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隔層,尤其是一種適用大跨度雙向斜坡屋面區(qū)段隔層逆作施工工法的隔層。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業(yè)的發(fā)展,建筑功能設計多元化越來越突出,近幾年來,在建筑設計上呈現(xiàn)出許多新穎別致、紛呈多樣的坡屋面結構。大型公共坡屋面建筑內(nèi)局部區(qū)段設有隱藏式設備隔層,以保證建筑功能需求。傳統(tǒng)的由下至上設有結構隔層坡屋面施工工藝存在施工周期長、坡屋面預留斜板及梁鋼筋精度控制難度大、整體雙向斜坡屋面施工完整性無法保證等缺點。我公司技術人員在大跨度雙向斜坡屋面區(qū)段隔層施工中為確保施工質量,簡化施工工序,通過研究分析,制定了大跨度雙向斜坡屋面區(qū)段隔層優(yōu)化施工工藝。經(jīng)過多個工程的成功實踐,總結出一套施工快捷、經(jīng)濟可靠、實用的大跨度雙向斜坡屋面區(qū)段隔層逆作法施工方法。
該工法的關鍵內(nèi)容為先澆筑坡屋面隔層部分,后施工上部全部坡屋面部分。該方法主要優(yōu)點在于降低支撐系統(tǒng)高度,方便混凝土的正常澆筑施工;為適用此工法,通過實踐,確立了一種新型的斜坡屋面區(qū)段隔層結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任務是提供一種適用大跨度雙向斜坡屋面區(qū)段隔層逆作施工工法的隔層,使得達到回收熱能,自動調節(jié)內(nèi)部空氣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適用大跨度雙向斜坡屋面區(qū)段隔層逆作施工工法的隔層,包括:第一隔層、第一屋頂斜坡、支撐柱、第一導氣管、第一干燥器、第一鼓風機、第二隔層、第二鼓風機、第二隔層底板、第二導氣管、第二干燥器、第二屋頂斜坡、第一隔層底板、第一鋼板、第一溫差發(fā)電片、第一鐵桿、第二鋼板、第二鐵桿、第三鋼板、第二溫差發(fā)電片、水泥層、第三溫差發(fā)電片、壓力傳感器;其中:第一屋頂斜坡的一端與第二屋頂斜坡的一端相連;第一屋頂斜坡剩下的一端與第二 屋頂斜坡的剩下一端通過第二隔層底板相連;第一屋頂斜坡與第二屋頂斜坡之間還通過第一隔層底板相連;第一隔層底板位于第二隔層底板的上部;第一隔層底板與第二隔層底板之間通過支撐柱相連;第一隔層底板的下端面上設置有第二鼓風機;第二鼓風機通過第二干燥器與第二導氣管的一端相連;第二導氣管的另一端穿過第二屋頂斜坡與外部相通;第二隔層底板的上端面上設置有第一鼓風機;第一鼓風機通過第一干燥器與第一導氣管的一端相連;第一導氣管剩下的一端穿過第一屋頂斜坡與外部相通;所述的第一屋頂斜坡從左往右依次由第一鋼板、水泥層、第一鋼板、第一溫差發(fā)電片組成;兩塊第一鋼板之間通過等距分布的第一鐵桿相連;所述的第二屋頂斜坡從左往右依次由第二溫差發(fā)電片、第三鋼板、水泥層、第二鋼板組成,第三鋼板與第二鋼板之間通過等距分布的第二鐵桿相連;所述的支撐柱的內(nèi)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所述的第一隔層底板從上往下依次由水泥層、第三溫差發(fā)電片、水泥層組成;第二隔層底板的上端面與第一隔層底板的下端面之間形成第二隔層;第一隔層底板的上端面與第一屋頂斜坡、第二屋頂斜坡之間形成第一隔層。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結構簡單,通過設置溫差發(fā)電片達到回收熱能的作用,設置鼓風機達到自動調節(jié)內(nèi)部空氣目的,設置的壓力傳感器能夠很好的實時監(jiān)控支撐柱內(nèi)部的應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壓力傳感器23的位置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屋頂斜坡2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屋頂斜坡12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溫差發(fā)電片22的位置示意圖。
附圖標記:第一隔層1、第一屋頂斜坡2、支撐柱3、第一導氣管4、第一干燥器5、第一鼓風機6、第二隔層7、第二鼓風機8、第二隔層底板9、第二導氣管10、第二干燥器11、第二屋頂斜坡12、第一隔層底板13、第一鋼板14、第一溫差發(fā)電片15、第一鐵桿16、第二鋼板17、第二鐵桿18、第三鋼板19、第二溫差發(fā)電片20、水泥層21、第三溫差發(fā)電片22、壓力傳感器23。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適用大跨度雙向斜坡屋面區(qū)段隔層逆作施工工法的隔層,包括:第一隔層1、第一屋頂斜坡2、支撐柱3、第一導氣管4、第一干燥器5、第一鼓風機6、第二隔層7、第二鼓風機8、第二隔層底板9、第二導氣管10、第二干燥器11、第二屋頂斜坡12、第一隔層底板13、第一鋼板14、第一溫差發(fā)電片15、第一鐵桿16、第二鋼板17、第二鐵桿18、第三鋼板19、第二溫差發(fā)電片20、水泥層21、第三溫差發(fā)電片22、壓力傳感器23;其中:第一屋頂斜坡2的一端與第二屋頂斜坡12的一端相連;第一屋頂斜坡2剩下的一端與第二屋頂斜坡12的剩下一端通過第二隔層底板9相連;第一屋頂斜坡2與第二屋頂斜坡12之間還通過第一隔層底板13相連;第一隔層底板13位于第二隔層底板9的上部;第一隔層底板13與第二隔層底板9之間通過支撐柱3相連;第一隔層底板13的下端面上設置有第二鼓風機8;第二鼓風機8通過第二干燥器11與第二導氣管10的一端相連;第二導氣管10的另一端穿過第二屋頂斜坡12與外部相通;第二隔層底板9的上端面上設置有第一鼓風機6;第一鼓風機6通過第一干燥器5與第一導氣管4的一端相連;第一導氣管4剩下的一端穿過第一屋頂斜坡2與外部相通;所述的第一屋頂斜坡2從左往右依次由第一鋼板14、水泥層21、第一鋼板14、第一溫差發(fā)電片15組成;兩塊第一鋼板14之間通過等距分布的第一鐵桿16相連;所述的第二屋頂斜坡12從左往右依次由第二溫差發(fā)電片20、第三鋼板19、水泥層21、第二鋼板17組成,第三鋼板19與第二鋼板17之間通過等距分布的第二鐵桿18相連;所述的支撐柱3的內(nèi)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23;所述的第一隔層底板13從上往下依次由水泥層21、第三溫差發(fā)電片22、水泥層21組成;第二隔層底板9的上端面與第一隔層底板13的下端面之間形成第二隔層7;第一隔層底板13的上端面與第一屋頂斜坡2、第二屋頂斜坡12之間形成第一隔層1。
工作原理:
當需要調節(jié)第二隔層7的氣溫,或者需要空氣流通的時候可以開啟第二鼓風機8、第一鼓風機6,一個進氣一個出氣,使得隔層內(nèi)部空氣流通,設置的第一鐵桿16便于固定第一鋼板14;同時使得內(nèi)外兩塊第一鋼板14的溫度相近,第二鐵桿18便于固定第二鋼板17、第三鋼板19;同時使得內(nèi)外兩塊鋼板的溫度相近; 設置的第一溫差發(fā)電片15、第二溫差發(fā)電片20、第三溫差發(fā)電片22能夠在各自的兩側形成溫差的時候開始發(fā)電;設置的壓力傳感器23能檢測支撐柱3內(nèi)部的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