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金屬屋面板結構、建筑物。
背景技術:
目前,許多大型建筑的屋面均采用金屬屋面板進行鋪設,利用金屬屋面對建筑物的屋頂進行防水、防曬保護?,F(xiàn)有技術中的金屬屋面板均是通過連接螺釘直接鋪設安裝在建筑物的屋面上,此時,金屬屋面板上直接開有連接通孔,螺釘直接穿過連接通孔固定在建筑物屋面。這樣使得金屬屋面板的持續(xù)防水性能差,并且由于外界的溫度變化引起金屬屋面板熱脹冷縮,進而影響金屬屋面板的密封防水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屋面板結構、建筑物,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金屬屋面板的持續(xù)防水性能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金屬屋面板結構,包括:多個第一金屬屋面板,各第一金屬屋面板具有第一翻邊連接部;多個第二金屬屋面板,多個第二金屬屋面板與多個第一金屬屋面板交替設置,各第二金屬屋面板具有第二翻邊連接部,第一翻邊連接部的邊緣包覆第二翻邊連接部的相應的邊緣,第二翻邊連接部上設置有扣接口;多個連接件,各連接件的第一端為扣鉤,扣鉤勾掛在扣接口內(nèi),連接件的第二端用于固定連接在建筑體屋面上,多個連接件間隔設置,連接件位于第一金屬屋面板和第二金屬屋面板之間。
可選地,第一翻邊連接部與第二翻邊連接部同時彎折設置,以使第一翻邊連接部的邊緣位于第二翻邊連接部的邊緣彎折后形成的空間內(nèi)。
可選地,扣接口由第二翻邊連接部彎折成型。
可選地,第一翻邊連接部與連接件的遠離第二翻邊連接部的一側接觸,第一翻邊連接部、第二翻邊連接部與連接件之間形成第一脹縮空間。
可選地,第一金屬屋面板、第二金屬屋面板以及建筑體屋面之間形成第二脹縮空間。
可選地,第一翻邊連接部與第二翻邊連接部的相互貼合的邊緣焊接固定。
可選地,第一翻邊連接部與第二翻邊連接部的相互貼合的邊緣上等間距地點焊連接。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建筑物,該建筑物的建筑體屋面上鋪設有前述的金屬屋面板結構。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將第一金屬屋面板的第一翻邊連接部的邊緣包覆第二金屬屋面板的第二翻邊連接部,并通過連接件將第二金屬屋面板固定在建筑體屋面上,從而將整個金屬屋面板結構固定在建筑體屋面上,由于該金屬屋面板結構的連接被第一金屬面板和第二金屬屋面板所覆蓋,并且第一金屬屋面板和第二金屬屋面板上并為開孔而保持完整,從而使該金屬屋面板結構的持續(xù)防水性能始終保持良好狀態(tài)。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金屬屋面板結構的實施例的裝配工序中的第一工序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金屬屋面板結構的實施例的裝配工序中的第二工序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金屬屋面板結構的實施例的裝配工序中的第三工序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金屬屋面板結構的實施例的裝配工序中的第四工序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
10、第一金屬屋面板;11、第一翻邊連接部;20、第二金屬屋面板;
21、第二翻邊連接部;30、連接件;40、焊接位置;100、第一脹縮空間;
200、第二脹縮空間;300、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間接在該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間接連接至該另一個元件上。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chǎn)品的正常使用狀態(tài)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金屬屋面板結構包括多個第一金屬屋面板10、多個第二金屬屋面板20和多個連接件30,各第一金屬屋面板10具有第一翻邊連接部11,多個第二金屬屋面板20與多個第一金屬屋面板10交替設置,各第二金屬屋面板20具有第二翻邊連接部21,第一翻邊連接部11的邊緣包覆第二翻邊連接部21的相應的邊緣,第二翻邊連接部21上設置有扣接口,各連接件30的第一端為扣鉤,扣鉤勾掛在扣接口內(nèi),連接件30的第二端通過螺栓300或焊接固定連接在建筑體屋面上,多個連接件30間隔設置,連接件30位于第一金屬屋面板10和第二金屬屋面板20之間。
通過將第一金屬屋面板10的第一翻邊連接部11的邊緣包覆第二金屬屋面板20的第二翻邊連接部21,并通過連接件30將第二金屬屋面板20固定在建筑體屋面上,從而將整個金屬屋面板結構固定在建筑體屋面上,由于該金屬屋面板結構的連接被第一金屬屋面板10和第二金屬屋面板20所覆蓋,并且第一金屬屋面板10和第二金屬屋面板20上并為開孔而保持完整,從而使該金屬屋面板結構的持續(xù)防水性能始終保持良好狀態(tài)。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第一翻邊連接部11的邊緣與第二翻邊連接部21的邊緣相貼合連接后的持續(xù)防水性能,因此,第一翻邊連接部11與第二翻邊連接部21同時彎折設置,以使第一翻邊連接部11的邊緣位于第二翻邊連接部21的邊緣彎折后形成的空間內(nèi)。這樣,第一翻邊連接部11的邊緣與第二翻邊連接部21的邊緣完全被收納在彎折形成的空間內(nèi),即使在雨水充足時,雨水也不會從該貼合處滲透該金屬屋面板結構而浸泡建筑體屋面。
如圖1至圖4所示,第二金屬屋面板20上的扣接口由第二翻邊連接部21彎折成型,從而簡化了加工難度,并且能夠使第二翻邊連接部21上的扣接口具有更好的連接強度。
由于金屬屋面板結構處于建筑屋頂上承受風吹日曬雨淋,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促使金屬屋面板結構產(chǎn)生熱脹冷縮效應而產(chǎn)生形變,此時第一金屬屋面板10和第二金屬屋面板20之間的貼合連接邊緣位置處就會受到形變應力的影響,嚴重時會影響兩者之間的貼合邊緣的持續(xù)防水性能。為了降低形變應力的影響,第一翻邊連接部11與連接件30的遠離第二翻邊連接部21的一側接觸,第一翻邊連接部11、第二翻邊連接部21與連接件30之間形成第一脹縮空間100。這樣,在產(chǎn)生形變應力時,由于第一翻邊連接部11和第二翻邊連接部21為形成該第一脹縮空間100而進行的形狀改變能夠很好地抵消形變應力,因而消除了形變應力對貼合邊緣位置的影響。
進一步地,第一金屬屋面板10、第二金屬屋面板20以及建筑體屋面之間形成第二脹縮空間200。同樣地,形成第二脹縮空間200的第一金屬屋面板10和第二金屬屋面板20中預先進行的形狀設計能夠進一步消除形變應力的影響。
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翻邊連接部11與第二翻邊連接部21的相互貼合的邊緣焊接固定,即在圖3和圖4中所示的焊接位置40處進行焊接,這樣能夠增強第一翻邊連接部11邊緣與第二翻邊連接部21邊緣之間的連接強度和連接穩(wěn)定性,能夠承受更大的形變應力。具體地,第一翻邊連接部11與第二翻邊連接部21的相互貼合的邊緣上等間距地點焊連接;當然,第一翻邊連接部11與第二翻邊連接部21的相互貼合的邊緣也可以采用邊縫壓焊方式將兩者之間的整條貼合邊緣全部進行焊接。
此外,在另一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第一翻邊連接部11與第二翻邊連接部21之間的貼合邊緣處也可以采取不進行焊接的結構形式,除此結構不同之處外,該實施方式與上述實施例的其余結構均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建筑物。該建筑物的建筑體屋面上鋪設有前述的金屬屋面板結構。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