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主要涉及一種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尤指椅背可由控制裝置調整角度。
背景技術:
社會的結構形態(tài)日新月異,人們所需求的生活品質相對提高,對事物的要求也從“能用就好”的老舊思維,變得相當細膩,唯有不斷進步或創(chuàng)新的構想,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
請參照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389066號的“防止座椅椅背突然彈回的安全防護裝置”專利案,其包括一固接椅背的底座5,一與氣壓缸連接的支座6。該底座5適當處固設一具有定位槽55的嵌固體54,該支座6包括有一板塊62、一滑板64、一彈性臂65、一連桿67、一L型連臂68與一推稈69;該板塊62設一可供滑板64容置的滑槽623,彈性臂65一端與滑板64螺接,另一端與連桿67樞接,而L型連臂68的一端樞接于連桿67,另一端則與推桿69樞設。故推動推桿69時可藉L型連臂68、連桿67及彈性臂65的連結帶動,令滑板64嵌入定位槽655而使椅背能夠定位,若欲調整不同傾仰度,則拉動推桿69以使椅背傾仰。
該公知結構于實用上仍有多處缺點,因其利用大量的螺件于滑板64、彈性臂65、連桿67與L型連臂68間的相互樞設與連結,使得組裝手續(xù)過于繁復,形成工時的浪費,且于無形中增加了公知結構的故障率。而其將推桿69推入支座6中以使椅背定位,定位后欲調整角度時則須將推桿69自支座6中抽拉出來,此抽拉動作對乘座者來說,操作上施力不平衡,常使乘坐者必須單手扶于椅身,另一手才得以完成抽拉動作,此種不符產業(yè)利用的設計非常的不實用,故有改良的必要。
有鑒于上述公知結構的缺陷,本發(fā)明人乃發(fā)明出一種“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可克服上述公知制品的所有缺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該公知結構利用大量的螺件于滑板、彈性臂、連桿與L型連臂之間相互樞設與連結,使得組裝手續(xù)過于繁復,形成工時的浪費,且于無形中增加了公知結構的故障率。而其將推桿推入支座中以使椅背定位,定位后欲調整角度時則須將推桿自支座中抽拉出來,此抽拉動作對乘座者來說,操作上施力不平衡,常使乘坐者必須單手扶于椅身,另一手才得以完成抽拉動作,相當不方便,極有待于改進。
本發(fā)明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包括有一定位裝置與一控制裝置。該定位裝置固設于椅背下方,且該定位裝置設有數道定位槽;該控制裝置與定位裝置相連接,該定位裝置包括有一殼體、一頂掣件、一彈性件、一卡塊與一操作桿。該頂掣件設于殼體內且與定位裝置的定位槽有相對配合關系,該彈性件則樞設于頂掣件與卡塊之間,而操作桿樞設于殼體上,并與卡塊接觸,該操作桿可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樞擺作動;據此,操作桿樞擺于第一位置時,可使卡塊連動彈性件而牽動頂掣件伸入定位槽內,形成椅背定位狀態(tài),操作桿樞擺于第二位置時,可使卡塊連動彈性件而牽動頂掣件脫離定位槽,形成椅背釋放狀態(tài),而可調整椅背仰躺角度,為一極具進步性的設計。
其它目的、優(yōu)點和本發(fā)明的新穎特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顯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側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前剖視圖,表示操作桿于第二位置。
圖5為本發(fā)明的俯視圖,表示頂掣件脫離定位槽。
圖6為本發(fā)明的側剖視圖,表示椅背為釋放狀態(tài)。
圖7為本發(fā)明的前剖視圖,表示操作桿于第一位置。
圖8為本發(fā)明的俯視圖,表示頂掣件伸入定位槽。
圖9為本發(fā)明的側剖視圖,表示椅背為定位狀態(tài)。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有關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述如后,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并不受此種結構的限制。
參照圖1,本發(fā)明包括有一定位裝置20與一控制裝置30。該定位裝置20固設于椅背11下方,該控制裝置30與定位裝置20相連接,而控制裝置30樞設有一操作桿37,該操作桿37可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于置間樞擺作動,以控制椅背11的仰躺角度;其中請參照圖2與圖3,該定位裝置20設置于椅背11上,該定位裝置20包括有一定位座21與一連接座22。該定位座21固設于椅背11下方,而定位座21下形成有一延伸部211,該延伸部211上設有數道定位槽212以供控制裝置30配合而定位。該連接座22與控制裝置30相接設。其中定位座21與連接座22之間以一螺栓23相互樞設。
該控制裝置30設置于辦公椅10的椅座12與腳架13之間,該控制裝置30包括有一殼體31、一固定座32、一頂掣件33、一彈性件34、一連動件35、一卡塊36與一操作桿37。該殼體31固設于椅座12下方,殼體31的第一端與定位裝置20的連接座22相接設。第二端則具有一可與腳架13接設的座部311,該殼體31的一側設有一孔道312。該孔道312內側設有二支撐部313,該二支撐部313之間穿設一銷314,而殼體31相反于孔道312的一側則突設有一凸部315。該固定座32固設于殼體31內靠近連接座22的一端,其朝向連接座22的一側開設一滑槽321,該滑槽321可供頂掣件33容置于內,并使頂掣件33突露于滑槽321外時得以伸入定位座21的定位槽212內。該固定座32上開設有一與滑槽321相通連的限位孔322。該彈性件34樞設于固定座32上,而彈性件34的第一端利用一螺件341穿過固定座32的限位孔322而與滑槽321內的頂掣件33相互樞設,使頂掣件33可于滑槽321內產生相對的限位滑移關系。該彈性件34的第二端則與連動件35樞設。該連動件35固設于卡塊36上,而卡塊36則設置于殼體31的支撐部313與凸部315之間;該卡塊36頂部水平方向開設有一滑移孔361,可供二固鎖于固定座的螺栓362穿過,而卡塊36與凸部315之間更裝設有一彈簧363,使卡塊36可于支撐部313與凸部315之間形成限位滑移運動。該卡塊36于靠近支撐部313的一端設有一卡部364,該卡部364可與操作桿37接觸。該操作桿37穿過殼體31的孔道312而樞設于二支撐部313的銷314上,使操作桿37可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樞擺運動。操作桿37靠近卡塊36的一端形成有一曲弧部371,可滑扣卡塊36的卡部364。當操作桿37為第一位置時,卡塊36的卡部364位于操作桿37的曲弧部371內,且椅背11為定位狀態(tài)。
請參照圖4,欲調整椅背11的仰躺角度時,可將原本位于第一位置的操作桿37樞擺至第二位置,乘坐者僅需將操作桿37向下施力,使操作桿37的曲弧部371上升而滑離卡塊36的卡部364后,即可免除繼續(xù)握持操作桿37的麻煩;由于卡塊36裝設有一彈簧363,該彈簧363會將卡塊36推向殼體31支撐部313的一側。
參照圖5,因卡塊36的移動,固設于卡塊36上的連動件35會連動彈性件34,而彈性件34將牽動位于固定座32內的頂掣件33,使頂掣件33內縮于固定座32的滑槽321內,脫離定位座21的定位槽212。
請參照圖6,此時的頂掣件33脫離定位座21的定位槽212,使連接于定位裝置20的椅背11成為釋放狀態(tài),故乘座者可依喜好而自由調整椅背11的仰躺角度。
請參照圖7,當椅背11已調整至適合的仰躺角度后,欲固定椅背11的位置時,可將原本位于第二位置的操作桿37樞擺至第一位置,乘坐者僅需將操作桿37向上施力,使操作桿37的曲弧部371下降而滑扣住卡塊36的卡部364后,即可免除繼續(xù)握持操作桿37的麻煩;由于卡塊36的彈簧363會將卡塊36的卡部364推向操作桿37內的曲弧部371,故操作桿37不會掉落。
參照圖8,而由于操作桿37將卡塊36抵掣于靠近殼體31凸部315的一側,使得固設于卡塊36上的連動件35會連動彈性件34,而彈性件34將牽動位于固定座32內的頂掣件33,使頂掣件33突露出固定座32的滑槽321外,而伸入定位座21的定位槽212內。
請參照圖9,此時的頂掣件33伸入定位座21的定位槽212內,使連接于定位裝置20的椅背11成為定位狀態(tài),而不會任意晃動,而可提供一舒適的仰倘角度。
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發(fā)明具有以下的優(yōu)點1.本發(fā)明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中該操作桿可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于間樞擺作動,可供乘坐者一便于施力的功效。
2.本發(fā)明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中該操作桿具有一曲弧部,可與卡塊的卡部配合滑入與滑出,使用方便且省力。
3.本發(fā)明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的彈性件恒保持有一頂推力,使頂掣件伸入定位裝置的定位槽內,可確保使用時頂掣件不會脫出于定位槽外,為一非常具有安全性的設計。
4.本發(fā)明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的組件組成簡單,易于組裝,可節(jié)省生產工時。
總之,本發(fā)明極具產業(yè)上利用價值;且又未見有相同或類似的發(fā)明出現于國內外刊物或公開使用,實已符合專利法規(guī)定的條件,遂提出發(fā)明專利請求。
上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fā)明實施的范圍,故舉凡數值的變更或等效組件的置換,或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fā)明專利涵蓋的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設于椅背的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上設有數道定位槽;該定位裝置還包括有一殼體、一頂掣件、一彈性件、一卡塊與一操作桿;該頂掣件設于殼體內且與定位裝置的定位槽有相對配合關系,該彈性件則樞設于頂掣件與卡塊之間,而操作桿系樞設于殼體上,并與卡塊接觸,該操作桿可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樞擺作動;一控制裝置,與所述定位裝置相連接;據此,操作桿樞擺于第一位置時,可使卡塊連動彈性件而牽動頂掣件伸入定位槽內,形成椅背定位狀態(tài),操作桿樞擺于第二位置時,可使卡塊連動彈性件而牽動頂掣件脫離定位槽,形成椅背釋放狀態(tài),而可調整椅背仰躺角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操作桿具有一使卡塊滑扣定位的曲弧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卡塊具有一可供操作桿滑扣抵掣而定位的卡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卡塊開設有一滑移孔,可供固鎖于殼體上的螺栓穿設,使卡塊可與殼體產生限位滑移關系。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卡塊與殼體之間裝設有一可使卡塊恒保持一頂推于操作桿的力的彈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殼體具有一可供操作桿樞設而可樞擺操作的支撐部。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控制裝置更包括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設于殼體上,且固定座開設有一滑槽,該滑槽可容置頂掣件,且與頂掣件形成相對的滑移關系。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控制裝置的彈性件恒保持有一頂推力,使頂掣件伸入定位裝置的定位槽內。
全文摘要
一種可簡易控制椅背仰躺角度的控制裝置,其包括有一定位裝置與一控制裝置。該定位裝置固設于椅背下方,且該定位裝置設有數道定位槽;該控制裝置與定位裝置相連接,該定位裝置包括有一殼體、一頂掣件、一彈性件、一卡塊與一操作桿。該頂掣件設于殼體內且與定位裝置的定位槽有相對配合關系,該彈性件則樞設于頂掣件與卡塊之間,而操作桿樞設于殼體上,并與卡塊接觸,該操作桿可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樞擺作動;操作桿樞擺于第一位置時,可使卡塊連動彈性件而牽動頂掣件伸入定位槽內,形成椅背定位狀態(tài),操作桿樞擺于第二位置時,可使卡塊連動彈性件而牽動頂掣件脫離定位槽,形成椅背釋放狀態(tài),而可調整椅背仰躺角度,使操作方便省力并具安全性。
文檔編號A47C7/40GK1718136SQ200410069119
公開日2006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7月6日
發(fā)明者林育鴻 申請人:林育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