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制造圓筒形針織物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在具有至少兩個相互對置的針床的橫機上制造圓筒形針織物的方法,這種圓筒形針織物在每個線圈橫列中都具有右線圈和左線圈,其中至少沿著圓筒形針織物的高度區(qū)段,在一個線圈橫列的右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左線圈,且在該線圈橫列的左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右線圈。
背景技術:
圓筒形針織物可以制成平針針織物,但平針針織物具有在針織物邊緣處卷曲的趨勢。它們也可以形成羅紋針織物,其中右線圈與左線圈相交替,由此產(chǎn)生具有較高的橫向彈性和相對高的縱向彈性的針織物。用于制造這種圓筒形羅紋針織物的方法例如在BE 789902 Al中被公開。在那里,用于前身和后身的右線圈和左線圈交替地分別在一個三角座滑架動程中形成。在這里,有很多用于連接線圈的紗線材料在前針床和后針床上被弓I入到針織物中。由此產(chǎn)生具有較高彈性的不穩(wěn)定的針織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制造一種圓筒形針織物匹布,其在縱向上具有高的穩(wěn)定性和相對小的彈性,且在針織物邊緣處不會卷曲。采用一種用于在具有至少兩個相互對置的針床的橫機上制造圓筒形針織物的方法,即可實現(xiàn)該目的,這種圓筒形針織物在每個線圈橫列中都具有右線圈和左線圈,其中至少沿著圓筒形針織物的高度區(qū)段,分別在一個線圈橫列的右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左線圈,且在該線圈橫列的左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右線圈,該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a)通過至少一個線圈橫列制造圓筒形基本針織物,其中在一個針床的帶有線圈的每個織針的對面分別是另一個針床的一個空織針;
b)在已把有待織成左線圈的線圈事先移圈到對置的針床上之后,在第一和/或第二針床上形成右線圈;
c)把在步驟b)中移圈的線圈移回到其起始織針上;
d)在已把左線圈移圈到對置的針床上之后,在第一和/或第二針床上形成所述左線
圈;
e)把在步驟d)中移圈的線圈移回到其起始織針上;
f)在已把在步驟b)中形成的右線圈移圈到對置的針床上之后,在第一和/或第二針床上,利用在步驟d)中已形成左線圈的織針,形成右線圈;
g)把在步驟f)中移圈的線圈移回到其起始織針上;
h)在已把左線圈移圈到對置的針床上之后,在第一和/或第二針床上,利用在步驟b) 中已形成右線圈的織針,形成所述左線圈;
i)把在步驟h)中移圈的線圈移回到其起始織針上;j)重復步驟b)至i)。采用該方法制得的圓筒形針織物的右線圈和左線圈不僅在線圈橫列中交替,而且在線圈縱行的方向上交替。采用這種交織技術將避免針織物邊緣卷曲。此外,由于右線圈和左線圈還在線圈縱行的方向上交替,使得針織物在縱向上的彈性較小。因此由這種圓筒形針織物優(yōu)選能制得用于家具等的傳動帶或包套,對此希望有較小的縱向延展度和較高的穩(wěn)定性,以便能確保針織物的較高的形狀穩(wěn)定性。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制得的圓筒形針織物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圓筒形針織物的內側面和外側面具有相同的外觀。由于右線圈和左線圈交替地制造,故布面上的右線圈被布面上的左線圈的浮紗覆蓋。針織物由此得到一種織紋外觀。交替地制造右線圈和左線圈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在制造針織物時的紗線需求量可以保持得相對較小。為了產(chǎn)生所希望的縱向彈性和橫向彈性,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制造針織物。一種用于在針織物的橫向和縱向上產(chǎn)生特別高的穩(wěn)定性的可行方案在于,在線圈橫列和線圈縱行中右線圈和左線圈分別交替地錯開。根據(jù)該方法的另一種可行設計方案,步驟b)至e)可以重復至少一次,步驟f)至 i)也重復至少一次。如果以此方式制得針織物,則具有右線圈和左線圈的區(qū)段沿著多個線圈橫列在針織物的圓周方向上處于相同的位置,然后右線圈和左線圈相對地錯開,也就是說,利用先前已形成右線圈的那些織針來形成左線圈,反之亦然。如果按照這種方式制得針織物,則該針織物在縱向上所具有的彈性大于右線圈和左線圈在每個相繼的線圈橫列中錯開時的彈性。線圈橫列中的右線圈和左線圈的順序也可以改變。因而可以分別以1:1、2:2或 3:3的右-左織紋來編織線圈橫列,也就是說,一個右線圈和一個左線圈,或者兩個右線圈和兩個左線圈,或者三個右線圈和三個左線圈,分別沿著整個線圈橫列交替地形成。不言而喻,右線圈和左線圈的數(shù)量不必相等。因此也可以分別采用2:1、3:1或3:2的右-左織紋來編織線圈橫列,也就是說,所具有的右線圈多于左線圈。反之,也可以規(guī)定左線圈多于右線圈,且例如分別以1 2、1 3或2 3的右-左織紋來編織線圈橫列。為每個線圈橫列選擇不同的織紋(Bindimg),就可以特別是影響針織物的橫向彈性。優(yōu)選為整個針織物選擇規(guī)則的織紋設計。但也可以選擇使得右線圈和左線圈在線圈橫列中至少在某些區(qū)域不規(guī)則地分布。采用該方法可以把圓筒形針織物要么編織成封閉的圓筒,要么編織成一側開口的圓筒。還可以在一些線圈橫列中把緯紗喂入到圓筒形針織物中,其方式為,利用緯紗在針床的空織針上形成集圈線圈。以此方式可以把針織物的橫向延展度減小到所希望的程度上。針織物由此得到更高的穩(wěn)定性。作為用于緯紗的材料,可以考慮采用玻璃纖維、芳香族聚酰胺或類似的穩(wěn)定的材料。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在每個線圈橫列中都具有右線圈和左線圈的圓筒形針織物,其中在一個線圈橫列的右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左線圈,且在該線圈橫列的左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右線圈,這種圓筒形針織物采用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的方法,在具有至少兩個相對而置的針床的橫機上制得。
下面借助附圖詳細地介紹本發(fā)明的方法的優(yōu)選的設計方案。圖1-圖7示出用于實施第一方法的過程的針織橫列的順序; 圖8-圖14示出用于實施第二方法的過程的針織橫列的順序。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這里,兩種方法的全部針織橫列RO-RM都在一個所謂的紡絲流程圖中示出。分別示意性地示出了前針床V和后針床H。前針床的織針用帶有大寫字母A至Z的短橫線表示,后針床H的織針用帶有小寫字母a至ζ的短橫線表示。在橫列RO中示出,在開始制造圓筒形針織匹布時在前針床V和后針床H上布置織針,其中在前和后針床V、H上布置帶有線圈的每第二個織針,且在針床V、H的帶有線圈的每個織針的對面是另一個針床H、V的一個空織針。在橫列Rl中,把后針織坯布的每第二個線圈,亦即后針床??!的織針么!!、〗^“^ 的線圈,移圈到前針床V的分別對置的空織針D、H、L、P、Τ、X上,然后在橫列R2中,在后針床的其線圈尚未被移圈的織針b、f、j、n、r、V、Z上形成用于后針織坯布的右線圈。隨后在橫列R3中,把后針織坯布的在橫列Rl中已被移圈到前針床上的線圈再移回到其起始織針 d、h、l、p、t、x上。在橫列R4中,把前針織坯布的每第二個線圈,也就是前針床的織針A、E、 I、M、Q、U和Y的線圈,移圈到后針床H的分別對置的空織針a、e、i、m、q、u和y上,然后在橫列R5中,在前針床的其線圈尚未被移圈的織針C、G、K、0、S、W上形成用于前針織坯布的右線圈。接下來在橫列R6中,把前針織坯布的在橫列R4中已被移圈到后針床上的線圈再移回到前針床V的其起始織針A、E、I、M、Q、U和Y上。因而在橫列Rl至R6中,在前針床(織針C、G、K、0、S、W)和后針床(織針b、f、j、n、 r、v、z)上分別利用每第二個織針,已在前和后針織坯布中形成右線圈。隨后在橫列R7中,把后針織坯布的每第二個線圈,亦即后針床的織針d、h、1、ρ、 t、x的線圈,再次移圈到前針床的分別對置的空織針D、H、L、P、T和X上。接下來在橫列R8 中,在后針織坯布的在橫列R7中被移圈到前針床的織針D、H、L、P、T和X上的線圈上形成線圈。然后在橫列R9中,把后針織坯布的在橫列R8中已在前針床上形成的線圈移回到后針床的其起始織針d、h、l、p、t和χ上。這些線圈在后針織坯布的布面上表現(xiàn)為左線圈。接下來在橫列RlO中,把前針織坯布的每第二個線圈,亦即前針床的織針A、E、I、M、Q、U和Y 的線圈,再次移圈到后針床的分別對置的空織針a、e、i、m、q、u和y上,然后在橫列Rll中, 在前針織坯布的在橫列RlO中被移圈到后針床的織針a、e、i、m、q、U、y上的線圈上形成線圈。在橫列R12中,把前針織坯布的在橫列Rll中已在后針床上形成的線圈又移回到前針床的其起始織針A、E、I、M、Q、U、Y上。這些線圈在前針織坯布的布面上因而表現(xiàn)為左線圈。在橫列R7至R12中,在分別對置的針床上分別利用每第二個帶有線圈的織針,已在前和后針織坯布中形成左線圈。在前針床上,這些織針是織針A、E、I、M、Q、U、Y,在后針床上,這些織針是織針b、f、j、η、r、ν和ζ??傊?,由此在橫列Rl至R12中,已在前和后針床上利用交替的右和左線圈制得完整的線圈橫列。
在橫列1 13中(圖4),把后針床的后針織坯布13、廠」、11、1~、¥和2的線圈移圈到前針床的分別對置的空織針B、F、J、N、R、V、Z上,然后在橫列R14中,在后針床的其線圈尚未被移圈的織針d、h、l、p、t、x上形成用于后針織坯布的右線圈。在橫列R15中,把后針織坯布的在橫列R13中已被移圈到前針床上的線圈再移回到其起始織針b、f、j、n、r、V和ζ上。 隨后在橫列R16中,把前針織坯布的每第二個線圈,亦即前針床的織針C、G、K、0、S、W的線圈,移圈到后針床的分別對置的空織針c、g、k、o、S、w上,以便接下來能夠在橫列R17中,在前針床的其線圈尚未被移圈的織針A、E、I、M、Q、U、Y上形成用于前針織坯布的右線圈。接下來在橫列R18中,把前針織坯布的在橫列R16中已被移圈到后針床上的線圈再移回到前針床的其起始織針C、G、K、0、S和W上。因而在橫列R13至R18中,利用已在橫列R7至R12中形成左線圈的那些織針,在前和后針織坯布中形成了右線圈。接下來在橫列R19中,在后針床的織針b、f、j、n、r、V、z上,把后針織坯布的線圈移圈到前針床的分別對置的空織針B、F、J、N、R、V和Z上,然后在橫列R20中,在后針織坯布的在橫列R19中被移圈到前針床的織針B、F、J、N、R、V和Z上的線圈上又形成線圈。在橫列R21中,把后針織坯布的在橫列R20中已在前針床上形成的線圈移回到后針床的其起始織針b、f、j、n、r、V、Z上。這些線圈因而在后針織坯布的布面上表現(xiàn)為左線圈。在橫列 R22中,把前針織坯布的每第二個線圈,亦即前針床的織針C、G、K、0、S和W的線圈,移圈到后針床的分別對置的空織針c、g、k、ο、s、w上,然后在橫列R23中,在前針織坯布的在橫列 R22中被移圈到后針床的織針c、g、k、ο、s、w上的線圈上形成線圈。在橫列RM中把前針織坯布的已在橫列R23中形成的那些線圈移回到前針床的其起始織針C、G、K、0、S、W上之后,這些線圈在前針織坯布的布面上表現(xiàn)為左線圈??傊蚨跈M列R13至RM中,利用已在橫列Rl至R6中形成右線圈的那些織針, 在前和后針織坯布中形成了左線圈。在橫列Rl至R24中的所述流程重復進行,直至得到所希望數(shù)量的線圈橫列。因而在此處所述的方法變型方案中,無論在針織物的縱向上還是在其橫向上,都交替地形成右線圈和左線圈,由此使得針織坯布的外側面和內側面具有相同的外觀。根據(jù)圖8至14的方法與根據(jù)圖1至7的方法的區(qū)別在于緯紗喂給 (Schussfadeneinlage),其在橫列 RSl (圖 8)、RS2 (圖 9)、RS3 (圖 11)和 RS4 (圖 12)中有所不同。通過緯紗,在此分別利用針床的每第四個織針形成集圈線圈(Fanghenkel)。在隨后的橫列R2、R5、R14和R17中,首先形成線圈,然后又把分別喂入先前橫列中的緯紗脫圈 (未示出)。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在具有至少兩個相互對置的針床(V、H)的橫機上制造圓筒形針織物的方法,這種圓筒形針織物在每個線圈橫列中都具有右線圈和左線圈,其中至少沿著圓筒形針織物的高度區(qū)段,分別在一個線圈橫列的右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左線圈, 且在該線圈橫列的左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右線圈,該方法具有如下步驟a)通過至少一個線圈橫列制造圓筒形基本針織物,其中在第一針床(V、H)的帶有線圈的每個織針的對面是第二針床(H、V)的一個空織針;b)在已把有待織成左線圈的線圈事先移圈到對置的針床上之后,在第一和/或第二針床上形成右(b、f、j、n、r、z ;C、G、K、0、W)線圈;c)把在步驟b)中移圈的線圈移回到其起始織針上;d)在已把左線圈((1、11、1、?、11乂3、1^、0、們移圈到對置的針床上之后,在第一和/ 或第二針床上形成所述左線圈;e)把在步驟d)中移圈的線圈移回到其起始織針上;f)在已把在步驟b)中形成的右線圈移圈到對置的針床上之后,在第一和/或第二針床上,利用在步驟d)中已形成左線圈的織針,形成右線圈(d、h、1、ρ、t、χ ;Α、Ε、I、Μ、Q、U、 Y);g)把在步驟f)中移圈的線圈移回到其起始織針上;h)在已把左線圈(b、f、j、η、r、ν、ζ;C、G、K、0、S、W)移圈到對置的針床上之后,在第一和/或第二針床上,利用在步驟b)中已形成右線圈的織針,形成所述左線圈;i)把在步驟h)中移圈的線圈移回到其起始織針上;j)重復步驟b)至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至e)分別重復至少一次,接下來步驟f)至i)重復至少一次。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別以1 1、2 2或3 3的右-左織紋來編織線圈橫列。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別采用2:1、3:1或3:2的右-左織紋來編織線圈橫列。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別采用1 2、1 3或2 3的右-左織紋來編織線圈橫列。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圓筒形針織物形成封閉的或一側開口的圓筒。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些線圈橫列(RSI、RS2、 RS3、RS4)中把緯紗喂入到圓筒形針織物中,其方式為,利用緯紗在針床的空織針上形成集圈線圈。
8.一種在每個線圈橫列中都具有右線圈和左線圈的圓筒形針織物,其中至少沿著圓筒形針織物的高度區(qū)段,分別在一個線圈橫列的右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左線圈,且在該線圈橫列的左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右線圈,這種圓筒形針織物采用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的方法制得。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在具有至少兩個相互對置的針床(V、H)的橫機上制造圓筒形針織物的方法,這種圓筒形針織物在每個線圈橫列中都具有右線圈和左線圈,其中在一個線圈橫列的右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左線圈,且在該線圈橫列的左線圈之后跟隨著下一個線圈橫列中的右線圈。
文檔編號D04B7/32GK102418226SQ20111027527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法伊倫施密德 O. 申請人:H. 斯托爾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