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連接預制混凝土梁的箱型接頭。
背景技術:
預制混凝土框架結構是將混凝土框架分解為若干個梁柱運輸單元,通過現場連接形成整體框架的結構形式。因其能實現產品標準化、制作工業(yè)化、施工快速化的特點,符合我國建筑產業(yè)現代化的目標,從而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關于其節(jié)點的連接方式和計算方法也成為最具活力的研究方向。
目前,預制混凝土框架結構柱的現場連接位置多設置在樓層標高處的梁柱節(jié)點區(qū)域,并采用整體式后澆的方法施工,存在以下缺點:①框架梁柱節(jié)點處內力較大,受力復雜,設計上較難實現“強節(jié)點弱構件”的設計原則;②節(jié)點區(qū)域鋼筋眾多,現場澆筑施工難度大;③現場澆筑后要等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進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技術間歇時間長,影響施工工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目前節(jié)點區(qū)裝配和現澆過程復雜的問題。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用于連接預制混凝土梁的箱型接頭,包括兩塊腹板、底板和梁端板。所述梁端板位于混凝土梁的端部。所述梁端板的一側板面連接這兩塊腹板和底板。
兩塊腹板和底板均垂直連接在梁端板上。兩塊腹板位于梁端板的相對兩側,且板面平行。所述腹板上開有一排螺栓孔。所述底板垂直于腹板。所述底板位于兩塊腹板之間,它們呈U型。
兩個相對應的箱型接頭拼接時,其中一個箱型接頭的底板加工成坡口狀,然后它們相對接并在坡口處進行焊接,使得這兩個箱型接頭的底板焊接在一起,它們相對應的腹板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連接板上開有與腹板相對應的螺栓孔。高強螺栓對應穿過腹板和連接板上的螺栓孔并緊固。所述腹板靠近底板的坡口處還開有供焊縫通過的缺口。
進一步,所述梁端板的另一側板面焊接若干套筒。所述套筒的軸線垂直于梁端板的板面。若干主筋分別與對應的套筒絲口連接。
進一步,在箱型接頭的拼接處,采用混凝土或防火砂漿對箱型接頭進行包裹。
進一步,兩個箱型接頭拼裝后,其上方的開口采用蓋板封閉。所述蓋板焊接在腹板的上端。
進一步,所述箱型接頭在工廠預制完成,經預拼裝檢驗合格后與混凝土梁作為運輸單元進行運輸。
其中箱型接頭所采用的各塊鋼板的厚度根據實際工程確定,具體應滿足各構件的承載力。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毋庸置疑的,這種箱型接頭的拼接可以減少現場混凝土澆筑,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在現場進行焊接連接,避免了傳統(tǒng)的鋼筋混凝土連接,使得構造簡單,施工質量更加容易保證。另外現場焊接完成后即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無需技術間歇,提高了施工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箱型接頭示意圖;
圖2為兩個箱型接頭拼接時的爆破圖;
圖3為兩個箱型接頭拼接完成后的示意圖。
圖中:腹板1、底板2、梁端板3、連接板4、蓋板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應該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主題范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思想的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各種替換和變更,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參見圖1,一種用于連接預制混凝土梁的箱型接頭,包括兩塊腹板1、底板2和梁端板3。所述梁端板3位于混凝土梁的端部。所述梁端板3的一側板面連接這兩塊腹板1和底板2。
兩塊腹板1和底板2均垂直連接在梁端板3上。兩塊腹板1位于梁端板3的相對兩側,且板面平行。所述腹板1上開有一排螺栓孔。所述底板2垂直于腹板1。所述底板2位于兩塊腹板1之間,它們呈U型。所述梁端板3的另一側板面焊接若干套筒。所述套筒的軸線垂直于梁端板3的板面。若干主筋分別與對應的套筒絲口連接。
參見圖2和圖3,兩個相對應的箱型接頭拼接時,其中一個箱型接頭的底板2加工成坡口狀,然后它們相對接并在坡口處進行焊接,使得這兩個箱型接頭的底板2焊接在一起,它們相對應的腹板1通過連接板4連接。所述連接板4上開有與腹板1相對應的螺栓孔。高強螺栓對應穿過腹板1和連接板4上的螺栓孔并緊固。所述腹板1靠近底板2的坡口處還開有供焊縫通過的缺口。兩個箱型接頭拼裝后,其上方的開口采用蓋板5封閉。所述蓋板5焊接在腹板1的上端。
為了保護好箱型接頭,在它們的拼接處采用混凝土或防火砂漿對箱型接頭進行包裹,防止生銹和腐蝕。另外所述箱型接頭在工廠預制完成,經預拼裝檢驗合格后作為運輸單元進行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