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兒童護欄領域,具體是一種免組裝護欄。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運行模式的不斷變化,人們對兒童護欄產品的需求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隨著郵購市場逐漸成為消費者銷售模式的主流,產品的整體包裝尺寸就成為廠家及客戶關注的重點問題。大部分產品為了方便郵寄選擇了分體式零部件的包裝方式,客戶在拿到產品后,還需要自己進行組裝。由于護欄的零部件較多且雜,其組裝方法不易掌握,組裝操作往往耗時較久,而且客戶由于缺乏經驗,在組裝中容易因為操作失誤、不熟練而發(fā)生損壞個別零件,劃傷架體的情況,且組裝后的成品也距離廠家展示的理想成品有一定差距,不但影響產品的銷售形象,也損害消費者權益。另一方面,隨著房地產經濟的不斷膨脹,室內空間的價值和利用率就顯得更加重要。而護欄固定的形態(tài)結構使其占用空間較大,給收納存放帶來一定麻煩。
綜上所述,為了大部分護欄形態(tài)固定與市場發(fā)展對產品新要求的矛盾,就需要護欄在保證其安全性及實用性的前提下,在免拆裝、易收攏方面做出改進。由于上述矛盾的突出,現(xiàn)有技術已經推出一些能夠折疊的護欄產品。但是現(xiàn)有折疊護欄的折疊功能尚屬起步階段,其收起后的效果不理想。經過廣泛比對和分析,現(xiàn)有結構的折疊護欄存在折疊點較少和折疊不佳的問題。從折疊點上看,現(xiàn)有技術的護欄通常僅在橫桿的中間設置折疊點,所能夠折疊的點較少,造成折疊時結構變化的幅度較小,影響折疊效果。從折疊方式看,現(xiàn)有折疊護欄多采用開合對折的方式進行折疊,僅能夠使護欄的整體長度減半,對減少體積的貢獻不大。上述問題使現(xiàn)有折疊護欄的收起效果較差,不能滿足廠商及消費者的需求,仍亟需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免組裝護欄,它能夠折疊為一束桿件,實現(xiàn)了免裝鉸接的便利性和展開限位的牢固性,既便于銷售、使用和收納,又能保證護欄的安全性,可廣泛采用于床上的護欄和圍欄使用。
本發(fā)明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免組裝護欄,包括四邊形的框架和安裝在框架上的護網,所述框架的上側和下側均至少設有一個能夠在一字型狀態(tài)鎖定的第一鉸接件,所述框架底側的兩端設有能夠在L型狀態(tài)鎖定的第二鉸接件。
所述第一鉸接件和第二鉸接件均設有固定卡位和活動卡位,所述第一鉸接件和第二鉸接件位于固定卡位時為使用狀態(tài),所述第一鉸接件和第二鉸接件在活動卡位時能自由轉動。
所述框架包括設置于兩側的立柱,以及設置于上側的上橫桿,和設置于下側的下橫桿,所述上橫桿和下橫桿上均對應的安裝有至少一個第一鉸接件,所述立柱與上橫桿鉸接件連接,所述立柱與下橫桿通過第二鉸接件連接。
所述第一鉸接件包括母轉動座、子轉動座、限位卡件、頂件和第一彈簧,所述母轉動座的側壁上設有第一連接套,所述第一連接套與上橫桿或下橫桿固定連接,所述子轉動座上設有第二連接套,所述第二連接套與上橫桿或下橫桿固定連接,所述母轉動座和子轉動座上居中的設有相對應的銷孔,所述銷孔內安裝有銷釘,所述母轉動座和子轉動座通過銷釘連接,所述限位卡件包括彈簧座、A卡塊、B卡塊,所述彈簧座為環(huán)形且設有環(huán)形的彈簧卡槽,所述A卡塊和B卡塊分別為兩個且交替均勻設置于彈簧座的周側,所述A卡件與B卡件的長度不同,所述母轉動座上設有與限位卡件相適應的十字槽,所述第一彈簧設置于彈簧卡槽與十字槽之間,所述頂件為圓盤形且其一側邊緣處中心對稱的設有4個卡塊,所述卡塊的末端設有楔形卡頭,所述子轉動座的外側設有與頂件相適應的凹槽,且所述子轉動座的內側設有轉動槽,所述轉動槽的內壁上設有凸塊,相鄰凸塊之間根據(jù)間隔距離不同形成A卡槽和B卡槽,所述A卡槽與A卡塊相適應,所述B卡槽與B卡塊相適應,所述凹槽底面上設有與卡塊卡扣連接的卡孔,所述卡孔位于凸塊之間,所述卡塊自卡孔插入轉動槽內,所述A卡槽和B卡槽與十字槽相對應時所述第一連接套和第二連接套為一字型狀態(tài)。
所述第二鉸接件包括母轉動座、子轉動座、限位卡件、頂件和第一彈簧,所述母轉動座的側壁上設有第一連接套,所述第一連接套與立柱固定連接,所述子轉動座上設有第二連接套,所述第二連接套與下橫桿固定連接,所述母轉動座和子轉動座上居中的設有相對應的銷孔,所述銷孔內安裝有銷釘,所述母轉動座和子轉動座通過銷釘連接,所述限位卡件包括彈簧座、A卡塊、B卡塊,所述彈簧座為環(huán)形且設有環(huán)形的彈簧卡槽,所述A卡塊和B卡塊分別為兩個且交替均勻設置于彈簧座的周側,所述A卡件與B卡件的長度不同,所述母轉動座上設有與限位卡件相適應的十字槽,所述第一彈簧設置于彈簧卡槽與十字槽之間,所述頂件為圓盤形且其一側邊緣處中心對稱的設有4個卡塊,所述卡塊的末端設有楔形卡頭,所述子轉動座的外側設有與頂件相適應的凹槽,且所述子轉動座的內側設有轉動槽,所述轉動槽的內壁上設有凸塊,相鄰凸塊之間根據(jù)間隔距離不同形成A卡槽和B卡槽,所述A卡槽與A卡塊相適應,所述B卡槽與B卡塊相適應,所述凹槽底面上設有與卡塊卡扣連接的卡孔,所述卡孔位于凸塊之間,所述卡塊自卡孔插入轉動槽內,所述A卡槽和B卡槽與十字槽相對應時所述第一連接套和第二連接套為L型狀態(tài)。
所述第一鉸接件為平角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相抵。
所述母轉動座和子轉動座均為圓柱形塑件,所述母轉動座的側壁上設有弧形的第一滑條,所述子轉動座的側壁上設有弧形的第二滑條,所述第一連接套上設有與第二滑條相對應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連接套上設有與第一滑條相對應的第二滑槽。
所述第一鉸接件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矩形板件,且所述上橫桿和下橫桿均連接于兩個矩形板件之間,所述矩形板件上設有至少一個鉸接點,所述上橫桿和下橫桿上對應第一鉸接件設有至少一個彈簧銷,所述矩形板件上設有與彈簧銷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彈簧銷插入通孔內時所述上橫桿或下橫桿為一字形。
所述第二鉸接件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三角板件,且所述立柱和下橫桿均連接于兩個三角板件之間,所述立柱與三角板件固定連接,所述下橫桿與三角板件鉸接連接,所述下橫桿的兩端均設有彈簧銷,所述三角板件上設有與彈簧銷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彈簧銷插入通孔內時所述立柱與下橫桿呈L形。
所述彈簧銷包括銷管、第二彈簧、T型銷,所述銷管垂直貫穿設置于上橫桿或下橫桿,所述T型銷為兩個且對稱的設置于銷管的兩端,所述T型銷的窄端自銷管穿出暴露在外部,所述第二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同側的T型銷固定連接。
對比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框架上安裝護網,實現(xiàn)護欄的基礎圍擋功能。能夠作為床上的護欄使用,也能夠多面圍起用作圍欄使用。
所述框架上設有至少4個鉸接點,折疊點增多,使框架折起后的結構發(fā)生顯著變化,收起成為一束,大大節(jié)省了空間,既方便收納,又方便銷售包裝。消費者收到后展開既能使用,無需任何安裝操作,方便使用,且保證了展開后成品的質量。同時,所述框架展開后在各折疊點上均設有相對應的鉸接件以實現(xiàn)其展開狀態(tài)的鎖定,從而保證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
2、所述第一鉸接件和第二鉸接件在固定卡位上具有鎖止限位功能。能夠在增加鉸接折疊點的同時保證整體穩(wěn)定性不受影響。當需要包裝或收起時,將第一鉸接件和第二鉸接件調整到活動卡位,即可通過框架上側和下側在其所在平面上進行折疊,也就是上/下折疊,使框架整體收攏為一束,從而突破現(xiàn)有技術只能對折開合折疊的局限,使收攏后的框架為一束由多跟桿件聚合的狹長結構,實現(xiàn)了體積的大幅縮減。
3、所述上橫桿和下橫桿上都設有至少一個相對應的折疊點,如果設置為一個,則收起后的一束桿件的數(shù)量最少,長度較長而圍度較小,如果設置為多個,則收起后的桿件束所聚攏的桿件較多,但整體長度能減小到立柱高度。根據(jù)需要設置所需收起的形態(tài)。
4、現(xiàn)有技術之所以停留在折疊點及折疊方式上遲步不前,主要是受限于護欄穩(wěn)定性。例如使用開合對折的折疊方法,可以將折疊方向與護欄的承重方向錯開,防止護欄因為下壓受力(例如嬰孩壓在折疊點上)而折起,保證安全。而每一個折疊點的增加都可能會對整體穩(wěn)定性造成影響。故如果想突破現(xiàn)有折疊護欄的發(fā)展瓶頸,必須對折疊點上的限位結構進行大幅度強化。才能以不犧牲整體在展開狀態(tài)時的穩(wěn)定性為前提,大幅度改善其折疊結構。
本護欄在設計和實驗時,也對鉸接件的鎖定結構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改進和探討比較。對于第一鉸接件和第二鉸接件的結構,本申請主要以關節(jié)件和卡件為主。
現(xiàn)有技術關節(jié)件的鎖定結構不穩(wěn)定,例如有的關節(jié)連接件使用在鉸接件的接觸面上設置咬合的齒,通過彈簧件來保持或松開咬合。這種齒牙咬合的限位很容易受力滑脫,故不適合作為上下折疊限位的鉸接件來使用。而本技術的所述第一鉸接件作為關節(jié)件,通過結構改進實現(xiàn)了免裝鉸接的便利性和一字限位的牢固性。使其應用在上/下折疊的折疊點位上,能夠保證限位狀態(tài)的穩(wěn)定牢固性,從而提高護欄的安全性。主要原理為:所述母轉動座和子轉動座通過銷釘鉸接。安裝在上/下橫桿上后實現(xiàn)上/下方向的折疊。限位卡件安裝在十字槽內,且所述第一彈簧安裝在十字槽和彈簧卡槽之間,將限位卡件的頂部頂入子轉動座上的轉動槽內。當?shù)谝贿B接套和第二連接套為一字形時,所述A卡槽和B卡槽與十字槽相對應,即所述限位卡塊與A卡槽和B卡槽相對應,故限位卡塊在第一彈簧的頂緊作用下卡入A卡槽和B卡槽,整體結構實現(xiàn)鎖定。鎖定后結構穩(wěn)固稱重良好。當需要折疊時摁壓頂件卡塊向內推入A卡槽和B卡槽,從而將限位卡件頂出A卡槽和B卡槽,限位卡件在轉動槽內的凸塊之上轉動自如,使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自由鉸接。此外,所述第一鉸接件為一字形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相抵,避免二者的轉動方向與折疊方向相反,提高承重能力,增加穩(wěn)定性。所述第一滑條、第二滑條在轉動時分別在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內滑動,提高關節(jié)轉動中母轉動座和子轉動座連接的緊密性,使轉動軌跡更加流暢。
現(xiàn)有技術關節(jié)件的鎖定結構不穩(wěn)定,如果用在護欄角端增加的折疊點上,難以保持整體使用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而本技術的所述第二鉸接件作為關節(jié)件,通過結構改進實現(xiàn)了免裝鉸接的便利性和垂直限位的牢固性。使其用在角端的折疊點上時,能夠保證展開狀態(tài)的穩(wěn)固,使折疊點的增加不影響整體護欄的安全性,擺脫現(xiàn)有技術的局限。主要原理為:所述母轉動座和子轉動座通過銷釘鉸接。安裝在立柱和上/下橫桿上后實現(xiàn)框架在端點處的折疊收起。限位卡件安裝在十字槽內,且所述第一彈簧安裝在十字槽和彈簧卡槽之間,將限位卡件的頂部頂入子轉動座上的轉動槽內。當?shù)谝贿B接套和第二連接套為直角時,所述A卡槽和B卡槽與十字槽相對應,即所述限位卡塊與A卡槽和B卡槽相對應,故限位卡塊在第一彈簧的頂緊作用下卡入A卡槽和B卡槽,整體結構實現(xiàn)鎖定。鎖定后結構穩(wěn)固稱重良好。當需要折疊時摁壓頂件卡塊向內推入A卡槽和B卡槽,從而將限位卡件頂出A卡槽和B卡槽,限位卡件在轉動槽內的凸塊之上轉動自如,使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自由鉸接。
所述第一鉸接件為卡件時,通過矩形板件與上橫桿/下橫桿的鉸接實現(xiàn)折疊的便利,從而免除組裝問題和便于折疊收起。通過彈簧銷對一字狀態(tài)進行固定,使其應用在上/下折疊的折疊點位上,能夠保證限位狀態(tài)的穩(wěn)定牢固性,從而提高護欄的安全性。
所述第二鉸接件為卡件時,通過三角板件實現(xiàn)立柱與下橫桿的折疊,從而免除組裝問題和便于折疊收起。通過彈簧銷對直角狀態(tài)進行固定,使其應用在立柱底端的折疊點位上,能夠保證限位狀態(tài)的穩(wěn)定牢固性,從而提高護欄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fā)明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折疊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折疊示意圖。
附圖4是本發(fā)明第一鉸接件為關節(jié)件的示意圖。
附圖5是本發(fā)明第一鉸接件為關節(jié)件的示意圖。
附圖6是本發(fā)明第二鉸接件為卡件的示意圖。
附圖7是本發(fā)明第一鉸接件為卡件的示意圖。
附圖8是本發(fā)明彈簧銷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9是本發(fā)明母轉動座的里側示意圖。
附圖10是本發(fā)明子轉動座的里側示意圖。
附圖11是本發(fā)明子轉動座的外側示意圖。
附圖12是本發(fā)明限位卡件與子轉動座相鄰一側的示意圖。
附圖13是本發(fā)明限位卡件與母轉動座相鄰一側的示意圖。
附圖14是本發(fā)明限位卡件的側面示意圖。
附圖15是本發(fā)明第一鉸接件為關節(jié)件的裝配示意圖。
附圖中所示標號:
1、第一鉸接件;2、第二鉸接件;3、立柱;4、上橫桿;5、下橫桿;6、母轉動座;7、子轉動座;8、限位卡件;9、頂件;10、第一彈簧;11、第一連接套;12、第二連接套;13、銷孔;14、A卡塊;15、B卡塊;16、彈簧卡槽;17、十字槽;18、卡塊;19、轉動槽;20、凸塊;21、A卡槽;22、B卡槽;23、卡孔;24、第一滑條;25、第二滑條;26、第一滑槽;27、第二滑槽;28、矩形板件;29、鉸接點;30、通孔;31、三角板件;32、銷管;33、第二彈簧;34、T型銷;35、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fā)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本發(fā)明所述是一種免組裝護欄,主體結構包括四邊形的框架和安裝在框架上的護網,所述框架包括設置于兩側的立柱3,以及設置于頂側的上橫桿4,和設置于底側的下橫桿5,所述上橫桿4和下橫桿5均居中的設有第一鉸接件1且能通過第一鉸接件1在框架所在的平面上進行折疊,且所述上橫桿4向下折疊,所述下橫桿5向上折疊,折起后體積極小。所述第一鉸接件1包括母轉動座6、子轉動座7、限位卡件8、頂件9和第一彈簧10,所述母轉動座6的側壁上設有第一連接套11,所述第一連接套11與上橫桿4或下橫桿5固定連接,所述子轉動座7上設有第二連接套12,所述第二連接套12與上橫桿4或下橫桿5固定連接,所述母轉動座6和子轉動座7上居中的設有相對應的銷孔13,所述銷孔13內安裝有銷釘,所述母轉動座6和子轉動座7通過銷釘連接,所述限位卡件8包括彈簧座、A卡塊14、B卡塊15,所述彈簧座為環(huán)形且設有環(huán)形的彈簧卡槽16,所述A卡塊14和B卡塊15分別為兩個且交替均勻設置于彈簧座的周側,所述A卡件與B卡件的長度不同,所述母轉動座6上設有與限位卡件8相適應的十字槽17,所述第一彈簧10設置于彈簧卡槽16與十字槽17之間,所述頂件9為圓盤形且其一側邊緣處中心對稱的設有4個卡塊18,所述卡塊18的末端設有楔形卡頭,所述子轉動座7的外側設有與頂件9相適應的凹槽35,且所述子轉動座7的內側設有轉動槽19,所述轉動槽19的內壁上設有凸塊20,相鄰凸塊20之間根據(jù)間隔距離不同形成A卡槽21和B卡槽22,所述A卡槽21與A卡塊14相適應,所述B卡槽22與B卡塊15相適應,所述凹槽35底面上設有與卡塊18卡扣連接的卡孔23,所述卡孔23位于凸塊20之間,所述卡塊18自卡孔23插入轉動槽19內,所述A卡槽21和B卡槽22與十字槽17相對應時所述第一連接套11和第二連接套12為平角狀態(tài)。所述第一鉸接件1為平角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連接套11與第二連接套12相抵。所述母轉動座6和子轉動座7均為圓柱形塑件,所述母轉動座6的側壁上設有弧形的第一滑條24,所述子轉動座7的側壁上設有弧形的第二滑條25,所述第一連接套11上設有與第二滑條25相對應的第一滑槽26,所述第二連接套12上設有與第一滑條24相對應的第二滑槽27。所述凸塊20沿著展開時所需的轉動方向上設有倒角,所述限位卡塊18上也相應的設有倒角,這樣在展開框架時就可以不摁壓頂件9,而略施加力度就可以便于限位卡件8旋出A卡槽21和B卡槽22,解除限位關系。所述立柱3與上橫桿4接件2連接,所述立柱3與下橫桿5通過第二鉸接件2連接。所述第二鉸接件2包括母轉動座6、子轉動座7、限位卡件8、頂件9和第一彈簧10,所述母轉動座6的側壁上設有第一連接套11,所述第一連接套11與立柱3固定連接,所述子轉動座7上設有第二連接套12,所述第二連接套12與下橫桿5固定連接,所述母轉動座6和子轉動座7上居中的設有相對應的銷孔13,所述銷孔13內安裝有銷釘,所述母轉動座6和子轉動座7通過銷釘連接,所述限位卡件8包括彈簧座、A卡塊14、B卡塊15,所述彈簧座為環(huán)形且設有環(huán)形的彈簧卡槽16,所述A卡塊14和B卡塊15分別為兩個且交替均勻設置于彈簧座的周側,所述A卡件與B卡件的長度不同,所述母轉動座6上設有與限位卡件8相適應的十字槽17,所述第一彈簧10設置于彈簧卡槽16與十字槽17之間,所述頂件9為圓盤形且其一側邊緣處中心對稱的設有4個卡塊18,所述卡塊18的末端設有楔形卡頭,所述子轉動座7的外側設有與頂件9相適應的凹槽35,且所述子轉動座7的內側設有轉動槽19,所述轉動槽19的內壁上設有凸塊20,相鄰凸塊20之間根據(jù)間隔距離不同形成A卡槽21和B卡槽22,所述A卡槽21與A卡塊14相適應,所述B卡槽22與B卡塊15相適應,所述凹槽35底面上設有與卡塊18卡扣連接的卡孔23,所述卡孔23位于凸塊20之間,所述卡塊18自卡孔23插入轉動槽19內,所述A卡槽21和B卡槽22與十字槽17相對應時所述第一連接套11和第二連接套12為直角狀態(tài)。所述母轉動座6和子轉動座7均為圓柱形塑件,所述母轉動座6的側壁上設有弧形的第一滑條24,所述子轉動座7的側壁上設有弧形的第二滑條25,所述第一連接套11上設有與第二滑條25相對應的第一滑槽26,所述第二連接套12上設有與第一滑條24相對應的第二滑槽27。
實施例2:本發(fā)明所述是一種免組裝護欄,主體結構包括矩形的框架和安裝在框架上的護網,所述框架包括設置于兩側的立柱3,以及設置于頂側的上橫桿4,和設置于底側的下橫桿5,所述上橫桿4和下橫桿5均等距的設有三個第一鉸接件1且能通過第一鉸接件1在框架所在的平面上以“W”形態(tài)進行折疊,所述第一鉸接件1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矩形板件28,且所述上橫桿4和下橫桿5均連接于兩個矩形板件28之間,所述矩形板件28的左半部與相鄰的上/下橫桿5通過螺紋銷固定,所述矩形板件28的右半部與相鄰的上/下橫桿5通過軸銷鉸接,且所述上/下橫桿5上設有彈簧銷,彈簧銷包括銷管32、第二彈簧33、T型銷34,所述銷管32垂直貫穿設置于上橫桿4或下橫桿5,所述T型銷34為兩個且對稱的設置于銷管32的兩端,所述T型銷34的窄端自銷管32穿出暴露在外部,所述第二彈簧33的兩端分別與同側所述彈簧銷同側的T型銷34固定連接。所述矩形板件28上設有與T型銷34相配合的通孔30,所述T型銷34插入通孔30內時所述上橫桿4或下橫桿5為一字形。所述立柱3與下橫桿5通過第二鉸接件2連接。所述第二鉸接件2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三角板件31,且所述立柱3和下橫桿5均連接于兩個三角板件31之間,所述立柱3與三角板件31通過螺紋銷固定連接,所述下橫桿5與三角板件31鉸接連接,所述下橫桿5的兩端均設有彈簧銷,彈簧銷包括銷管32、第二彈簧33、T型銷34,所述銷管32垂直貫穿設置于下橫桿5,所述T型銷34為兩個且對稱的設置于銷管32的兩端,所述T型銷34的窄端自銷管32穿出暴露在外部,所述第二彈簧33的兩端分別與同側所述彈簧銷同側的T型銷34固定連接。所述三角板件31上設有與T型銷34相配合的通孔30,所述T型銷34插入通孔30內時所述立柱3與下橫桿5垂直。
實施例3:本發(fā)明所述是一種免組裝護欄,主體結構包括長方形的框架和安裝在框架上的護網,所述框架包括設置于兩側的立柱3,以及設置于頂側的上橫桿4,和設置于底側的下橫桿5,所述上橫桿4和下橫桿5均居中的設有第一鉸接件1且能通過第一鉸接件1在框架所在的平面上進行折疊,且所述上橫桿4和下橫桿5同向折疊,折起后體積極小。所述第一鉸接件1包括母轉動座6、子轉動座7、限位卡件8、頂件9和第一彈簧10,所述母轉動座6的側壁上設有第一連接套11,所述第一連接套11與上橫桿4或下橫桿5固定連接,所述子轉動座7上設有第二連接套12,所述第二連接套12與上橫桿4或下橫桿5固定連接,所述母轉動座6和子轉動座7上居中的設有相對應的銷孔13,所述銷孔13內安裝有銷釘,所述母轉動座6和子轉動座7通過銷釘連接,所述限位卡件8包括彈簧座、A卡塊14、B卡塊15,所述彈簧座為環(huán)形且設有環(huán)形的彈簧卡槽16,所述A卡塊14和B卡塊15分別為兩個且交替均勻設置于彈簧座的周側,所述A卡件與B卡件的長度不同,所述母轉動座6上設有與限位卡件8相適應的十字槽17,所述第一彈簧10設置于彈簧卡槽16與十字槽17之間,所述頂件9為圓盤形且其一側邊緣處中心對稱的設有4個卡塊18,所述卡塊18的末端設有楔形卡頭,所述子轉動座7的外側設有與頂件9相適應的凹槽35,且所述子轉動座7的內側設有轉動槽19,所述轉動槽19的內壁上設有凸塊20,相鄰凸塊20之間根據(jù)間隔距離不同形成A卡槽21和B卡槽22,所述A卡槽21與A卡塊14相適應,所述B卡槽22與B卡塊15相適應,所述凹槽35底面上設有與卡塊18卡扣連接的卡孔23,所述卡孔23位于凸塊20之間,所述卡塊18自卡孔23插入轉動槽19內,所述A卡槽21和B卡槽22與十字槽17相對應時所述第一連接套11和第二連接套12為平角狀態(tài)。所述第一鉸接件1為平角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連接套11與第二連接套12相抵。所述母轉動座6和子轉動座7均為圓柱形塑件,所述母轉動座6的側壁上設有弧形的第一滑條24,所述子轉動座7的側壁上設有弧形的第二滑條25,所述第一連接套11上設有與第二滑條25相對應的第一滑槽26,所述第二連接套12上設有與第一滑條24相對應的第二滑槽27。所述立柱3與上橫桿4活動連接,所述立柱3與下橫桿5通過第二鉸接件2連接。所述第二鉸接件2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三角板件31,且所述立柱3和下橫桿5均連接于兩個三角板件31之間,所述立柱3與三角板件31通過螺紋銷固定連接,所述上下橫桿5與三角板件31鉸接連接,所述下橫桿5的兩端均設有彈簧銷,彈簧銷包括銷管32、第二彈簧33、T型銷34,所述銷管32垂直貫穿設置于下橫桿5,所述T型銷34為兩個且對稱的設置于銷管32的兩端,所述T型銷34的窄端自銷管32穿出暴露在外部,所述第二彈簧33的兩端分別與同側所述彈簧銷同側的T型銷34固定連接。所述三角板件31上設有與T型銷34相配合的通孔30,所述T型銷34插入通孔30內時所述立柱3與下橫桿5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