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柱包覆型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建筑產業(yè),并且特別用于房屋和建筑中的窗、門和其它開口的側柱包覆。側柱包覆型材包括由一個端面(2)成角度連接的兩個包覆元件(1),該角度對應被包覆的側柱的墻壁所成的角度,該墻壁通過型材的后表面(3)毗連該型材,每一個包覆元件(1)包括平坦部(4)、側部(5)和緊固部(10),該平坦部(4)的后表面(3)毗連被包覆的側柱的該墻壁,該側部(5)具有連接至該平坦部(4)的側面(7)的平坦部分(6)和橫截面呈圓角并且朝向型材的前表面(9)方向彎曲的部分(8)。該緊固部(10)用于對毗連該側柱的房間墻壁的固連,該緊固部(10)位于該型材的后表面(3)處,并且通過一個邊在該平坦部(4)和該側部(5)的接合處與該平坦部(4)和該側部(5)連接;位于該緊固部(10)與該側部(5)的圓角部分(8)之間具有間隙(12),該間隙(12)能夠容納可附連包覆型材。在平坦部(4)和側部(5)的另一端面(13)和(14)處,分別地,具有至少一個能夠連接其它包覆型材的凸出組裝元件。
【專利說明】側柱包覆型材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產業(yè)的領域,并且用于房屋和建筑中的窗、門和其它開口的側柱 的包覆。
【背景技術】
[0002] 最接近的類似物是2004年公開的俄聯(lián)邦專利No. 2230868,類E06B3/30中所記載 的用于窗和門開口的裝飾性型材。該型材包括彼此連接的若干部分,這些部分可以彼此彎 曲,及/或可以通過拆解而彼此脫離,以用于固定到窗或門開口的墻壁和隅角。該型材由基 本呈直線的固體平板擠壓成型,并且具有從彼此向上彎曲的至少兩個部分。該型材的至少 一個第一部分用于對窗或門開口中的框架壁的緊固,該型材的一個第一彎曲部分用于對窗 或門周圍的框架壁的緊固。至少一個附加部分用于從外側覆蓋所述第一彎曲部分。裝飾性 型材的可見部分具備涂層。
[0003] 現(xiàn)有技術的不利在于:型材以平板制成,而沒有在所有方向呈相對柔性的加強翅 片,因此,導致其從直線表面脫落以及非平坦性質。由于該型材的一個部分能夠相對于另一 部分自由地彎曲,并且型材安裝處沒有限制這種變化的結構元件,因此難以保持預設幾何 尺寸,例如窗開口大小。此外,在各彎曲型材部分之間的薄弱部分可能導致型材在運輸或安 裝期間的損壞。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包覆建筑和房屋中的窗、門和其它開口的側柱的 型材,其能夠保留現(xiàn)有設計的優(yōu)良品質,而且同時,該型材將具有更剛硬的結構,將在安裝 中更可靠并且更通用。
[0005] 為了獲得這樣的技術效果:該側柱包覆型材包括由一個端面成角度連接的兩個包 覆元件,該角度對應被包覆的側柱的墻壁所成的角度,該墻壁通過型材的后表面毗連該型 材,每一個包覆元件包括平坦部、側部和緊固部,該平坦部的后表面毗連被包覆的側柱的該 墻壁,該側部具有連接至該平坦部的側面的平坦部分和橫截面呈圓角并且朝向型材的前表 面方向彎曲的部分,該緊固部用于對毗連該側柱的房間墻壁的固連,該緊固部位于該型材 的后表面處,并且通過一個邊在該平坦部和該側部的接合處與該平坦部和該側部連接;位 于該緊固部與該側部的圓角部分之間具有間隙,該間隙能夠容納可附連包覆型材,而在該 平坦部和該側部的另一端面處具有至少一個能夠連接其它包覆型材的凸出組裝元件。
[0006] 該包覆元件通過一個端面以對應所包覆的側柱的墻壁形成的角度來成角度連接, 而且型材通過它的后表面毗連所包覆的側柱的墻壁,這允許我們擴展本發(fā)明的應用領域, 并且將本發(fā)明不僅能夠用于包覆正方形開口而且還能夠用于半圓形開口和其它幾何形狀 的開口。
[0007] 側部能夠相對于緊固部彈性彎曲,這降低了對可附連包覆板的厚度的制造精度要 求,及允許將不同厚度的板剛性緊固連接。
[0008] 該緊固部成角度地相對該平坦部的后表面定位,該角度對應側柱墻壁和毗連該側 柱的房間墻壁所成的角度。該緊固部具有組裝孔,該組裝孔用于緊固部對毗連該側柱的墻 壁的緊固,所述孔位于該側部的邊界以外,并且易于進入。該緊固部相對于側部的這種位置 允許實際上覆蓋門或窗側柱的墻壁的可能相對定位的整個范圍,從而明顯地允許擴展該型 材的應用。
[0009] 型材的前表面在該平坦部與該緊固部和該側部連接的位置處形成槽,該槽用于消 除制造型材的材料的收緊。而且這樣還消除了制成該型材的材料的內部應力,因此增加了 型材結構的可靠性和服務壽命。
[0010] 該側部的平坦部分的后表面上,在鄰近該包覆元件的連接處的位置設置有隆起, 該隆起用于支撐該可附連包覆型材。這允許相對于該型材來說更均勻并且精確地安裝可附 連包覆板。
[0011] 在該平坦部的前表面上的另一側面上,形成朝向該后表面移位的臺階狀突出,以 能夠使該可附連包覆型材的邊緣置于該臺階狀突出上。在該平坦部上的前表面與該臺階狀 突出之間具有斜面,同時在該可附連包覆型材的邊緣的對接端與在該平坦部上形成該臺階 的位置之間形成與用于消除材料的收緊的槽相同的槽。在該平坦部的后表面的與該臺階狀 突出的位置相對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撐該可附連包覆型材的支撐構件。所有這些提供了 互連包覆板和型材的基本理想平滑的前表面。
[0012] 在所述臺階狀突出的端面上,具有朝向該后表面移位的法蘭。該平坦部的另一端 面具有朝向該后表面移位的Γ形臺階狀突出,以使該可附連包覆型材的邊緣能夠置于該 Γ形臺階狀突出上。該側部的端面具有朝向該后表面移位的圓角突出,該圓角突出的橫截 面重復該側部的輪廓。在該Γ形臺階狀突出與該圓角突出和該臺階狀突出的端面之間形 成狹縫。該Γ形臺階狀突出的側壁和該法蘭的形成狹縫的側壁具有斜面。該圓角突出的 該平坦部分朝向該后表面方向變薄并且移位。法蘭、狹縫和具有平坦部分的圓角突出的存 在,以及法蘭在型材內部的移位為包覆型材與其它型材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穩(wěn)固的連接。
[0013] 平坦部的前表面和側部的前表面形成有裝飾。
[0014] 用于側柱包覆型材的這些改進的優(yōu)點包括:歸因于型材包覆元件的剛性連接,型 材結構的強度得到顯著加強。由于存在法蘭、狹縫和具有平坦部分的圓角突出、隆起并且側 部能夠相對緊固部彎曲,允許提高在與側包覆板和其它包覆型材安裝-連接時的可靠性, 因為高結構剛度具有消除可附連型材與一個側柱包覆型材板之間的尖角位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圖1是型材的全視圖。
[0016] 圖2是型材于包覆元件的前表面的視圖。
[0017] 圖3是型材于包覆元件的后表面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用于側柱包覆的型材(圖1)包括由一個端面2成角度連接的兩個包覆元件1,該 角度例如是90°,該角度對應被包覆的側柱的墻壁所形成的角度,該型材通過后表面3與 該側柱的墻壁接觸,每一個包覆元件1包括平坦部4、側部5和緊固部10,該平坦部4的后 表面毗連所包覆的側柱的壁;該側部5具有連接到平坦部4的側面7的平坦部分6和橫截 面呈圓角并且朝向型材的前表面9彎曲的部分8該緊固部10固連到毗連側柱的房間墻壁, 該緊固部10位于型材的后表面3處并且由一個邊11在平坦部4和側部5的接合處與平坦 部4和側部5連接。在緊固部10與側部5的圓角部分8之間布置有能夠容納可附連包覆 型材的間隙12 (圖2)。相應地,在平坦部4和側部5的另一端面13和14上具有能夠添加 其它包覆型材的至少一個凸出組裝元件。
[0019] 側部5能夠相對于緊固部10彈性彎曲。緊固部10相對平坦部4的后表面3成角 度定位,所述角度對應由側柱墻壁和毗連側柱的房屋墻壁所形成的角度。緊固部10具有組 裝孔15,用于將該緊固部10緊固到毗連側柱的墻壁上,易于進入的孔15被布置在位于側部 5的邊界之外的位置上。
[0020] 在前表面9的平坦部4與緊固部10和側部5連接的位置處,形成槽16,該槽16用 于消除型材材料的收緊,及用于在以自然磚瓦(石頭)對墻壁側柱進行包覆時模仿接縫的形 成。側部5的平坦部分6的后表面3上,在鄰近包覆元件的連接處的位置設置有隆起17,該 隆起17能夠被用于可附連包覆型材的支撐。平坦部4的前表面9上的另一側面18具有朝 向后表面3移位的臺階狀突出19,該臺階狀突出19能夠承載可附連包覆型材的邊緣。在平 坦部4的前表面9與臺階狀突出19之間具有斜面邊緣20,并且在可附連包覆型材的邊緣的 端面與在平坦部4上形成臺階的位置之間形成槽,該槽與用于消除材料的收緊的槽及在以 自然磚瓦(石頭)包覆壁側柱時模仿接縫的形成的槽相同。在平坦部4的后表面3的與臺階 狀突出19的位置相對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撐可附連包覆型材的支撐構件21。臺階狀突出 19的端面22具有朝向后表面3移位的法蘭23形式的組裝元件。
[0021] 平坦部4的另一端面13具備Γ形臺階狀突出24形式的組裝元件,該Γ形臺階 狀突出24朝向后表面3移位,及具有向內側彎曲且與平坦部4的后表面3成直角布置的邊 緣,,該Γ形臺階狀突出24能夠使可附連包覆型材的邊緣置于其上。側部5的另一端面14 具備圓角突出25形式的組裝元件,該圓角突出25朝向后表面3移位并且橫截面重復側部 5的輪廓。在Γ形臺階狀突出24與圓角突出25和臺階狀突出19的端面22上的法蘭23 之間形成狹縫26。Γ形臺階狀突出24的側壁27和臺階狀突出19的端面22上的法蘭23 的形成狹縫26的側壁27具有斜面28。圓角突出25的平坦部分29朝向后表面3方向變薄 并且移位。平坦部4和側部5的前表面9形成有裝飾。
[0022] 用于側柱包覆的型材的組裝以如下方式完成。型材倚靠在例如窗開口的側柱墻壁 上,從而每個包覆元件1的Γ形臺階狀突出24的邊緣和支撐構件21與被包覆的側柱的壁 接觸,實現(xiàn)型材支撐功能。同時,緊固部10通過組裝孔15固連到與側柱壁的端面接觸的房 間的內壁上。包覆型材對于其余部分在每個包覆元件1的臺階狀突出19的下面插入到支 撐構件21中。其它可附連包覆型材插入到每個包覆元件1的狹縫26中。可附連包覆板插 入到每個包覆元件1的緊固部10與側部5之間的間隙12中,直到其余部分抵靠在止擋隆 起上。
[0023] 本發(fā)明能夠基于現(xiàn)有技術以現(xiàn)代材料容易地制成,并且能夠最高效地用于房屋和 建筑中的窗、門和其它開口的側柱的包覆。
【權利要求】
1. 一種側柱包覆型材,包括由一個端面成角度連接的兩個包覆元件,該角度對應被包 覆的側柱的墻壁所成的角度,該墻壁通過型材的后表面毗連該型材,每一個包覆元件包括 平坦部、側部和緊固部,該平坦部的后表面毗連被包覆的側柱的該墻壁,該側部具有連接至 該平坦部的側面的平坦部分和橫截面呈圓角并且朝向型材的前表面方向彎曲的部分,該緊 固部用于對毗連該側柱的房間墻壁的固連,該緊固部位于該型材的后表面處,并且通過一 個邊在該平坦部和該側部的接合處與該平坦部和該側部連接;位于該緊固部與該側部的圓 角部分之間具有間隙,該間隙能夠容納可附連包覆型材,而在該平坦部和該側部的另一端 面處具有至少一個能夠連接其它包覆型材的凸出組裝元件。
2. 如權利要求1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該側部能夠相對于該緊固部彈性彎曲。
3. 如權利要求1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該緊固部成角度地相對該平坦部的后表面定位, 該角度對應側柱墻壁和毗連該側柱的房間墻壁所成的角度。
4. 如權利要求1或3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該緊固部具有組裝孔,該組裝孔用于緊固部 對毗連該側柱的墻壁的緊固,所述孔位于該側部的邊界以外,并且易于進入。
5. 如權利要求1的型材,其特征在于,型材的前表面在該平坦部與該緊固部和該側部 連接的位置處形成槽,該槽用于消除制造型材的材料的收緊。
6. 如權利要求1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該側部的平坦部分的后表面上,在鄰近該包覆元 件的連接處的位置設置有隆起,該隆起用于支撐該可附連包覆型材。
7. 如權利要求1的型材,其特征在于,在該平坦部的前表面上的另一側面上,形成朝向 該后表面移位的臺階狀突出,以能夠使該可附連包覆型材的邊緣置于該臺階狀突出上。
8. 如權利要求7的型材,其特征在于,在該平坦部上的前表面與該臺階狀突出之間具 有斜面,同時在該可附連包覆型材的邊緣的對接端與在該平坦部上形成該臺階的位置之間 形成與用于消除材料的收緊的槽相同的槽。
9. 如權利要求1或7的型材,其特征在于,在該平坦部的后表面的與該臺階狀突出的位 置相對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撐該可附連包覆型材的支撐構件。
10.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臺階狀突出的端面上,具有朝向該 后表面移位的法蘭。
11. 如權利要求1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該平坦部的另一端面具有朝向該后表面移位的 Γ形臺階狀突出,以使該可附連包覆型材的邊緣能夠置于該Γ形臺階狀突出上。
12. 如權利要求1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該側部的端面具有朝向該后表面移位的圓角突 出,該圓角突出的橫截面重復該側部的輪廓。
13. 如權利要求10-12中的任一項的型材,其特征在于,在該Γ形臺階狀突出與該圓角 突出和該臺階狀突出的端面之間形成狹縫。
14. 如權利要求10或11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該Γ形臺階狀突出的側壁和該法蘭的形 成狹縫的側壁具有斜面。
15.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該圓角突出的該平坦部分朝向該后表面 方向變薄并且移位。
1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該平坦部的前表面和側部的前表面形成有 裝飾。
【文檔編號】E06B3/30GK104066907SQ201280051380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謝爾蓋·費多洛維齊·捷捷留克 申請人:阿爾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