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2×1羅紋孔眼組織的筒狀編織物基片的編織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用針床配置在前后端的橫向編織機,夾著其齒口,利用2×1羅紋孔眼編織前邊的織物基片和后邊的織物基片的二個側邊相連接構成的筒狀織物基片的方法。
最近,在使用橫向編織機,將衣身和袖子編成筒狀的同時,將它們編成一體,在從編織機取出的狀態(tài)下,再生產與成品大致相近的毛衣的方法引起人們的注意。將毛衣的袖子或衣身的前側部分固定在橫向編織機的前針床上,將其后側部分固定在后針床上,可以編織各個部分的兩端將其連接成大概略呈筒狀的織物基片。用上述方法編成的織物,可以不需要縫制工序,或者即使要也是很少一點,因此,可以減輕縫制工作的繁雜性。由于不需要使用縫紉機縫制,作為編織特性的伸縮性不受損害。這種生產方式不僅可用于毛衣,各種編織類衣服也可采用。一般,被稱為無縫制的編織,本申請人,迄今已在特公平3-75656號,特公平3-16413號,特公平4-15301號,特開平4-153346號等公報中提出了多種方案。
在與本發(fā)明主題相關連的筒狀體上編織羅紋孔眼的方法,在上述特公開3-75656號和特公平3-16413號中已經公布。特公平3-75656號,公開了一種利用前后有一對針床的所謂的二針床式橫向編織機,在筒狀體上編織羅紋孔眼的基本技術,利用這種二針床式橫向編織機,可以制造無縫制的編織類衣服。特公平3-16413號公布了有關提高1×1羅紋孔眼編成的貼邊部分伸縮性強的技術。
2×1羅紋孔眼與上述的1×1羅紋孔眼同樣,也是在衣身和袖子貼邊部分可以很好利用的編織方法。在衣身和袖子貼邊也要求具有伸縮性。但是,沒有公布在貼邊等中使用的2×1羅紋孔眼編成筒狀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2×1羅紋孔眼組織的筒狀編織物基片的編織方法,使用前后有針床的橫向編織機,由2×1羅紋孔眼構成的筒狀體的編織方法,該2×1羅紋孔眼可以在貼邊羅紋等上使用。
在本發(fā)明中,使用了這樣一種橫向編織機,其具有前后一對針床,該一對針床在左右方向延伸,而且至少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對。上述一對針床分別具有多根針,上述一對針床,在其相對部分上形成齒口。而且,上述針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推壓,因此,在上述針床之間,孔眼可以移動。
將第一編織基片附著在第一針床上,將第二編織基片附著在第二針床上,使它們前后重合,并且在第一編織基片和第二編織基片的側端連接,而編成筒狀的織物基片;并且分配將前后針床的各第1~6針組成的相互相對的,共計12根針構成的針群作為筒狀織物基片的2×1羅紋孔眼的一個單元;以各個單元的第一針床的第1、6針作第一編織基片的外表針跡生成用的織針,以第二針床的第1、6針作為第二編織基片的表面針跡生成用的織針,以第二針床的第2、4針作為第一編織基片背面針跡生成用的織針,以第一針床的第3、5針作為第二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生成用的織針,其他針作為孔眼對齊用的空針。
將這種單元,對于針床上所設定區(qū)間內的針反復配置。
(A)、為了編織第二編織基片的2×1羅紋孔眼,將固定在上述各單元的第二針床的第2針和第4針上的孔眼移向第一針床的空針,并將固定在第二針床的空針上的孔眼移向第一針床的第3針和第5針,然后給第二針床的第1、6針和第一針床的第3、5針供給編織線,完成第二編織基片的編織工序;(B)、為了將第一編織基片孔眼的路徑編成2×1羅紋孔眼,將固定在上述各單元的第一針床的第3、5針上的孔眼移向第二針床的空針,而且再將固定在第一針床的空針上的孔眼移向第二針床的第2、4針,然后,第一針床的第1、6針和第二針床的第2、4針供給編織線,從而設置了編織第一織物基片的工序。
反復進行上述(A)、(B)的工序,可以編成由2×1羅紋孔眼組織構成的筒狀編織基片。
最好,在反復進行上述(A)、(B)工序之后,將各單元的第一針床的第1針的孔眼和第二針床的第2針的孔眼與第一或第二針床的第2針重合,并且使第二針床的第6針的孔眼和第一針床的第5針的孔眼與第一或第二針床的第5針重合。
在本發(fā)明中,分配以大約12針組成的針群作為筒狀織物基片的2×1羅紋孔眼的單元,該針群是由上述第一針床的第1~6針和第二針床的第2~7針組成,相互偏移一個針距(本分)構成的。
用各個單元的第一針床的第2、4針(或第1、3針)作為第一編織基片的外表針跡形成用的織針,用第二針床的第5、7針(或第4、6針)作為第一編織基片的背面孔眼形成用的織針,用第一針床的第1、3針(或第2、4)作為第二編織基片的背面孔眼形成用的織針,以第二針床的第4、6針(或第5、7針)作為第二編織基片的外表孔眼形成用的織針,用由第二針床的第5針(或第4針)形成的第一織物基片的背面孔眼對齊用的空針作為第一針床的第5針(或第4針),用由第二針床的第7針(或第6針)形成的第一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第一針床的第6針(或第5針),用由第一針床的第1針(或第3針)形成的第二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第二針床的第2針(或第3針),用由第一針床的第3針(或第4針)形成的第二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第二針床的第3針(或第4針)。
對于針床上的所設定區(qū)間的針,反復配置這種單元。
(A)、為了將第二織物基片的孔眼路徑編成2×1羅紋孔眼,使固定在上述展開的各單元的第二針床的織針上的第一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移向第一針床的空針,并且使固定在第二針床的空針上的第二織物基片的背面針跡移向第一針床的織針,然后,固定第一針床和第二針床的第二織物基片的針供給編織線,完成第二織物基片的編織工序。
(B)、為了將第一編織物基片的孔眼路徑編成2×1羅紋孔眼,使固定在上述展開的各個單元的第一針床的織針上的第二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向著第二針床的空針移動,而且使固定在第一針床的空針上的第一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向著第二針床的織針移動,然后,給固定第一針床和第二針床的第一織物基片的針供應編織線,而設置一個編織第一編織基片的工序。
反復進行上述(A)、(B)的工序,可以編成由2×1羅紋孔眼組織構成的筒狀織物基片。
本發(fā)明具體方法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表示不需縫制的編織毛衣;圖2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一的2×1羅紋孔眼單元在針床上展開的狀態(tài);圖3表示實施例一的針床上的前衣身、后衣身的各個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的固定狀態(tài);圖4表示實施例一的貼邊部分的編織步驟;圖5表示實施例一的貼邊部分以下的編織步驟;圖6表示實施例一的貼邊部分以下的另一個編織步驟;圖7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二的2×1羅紋孔眼單元在針床上的展開狀態(tài);圖8表示實施例二的針床上的前衣身、后衣身的各個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的固定狀態(tài);圖9表示實施例二的貼邊部分的編織步驟;圖10表示實施例二的貼邊部分以下的編織步驟;圖11表示實施例二的貼邊部分以下的另一種編織步驟。
現(xiàn)結合附圖詳細說明用于筒狀編織的毛衣的衣身貼邊部分的實施例。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筒狀編織基片不只局限于后述實施例中的前后織物基片的兩端連接一起的完全的筒狀體,還包括前后衣身二端中的一端開放的和象對襟毛線衣一樣,在前衣身的中央,編織基片分斷開來的等。編織時使用的橫編機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而且夾住齒口,在前后方向相對放置的一對前后針床。上述的一對針床分別具有多根針,針跡可能在上述針床之間移動,而且后針床使用可以左右推壓的結構。
實施例一圖1表示不需縫制的編織毛衣1。圖2的P為用2×1羅紋孔眼組織編成的毛衣貼邊羅紋部分5的基本針法,即表示一個單元。單元P由前針床(第一針床)的針A*~F*和后針床(第二針床)的針a*~f*共12根針構成。前貼邊羅紋部分5f的2×1羅紋孔眼由使用前針床的1號針A*、后針床的2、4號針b*、d*及前針床的6號針F*形成。后貼邊羅紋部分5b,由使用后針床的1號針a*,前針床的3、5號針c*、E*及后針床的6號針f*形成。前針床的2、4號針B*、D*為用后針床的b*、d*針形成前貼邊羅紋部的背面針跡時對齊用的空針。在編織后衣身3 b的2×1羅紋孔眼路徑時,前衣身3f的背面針跡,預先設置在這些針上。同樣,后針床的3、5號針c*、e*為用前針床的c*、E*針形成后衣身3b的背面針跡時對齊用的空針。在編織前衣身3f的2×1羅紋孔眼針跡路徑時,后衣身3b的背面針跡,預先設置在這些針上。為了編織這樣構成的2×1羅紋孔眼單元P,如圖2所示,為了編織具有所希望寬度的筒狀編織基片,可在針床上的各針上,適當分配,重復適當數(shù)目的P1、P2…。在本實施例中,將上述單元P在前針床的針A~R,后針床的針a~r上展開,編成貼邊羅紋部分。大寫字母表示前針床的針,小寫字母表示后針床的針。
圖3表示將前貼邊羅紋部分(第一編織基片)附在前針床的針上,將后貼邊羅紋部分(第二編織基片),附在后針床的針上進行編織的狀態(tài)。圖3-A表示分別將前衣身3f的貼邊的2×1羅紋孔眼的針跡固定在前針床的針上,將后衣身3b的貼邊的2×1孔眼的針跡固定在后針床的針上的狀態(tài)。白色圓圈表示第一編織基片的針跡,黑色圓圈表示第二編織基片的針跡。這里所述的附著是指,在編織前衣身3f的針跡路徑時,如圖3-B所示那樣,將后衣身3b的針跡固定在后針床的針上,同樣,在編織后衣身3b的針跡路徑時,如圖3-C所示那樣,將前衣身3f的針跡固定在前針床的針上。
圖4~圖6表示毛衣1的貼邊部分的編織步驟。在本實施例中,使用了一個供線部件7。首先,使編織線從左向右方向移動,形成后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路徑,然后,使編織線從右向左方向移動,形成前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路徑。這樣,沿順時針方向,繞圓周供給編織線就可編成筒狀的編織基片。在圖的右端,用箭頭表示針跡路徑的編織方向和移動方向。后針床可以相對前針床作推壓運動,將針A-a,B-b……放置在推壓前的面對面狀態(tài)的基準位置上。另外,為了說明方便,編織時使用的針數(shù)比實際的要少。
以下說明各種編織步驟。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起頭線圈部分的編織為步驟1~8,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起頭線圈部分的編織為步驟9~12,前后貼邊羅紋部分的反復編織為步驟13~16,貼邊羅紋部分編成后與衣身編織部分的對齊為步驟17~23,由平孔眼組織構成的衣身部分的編織為步驟24~25。圖中的S表示針床上的針跡的固定狀態(tài),它是在編織基片最初進行的拔線編織完畢后的狀態(tài)。這時,前衣身的拉線針跡固定在前針床的針B、D、H、J、N、P上,而后衣身的拉線固定在后針床的針c、e、i、k、o、q上。
在步驟1~8中,接著拉線編織,而編織后衣身3b的起頭線圈時,同時進行末端的圓機針織。在步驟1中,將通過后衣身3b的拉線形成的針跡移至前針床的針C、E、I、K、O、Q上。接著,在步驟2,將供線部件7移動至越過左側端的針A的位置,這時,將編織線鉤在針A上。在步驟3,不形成針跡,而只是使供線部件7移動至針A的左側。上述步驟1~3是在沒有推壓的基準位置上進行的。
步驟4表示后衣身的貼邊部分的起頭線圈路徑的編織,它是在后針床處在向左邊推壓針1、5的針距狀態(tài)下進行的。將供線部件7向右移動,向前后針床的針a、C、f、E、g、i供線,形成針跡。步驟5將供線部件7移動至越過側端的針R的位置,這時,在將編織線鉤在針R上之后,在步驟6,將供線部件7移至針R的右側。步驟7、8表示末端的圓機針織,它是接在起頭線圈路徑編成后進行的。在步驟7中,給針r、m、l、g、f、a供線,形成緊接著起頭線圈路徑的針跡路徑。在步驟8中,給針C、E、I、K、O、Q供線,形成針跡路線。
其次,在步驟9~12中,進行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起頭線圈,和末端的圓機針織的編織。首先,在步驟9,將固定在前針床的針C、E、I、K、O、Q上的后衣身3b的背面針跡存放在后針床的空針c、e、i、k、o、q上,再將后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全部附在后針床的針上。同時,將后貼邊羅紋部分的拉線的針跡移向后針床的針b、d、h、j、n、p上。在步驟10,將后針床向左推壓針1、5的針距,進行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起頭線圈路徑的編織。將供線部件7向左移動,給前后針床的針R、p、M、n、L、j……供線,形成針跡。在步驟2,5中,將鉤出的針跡連接起來,在編織基片的兩側,牢固地把前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起頭線圈部分連接起來。步驟11、12表示起頭線圈編織完后的末端的圓機針織。在步驟11,給針A、F、G、L、M、R供線,形成緊接著起頭線圈路徑的針跡路徑。在步驟12,給針p、n、j、h、d、b供線,形成針跡路徑。
在步驟13,為了進行下面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2×1羅紋孔眼的編織,可以一次將固定在后針床的針d、b、h、j、n、p上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安放在前針床的空針B、D、H、J、N、P上。與此同時,在步驟9,將存放在后針床的針c、e、i、k、o、q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向前針床的針C、E、I、K、O、Q移動,替代后針床上相應的針。在步驟14,使供線部件7向右方向移動,一邊同時給針a、C、E、f、g、I供線,編織后貼邊羅紋部分的2×1羅紋針跡路徑。在步驟15,與步驟9相同,對準下一個前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在步驟16,將供線部件7向左方向移動,同時一邊給針R、p、n、M、L、j……供線,編織前貼邊羅紋部分的2×1羅紋的針跡路徑。當適當?shù)刂貜蛶状紊鲜霾襟E13~16的四個步驟時,可以將所希望長度的貼邊羅紋部分編成筒狀。利用本實施例的編織方法,可使后針床停在確定位置,可以進行針跡路徑的形成和對齊,可以進行高效率的編織。為此,采用具有二個凸輪系統(tǒng)以上的多重凸輪系統(tǒng)的橫編機,假如把上述各步驟分配在凸輪系統(tǒng)上,生產率可以更提高。
步驟17~23表示為了緊接著貼邊羅紋部分繼續(xù)編織衣身部分,針跡的對齊情況。首先,在步驟17,將后針床,向右推壓一個針距,并將固定在后針床b、h、n上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向前針床的針C、I、O移動。在步驟18中,將后針床向左推壓一個針距,使固定在前針床的針A、G、M上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外表針跡向著后針床的針b、h、n移動。然后,在步驟19,在使這些針再度向前針床的針B、H、N移動的同時,將固定在后針床的針d、j、p上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向針D、J、P移動。其次,在步驟20,將后針床向右推壓一個針距,使在步驟17中移至前針床的針C、I、O上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向著后針床的針b、h、n移動。然后,在步驟21,將這些針移向前針床的針B、H、N。這樣,由后針床的針b、h、n形成的背面針跡與早先移至前針床的針B、H、N上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外表針跡重疊。這時,前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變成每隔一根針B、D、F、H、J…固定,完成了前衣身3f的編織準備。
在步驟21,將固定在后針床的針e、k、q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移至前針床的針E、K、Q上。在步驟22,使后針床向右推壓一個針距,將固定在后針床的針f、l、r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表面針跡,向著前針床的針G、M、S移動。此后,在步驟23,將后針床向右推壓2個針距,再次使這些針向著后針床的針e、k、q移動在步驟24,使固定在前針床的針E、K、Q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移至固定后針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外表針跡的針e、K、q上并與之重疊。這樣就完成了為了編織后衣身3b的準備。
在步驟25、26中,編織由緊接著貼邊羅紋部分的平孔眼組織構成的衣身部分的最初的針跡路徑。在步驟25,編織后衣身3b的孔眼路徑,在步驟26,編織前衣身3f的孔眼路徑。
在本實施例中,利用單元的前針床的第3、5針形成后貼邊部分的背面針跡,而利用后針床的第2、4針,形成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但是,也可以不這樣,而用前針床的第2、4針形成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而利用后針床的第3、5針,形成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也可以。
實施例二其次,再說明另一個實施例。圖7與實施例一中的圖2對應,表示用于編織本實施例的2×1羅紋孔眼的單元。單元Q由前針床的1~6號針A*~F*和后針床的2~7號針a*~f*的總共12根針構成。前貼邊羅紋部分的2×1羅紋孔眼,由前針床的2、4號針B*、D*和后針床的5、7號針d*、f*進行編織,而后貼邊羅紋部分的羅紋孔眼,用前針床的1、3號針A*、C*和后針床的4、6號針c*、e*進行編織。前針床的5號針E*為由后針床的5號針d*形成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而6號針F*為由后針床的7號針f*形成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在編織后貼邊羅紋部分的2×1羅紋孔眼時,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保存在這些針上。同樣,后針床的2號針a*為由前針床的1號針A*形成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而3號針b*為用前針床的3號針C*形成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當編織前貼邊羅紋部分的2×1羅紋孔眼時,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保存在這些針上。將上述的單元Q在前針床的針A~R,后針床的針b~s上展開,編成貼邊羅紋部分。
圖8與圖3對應。圖8-A表示前貼邊羅紋部分的2×1羅紋編織的孔眼固定在前針床的針上,而后貼邊羅紋部分的2×1羅紋孔眼的針跡固定在后針床的針上。圖9~圖11表示編織步驟。與先前的實施例同樣,按后貼邊的羅紋部分,前貼邊的羅紋部分,后貼邊的羅紋部分…的順序,沿順時針方向,在周圍上供線,即可編織筒狀編織基片的各個針跡路徑。
下面說明各個編織步驟。后貼邊羅紋部分起始線圈的編織在步驟1-4中進行,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起始線圈部分的編織在步驟5~9中進行,前后貼邊羅紋部分的反復編織在步驟10~15中進行,貼邊羅紋部分編成后,為了編衣身,而對齊針跡和衣身部分1的路徑編織在步驟16~26中進行。圖中的S表示利用拉線編織完了的狀態(tài),針床上針跡固定的狀態(tài)。前貼進羅紋部分的拉線針跡固定在前針床的針B、D、H、J、N、P上,后貼邊羅紋部分的拉線固定在后針床的針c、e、i、k、o、q上。
在步驟1~4中,編織與拉線編織接著的后貼邊羅紋部的起始線圈和末端的圓機針織的孔眼路徑。首先,在步驟1中,將后針床向左推壓2個針距,將后貼邊羅紋部分的拉線的針跡向前針床的針A、C、G、I、M、O移動。在步驟2,使針床處在推壓狀態(tài),將供線部件7向右方向移動,給前后針床的針A、d、C、f、G、j…供線,編織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起頭線圈路徑。接著,在步驟3,給針r、p、l、j、f、d供線,在步驟4,由于推壓在基準位置,可給針A、C、G、I、M、O供線,進行接著上述起頭線圈路徑的末端圓機針織的編織。
其次,在步驟5~9,進行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起頭線圈和末端的圓機針織的編織。首先,在步驟5,將固定在前針床的針C、I、O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保留在后針床的空針c、i、o上。其次,在步驟6,將后針床向左推壓1個針距,將固定在前針床的針A、G、M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保留在后針床的空針b、h、n上。這樣,可將后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全部附著在后針床的針上。在步驟7,在將針床從基準位置向左推壓2個針距的狀態(tài)下,將供線部件7向左方向移動,給前后針床的針s、P、q、N、m、J…供線,紡織前貼邊的起頭線圈的路徑。之后,在步驟8,給針B、D、H、J、N、P供線。接著,在步驟9,將針床推壓至基準位置,給針s、q、m、k、g、e供線,編織接下去的末端的圓機針織路徑。在本實施例中,省略了與先前實施例的圖3的步驟2、3、5、6相對應的編織。
在步驟10、11中,為了進行后貼邊羅紡部分的2×1羅紋孔眼的編織,將針跡對齊。首先,在步驟10,如果在將固定在后針床的針e、k、q上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保留在前針床的針E、K、Q上的同時,則在步驟5,可使保留在后針床的空針c、i、o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向著前針床的針C、I、O移動。其次,在步驟11,在使后針床向左推壓一個針距,將固定在針g、m、s上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保留在前針床的針F、L、R上的同時,在步驟6,將保留在后針床的空針b、h、n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向著前針床的針A、G、M移動。在步驟12,一邊將供線部件7向右方向移動,推壓在基準位置,一邊給針A、C、d、f、G、i…供線,編織后貼邊羅紋部分的2×1羅紋孔眼路徑。在步驟13、14,為了編織下面要進行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編織,要對齊針跡,在將固定在前針床的針C、E、I、K、O、Q上的針跡移向后針床的針c、e、i、k、o、q的同時,將固定在前針床的針C、A、F、G、L、M、R上的針跡移向后針床的針b、g、h、m、n、s。在步驟15,將供線部件7向左方向移動,同時一邊給針s、q、p、n、m、k…供線,編織前貼邊羅紋部分的2×1羅紋孔眼路徑。適當?shù)囟喱F(xiàn)重復上述的步驟10~15的6個步驟,可將貼邊羅紋部分編成筒狀。
重復完了后,在步驟16~21,再每隔前后一個路徑,在貼邊羅紋部分上形成針跡路徑。在步驟16~18,編織后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路徑,進行針跡的對齊和針跡的形成,進行與上述步驟10~12相同的編織。接著,在步驟19、20中,在進行用于下一個前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路徑的編織的針跡對齊的同時,在貼邊羅紋部分編織完成了的后衣身上,對齊針跡,以便于編織衣身。在步驟19,將后針床向左推壓一個針距,將固定在前針床的針A、C、G、I、M、O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最終路徑的背面針跡移至后針床的針b、d、h、j、n、p上,結果,固定在前針床的針C、I、O上的背面針跡與固定在針d、j、p上的外表針跡重疊。同時,為了編織前貼邊羅紋部分,固定在前針床的空針f、l、r上的背面針跡移動至后針床的針g、m、s處。在步驟20,向基準位置推壓,將固定在前針床的空針E、K、Q上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移至后針床的針e、k、q處。在步驟21,編織前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路徑。
在步驟22,使后針床向左推壓一個針距,在使固定在后針床的針e、k、q上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與固定在針D、J、P上的外表針跡重疊的同時,將固定在針g、m、s上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移至前針床的針F、L、R處。在這個步驟結束的狀態(tài)下,前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和后貼邊羅紋部分的針跡分別固定在前針床的針B、D、F、H、J…上,和后針床的針b、d、f、h、j…上。在步驟23,將供線部件7向右方向移動,給后針床的上述針供線,編織后衣身3b的最初的針跡路徑。接著,在步驟24、25,將固定在后針床的上述針上的后衣身3b的針跡向左移動一個針距,將后衣身3b的針跡固定在針a、c、e、g、i…上。這樣,固定針床上各針跡的針變?yōu)閷χ槾驳目蔗?。在步驟26,將供線部件7向左移動,給前針床的針R、P、N、L、J…供線,編織前衣身3f的最初的針跡路徑。
在本實施例中,用裝置的前針床的第2、4針作出前貼邊的外表針跡,用后針的第5、7針作出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用前針床的第1、3針作出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和用后針床的第4、6針,作出后貼邊羅紋部分的外表針跡。將利用后針床的第5針形成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前針床的第5針。將利用后針床的第7針形成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前針床的第6針,將利用前針床的第1針形成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后針床的第2針,將利用前針床的第3針形成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后針床的第3針。但是,也可以不這樣,而利用前針床的第1、3針形成前貼邊羅紋部分的外表針跡,利用后針床的第4、6針形成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利用前針床的第2、4針形成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利用后針床的第5、7針形成后貼邊羅紋部分的外表針跡。另外,也可以將利用后針床的第4針形成的前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前針床的第4針,將利用后針床的第6針形成的前貼邊羅紋部分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前針床的第5針,將利用前針床的第3針形成的后貼邊羅紋部分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后針床的第3針,將利用前針床的第4針形成的后貼邊羅紋部分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后針床的第4針。
在上述各個實施例中,構成單元的針A*、a*位于編織寬度的左端,展開3次(整數(shù)次)。這樣,由于在前貼邊羅紋部分和后貼邊羅紋部分編織寬度的邊界部分上是連續(xù)編織,2×1羅紋孔眼花紋不會散開,因此編織物的外觀不會受損害。為了使2×1羅紋孔眼花紋不致散開,可以使編織寬度的左端從針A*、a*或針D*、d*開始,而紡織寬度的右端,在針F*、f*或C*、c*處結束,而將單元展開。但是,單元也不必一定按上述方式那樣展開,可以使編織物的左端從針A*、a*~針F*、f*中的任何一根針開始,而右端在任何一根針處結束。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在毛衣1的貼邊部分上編織由2×1羅紋孔眼組織構成的編織基片,然而,不是僅限于貼邊部分,也可以將袖口和整個衣身編織成羅紋孔眼。再者,對于例如襪子和護身等的筒狀體的編織,也可以應用本發(fā)明筒狀羅紋孔眼編織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得到伸縮性很好的筒狀編織基片等效果。在不超出本發(fā)明的主要構思的范圍內,也可以作一些變型。當比較圖3~圖6的實施例一和圖7~圖11的實施例二時,由于實施例一在重復部分不伴隨有推壓運動,因此,與實施例二比較,可以利用高速進行處理。在實施例中,采用了二個針床的橫向編織機,也可以采用四個針床的橫向編織機。
當采用上述編織方法時,在將第一編織基片和第二編織基片的側端連接成筒狀體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橫向編織機,編織伸縮性改善的2×1羅紋孔眼,這對通過無縫制的編織實現(xiàn)編織物編織的多樣化有幫助。在本發(fā)明中,由于針跡密度大,因此,可以得到強度高,而且伸縮性好的筒狀2×1的肋條形編織物。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2×1羅紋孔眼組織的筒狀編織物基片的編織方法,在這種利用2×1羅紋孔眼構成的編織組織編織筒狀編織基片的方法中,采用橫向編織機,該機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而且在前后方向相互相對的至少一對前后針床,上述一對針床分別具有多根針,而上述一對針床在相對部位形成齒口,并且,上述針床的至少一個可以向左右推壓,針跡可以在上述針床間移動,將第一編織基片附著在第一針床上,而將第二編織基片附著在第二針床上,使它們前后重疊,并且第一編織基片和第二編織基片在編織寬度的側邊連接起來,其特征在于將由前后針床的各第1~6針組成的相互相對配置的共計12根針構成的針群適當分配作為筒狀編織基片的2×1羅紋孔眼的單元;將各個單元的第一針床的第1、6針作為形成第一編織基片的外表針跡用的織針,將第二針床的第1、6針作為形成第二編織基片的外表針跡用的織針,將第二針床的第2、4針作為形成第一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用的織針,將第一針床的第3、5針作為形成第二編織基片背面針跡用的織針,將其他的針作為針跡對齊用的空針;相對于針床上的所定區(qū)間的針,反復配置這個單元;(A)、為了將第二編織基片編成2×1羅紋孔眼,使固定在上述各單元的第二針床的第2、4針上的針跡移動至第一針床的空針上,而且將固定在第二針床的空針上的第二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移至第一針床的第3、5針處,之后,給第二針床的第1、6針和第一針床的第3、5針供應編織線,編織第二編織基片;以及(B)、為了將第一編織基片編成2×1羅紋孔眼,使固定在上述各單元的第一針床的第3、5針上的針跡移至第二針床的空針處,而且使固定在第一針床的空針上的第一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移至第二針床的第2、4針處,之后,給第一針床的第1、6針和第二針床的第2、4針供應編織線,編織第一編織基片;反復進行上述(A)、(B)工序的操作。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2×1羅紋孔眼組織的筒狀編織物基片的編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復進行上述(A)、(B)的工序后,使各單元的第1針床的第一針的針跡和第2針床的第二針的針跡,在第一或第二針床的第2針上重疊,而且使第二針床的第6針的針跡與第一針床的第5針的針跡,在第一或第二針床的第5針上重疊。
3.一種具有2×1羅紋孔眼組織的筒狀編織物基片的編織方法,在該方法中,可以利用2×1羅紋孔眼構成的孔眼組織,編織筒狀編織基片,該方法采用橫向編織機,該機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而且在前后方向相互相對的至少前后一對針床,上述一對針床分別具有多根針,再者,上述一對針床在其相對部位形成齒口,上述針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推壓,針跡可以在上述針床之間移動,將第一編織基片附著在第一針床上,而將第二編織基片附著在第二針床上,使它們前后重疊,而且第一編織基片和第二編織基片,在編織寬度的側邊連接起來,其特征在于將由上述第一針床的第1~6針和第二針床的第2~7針組成,再由相互移動一個針距的共計12根針構成的針群作為筒狀編織基片的2×1羅紋孔眼的單元;將各個單元的第一針床的第2、4針(或者第1、3針)作為形成第一編織基片的外表針跡用的織針,將第二針床的第5、7針(或第4、6針)作為形成第一編織基片用的織針,將由第一針床的第1、3針(或第2、4針)作為形成第二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用的織針,將由第二針床的第4、6針(或第5、7針)作為第二編織基片的外表針跡形成用的織針,將由第二針床的第5針(或第4針)形成的第一編織基片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第一針床的第5針(或第4針),將由第二針床的第7針(或第6針)形成的第一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第一針床的第6針(或第5針),將由第一針床的第1針(或第3針)形成的第二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第二針床的第2針(或第3針),將利用第一針床的第3針(或第4針)形成第二編織基片背面針跡對齊用的空針作為第二針床的第3針(或第4針);對于針床上的所設定區(qū)間的針,可以反復地配置這個單元;(A)、為了將第二編織基片編成2×1羅紋孔眼,將固定在上述各單元的第二針床的織針上的第一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移至第一針床的空針處,并且將固定在第二針床的空針上的第二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移至第一針床的織針處,之后,向固定第一針床和第二針床的第二編織基片的針供應編織線,編織第二個編織基片;(B)、為了將第一編織基片編成2×1羅紋孔眼,使固定在上述各單元的第一針床的織針上的第二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移至第二針床的空針處,并將固定在第一針床的空針上的第一編織基片的背面針跡移至第二針床的織針處,之后,給固定第一針床和第二針床的第一編織基片的針供應編織線,編織第一編織基片;反復進行上述的(A)、(B)工序的操作。
全文摘要
將前后一對針床的相對方向的各6根針,合計為12根針組成一單元。沿著針床配置多個這種單元,分派各單元的前后針床的第1和第6針形成外表針跡,一側的針床的第2、4針和另一側的針床的第3、5針形成背面針跡,利用其他的針作為針跡對齊用的空針。
文檔編號D04B1/10GK1181428SQ97119940
公開日1998年5月13日 申請日期1997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10月29日
發(fā)明者小杉治生, 奧野昌生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