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包括:塔身;固定于所述塔身頂部的第一導線橫擔,所述第一導線橫擔上表面的兩端均設置有一個地線支架;固定于所述塔身,與所述第一導線橫擔具有設定間距的第二導線橫擔;固定于所述塔身,與所述第二導線橫擔具有設定間距的第三導線橫擔;其中,所述第一導線橫擔、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均設置有用于固定Y型懸垂串的掛架。所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具有較小的走廊寬度。
【專利說明】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鐵塔【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
【背景技術】
[0002]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一般指電壓等級為50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輸電技術。采用特高壓輸電技術可以降低單位輸送容量的塔材指標、基礎指標、走廊寬度等,減少遠距離輸送時的電能損耗。對于我國能源分布及經(jīng)濟發(fā)展布局,采用適合于遠距離輸送的特高壓技術勢在必行。
[0003]隨著我國電力建設的不斷推進,線路走廊越來越緊缺。特別是,特高壓線路線間距較大,線路走廊比一般線路更寬,而線路走廊的增大直接導致房屋拆遷量的增多,因而,特高壓線路走廊緊張的矛盾尤為突出。
[0004]現(xiàn)有的用于輸送交流特高壓的鐵塔為I型直線塔,即為采用I型懸垂串掛線方式的直線塔。但是,采用I型直線塔輸送交流特高壓,為了保證足夠的電氣間隙,其線路走廊較寬。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以解決輸送交流特高壓時線路走廊寬的問題。
[0006]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包括:
[0008]塔身;
[0009]固定于所述塔身頂部的第一導線橫擔,所述第一導線橫擔上表面的兩端均設置有一個地線支架;
[0010]固定于所述塔身,與所述第一導線橫擔具有設定間距的第二導線橫擔;
[0011]固定于所述塔身,與所述第二導線橫擔具有設定間距的第三導線橫擔;
[0012]其中,所述第一導線橫擔、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均設置有用于固定Y型懸垂串的掛架。
[0013]優(yōu)選的,在上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中,所述第三導線橫擔的一端距離所述塔身豎直方向的中軸線的距離范圍為20.22m-20.59m,包括端點值。
[0014]優(yōu)選的,在上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中,所述第二導線橫擔的一端距離所述塔身豎直方向的中軸線的距離范圍為18.89m-19.19m,包括端點值。
[0015]優(yōu)選的,在上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中,所述第一導線橫擔的一端距離所述塔身豎直方向的中軸線的距離范圍為18.19m-18.59m,包括端點值。
[0016]優(yōu)選的,在上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中,所述第三導線橫擔還設置有用于固定V型懸垂串的掛架。
[0017]優(yōu)選的,在上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中,所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的呼稱高范圍為54m-69m,包括端點值。
[0018]優(yōu)選的,在上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中,所述地線支架一端與所述第一導線橫擔固定,另一端背離所述塔身向斜上延伸;
[0019]其中,在所述第一導線橫擔、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懸掛Y型懸垂串后,Y型懸垂串與導線的接觸點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對應地線支架在所述水平面的投影內。
[0020]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的第一導線橫擔、所述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均設置有用于固定Y型懸垂串的掛架,即所述第一導線橫擔、所述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均可用于固定Y型懸垂串的掛架的橫擔,在進行交流特高壓輸電時,能夠有效降低輸電線路的走廊寬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2]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常見的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圖2中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正如【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現(xiàn)有技術在進行交流特高壓輸送時采用的I型懸垂串掛線方式的直線塔。
[0026]參考圖1,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常見的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I串直線塔,在上導線橫擔1、中導線橫擔2以及下導線橫擔3的兩端均設置有I型懸垂串。
[0027]但是,采用I型懸垂串掛線方式的直線塔由于I型懸垂串隨風擺動范圍較大,為了保證懸掛在I型懸垂串下端的導線與支撐各橫擔塔身之間、與鄰近橫擔之間具有足夠的電氣間隙,需要設置較大的線路走廊寬度。
[0028]發(fā)明人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采用I型懸垂串的高壓鐵塔進行交流特高壓的輸送,能夠有效降低線路走廊寬度。
[0029]基于上述研究,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包括:
[0030]固定于所述塔身頂部的第一導線橫擔,所述第一導線橫擔上表面的兩端均設置有一個地線支架;
[0031]固定于所述塔身,與所述第一導線橫擔具有設定間距的第二導線橫擔;
[0032]固定于所述塔身,與所述第二導線橫擔具有設定間距的第三導線橫擔;
[0033]其中,所述第一導線橫擔、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均設置有用于固定Y型懸垂串的掛架。
[003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的第一導線橫擔、所述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均設置有用于固定Y型懸垂串的掛架,即所述第一導線橫擔、所述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均可用于固定Υ型懸垂串的掛架的橫擔,在進行交流特高壓輸電時,能夠有效降低輸電線路的走廊寬度。
[0035]以上是本申請的核心思想,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6]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37]其次,本實用新型結合示意圖進行詳細描述,在詳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時,為便于說明,表示裝置件結構的示意圖會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圖只是示例,其在此不應限制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此外,在實際制作中應包含長度、寬度及高度的三維空間尺寸。
[0038]基于上述思想,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參考圖2,包括:塔身11 ;固定于所述塔身11頂部的第一導線橫擔13,所述第一導線橫擔13上表面的兩端均設置有一個地線支架12 ;固定于所述塔身11,與所述第一導線橫擔13具有設定間距的第二導線橫擔14 ;固定于所述塔身11,與所述第二導線橫擔14具有設定間距的第三導線橫擔。
[0039]其中,所述第一導線橫擔13位于所述塔身11兩側的兩部分均設置有用于固定Υ型懸垂串的掛架21及掛架22。所述第二導線橫擔14位于所述塔身11兩側的兩部分均設置有用于固定Υ型懸垂串的掛架23以及掛架24。所述第三導線橫擔15位于所述塔身11兩側的兩部分均設置有用于固定Υ型懸垂串的掛架25以及掛架26。
[0040]在對應橫擔一側懸掛Υ型懸垂串時,Υ型懸垂串上面兩個端點分別與對應橫擔上的兩個掛架連接,所述Υ型懸垂串下方端點用于懸掛高壓線。通過設計橫擔長度以及各橫擔間距,使得Υ型懸垂串上部張角α范圍是90° -110°,電氣間隙圓半徑為6m-7m,在具體實施時電氣間隙圓半徑可以設計為6.2m或6.7m。其中,所述電氣間隙圓(圖中虛線圓圈所示)半徑是指對應Y型懸垂串上高壓線懸掛點為圓心畫圓,與塔身及導線橫擔不相交的最大區(qū)域空間。
[0041]第三導線橫擔15懸掛高壓線時,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橫導線擔15在兩個掛架27與塔身之間均設置有一個附加掛架27,所述附件掛架27與位于塔身11同一側的掛架25共同用于固定V型懸垂串。以降低高壓線對地的距離,從而降低塔身高度。
[0042]圖3示出了在第二導線橫擔14位于塔身11左側部分的掛架23、掛架24上懸掛Y型懸垂串的情況,此時Y型懸垂串下方端點A電氣間隙圓的半徑為6.7m,Y型懸垂串上部張角α為105°。
[004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導線橫擔的一端距離所述塔身豎直方向的中軸線的距離L3范圍為20.22m-20.59m,包括端點值。在具體實施時,可以設計為20.20m,或20.39m,或20.49m,或 20.59m。
[0044]所述第二導線橫擔的一端距離所述塔身豎直方向的中軸線的距離L2范圍為18.89m-19.19m,包括端點值。在具體實施時,可以設計為18.89m,或18.99m,或19.09m,或
19.19m0
[0045]所述第一導線橫擔的一端距離所述塔身豎直方向的中軸線的距離L1范圍為18.19m-18.59m,包括端點值。在具體實施時,可以設計為18.19m,或18.29m,或18.39m,或18.59m0
[0046]所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的呼稱高Η范圍為48m_72m,包括端點值。在具體實施時,可以設計為54m,或60m。
[0047]所述地線支架12的懸掛點與對應一層的掛架21的懸掛點的豎直高度K1為4.5m_5.5m,包括端點值。在具體實施時,可以設計為5m。所述地線支架一端與所述第一導線橫擔固定,另一端背離所述塔身向斜上延伸。
[0048]其中,在所述第一導線橫擔、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懸掛Y型懸垂串后,Y型懸垂串與導線的接觸點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對應地線支架在所述水平面的投影內,以使得所述地線支架的保護角為負保護,避免雷擊對各橫擔上導線的損壞。所述地線支架12采用桁架結構,以充分利用材料,提高穩(wěn)定性。
[0049]所述掛架21距掛架23的豎直高度,即第一導線橫擔與第二導線橫擔的豎直間距K2為20m-22m,包括端點值。在具體實施時,可以設計為20.8m。
[0050]所述掛架23距掛架25的豎直高度,即第二導線橫擔與第三導線橫擔的豎直間距K3為20m-22m,包括端點值。在具體實施時,可以設計為20.8m或21.3m。
[0051]所述塔身11的頂部開口寬度E為4m_5m,包括端點值。在具體實施時,可以設計為4.6m。所述塔身變坡處瓶口寬度P為7m-8m包括端點值。在具體實施時,可以設計為7.8m。塔身11設置構造隔面,使得塔身11具有足夠的抗彎、抗扭剛度,滿足鐵塔的變形限定要求。
[0052]本實施例所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為傘型鐵塔,在滿足電氣間隙要求的條件下,通過優(yōu)化塔頭布置,使得塔頭尺寸、塔身開口、坡度等,達到減小塔重的目的??蛇m用于風速不超過32m/s,覆冰厚度不超過10mm,海拔高度不超過1000m,水平檔距為430m-650m,垂直檔距為550m-800m,轉交度數(shù)為0° -3°的環(huán)境中,用于交流特高壓輸電。
[0053]本實施例提供的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為采用Y型懸串的Y型直線塔,相對于I型支線塔,采用雙懸掛點,使得高壓線抗風能力更強,能夠有效降低線路走廊寬度。
[0054]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身; 固定于所述塔身頂部的第一導線橫擔,所述第一導線橫擔上表面的兩端均設置有一個地線支架; 固定于所述塔身,與所述第一導線橫擔具有設定間距的第二導線橫擔; 固定于所述塔身,與所述第二導線橫擔具有設定間距的第三導線橫擔; 其中,所述第一導線橫擔、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均設置有用于固定Y型懸垂串的掛架;所述第三導線橫擔還設置有用于固定V型懸垂串的掛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線橫擔的一端距離所述塔身豎直方向的中軸線的距離范圍為20.22m-20.59m,包括端點值。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線橫擔的一端距離所述塔身豎直方向的中軸線的距離范圍為18.89m-19.19m,包括端點值。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線橫擔的一端距離所述塔身豎直方向的中軸線的距離范圍為18.19m-18.59m,包括端點值。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的呼稱高范圍為54m-69m,包括端點值。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壓同塔雙回路直線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線支架一端與所述第一導線橫擔固定,另一端背離所述塔身向斜上延伸; 其中,在所述第一導線橫擔、第二導線橫擔以及第三導線橫擔懸掛Y型懸垂串后,Y型懸垂串與導線的接觸點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對應地線支架在所述水平面的投影內。
【文檔編號】E04H12/08GK204152283SQ201320771796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fā)明者】柯嘉, 李喜來, 田璐, 袁駿, 曾德森, 張華 , 舒愛強, 楊景勝, 白強, 胡星, 曾二賢, 張軼, 徐彬, 夏謙, 馮德奎, 高培國, 李鑫, 高如濤, 傅鵬程, 葛保斌, 章怡, 吳彤, 楊磊, 趙雪靈, 何文俊, 劉勇, 劉從法, 張哲鑫, 王啟明, 鄒崢 申請人:國家電網(wǎng)公司,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電力規(guī)劃設計總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