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生活用具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脫鞋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人都有啤酒肚,進而每天進門脫鞋時彎腰脫鞋總是不易下蹲,很多人脫鞋時總是采用另一只腳去踩住鞋后跟來達到脫鞋的目的,這樣不僅把鞋踩臟,而且時間久了會把鞋踩壞,另外一些老人、腰腿不便人士、婦女等人群,脫鞋和穿鞋也成為了生活難題。
現(xiàn)在家里一般都鋪的地板,為了保護地板以及保持衛(wèi)生,進門之前需要先換拖鞋,現(xiàn)在人們脫下鞋子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彎下腰用手脫掉鞋子,二是用一只腳踩住另一只腳的鞋跟把鞋子脫掉,但是前者比較費力,后者容易把鞋子踩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設計一種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的脫鞋器。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
一種脫鞋器,包括脫鞋器本體、左弧形板、右弧形板和腳跟板,所述的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分別鉸鏈連接在脫鞋器本體的左右兩邊,所述的腳跟板固定設置在脫鞋器本體的腳跟處;還包括齒輪、齒條、連桿、棘輪運動機構和按壓塊,所述的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的鉸鏈軸上固定連接有齒輪;所述的棘輪運動機構設置在脫鞋器本體內部并通過按壓塊與外界相通;所述的棘輪運動機構的左右兩邊個固定連接有一根連桿,連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齒條;所述的齒條與齒輪嚙合連接。
本發(fā)明運用了棘輪運動機構來控制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的翻轉,在使用時只需踩下按壓塊就能讓棘輪運動機構向下運動并帶動齒條下移使齒輪也跟著轉動進而讓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翻轉夾緊鞋子;當需要穿鞋時只需再次踩下按壓塊即可使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翻轉松開鞋子。
進一步,所述的按壓板設置在脫鞋器本體的上表面的中線上,可以使棘輪運動機構左右兩邊的受力均勻。
進一步,所述的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在齒輪的作用下的翻轉的最大角度為40°,翻轉后可以輕松的把鞋子移出脫鞋器。
進一步,所述的腳跟板的頂面邊緣設置有圓形小凸臺,在脫鞋時卡住鞋跟上邊緣方便脫鞋。
進一步,所述的腳跟板的高為85mm,可以滿足大多數(shù)鞋的腳后跟的高度要求。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
1.結構設計簡單,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廣前景;
2.人們不需要彎腰就可以方便脫鞋和穿鞋;
3.節(jié)省了人們脫鞋和穿鞋的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本發(fā)明一種脫鞋器的具立體圖;
圖2本發(fā)明一種脫鞋器的俯視圖;
圖3為圖2中A-A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案例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如圖1或圖2所示,一種脫鞋器,包括脫鞋器本體1、左弧形板2、右弧形板3、腳跟板4、括齒輪5、齒條6、連桿7、棘輪運動機構8和按壓塊9,所述的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分別鉸鏈連接在脫鞋器本體1的左右兩邊,所述的腳跟板4一體化固定設置在脫鞋器本體1的腳跟處,腳跟板4的頂面邊緣設置有圓形小凸臺,方便脫鞋時卡住鞋子的后跟,腳跟板4的高為85mm,滿足大多數(shù)鞋子的腳后跟高度要求;所述的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的鉸鏈軸向腳后跟延伸的端頭上固定連接有齒輪5。
所述的棘輪運動機構8內嵌設置在脫鞋器本體1內部。棘輪運動機構8上安裝有按壓塊9,按壓塊9設置在脫鞋器本體1的上表面的中線上,如圖2所述;按壓塊9高與脫鞋器本體1上表面15mm,通過操作按壓塊9可以控制棘輪運動機構8。
如圖3所示,所述的棘輪運動機構8的左右兩邊個固定連接有一根連桿7,連桿7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齒條6,齒條6與齒輪5嚙合連接;當棘輪運動機構8上下運動時可以帶動齒條6移動,進而使齒輪5旋轉,齒輪5旋轉就會使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翻轉,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在齒輪5的作用下的翻轉的最大角度為40°,在翻轉到最大角后鞋子可以很方便的從脫鞋器中抽出,當翻轉的角度為0時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就會夾緊鞋子,在脫鞋時可以使鞋子固定在脫鞋器上。
本發(fā)明的實用原理:使用時只需踩下按壓塊9就能讓棘輪運動機構8向下運動并帶動齒條6下移使齒輪5也跟著轉動進而讓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3板翻轉夾緊鞋子,當腳抽出鞋子后棘輪運動機構8還會保持下壓后的狀態(tài);當需要穿鞋時只需再次踩下按壓塊9即可使棘輪運動機構8恢復到處是狀態(tài),也會使齒條6上移進而使齒輪5逆向旋轉使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翻轉松開鞋子。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例的限制,上述實例和說明書中的描述的只是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