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壓邊條的裝配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裝于雙槽推拉窗、單扇推拉窗等及裝于隔扇、門框上的門等的帶壓邊條的裝配件。
前述相鄰壓邊條6,一方壓邊條6內側面6a(深度方向的內側面)和另一方壓邊條6的端面6b(長度方向的端面)相抵接。
前述帶壓邊條裝配件,如日本特開平9-209658號公報所示,框組體4深度方向一側部內周面大小比板狀體5要大,使得容易將板狀體5插入其框組體4內。
前述帶壓邊條裝配件,像下述這樣組裝起來。
從其深度方向一側將板狀體5插入框組體4內,而后在各框深度方向一側部安裝壓邊條6,以其壓邊條6將板狀體5保持于框組體4內,這樣組裝起來。
前述壓邊條6,已知其表面形狀(深度方向一側面形狀)成彎曲形狀等裝飾形狀。
在這種壓邊條6的情況下,在相鄰壓邊條6的接合角部(角部)的表面形狀上無連續(xù)性,設計性能惡化。
例如,如壓邊條6的表面形狀是向深度方向彎曲的形狀,安裝于上框1的壓邊條6表面形狀是向上下方向彎曲的形狀。安裝于縱框3的壓邊條6的表面形狀是向左右方向彎曲的形狀。
這樣,在安裝于上框1的壓邊條6內側面6a和安裝于縱框3的壓邊條6端面6b相抵接的接合角部,壓邊條的表面形狀成為不連續(xù)。
在日本實開昭54-52143號公報中提出了以角構件連接保持框與板狀體間氣密性和水密性的板條的裝配件。
如是這種裝配件,可用角構件將表面為裝飾形狀的板條表面形狀連接起來。
但是,這種板條插入框與板狀體間保持框與板狀體的氣密性和水密性,和前述的壓邊條安裝與功能就不同了。
另外,前述角構件插入安裝于框與板狀體間。
因此,以角構件連接前述板條的技術,就不能適用于這種狀態(tài)的帶壓邊條裝配件了。
例如,在使用鋁等金屬制壓邊條的帶壓邊條裝配件的情況下,在壓邊條與板狀體間安裝氣密件,以此來防止由壓邊條對板狀體的損傷,并提高板狀體與壓邊條間氣密性。
在這種帶壓邊條裝配件中,在安裝氣密件前階段,在板狀體與壓邊條間存在著配入氣密件的間隙。
這樣,由于前述角構件與板狀體間存在配入氣密件的間隙,就不能將其角構件保持于框組體上。
從而,由于即使在上框與左右縱框接合角部(角部)安裝角構件也會脫落,故有著產生1人支承著角構件另一人安裝氣密件等組裝作業(yè)性能惡化的問題。
一種帶壓邊條的裝配件,它具有將上下橫框與左右縱框連結成方形的框組體(14)、設于該框組體(14)內的板狀體(15)、分別安裝于前述框組體相鄰兩框的壓邊條(16)、和連接該相鄰壓邊條的壓邊角塊(17),其特征在于,前述相鄰兩框,其內側面具有塊安裝部,前述壓邊角塊具有安裝固定于前述相鄰兩框中至少一個塊安裝部上的形狀。
如依該發(fā)明,相鄰兩壓邊條由壓邊角塊連接。這樣,就可使得表面成裝飾形狀的壓邊條接合角部的表面形狀連續(xù)起來。
另外,由于壓邊角塊安裝固定于相鄰兩框至少一方,在該壓邊角塊與板狀體間即使有安裝氣密件用的間隙也不會落下。這樣,在將板狀體設于框組體內之后安裝壓邊角塊,而后安裝壓邊條時,操作人員就不需要為防止壓邊角塊落下而以手保持,只需一人即可組裝。
從而可使得帶壓邊條裝配件組裝性能良好。
在本發(fā)明中最好是,前述壓邊角塊具有主體部(30)和安裝部(31);前述主體部具有抵接于相鄰兩框內側面的二個端面、和相鄰兩壓邊條端面(16d)所抵接的二個端面;前述安裝部具有結合并安裝固定于相鄰兩框中至少一個塊安裝部的形狀。
如依該發(fā)明,由于主體部是與相鄰兩框內側面和相鄰兩壓邊條端面分別相抵接,相鄰兩框與相鄰兩壓邊條在接合角部連成一體。這樣外表自然美觀。
另外,由于將安裝部結合于塊安裝部,也容易安裝壓邊角塊。
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是,前述壓邊角塊具有主體部(30)與安裝部(31);前述主體部具有抵接于相鄰兩框內側面的二個端面、和相鄰兩壓邊條端面(16d)所抵接的二個端面;前述安裝部借配合于相鄰兩框中至少一個塊安裝部而進行安裝固定。
如依該發(fā)明,由于主體部是分別抵接于相鄰兩框內側面和相鄰兩壓邊條端面,相鄰兩框與相鄰兩壓邊條在接合角部連成一體。這樣,外觀上自然好看。
另外,由于是將安裝部配合于塊安裝部,也容易安裝壓邊角塊。
在本發(fā)明中最好是,前述安裝部由彈性變形進行安裝固定,借其彈性恢復力將主體部(30)向表面方向推壓;前述主體部具有抵接于相鄰兩框中至少一個塊安裝部、并限制向表面方向突出的限制部(33)。
如依該發(fā)明,通過安裝部使主體部的限制部抵接于塊安裝部并限制主體部向表面方向的突出。這樣,就可使壓邊條表面和主體部表面、框表面齊平。
在本發(fā)明中,主體部(30)最好是具有結合于橫框塊安裝部防止落下的結合部(34)。
如依該發(fā)明,由于主體部的結合部結合于橫框塊安裝部,可確實防止壓邊角塊落下。
圖2是
圖1的A-A剖面圖。
圖3是圖1的B-B剖面圖。
圖4是圖1的C-C剖面圖。
圖5是圖1的D-D剖面圖。
圖6是前述實施例的壓邊角塊分解立體圖。
圖7是說明前述實施例的帶壓邊條裝配件的組裝作業(yè)的立體圖。
圖8是說明前述實施例的帶壓邊條裝配件的組裝作業(yè)的立體圖。
圖9是說明前述實施例的帶壓邊條裝配件的組裝作業(yè)的立體圖。
圖10是說明前述實施例的帶壓邊條裝配件的組裝作業(yè)的立體圖。
圖11是說明前述實施例的帶壓邊條裝配件的組裝作業(yè)立體圖。
圖12是安裝有前述實施例不同形狀壓邊角塊狀態(tài)的框組體局部立體圖。
圖13是前述實施例的縱剖面圖。
圖14是前述實施例的橫剖面圖。
圖15是表示壓邊角塊安裝部其他形狀的安裝狀態(tài)縱剖面圖。
圖16是表示壓邊角塊安裝部其他形狀的安裝狀態(tài)橫剖面圖。
圖17是不用氣密件的帶壓邊條裝配件的局部立體圖。
圖18是現有帶壓邊條裝配件的外觀圖。
在圖1中,裝配件10具有上框(橫框)11、下框(橫框)12、和左右縱框(縱框)13連成方形的框組體14,設于該框組體14上的玻璃等板狀體15,將安裝于前述各框的板狀體15保持于框組體14的壓邊條16,安裝于前述框組體14的角部并連接相鄰壓邊條16的壓邊角塊17。
如圖2所示,前述上框11與下框12具有將板狀體15支承于寬度方向內側面、即內側面11a、12a的深度方向一側部的向內突部20。該向內突部20成板狀,具有氣密件安裝部21,比如向深度方向另一側開口的凹狀溝。
前述上框11、下框12,在其內側面11a、12a的深度方向另一側部具有壓邊條安裝部22。該壓邊條安裝部22在深度方向隔開有第一結合支承片23與第二結合支承片24。前述第一結合支承片23設于深度方向另一側部,成向著深度方向一側的鉤子狀。前述第二結合支承片24設于深度方向中間部,成向著深度方向另一側的鉤子狀,且上框11與下框12成相同斷面形狀。
如圖3所示,前述左右縱框13具有與前述上框11與下框12相同斷面形狀,在寬度方向內側面、即內側面13a上具有向內突部20與壓邊條安裝部22。
前述上框11、下框12、左右縱框13為鋁制的,比如鋁擠壓型材,成相同斷面形狀,將各框長度方向兩端部切成45°,相互對接固定。
前述框組體14深度方向一側內周面大小(由各向內突部20形成的內周面大小)比板狀體15要小。前述框組體14深度方向另一側內周面大小(由各壓邊條安裝部22形成的內周面大小)比板狀體15要大。這樣,可以很容易地將板狀體15從深度方向另一側插入框組體14內。
如圖2、圖3所示,前述各壓邊條16,以向著寬度方向的深度方向一側片16a、另一側片16b、和向著深度方向的橫片16c構成斷面略成コ字形的鋁擠壓型材,具有可自由裝拆于前述框壓邊條安裝部22的安裝部25。比如有著設于向著寬度方向的深度方向另一側片16b并結合于前述第一結合支承片23的第一結合片26、和設于向著寬度方向的深度方向一側片16a并結合于前述第二結合支承片24的第二結合片27。各壓邊條16的另一側片16b是壓邊條表面,其表面形狀為裝飾形狀,比如成圓弧形狀。
在支承前述板狀體15的各向內突部20的氣密件安裝部21上,四周連接安裝著一側氣密件28。該一側氣密件28壓接于板狀體15的一側面。
前述板狀體15另一側面和各壓邊條16的深度方向一側片16a(深度方向一側面)間有間隙。在此間隙中四周連接安裝著另一側氣密件29。
前述壓邊角塊17,如圖4、圖5、圖6所示,具有主體部30和安裝部31。
前述主體部30成矩形板狀,抵接于相鄰的框之內側面,同時連接于相鄰壓邊條16的表面;其相鄰的2個端面、比如第一端面30a和第二端面30b分別抵接于相鄰框的內側面,比如上框11或下框12的內側面11a、12a(第一結合支承片23)和縱框13的內側面13a(第一結合支承片23)。
其余相鄰兩端面,比如第三端面30c與第四端面30d分別抵接于相鄰的壓邊條16長度方向的端面16d。前述主體部30之表面30e的形狀,成連接相鄰壓邊條16的裝飾形狀表面的形狀。前述主體部30之背面30f上設有矩形突起32。
在前述主體部30的相鄰的第一端面30a與第二端面30b上,分別設有抵接于設在相鄰兩框內側面的塊安裝部并限制向深度方向另一側(即表面方向)突出的限制部33。該限制部33比如是一體設于第一端面30a、第二端面30b的靠近背面的突片。
在前述一方限制部33上設結合部34。該結合部34比如是設于限制部33表面的突起。
前述安裝部31結合于設在相鄰兩框內側面的塊安裝部,并將壓邊角塊17安裝固定于框上。比如,它具有基板35、第一安裝片36和第二安裝片37。
前述基板35成矩形板狀,它具有配合于前述突起32的矩形孔38。借將該孔38配合于突起32可將安裝部31安裝于主體部30。這樣,安裝部31可自由裝拆地安裝于主體部30的背面30f。這種安裝也可由小螺釘進行。
在前述基板35相鄰接的二個端面上一體設有第一安裝片36與第二安裝片37。
這樣,由于主體部30與安裝部31分別做成,借對相同的安裝部31安裝上不同尺寸的主體部30,可做成對應于不同寬度尺寸的壓邊條的壓邊角塊17。
前述主體部30以鋅制造,與鋁制壓邊條16在外觀上相同,可提高設計性能。
前述安裝部31是樹脂制,即使是復雜形狀也可以很容易制作,并且第一安裝片36與第二安裝片37有彈性。
前述主體部30與安裝部31的材質也可以是鋅、鋁、樹脂,最好是壓邊條16與主體部30為同一材質。
另外,主體部30與安裝部31也可以為一體的形狀。
前述壓邊角塊17安裝于相鄰框內側面角部。
例如,在框的內側面設塊安裝部。在相鄰的橫框(上框11或下框12)塊安裝部上結合第一安裝片36,在縱框(縱框13)塊安裝部上結合第二安裝片37,借此可實現安裝固定而不會落下。
將前述結合部34結合于橫框的塊安裝部可確實防止其落下。
前述第一安裝片36與第二安裝片37彈性變形結合于塊安裝部進行安裝固定,靠其彈性恢復力將主體部30推壓向表面方向。主體部30的限制部33抵接于相鄰框的塊安裝部,限制主體部30向深度方向另一側(表面方向)的突出。使主體部30的表面與壓邊條16表面做成和框的表面成平齊狀態(tài)。
況且,安裝部31也可以結合于相鄰兩框中一方框的塊安裝部、實施安裝固定。例如做成只有第一安裝片36的形狀。
另外,安裝部31也可以不彈性變形而結合于塊安裝部實現安裝固定。
在本實施例中,前述塊安裝部與壓邊條安裝部22是共通的。下邊借圖4與圖5來說明其安裝狀態(tài)。
第一安裝片36與第二安裝片37彈性變形結合于相鄰的上框11與縱框13和下框12與縱框13的第二結合支承片24。靠第一、第二安裝片36、37的彈性恢復力將主體部30推壓向表面方向,其兩個限制部33,抵接于前述相鄰兩框第一結合支承片23。在一方的限制部33上設置的結合部34結合于上框11與下框12的第一結合支承片23。
況且,也可以將塊安裝部和壓邊條安裝部22分別設置。比如,在各框內側面設置和壓邊條安裝部的第一結合支承部23、第二結合支承部24同樣形狀的第一、第二結合支承部。
下邊來說明本實施例裝配件組裝作業(yè)順序。
如圖1和圖7所示,將上框11、下框12、左右縱框13連結成方形、構成框組體14。
如圖8所示,在框組體14的各向內突部20中安裝一側氣密件28。而后將板狀體15插入框組體14內,接觸一側氣密件28。前述板狀體15通過調整塊接觸到下框12的內側面12a。
如圖9所示,在相鄰框的角部,如下框12與縱框13的角部及上框11與縱框13的角部安裝壓邊角塊17。
比如,使主體部30的第一端面30a、第二端面30b抵接于縱框13的第一結合支承片23、下框12的第一結合支承片23;同時第一安裝片36與第二安裝片37邊彈性變形邊分別結合于縱框13與下框12的第二結合支承片24。使結合部34結合于下框12的第一結合支承片23。
在上框11與縱框13的角部同樣也安裝上壓邊角塊17。
由此,主體部30的表面與框組體14的表面(深度方向另一側面)平齊。
如圖10所示那樣,安裝壓邊條16。
使相鄰一方壓邊條16端面16d的靠表面部分(一側片16b的端面)抵接于主體部30的第三端面30c;使另一方壓邊條16端面16d的靠表面部分抵接主體部30的第四端面30d。
由此,由壓邊角塊17的主體部30之表面30e連接于壓邊條16裝飾形狀的表面。
壓邊條16端面16d的作為平坦面的靠深度方向一側部分(橫片16c端面)相互抵接。
像圖11所示那樣,在板狀體15與各壓邊條16間的間隙中安裝另一側氣密件29。
下邊,借圖12、圖13、圖14說明壓邊角塊17的第二實施例。
壓邊條塊17具有主體部30與安裝部31。
該主體部30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主體部30大致相同,不同點在于其背面無突起32。
前述安裝部31成立方體形狀,以粘結等固定方法固定于主體部30的背面。
前述主體部30為鋁制,安裝部31為樹脂制有彈性。而且,主體部30與安裝部31的材質也不限于此。
前述安裝部31深度方向尺寸和限制部33深度方向尺寸之和,要比各框塊安裝部、在本實施例中即壓邊條安裝部22深度方向尺寸、也就是第一結合支承片23和第二結合支承片24的間隔要大一些。
這樣,將安裝部31和限制部33彈性變形推入相鄰兩框比如縱框13和下框12的第一結合支承片23與第二結合支承片24間相配合。其安裝部31產生一定壓縮彈性變形,靠其彈性恢復力主體部30被推壓向表面方向。限制部33抵接于第一結合支承片23限制其向表面方向的突出,同時安裝固定壓邊角塊17、保持其不落下。結合片34結合于橫框第一結合支承片23,可確實防止其落下。
況且,也可以將前述安裝部31彈性變形配合于塊安裝部(比如第一結合支承片23與第二結合支承片24間)實施安裝固定。
例如,如圖15、圖16所示,使安裝部31的深度尺寸比主體部30的深度尺寸要大,兩者深度方向內側面是齊平的,使安裝部31深度方向外側面比主體部30深度方向外側面要突出,使安裝部31突出到主體部30的第一、第二端面30a、30b。
而后使安裝部31彈性變形配合于塊安裝部,比如第一結合支承片23與第二結合支承片24間。
如這樣,安裝部31結合于第一結合支承片23與第二結合支承片24,可確實防止落下。
由此,主體部30的結合部34即可不要。
另外,也可以不使安裝部31彈性變形而配合于塊安裝部,進行安裝固定。
在前述實施例中,使用了氣密件,但也可以像圖17所示那樣,將裝配件做成為將板狀體15直接推壓到各框的向內突起部20上,并將壓邊條16直接推壓到板狀體15上。這種情況下,最好將壓邊條16做成樹脂制。
在前述各實施例中,是將壓邊角塊17的主體部30做成具有連接第三、第四端面30c、30d之橫向構件的略成L字形,也可以使壓邊條16端面16d的作為平坦面的靠深度方向一側部分(橫片16c端面)抵接于主體部30(橫向構件)。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各框做成具有向內突部20的形狀,也可以各框不設向內突部,而在內側面深度方向兩側安裝壓邊條。
另外,上述將壓邊條16安裝于框組體14的四方(上框11、下框12、左右縱框13),但也可以做成僅在相鄰二框(如上框11與上方縱框13、或下框12與下方縱框13)上安裝壓邊條16的裝配件。
即,本發(fā)明帶壓邊條的裝配件,至少在相鄰兩框上安裝壓邊條。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壓邊條的裝配件,它具有將上下橫框與左右縱框連結成方形的框組體14)、設于該框組體(14)內的板狀體(15)、分別安裝于前述框組體相鄰兩框的壓邊條(16)、和連接該相鄰壓邊條的壓邊角塊(17),其特征在于,前述相鄰兩框,其內側面具有塊安裝部,前述壓邊角塊具有安裝固定于前述相鄰兩框中至少一個塊安裝部上的形狀。
2.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帶壓邊條的裝配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壓邊角塊具有主體部(30)和安裝部(31);前述主體部具有抵接于相鄰兩框內側面的二個端面、和相鄰兩壓邊條端面(16d)所抵接的二個端面;前述安裝部具有結合并安裝固定于相鄰兩框中至少一個塊安裝部的形狀。
3.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帶壓邊條的裝配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壓邊角塊具有主體部(30)與安裝部(31);前述主體部具有抵接于相鄰兩框內側面的二個端面、和相鄰兩壓邊條端面(16d)所抵接的二個端面;前述安裝部借配合于相鄰兩框中至少一個塊安裝部而進行安裝固定。
4.按權利要求2或3所記述的帶壓邊條的裝配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安裝部由彈性變形進行安裝固定,借其彈性恢復力將主體部(30)向表面方向推壓;前述主體部具有抵接于相鄰兩框中至少一個塊安裝部、并限制向表面方向突出的限制部(33)。
5.按權利要求2或3所記述的帶壓邊條的裝配件,其特征在于,前述主體部具有結合橫框塊安裝部并防止落下的結合部(34)。
6.按權利要求4所記述的帶壓邊條的裝配件,其特征在于,前述主體部具有結合于橫框塊安裝部并防止落下的結合部(34)。
全文摘要
框組體(14)內設板狀體(15),框上安裝壓邊條(16)保持板狀體(15),同時在框組體(14)內側面角部安裝壓邊角塊(17)。前述壓邊角塊(17)呈具有連接相鄰兩壓邊條(16)的主體部(30)、和結合固定于設在前述框內側面的壓邊條安裝部(22)(塊安裝部)的安裝部(31)的形狀,可進行安裝而不致落下。
文檔編號E06B3/58GK1393630SQ0212339
公開日2003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6月27日
發(fā)明者小澤秋夫 申請人:Ykk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