和充電機構均與中控機構電連接;
所述擦地機構包括更換組件和清洗組件,所述清洗組件設置在更換組件的一側,所述更換組件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驅動軸和三個擦地單元,三個擦地單元均勻分布在第一驅動軸的周身,相鄰兩個擦地單元之間的夾角為120°,所述第一電機設置在主體的內部,所述第一電機通過第一驅動軸與擦地單元傳動連接,所述擦地單元包括支撐桿和滾筒,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第一驅動軸相連,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與滾筒相連,相鄰兩個支撐桿之間的夾角為120°;
在掃地機器人移動過程中,滾筒與地面摩擦接觸旋轉,同時對地面就行擦洗,當需要更換擦地單元時,此時第一電機啟動,位于正在工作的擦地單元的左上方的擦地單元旋轉到掃地機器人下方,進行繼續(xù)工作,工作過的擦地單元旋轉到右上方等待清洗。
所述清洗組件設置在其中一個滾筒的上下兩側,所述清洗組件包括驅動單元、第一清洗單元和第二清洗單元,所述驅動單元與第一清洗單元傳動連接,所述驅動單元和第二清洗單元傳動連接,所述驅動單元包括第二電機、第二驅動軸、絲桿和驅動輪,所述第二電機設置在主體的內部,所述第二電機通過第二驅動軸與驅動輪傳動連接,所述絲桿與第二驅動軸同軸設置,所述絲桿水平設置在主體的內部,所述絲桿的外周設有兩段外螺紋,兩段外螺紋關于絲桿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所述第二電機通過第二驅動軸與絲桿傳動連接;
所述第一清洗單元設置在對應的滾筒的下方,所述第一清洗單元與滾筒傳動連接,所述第一清洗單元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固定桿和第一清洗刷,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與第一齒輪鉸接且遠離驅動輪的圓心,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二連桿水平設置在主體內部,所述第一清洗刷水平設置在滾筒的下方,所述第一清洗刷通過固定桿與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連接;
所述第二清洗單元設置在對應滾筒的上方,所述第二清洗單元包括導向桿和兩個移動單元,所述導向桿水平設置在移動單元的下方,所述移動單元沿導向桿方向移動,兩個移動單元關于絲桿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所述移動單元包括滑動塊、連接桿和第二清洗刷,所述連接桿豎向設置在主體的內部,所述第二清洗刷設置在滾筒的上方,所述第二清洗刷通過連接桿與滑動塊的上方固定連接,所述滑動塊套設在絲桿上,所述滑動塊的內部設有與絲桿該段上的外螺紋匹配的內螺紋,所述滑動塊與導向桿滑動連接;
當工作后的滾筒需要清洗時,此時,第二電機啟動,故驅動輪開始轉動,因為第一連桿的一端與第一齒輪鉸接且遠離驅動輪的圓心,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二連桿水平設置在主體內部,故第二連桿水平前后移動,又因為第一清洗刷通過固定桿與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連接,故第一清洗刷水平前后移動,因為第一清洗刷設置在滾筒的下方,故第一清洗刷既對滾筒進行清洗,還帶動滾筒旋轉運動,同時,因為第二電機通過第二驅動軸與絲桿傳動連接,絲桿的外周設有兩段外螺紋,兩段外螺紋關于絲桿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滑動塊套設在絲桿上,滑動塊的內部設有與絲桿該段上的外螺紋匹配的內螺紋,故滑動塊在對應的絲桿段上移動,因為第二清洗刷設置在滾筒的上方,第二清洗刷通過連接桿與滑動塊的上方固定連接,故兩塊滑動塊分貝帶動對應的第二清洗刷,對滾筒進行左右擦洗,進一步提高清洗能力。
所述充電機構包括太陽能發(fā)電板和角度調節(jié)組件,所述太陽能發(fā)電板的一端與主體鉸接,所述角度調節(jié)組件設置在主體的內部,所述太陽能發(fā)電板通過角度調節(jié)組件與主體傳動連接;
所述角度調節(jié)組件包括控制單元和調節(jié)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三電機、第三驅動軸和圓柱齒輪,所述第三電機設置在主體的內部,所述第三電機通過第三驅動軸與圓柱齒輪傳動連接,所述調節(jié)單元包括升降桿、固定框和移動塊,所述升降桿豎向設置在主體的內部,所述升降桿的一側設有與圓柱齒輪嚙合的傳動齒,所述固定框固定在太陽能發(fā)電板的下方,所述移動塊設置在固定框內部且在固定框內部滑動,所述升降桿的上端與移動塊鉸接。
在充電時,當需要調節(jié)太陽能發(fā)電板以獲得更高的發(fā)電效率時,此時,第三電機啟動,圓柱齒輪隨之轉動,因為升降桿的一側設有與圓柱齒輪嚙合的傳動齒,故升降桿向上移動,因為太陽能發(fā)電板的一端與主體鉸接,固定框固定在太陽能發(fā)電板的下方,移動塊設置在固定框內部且在固定框內部滑動,升降桿的上端與移動塊鉸接,故當升降桿向上移動時,固定框向上移動,帶動太陽能發(fā)電板也向上旋轉,獲得更多的太陽光。
作為優(yōu)選,為了能夠使掃地機器人自由移動,所述移動機構包括第四電機、第四驅動軸和移動輪,所述第四電機通過第四驅動軸與移動輪傳動連接。
作為優(yōu)選,為了使第二連桿水平移動的更加平穩(wěn),所述第二連桿下方設有燕尾槽,所述第二連桿下端面設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與燕尾槽相匹配。
作為優(yōu)選,為了探測前方是否有垃圾需要清掃,所述主體前方設有紅外線探測器,所述紅外線探測器與中控機構電連接。
作為優(yōu)選,為了防止移動塊移動過頭,所述絲桿的中部套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位于兩個滑動塊之間。
作為優(yōu)選,所述中控機構包括顯示界面、控制按鍵、狀態(tài)指示燈和plc,所述顯示界面、控制按鍵和狀態(tài)指示燈均與plc電連接。
作為優(yōu)選,為了觀察的更加清楚,所述顯示界面為液晶顯示屏。
作為優(yōu)選,為了方便手動調節(jié)按鍵,所述控制按鍵為輕觸按鍵。
作為優(yōu)選,為了了解掃地機器人的狀態(tài),所述狀態(tài)指示燈為工作指示燈和報警信號燈。
作為優(yōu)選,為了能夠遠程控制掃地機器人,所述主體內部設有天線,所述天線與plc電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中,通過擦地機構,使得掃地機器人在打掃完地面后還能進行對地面的擦洗,進一步提高了清洗能力,通過充電機構,使得掃地機器人只要有陽光就能進行充電,通過角度調節(jié)還可以提高充電效率,解決了充電難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掃地機器人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的更換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的滾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的第一清洗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的第二清洗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的充電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的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的中控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體,2.擦地機構,3.移動機構,4.充電機構,5.中控機構,6.紅外線探測器,7.第一電機,8.支撐桿,9.滾筒,10.第二電機,11.第二驅動軸,12.驅動輪,13.第一連桿,14.燕尾槽,15.第二連桿,16.固定桿,17.第一清洗刷,18.絲桿,19.滑動塊,20.限位塊,21.導向桿,22.連接桿,23.第二清洗刷,24.第三電機,25.圓柱齒輪,26.升降桿,27.移動塊,28.固定框,29.太陽能發(fā)電板,30.顯示界面,31.控制按鍵,32.狀態(tài)指示燈。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fā)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fā)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7所示,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包括主體1、擦地機構2、移動機構3、充電機構4和中控機構5,所述擦地機構2設置在主體1的內部,所述移動機構3設置在主體1的下方,所述充電機構4和中控機構5均設置在主體1的上方,所述擦地機構2、移動機構3和充電機構4均與中控機構5電連接;
所述擦地機構2包括更換組件和清洗組件,所述清洗組件設置在更換組件的一側,所述更換組件包括第一電機7、第一驅動軸和三個擦地單元,三個擦地單元均勻分布在第一驅動軸的周身,相鄰兩個擦地單元之間的夾角為120°,所述第一電機7設置在主體1的內部,所述第一電機7通過第一驅動軸與擦地單元傳動連接,所述擦地單元包括支撐桿8和滾筒9,所述支撐桿8的一端與第一驅動軸相連,所述支撐桿8的另一端與滾筒9相連,相鄰兩個支撐桿8之間的夾角為120°;
在掃地機器人移動過程中,滾筒9與地面摩擦接觸旋轉,同時對地面就行擦洗,當需要更換擦地單元時,此時第一電機7啟動,位于正在工作的擦地單元的左上方的擦地單元旋轉到掃地機器人下方,進行繼續(xù)工作,工作過的擦地單元旋轉到右上方等待清洗。
所述清洗組件設置在其中一個滾筒9的上下兩側,所述清洗組件包括驅動單元、第一清洗單元和第二清洗單元,所述驅動單元與第一清洗單元傳動連接,所述驅動單元和第二清洗單元傳動連接,所述驅動單元包括第二電機10、第二驅動軸11、絲桿18和驅動輪12,所述第二電機10設置在主體1的內部,所述第二電機10通過第二驅動軸11與驅動輪12傳動連接,所述絲桿18與第二驅動軸11同軸設置,所述絲桿18水平設置在主體1的內部,所述絲桿18的外周設有兩段外螺紋,兩段外螺紋關于絲桿18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所述第二電機10通過第二驅動軸11與絲桿18傳動連接;
所述第一清洗單元設置在對應的滾筒9的下方,所述第一清洗單元與滾筒9傳動連接,所述第一清洗單元包括第一連桿13、第二連桿15、固定桿16和第一清洗刷17,所述第一連桿13的一端與第一齒輪鉸接且遠離驅動輪12的圓心,所述第一連桿13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15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二連桿15水平設置在主體1內部,所述第一清洗刷17水平設置在滾筒9的下方,所述第一清洗刷17通過固定桿16與第二連桿15的另一端連接;
所述第二清洗單元設置在對應滾筒9的上方,所述第二清洗單元包括導向桿21和兩個移動單元,所述導向桿21水平設置在移動單元的下方,所述移動單元沿導向桿21方向移動,兩個移動單元關于絲桿18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所述移動單元包括滑動塊19、連接桿22和第二清洗刷23,所述連接桿22豎向設置在主體1的內部,所述第二清洗刷23設置在滾筒9的上方,所述第二清洗刷23通過連接桿22與滑動塊19的上方固定連接,所述滑動塊19套設在絲桿18上,所述滑動塊19的內部設有與絲桿18該段上的外螺紋匹配的內螺紋,所述滑動塊19與導向桿21滑動連接;
當工作后的滾筒9需要清洗時,此時,第二電機10啟動,故驅動輪12開始轉動,因為第一連桿13的一端與第一齒輪鉸接且遠離驅動輪12的圓心,第一連桿13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15的一端鉸接,第二連桿15水平設置在主體1內部,故第二連桿15水平前后移動,又因為第一清洗刷17通過固定桿16與第二連桿15的另一端連接,故第一清洗刷17水平前后移動,因為第一清洗刷17設置在滾筒9的下方,故第一清洗刷17既對滾筒9進行清洗,還帶動滾筒9旋轉運動,同時,因為第二電機10通過第二驅動軸11與絲桿18傳動連接,絲桿18的外周設有兩段外螺紋,兩段外螺紋關于絲桿18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滑動塊19套設在絲桿18上,滑動塊19的內部設有與絲桿18該段上的外螺紋匹配的內螺紋,故滑動塊19在對應的絲桿18段上移動,因為第二清洗刷23設置在滾筒9的上方,第二清洗刷23通過連接桿22與滑動塊19的上方固定連接,故兩塊滑動塊19分貝帶動對應的第二清洗刷23,對滾筒9進行左右擦洗,進一步提高清洗能力。
所述充電機構4包括太陽能發(fā)電板29和角度調節(jié)組件,所述太陽能發(fā)電板29的一端與主體1鉸接,所述角度調節(jié)組件設置在主體1的內部,所述太陽能發(fā)電板29通過角度調節(jié)組件與主體1傳動連接;
所述角度調節(jié)組件包括控制單元和調節(jié)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三電機24、第三驅動軸和圓柱齒輪25,所述第三電機24設置在主體1的內部,所述第三電機24通過第三驅動軸與圓柱齒輪25傳動連接,所述調節(jié)單元包括升降桿26、固定框28和移動塊27,所述升降桿26豎向設置在主體1的內部,所述升降桿26的一側設有與圓柱齒輪25嚙合的傳動齒,所述固定框28固定在太陽能發(fā)電板29的下方,所述移動塊27設置在固定框28內部且在固定框28內部滑動,所述升降桿26的上端與移動塊27鉸接。
在充電時,當需要調節(jié)太陽能發(fā)電板29以獲得更高的發(fā)電效率時,此時,第三電機24啟動,圓柱齒輪25隨之轉動,因為升降桿26的一側設有與圓柱齒輪25嚙合的傳動齒,故升降桿26向上移動,因為太陽能發(fā)電板29的一端與主體1鉸接,固定框28固定在太陽能發(fā)電板29的下方,移動塊27設置在固定框28內部且在固定框28內部滑動,升降桿26的上端與移動塊27鉸接,故當升降桿26向上移動時,固定框28向上移動,帶動太陽能發(fā)電板29也向上旋轉,獲得更多的太陽光。
作為優(yōu)選,為了能夠使掃地機器人自由移動,所述移動機構3包括第四電機、第四驅動軸和移動輪,所述第四電機通過第四驅動軸與移動輪傳動連接。
作為優(yōu)選,為了使第二連桿15水平移動的更加平穩(wěn),所述第二連桿15下方設有燕尾槽14,所述第二連桿15下端面設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與燕尾槽14相匹配。
作為優(yōu)選,為了探測前方是否有垃圾需要清掃,所述主體1前方設有紅外線探測器6,所述紅外線探測器6與中控機構5電連接。
作為優(yōu)選,為了防止移動塊19移動過頭,所述絲桿18的中部套設有限位塊20,所述限位塊20位于兩個滑動塊19之間。
作為優(yōu)選,所述中控機構5包括顯示界面30、控制按鍵31、狀態(tài)指示燈32和plc,所述顯示界面30、控制按鍵31和狀態(tài)指示燈32均與plc電連接。
作為優(yōu)選,為了觀察的更加清楚,所述顯示界面30為液晶顯示屏。
作為優(yōu)選,為了方便手動調節(jié)按鍵,所述控制按鍵31為輕觸按鍵。
作為優(yōu)選,為了了解掃地機器人的狀態(tài),所述狀態(tài)指示燈32為工作指示燈和報警信號燈。
作為優(yōu)選,為了能夠遠程控制掃地機器人,所述主體1內部設有天線,所述天線與plc電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該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掃地機器人中,通過擦地機構2,使得掃地機器人在打掃完地面后還能進行對地面的擦洗,進一步提高了清洗能力,通過充電機構4,使得掃地機器人只要有陽光就能進行充電,通過角度調節(jié)還可以提高充電效率,解決了充電難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掃地機器人的實用性。
以上述依據(jù)本發(fā)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fā)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fā)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jù)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