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紉機的切布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縫紉機的切布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這種縫紉機的切布裝置公知一種切布裝置,布引導部被設置在縫紉機的壓板上,通過固定刀和可動刀切斷被送入該布引導部的布(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如圖4所示,在以往的切布裝置中,從縫紉機的頭部3向下方突出的推壓軸5 (壓桿)上下自由移動地設置,在該推壓軸5的下端安裝有壓板6。在壓板6上,在左右分支的壓腳6a、6b之間設置有布引導部8 (布料引導通路),在壓腳6a上固定有固定刀7,在壓腳6b上能夠左右移動地配置有可動刀15。另外,未圖示的可動刀驅動臂的筒狀基端部能夠圍繞推壓軸5旋轉地嵌插在推壓軸5的外周??蓜拥厄寗颖郾贿B結于未圖示的驅動傳遞機構,與縫紉機的驅動連動地進行圍繞推壓軸5的旋轉擺動。在可動刀驅動臂上固定有連結部件10,在連結部件10上能夠上下自由移動地軸支承有可動刀支承軸13 (工作桿),在可動刀支承軸13的中途安裝有卡定片14??蓜拥?5的基端被安裝在可動刀支承軸13的下端,可動刀15通過刀壓力調整彈簧28 (盤簧)被朝向下方施力。固定刀7以其一部分與可動刀15重疊的方式被配置在可動刀15的下方。而且,可動刀15將刀壓力調整彈簧28的彈性產生的推壓力提供給固定刀
7。以下,將可動刀15推壓固定刀7的力稱為刀壓力。通過以上的結構,可動刀15與縫紉機的驅動連動地在固定刀7的上表面滑動接觸,同時左右移動,被輸送到布引導部8的布C的上端被固定刀7、可動刀15剪齊。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1- 137581號公報在所述切布裝置的構造中,在產生了刀壓力的狀態(tài)下,兩刀滑動接觸,因此對刀產生磨損。所述切布裝置與不產生刀壓力的公知的包縫機的切布裝置相比,容易產生刀的磨損。此外,若刀壓力高,則越高,刀的磨損越被促進。在所述切布裝置中,被固定在壓板上的固定刀在縫紉機驅動時通過從針板上表面進出的送布牙與壓板一起上下移動。而且,可動刀抵抗刀壓力調整彈簧的彈性也與固定刀一起上下移動,因此,在兩刀上升時,刀壓力變高。也就是說,在所述送布裝置的構造上,在縫紉機驅動時,壓板通過送布牙從針板上表面的進出而上下移動,因此存在刀壓力周期性地變高而促進刀的磨損的問題。而且,在所述送布裝置中,當布被送入壓板的布引導部時,壓板及固定刀上升布的厚度的量。而且,可動刀抵抗刀壓力調整彈簧的彈性而與固定刀一起上升,因此刀壓力變高。被送入壓板的布引導部的布的厚度越厚,刀壓力變得越高。因此,在以往的切布裝置中,為抑制刀的磨損,需要與被送入壓板的布引導部的布的厚度相應地改變卡定片相對于可動刀支承軸的安裝位置,調整刀壓力。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課題是,以提供一種縫紉機的切布裝置為目的,抑制因縫紉機驅動時的壓板的上下移動而促進刀的磨損,另外,不需要為減少刀的磨損而與送入壓板的布引導部的布的厚度相應地調整刀壓力。技術方案I的縫紉機的切布裝置具有:推壓軸,能夠沿上下方向移動地被設置在縫紉機的頭部;壓板,設置在所述推壓軸的下端,并形成左右分支的壓腳;固定刀,固定在所述壓腳的一方;可動刀,與壓腳的另一方以及固定刀局部重疊地被配置,并且在推壓固定刀的同時與該固定刀滑動接觸,并左右移動,所述縫紉機的切布裝置通過所述固定刀和所述可動刀切斷向設置在所述壓腳之間的布引導部送入的布,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刀壓力調整裝置,該刀壓力調整裝置能夠任意地設定使所述可動刀向所述固定刀推壓的力并保持為一定。技術方案2的縫紉機的切布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刀壓力調整裝置具有:氣缸,該氣缸通過伸縮桿將所述可動刀向固定刀推壓;調節(jié)器,該調節(jié)器與氣缸連結,并向所述氣缸供給將壓力控制為一定的空氣。發(fā)明的效果根據本發(fā)明,在縫紉機驅動時,即使壓板上下移動,另外,即使布被送入壓板的布引導部,也能夠一定地保持刀壓力,因此能夠減輕固定刀和可動刀的磨損,并提高刀的耐久性。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送出臂型縫紉機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表示可動刀機構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表示刀壓力調整裝置的概要圖。圖4是表示以往例的送出臂型縫紉機的切布裝置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
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例。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送出臂型縫紉機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表示可動刀機構A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表示刀壓力調整裝置B的概要圖。如圖1所示,機筒I沿送布方向X延伸地形成,在機筒I的基端側立設有機座2的基端,該機座2在與機筒I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水平地延伸地構成。在機座2的前端,向機筒I的前端側的上方延伸地連設有頭部3。在頭部3上,能夠在上下方向上移動地配置有推壓軸5。該推壓軸5的下端部從頭部3的下壁向下方突出,在該突出下端部安裝有壓板
6。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的壓板6,對于與圖4所示的現有技術相同的部分,以下,使用與圖4相同的附圖標記基于圖4進行說明。在壓板6上,在左右分支的壓腳6a、6b之間設置有布引導部8,在一個壓腳6a上固定有固定刀7。壓板6與未圖示的壓桿的操作連動并能夠相比于機筒I向上方遠離。以下,對可動刀機構A進行說明。在推壓軸5上,外嵌有圖2所示的可動刀驅動臂9,可動刀驅動臂9在頭部3內與驅動傳遞機構(未圖示)連結。可動刀驅動臂9在下端具有臂部9a,連結部件10被安裝在臂部9a上。在連結部件10上,經由上下地形成的一對支承孔12、12,能夠上下滑動地支承有可動刀支承軸13,在可動刀支承軸13的中途安裝有卡定片14。在可動刀支承軸13的下端形成有固定片13a,在固定片13a上安裝有可動刀15的基端。固定片13a和可動刀15被嵌入刀架16,刀架16通過螺釘11、11固定在固定片13a上。可動刀15的前端側被配置在壓腳6b上,可動刀15的左右移動在縫紉機驅動時在壓板6附近進行。以上,通過可動刀機構A的結構,可動刀驅動臂9經由驅動傳遞機構與縫紉機的驅動連動地圍繞推壓軸5旋轉擺動,可動刀15推壓壓板6的固定刀7,同時與固定刀7滑動接觸,并左右地進退移動。如圖2所示,托架17通過螺釘18、18被固定在可動刀驅動臂9的臂部9a上,另外,氣缸19通過配置在臂部9a的附近并且配置在可動刀15的上方的螺釘20、20被固定在該托架17上。在托架17上,左右分別設置有兩個螺釘18、18用的螺釘孔,螺釘20、20用的螺釘孔設置為上下長的長孔,能夠上下左右地調整氣缸19的安裝位置。在氣缸19的下方配置有推壓板25,推壓板25通過螺釘26被固定在可動刀支承軸13的固定片13a的上表面。從氣缸19向下方突出地延伸的伸縮桿19a的前端部與推壓板25的上表面抵接地配置。推壓板25通過氣缸19的空氣壓力經由伸縮桿19a被壓下,將可動刀15向固定刀7推壓。以下,關于刀壓力調整裝置B進行說明。刀壓力調整裝置B由氣缸19、調節(jié)器22、壓縮機24、空氣管21及空氣管23構成,氣缸19和調節(jié)器22通過空氣管21連結,調節(jié)器22和壓縮機24通過空氣管23連結。壓縮機24作為氣缸19的驅動所需的空氣的供給源設置。向氣缸19供給的空氣的壓力通過調節(jié)器22以任意的值被一定地保持。而且,通過向氣缸19供給的空氣,伸縮桿19a壓下推壓板25,可動刀15推壓固定刀7。也就是說,可動刀15推壓固定刀7的刀壓力通過調節(jié)器22的設定值調整。通過以上的刀壓力調整裝置B的結構,在縫紉機驅動時,即使壓板6及固定刀7通過送布牙(未圖示)從針板(未圖示)上表面的進出而上下移動,也能夠將刀壓力保持一定。另外,根據刀壓力調整裝置B,能夠與被送入布引導部8的布的厚度無關地將刀壓力保持一定。因此,具有刀壓力調整裝置B的切布裝置與以往的切布裝置相比,能夠減輕固定刀7和可動刀15的磨損,并能夠提高兩刀的耐久性。此外,作為調節(jié)器優(yōu)選使用對于壓力變動響應性高的精密調節(jié)器。附圖標記的說明I 機筒2 機座3 頭部6 壓板7固定刀9可動刀驅動臂15可動刀17 托架19 氣缸22調節(jié)器
25推壓板A可動刀機構B刀壓力調整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縫紉機的切布裝置,具有:推壓軸,所述推壓軸能夠在上下方向上移動地設置在縫紉機的頭部;壓板,所述壓板設置在所述推壓軸的下端,形成左右分支的壓腳;固定刀,所述固定刀固定在所述壓腳的一方;可動刀,所述可動刀與壓腳的另一方和固定刀局部重疊地配置,并且,在推壓固定刀的同時與該固定刀滑動接觸,并左右移動,所述縫紉機的切布裝置通過所述固定刀和所述可動刀切斷向設置在所述壓腳之間的布引導部送入的布,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刀壓力調整裝置,所述刀壓力調整裝置能夠任意地設定使所述可動刀向所述固定刀推壓的力并保持一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的切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壓力調整裝置具有:氣缸,所述氣缸通過伸縮桿將所述可動刀向固定刀推壓;調節(jié)器,所述調節(jié)器與氣缸連結,并向所述氣缸供給將壓力控制為一定的空氣。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縫紉機的切布裝置,抑制因縫紉機驅動時的壓板的上下移動而促進刀的磨損的情況,另外,不需要為減少刀的磨損而與送入壓板的布引導部的布的厚度相應地調整刀壓力。在縫紉機的切布裝置中,具有由氣缸(19)、調節(jié)器(22)、壓縮機(24)、空氣管(21)及空氣管(23)構成的刀壓力調整裝置(B)。通過調節(jié)器(22)將恒定地控制壓力的空氣向氣缸(19)供給,因此,氣缸(19)的伸縮桿(19a)將可動刀(15)向下方推壓,并能夠將可動刀(15)推壓固定刀(7)的力恒定地保持。
文檔編號D05B37/06GK103114389SQ201210461348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fā)明者武田誠二, 引口省三, 西條滿 申請人:飛馬縫紉機制造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