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破壁機。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的破壁機普遍存在著散熱困難的問題,尤其是電器件或電子元件在工作狀態(tài)下的溫升會比其他部件相對要高,如果不能及時散熱,長時間工作會引發(fā)安全隱患。大部分的破壁機由于空間的限制,通常把線路板豎直放置,而線路板的下部設有發(fā)熱元件,發(fā)熱元件產(chǎn)生的熱量隨熱空氣往上升,從而影響到其它部件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破壁機,所述破壁機可實現(xiàn)線路板的有效散熱,提高安全性。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破壁機,包括:機殼和底座,所述機殼和所述底座配合限定出腔室,所述底座上設有與所述腔室導通的進風口和出風口;電機組件和線路板,所述電機組件和所述線路板分別設在所述腔室內,所述線路板設在所述進風口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進風口與所述出風口之間,所述線路板上設有發(fā)熱元件,所述發(fā)熱元件設在所述線路板的上部。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破壁機,通過將線路板設在進風口的上方,冷空氣從進風口進入時,可先流經(jīng)線路板以對線路板進行散熱,然后流向電機組件并與電機組件進行熱交換,以帶走電機組件的熱量,換熱后的熱空氣從出風口流出。從而可實現(xiàn)對線路板的散熱,且冷空氣先流經(jīng)線路板,可進一步地提高線路板的散熱效果,進而提高線路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時,通過將線路板的發(fā)熱元件設在線路板的上部,在冷空氣進腔室時,沿從下向上的方向流動,冷空氣流至線路板的上部時可將發(fā)熱元件的熱量直接帶走,從而可避免與發(fā)熱元件換熱后的熱空氣與線路板上的其它電子元件接觸,從而可提高線路板的安全性。
另外,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破壁機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線路板沿豎直方向延伸,所述線路板上設有所述發(fā)熱元件的一側朝向所述進風口設置。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破壁機還包括:風道面板,所述風道面板可拆卸地設在所述底座上以打開或關閉所述腔室。
可選地,所述底座的底壁設有開口,所述風道面板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開口處以打開或關閉所述腔室。
進一步地,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分別位于所述開口的相對兩側。
可選地,所述底座的底壁上方設有風道板,所述風道板上設有適于所述電機組件穿過的通孔,所述風道板與所述底壁之間限定出風道。
進一步地,所述風道板和所述底壁的至少一個上設有向所述出風口所在方向導風的導流板。
進一步地,所述破壁機還包括:風扇,所述風扇設在所述風道內。
進一步地,所述風道板與所述底座一體形成。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風道面板通過螺釘或卡扣結構與所述底座可拆卸地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破壁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破壁機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破壁機的線路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00:破壁機;
1:機殼;
2:底座,21:風道板,22:通孔,23:風道面板,24:進風口,25:出風口;
3:電機組件,31:風扇;
4:線路板,41:電阻,42:散熱片;
5:電機支架;
6:導風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3描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破壁機100。
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破壁機100可以包括機殼1、底座2、電機組件3和線路板4。
具體地,機殼1和底座2配合限定出腔室,底座2上設有與腔室導通的進風口24和出風口25;電機組件3和線路板4分別設在腔室內,線路板4設在進風口24的上方且位于進風口24與出風口25之間,線路板4上設有發(fā)熱元件(例如,如圖3所示的電阻41和散熱片42),發(fā)熱元件設在線路板4的上部。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中對發(fā)熱元件的界定為:線路板4上發(fā)熱量超過3W的元器件為發(fā)熱元件,發(fā)熱量小于或等于3W的元器件為非發(fā)熱元件,發(fā)熱量超過10W的元器件為主要發(fā)熱元件。
如圖1和圖2所示,機殼1呈中空結構且下端敞開,機殼1的下端可拆卸地設在底座2上且位于底座2的上方,可選地,機殼1和底座2可通過卡扣或螺釘連接,從而方便機殼1和底座2之間的安裝拆卸。機殼1設在底座2上并與底座2之間限定出腔室,底座2上具有進風口24和出風口25,進風口24和出風口25均與腔室導通,由此,機殼1外的冷空氣可從進風口24流入機殼1,冷空氣可帶走腔室內的熱量,吸收熱量后的熱空氣從出風口25流出。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中,如圖1所示,圖1中箭頭的指向可為散熱空氣的流向。
電機組件3和線路板4設在腔室且沿進風的流向設在進風口24和出風口25之間,電機組件3在沿冷空氣的流向上位于線路板4的下游,線路板4的下端與底座2相連,線路板4豎直地設在底座2且設在進風口24上方。由此,冷空氣從進風口24進入時,可先流經(jīng)線路板4以對線路板4進行散熱,然后流向電機組件3并與電機組件3進行熱交換,以帶走電機組件3的熱量,換熱后的熱空氣從出風口25流出。從而可實現(xiàn)對線路板4的散熱,且冷空氣先流經(jīng)線路板4,可進一步地提高線路板4的散熱效果,提高線路板4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結合圖1-圖3所示,發(fā)熱元件位于線路板4的上部,進風口24位于線路板4的下方,這樣,冷空氣從進風口24進入腔室,可沿線路板4從下向上的方向上流動,由此,冷空氣流動至線路板4上部時,可直接將發(fā)熱元件產(chǎn)生的熱量帶走,從而可避免熱交換后的空氣與線路板4上其它電子元件接觸,而影響其它電子元件工作,進而可提高線路板4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選地,發(fā)熱元件中的發(fā)熱量多的發(fā)熱元件(即主要發(fā)熱元件)可位于線路板4的上部且鄰近線路板4的頂端設置,例如,如圖3所示,發(fā)熱元件可以包括電阻41、散熱片42等,電阻41和散熱片42產(chǎn)熱較多可設在線路板4的上部。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破壁機100,通過將線路板4設在進風口24的上方,冷空氣從進風口24進入時,可先流經(jīng)線路板4以對線路板4進行散熱,然后流向電機組件3并與電機組件3進行熱交換,以帶走電機組件3的熱量,換熱后的熱空氣從出風口25流出。從而可實現(xiàn)對線路板4的散熱,且冷空氣先流經(jīng)線路板4,可進一步地提高線路板4的散熱效果,進而提高線路板4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時,通過將線路板4的發(fā)熱元件設在線路板4的上部,在冷空氣進腔室時,沿從下向上的方向流動,冷空氣流至線路板4的上部時可將發(fā)熱元件的熱量直接帶走,從而可避免與發(fā)熱元件換熱后的熱空氣與線路板4上的其它電子元件接觸,從而可提高線路板4的安全性。
可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腔室內可設有電機支架5和導風罩6,電機支架5和導風罩6內限定出散熱腔。具體地,電機支架5設在導風罩6的上方,電機支架5的下端與導風罩6間隔開,電機組件3設在散熱腔內,電機支架5罩設在電機組件3的上方,電機組件3下部位于導風罩6內,散熱腔分別與出風口25和進風口24連通。由此,冷空氣從進風口24流入,對線路板4進行散熱,換熱后的風從電機支架5和導風罩6之間的間隙流入散熱腔,并對電機組件3進行散熱,通過電機支架5和導風罩6可防止電機組件3換熱后的熱空氣在腔室內分散,從而可避免熱空氣對腔室內其它部件的影響,也可防止熱空氣分散至腔室與線路板4接觸,進而提高破壁機100的安全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線路板4可沿豎直方向延伸,線路板4上設有發(fā)熱元件的一側朝向進風口24設置。由此,冷空氣從進風口24進入腔室內,可沿線路板4設有發(fā)熱元件的一側流動,發(fā)熱元件與冷空氣直接接觸,從而可進一步地提高線路板4的散熱效果,提高破壁機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如圖2所示的示例中,線路板4豎直設在底座2上且位于進風口24的左側,發(fā)熱元件位于線路板4的右側,電機組件3設在線路板4的左側,這樣,冷空氣從進風口24進入,可沿線路板4的的右側面流動,并從線路板4的上方向左流動,以流向電機組件3,并對電機組件3進行散熱。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破壁機100還可以包括風道面板23,風道面板23可拆卸地設在底座2上以打開或關閉腔室。從而有利于破壁機100的安裝拆卸。可選地,底座2的底壁可設有開口,風道面板23可拆卸地安裝在開口處以打開或關閉腔室。風道面板23和底座2之間可限定出一定的緩沖空間,通過緩沖空間可減小空氣的流速,緩沖空間與出風口25連通,從而不僅可減小空氣排出的風速,也可降低空氣流出進風口24時產(chǎn)生的噪音。
可選地,底座2的底壁上方可設有風道板21,風道板21上設有適于電機組件3穿過的通孔22,風道板21與底壁之間限定出風道。如圖2所示,風道板21位于腔室內,電機組件3的下端可穿過通孔22支撐在風道板21上,風道由風道板21和底座2的底壁共同限定出且與出風口25連通。這樣,冷空氣與電機組件3進行熱交換后,從電機組件3的下端通向風道,并經(jīng)過風道輸送至出風口25。由此,該結構的破壁機100的結構排布更合理,在保證空氣流通順暢的情況下,使破壁機100的結構更緊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進風口24和出風口25可分別位于開口的相對兩側。由此,可將進風口24和出風口25間隔開設置,從而可避免出風口25排出的熱風從進風口24再次流入腔室內,進而可提高電機組件3和線路板4的換熱效率,提高破壁機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選地,如圖2所示,進風口24可設在風道面板23上且鄰近風道面板23的一側設置,出風口25設在底座2上且設在遠離進風口24的一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風道板21和底壁的至少一個上可設有向出風口25所在方向導風的導流板。例如,導流板可設在風道板21的底面上,或者導流板可設在底壁的上表面上,導流板的一端鄰近風道板21的通孔22設置,換熱后的熱空氣沿從電機組件3的下端流向導流板,并沿導流板的延伸方向流動,由此,可引導換熱后的熱空氣流向出風口25,從而有利于空氣在腔室內的流動,使得熱空氣可及時從出風口25排出。
可選地,破壁機100還可以包括風扇31,風扇31設在風道內。如圖1和圖2所示,風扇31設在電機組件3的下端,且與電機組件3相連,電機組件3旋轉可帶動風扇31的轉動,風扇31轉動可帶動腔室內空氣的流動。由此,腔室內的空氣可流向風扇31,匯聚至風道內并從出風口25流出。從而可促進腔室內的空氣循環(huán),進一步地提高電機組件3和線路板4的散熱效果。
可選地,風道板21與底座2一體形成,由此,可簡化破壁機100的安裝步驟,使得破壁機100的安裝更加簡單,同時可提高風道板21和底座2之間的結構強度,使得破壁機100結構更加安全可靠。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風道面板23可通過螺釘或卡扣與底座2可拆卸地相連。從而方便風道面板23與底座2的安裝拆卸,同時可簡化底座2的生產(chǎn)工藝,提高破壁機100的生產(chǎn)效果。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100的其他構成以及操作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都是已知的,這里不再詳細描述。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上面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