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框結構,具體為一種防火門門框結構,屬于建筑家居門具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對于消防方面的關注度日益提升,而消防設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其中防火門是其中一種簡單而實用的消防設備,防火門是一種采用阻燃材料填充層的門,起著阻斷火勢蔓延的作用,但是人們往往忽視了與門配套實用的門框,每扇門都要配備門框,由于對門框的忽視,使得防火門的效果大打折扣,當起火時,由于門框的防火性能差,可能會導致防火門達不到預期的防火要求,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和財產的損失,市面上的防火門框普遍防火性能差。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防火門門框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防火門門框結構。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防火門門框結構,包括上門框和設置在所述上門框一側的左門框和右門框,所述左門框和所述右門框外側壁均設有防火安裝銷和防火肋板;所述右門框內側壁設置防火鉸鏈安裝槽;所述右門框和左門框均由第一裝飾板、第二裝飾板、防火板、阻火芯以及封邊層組成;所述上門框由防燒條、防火套板和阻燃板組成。
優(yōu)選的,所述防火鉸鏈安裝槽的數目為三個,所述防火鉸鏈安裝槽的深度為3mm-6mm。
優(yōu)選的,所述防火肋板的數目為十個,且所述防火肋板的長度等于所述左門框和所述右門框的寬度。
優(yōu)選的,所述防火套板包裹所述防燒條和所述阻燃板。
優(yōu)選的,所述防火板有兩層,且所述防火板設置于所述阻火芯和所述第一裝飾板、所述第二裝飾板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防火門門框結構設計合理,有實用性,可靠性高,結構緊湊,通過防火安裝銷可以直接安裝門框,安裝過程簡單,對于安裝人員的要求較低,上門框和下門框采用不同的防火結構,本實用新型根據上門框和左、右門框的不同結構和所處的不同位置,采用了兩種不同的防火結構,防火性能更加優(yōu)異,該種防火門門框結構可以適用多種類型的門的安裝,在左門框側壁加設防火鉸鏈安裝槽,即可作為雙開門的門框,該種防火門門框結構應用范圍廣,防火性能卓越,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值得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右門框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上門框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門框,2、防火安裝銷,3、左門框,4、防火鉸鏈安裝槽,5、右門框,6、防燒條,7、阻燃板,8、防火套板,9、第一裝飾板,10、防火板,11、阻火芯,12、第二裝飾板,13、封邊層,14、防火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一種防火門門框結構,包括上門框1和設置在所述上門框1一側的左門框3和右門框5,所述左門框3和所述右門框5外側壁均設有防 火安裝銷2和防火肋板14;所述右門框5內側壁設置防火鉸鏈安裝槽4;所述右門框5和左門框3均由第一裝飾板9、第二裝飾板12、防火板10、阻火芯11以及封邊層13組成;所述上門框1由防燒條6、防火套板8和阻燃板7組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yōu)化方案,所述防火鉸鏈安裝槽4的數目為三個,所述防火鉸鏈安裝槽4的深度為3mm-6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yōu)化方案,所述防火肋板14的數目為十個,且所述防火肋板14的長度等于所述左門框3和所述右門框5的寬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yōu)化方案,所述防火套板8包裹所述防燒條6和所述阻燃板7。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yōu)化方案,所述防火板10有兩層,且所述防火板10設置于所述阻火芯11和所述第一裝飾板9、所述第二裝飾板12之間。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先通過防火安裝銷2對門框進行定位和安裝,其次在防火鉸鏈安裝槽4內安裝固定防火鉸鏈,最后通過防火鉸鏈連接門扇,在失火時,上門框1的防火套板8是第一道放線,設置在防火套板8內部的防燒條6可以切斷火和易燃物的聯(lián)系,是上門框1防火的第二層防線,左右門框內部設置的防火板10是左右門框實現防火功能的基石,而阻火芯11則是左右門框防火主體。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