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82890閱讀:45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
例如,作為2踏板式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其在縫紉機臺板的下方、即操作人員的腳下設有2個踏板,把一個踏板向前方踏、則壓腳上升,當減少該踏板的踏入量、則壓腳會漸漸下降,一旦解除踏板的踩踏(將開放踏板)則壓腳便下降到壓布位置。隨后,在把壓腳下降到壓布位置的狀態(tài)下向前方踏另一個踏板,用以啟動縫紉機本體。
此外,1踏板式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例如,如省略圖示的特開平11-66813號公告所示的,是用驅動馬達使壓腳可移動于壓布位置和上升位置之間的結構,并且在不踏踏板的狀態(tài)下、即踏板位于中立位置時,壓腳被保持在上升位置與壓布位置之間的高度,若把踏板踏到前踏位置、則踏腳被移動到壓布位置并開始縫制。
此外,其他的還有,特開2001-149681號公報所公開的1踏板式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是用電位計檢測出踏板的踏入量,并根據從電位計的輸出電壓使壓腳升降用馬達按規(guī)定方向旋轉,如

圖15所示,這樣在踏板P位于基準位置Dk時使壓腳移動到上升位置,把壓腳P往前方踏并在從基準位置Dk到踏入位置Df之間操作踏板P,則壓腳就對應于踏板P的操作位置在從上升位置到壓布位置之間無級地移動。另外,當把踏板P踏超過踏入位置Df并進一步踏入時,則開始縫紉處理。
但是,如上所述,抬壓腳裝置,當其具有根據由操作人員的踏板踏入量使壓腳向規(guī)定高度移動的結構時,有為了把壓腳移動而需要時間的問題,或要把移動到規(guī)定位置的壓腳停止在該位置時、操作人員必須維持以規(guī)定量踏入踏板的狀態(tài)等操作性差的問題。
并且,在2踏板式抬壓腳裝置上,有在結束用壓腳壓布以后,要開始被縫制物的縫制必須操作另一個踏板,壓腳的移動與縫制開始操作不連貫等操作性差的問題。
此外,還有上下驅動壓腳的驅動控制系統(tǒng),對應于2個踏板必須要有2個系統(tǒng),其抬壓腳裝置過大·過復雜等的問題。
并且,由于上述的特願平11-66813號公報和特開2001-149681號公報所公開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都是用把踏板向前方踏的方法使壓腳下降的結構,所以,例如對于使用把踏板向前踏、壓腳就上升結構的抬壓腳裝置的操作人員,用于驅動壓腳的踏板操作與此相反,并有產生不適感等的問題。
本發(fā)明考慮到上述的情況,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迅速進行壓腳定位及縫紉機縫制開始動作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之1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由于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了一個周期的線跡的時刻,若踏板位于中立位置、則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并且,壓腳若處于前踏位置的狀態(tài)、則根據該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所以,例如對于使用以往的具有把踏板向前方踩踏、壓腳就上升結構的抬壓腳裝置的操作人員,因用于驅動壓腳的踏板操作與以往的沒有變化,所以可進行無不適感的操作。
另外,只調節(jié)踏板的踏入量,即可根據被縫制物的厚度容易地調節(jié)壓腳的高度位置,可提高操作性。
本發(fā)明之2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具有從上面壓住被縫制物的壓腳、在由上述壓腳壓住的上述被縫制物上形成線跡的縫制機構、把上述壓腳在壓布位置與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移動的壓腳移動裝置、在不踩踏時配置于中立位置并可從該中立位置向前踏位置及后踏位置移動的踏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以下述方式對于上述壓腳移動機構進行控制,即,當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了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若把上述踏板后踏、則使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的、同時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2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由于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了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若把踏板后踏、則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所以,例如對于使用以往的把踏板踏向后方、則壓腳就移動到壓布位置的結構的抬壓腳裝置的操作人員,因用于驅動壓腳的踏板操作與以往的沒有變化,所以可進行無不適感的操作。
本發(fā)明之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具有從上面壓住被縫制物的壓腳、在由上述壓腳壓住的上述被縫制物上形成線跡的縫制機構、把上述壓腳在壓布位置與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移動的壓腳移動裝置、在不踩踏時配置于中立位置并可從該中立位置向前踏位置及后踏位置移動的踏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以下述方式對于上述壓腳移動機構進行控制,即,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的時刻,上述踏板若位于上述中立位置、則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并且,上述踏板若處于前踏的狀態(tài)、則根據該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隨后,若把上述踏板后踏、則使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由于若踏板在中立位置、就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并且,若踏板處于前踏的狀態(tài)、則根據該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隨后,若把踏板后踏、則使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所以,對于使用過以往的把踏板向前方踏入、則壓腳就上升,若把踏板向后方踏入、則壓腳就移動到壓布位置的結構的抬壓腳裝置的操作人員來說,因用于驅動壓腳的踏板操作與以往的沒變化,可以無不適感地進行操作。
此外,只調節(jié)踏板的踏入量,即可根據被縫制物的厚度容易地調節(jié)壓腳的高度位置,可改善操作性。
另外,由于只要把踏板踏到后踏位置,就可以不進行例如縫制開始開關等的任何操作而自動地開始縫制處理,故可以改善操作性。
本發(fā)明之4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是根據本發(fā)明之2或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后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后踏第1位置(B1)、比該后踏第1位置更后踏的后踏第2位置(B2),上述控制機構,在上述踏板被踏到上述后踏第1位置時使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上述踏板被踏到上述后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4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2或3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把踏板踏到后踏第1位置時、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當踏板踏到后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所以與使用把踏板向后踏位移動、壓腳就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自動啟動縫紉機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時相比,例如,在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以后,可以再把壓腳上升,所以可以正確地進行被縫制物定位的操作。
并且,由于把踏板的位置設定為后踏第1位置和后踏第2位置的2個位置,所以,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本發(fā)明之5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是根據本發(fā)明之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踏板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并且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上述控制機構,當把上述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上述第2踏板后踏時、則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5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3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把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第2踏板后踏時、則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所以,可以防止因操作人員在第1踏板的操作中的錯誤而使縫紉機發(fā)生啟動不良等情況。
本發(fā)明之6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是根據本發(fā)明之1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踏板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并且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上述縫制機構,當把上述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上述第2踏板前踏時、則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6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1同樣的效果,并且,當把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第2踏板后踏時、則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因此,只要把踏板踏到前踏位置,就可以例如不進行任何縫制開始開關等的操作而自動地開始縫紉處理,故可以改善操作性。
本發(fā)明之7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是根據本發(fā)明之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踏板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并把上述第2踏板的后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后踏第1位置和比該后踏第1位置更后踏的后踏第2位置,并且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上述縫制機構,當把上述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上述第2踏板踏到上述后踏第1位置時、則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當把上述第2踏板踏到上述后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7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3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把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第2踏板踏到后踏第1位置時、則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當把第2踏板踏到后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所以,可以防止因操作人員在第1踏板的操作中的錯誤而使縫紉機發(fā)生啟動不良等情況。
此外,與使用把踏板移動到后踏位置就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自動啟動縫紉機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時相比,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另外,由于把第2踏板的位置設為后踏第1位置和后踏第2位置的2個位置,所以,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本發(fā)明之8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是根據本發(fā)明之1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踏板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并把上述第2踏板的前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前踏第1位置和比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上述縫制機構在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上述控制機構,當把上述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上述第2踏板踏到上述前踏第1位置時、則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當把上述第2踏板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8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1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把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第2踏板踏到前踏第1位置時、則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當把上述第2踏板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所以,可以防止因操作人員在第1踏板的操作中的錯誤而使縫紉機啟動等發(fā)生不良的情況。
此外,與使用把踏板移動到后踏位置、就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自動啟動縫紉機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時相比,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另外,由于把第2踏板的位置設定為前踏第1位置和前踏第2位置的2個位置,所以,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本發(fā)明之9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具有從上面壓住被縫制物的壓腳、在由上述壓腳壓住的上述被縫制物上形成線跡的縫制機構、把上述壓腳在壓布位置與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移動的壓腳移動裝置、在不踩踏時配置于中立位置并可從該中立位置向前踏位置及后踏位置移動的踏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以下述方式對于上述壓腳移動機構進行控制,即,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了一個周期的線跡的時刻,上述踏板若位于上述中立位置、則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最高上升位置,并且,若上述踏板處于前踏的狀態(tài)、則使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
根據本發(fā)明之9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由于踏板若位于中立位置、則把壓腳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并且,若踏板處于前踏的狀態(tài)、則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所以,不能在從最高上升位置到壓布位置之間無級調節(jié)壓腳的位置,只對應于踏板或是中立位置、或是前踏狀態(tài)把壓腳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或中間位置。即,操作人員對于壓腳高度的調節(jié),只要從是中立位置還是前踏位置的2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故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本發(fā)明之10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是根據本發(fā)明之9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前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前踏第1位置、和比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上述控制機構,在上述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1位置時、使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中間位置,在上述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使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10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9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在踏板被踏到前踏第1位置時、使壓腳移動到中間位置,踏板被踏到前踏第2位置時、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所以,操作人員對于壓腳高度的調節(jié)以及縫紉機的啟動,只要從中立位置、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的3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故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本發(fā)明之11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是根據本發(fā)明之9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前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前踏第1位置、比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比該前踏第2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3位置,上述控制機構,在上述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1位置時、使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中間位置,在上述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使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上述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3位置時、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11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9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在踏板被踏到前踏第1位置時、使壓腳移動到中間位置,踏板被踏到前踏第2位置時、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踏板被踏到前踏第3位置時、啟動縫紉機,所以,操作人員對于壓腳高度的調節(jié)及縫紉機的啟動,只要從中立位置、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前踏第3位置的4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故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本發(fā)明之12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是根據本發(fā)明之9所述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踏板被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并且把第2踏板的前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前踏第1位置和比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并且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上述控制機構,當上述第1踏板被前踏時、就把壓腳上升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1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12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9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第1踏板被前踏時、就把壓腳上升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1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所以,可以防止因操作人員在第1踏板的操作中的錯誤而啟動縫紉機等發(fā)生不良的情況。
另外,只要把踏板踏到前踏第2位置,就可以不必操作任何例如縫制開始開關等而自動地開始縫制處理,所以可改善操作性。
此外,對于壓腳高度及縫紉機的啟動,只要從中立位置、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的3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故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本發(fā)明之1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是根據本發(fā)明之9所述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踏板被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并且把上述第2踏板的前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前踏第1位置、比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和比該前踏第2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3位置,并且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上述控制機構,當上述第1踏板被前踏時、就把壓腳上升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1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3位置時、啟動縫紉機。
根據本發(fā)明之1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9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上述第1踏板被前踏時、就把壓腳上升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1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3位置時、就啟動縫紉機,所以,可以防止因操作人員在第1踏板的操作中的錯誤而啟動縫紉機等發(fā)生的不良情況。
另外,與使用把踏板移動到后踏位置、就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自動啟動縫紉機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時相比,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此外,對于壓腳高度及縫紉機的啟動,只要從中立位置、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前踏第3位置的4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故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圖2是縫制機構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側視圖。
圖3是送布臺驅動機構結構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圖4是抬壓腳裝置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側視圖。
圖5是踏板位置的主要部分的側視圖。
圖6是踏板的踏入量與電位計的輸出電壓對應的曲線圖。
圖7是控制機構的構成方塊圖。
圖8是用控制機構處理的流程圖。
圖9(A)是在被縫制物的定位操作時的踏板位置與壓腳位置關系的時序圖、及(B)是1個周期的踏板位置、壓腳位置及縫紉機速度的關系的時序圖。
圖10是用實施例2的控制機構處理的流程圖。
圖11是踏板位置的主要部分的側視圖。
圖12(A)是在被縫制物的定位操作時的踏板位置與壓腳位置關系的時序圖、及(B)是1個周期的踏板位置、壓腳位置及縫紉機速度的關系的時序圖。
圖13(A)是實施例3的在被縫制物的定位操作時的踏板位置與壓腳位置關系的時序圖、及(B)是1個周期的踏板位置、壓腳位置及縫紉機速度的關系時序圖。
圖14(A)是實施例4的在被縫制物的定位操作時的踏板位置與壓腳位置關系的時序圖、及(B)是1個周期的踏板位置、壓腳位置及縫紉機速度的關系時序圖。
圖15是以往的抬壓腳裝置的踏板位置的主要部分的側視圖。
圖中A-中立位置,B-后踏位置,B1-后踏第1位置,B2-后踏第2位置,C-前踏位置,2-壓腳,3-縫制機構,4-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5-踏板,40-壓腳驅動機構,48-壓腳升降用馬達,50-踏板傳感器,70-控制機構。
(實施例1)如圖1所示,鎖扣眼縫紉機1被放置支承在縫紉機工作臺10上,并且在該縫紉機工作臺10上還設有縫紉機馬達74、用于輸入形成鎖扣眼線跡(省略圖示)和扣眼的各種數據的操作面板6,并且,在縫紉機工作臺10右端部的箱體內設有進行驅動控制壓腳2的控制機構70。此外,該控制機構70,具有用于控制構成縫紉機1的各種驅動機構(縫制機構3、送布臺驅動機構16、切布刀驅動機構(無圖示)等)的控制機構的功能。
鎖扣眼縫紉機1,具有機臺部12、從該機臺部12立起的柱腳部13、從該柱腳部13伸向前方的機頭部14。在鎖扣眼縫紉機1上,如圖2所示,設有在被縫制物上形成鎖扣眼線跡的縫制機構3、通過送布臺15對被縫制物進行送布的送布臺驅動機構16(參照圖3)、在形成于被縫制物上的鎖扣眼線跡上用切布刀17形成扣眼的切布刀驅動機構、使壓腳2上下移動的抬壓腳裝置4等。
如圖2所示,縫制機構3,由設于機頭部14的頭部14a上的針桿31及可靈活裝卸于針桿31下端的機針32、驅動針桿31上下往復且左右搖動的針桿驅動機構(無圖示)、設于機臺部12并與機針32協同動作形成鎖扣眼線跡的旋梭(無圖示)等構成。并且,在用送布臺15輸送的被縫制物上由縫制機構3形成鎖扣眼線跡。
下面,說明送布臺15和驅動送布臺15的送布臺驅動機構16。如圖2及圖3所示,在機臺部12的上面部嵌入左右一對導向板12a,并用兩導向板12a可沿前后方向滑動地夾持前后細長的板狀送布臺15。在該送布臺15的前端部,有用于形成鎖扣眼線跡或扣眼的長孔15a。
送布臺驅動機構16,由固定于送布臺15的后端部下面?zhèn)鹊目蓜硬考?8、由前后長的連接桿20固定連接在可動部件18上的可動部件19、前后驅動可動部件19的送布用馬達21構成。
連接桿20,分別穿過可動部件18、19的左端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通過設于可動部件18的前后兩側的一對軸承22可前后移動地被支承在縫紉機機架上。在連接桿20的右側固定著朝向前后方向的連接桿23的前端部,并且,通過軸承19a可前后靈活移動地支承著可動部件19的右端部。
在送布用馬達21的輸出軸上固定著驅動皮帶輪24,在驅動皮帶輪24的后方無圖示的從動皮帶輪被可旋轉地軸支在縫紉機機架上,該兩皮帶輪上掛著無接頭形皮帶25。把可動部件19固定在該皮帶25的一部分上。這樣一旦驅動送布用馬達21,則通過皮帶25可沿前后方向驅動該兩可動部件18、19和送布臺15。
在前端部安裝了壓腳2的壓臂26的后端部,并可繞朝可動部件19的左右方向的軸心轉動地連接。
此外,形成于壓臂26的前端部上面的槽26a,通過轉動輥27與用后述的抬壓腳裝置4上下驅動的壓桿41連接。
以此,壓腳2與壓桿41沿上下方向一體上下動作。并且,用送布用馬達21在前后方向驅動可動部件19,并使其在槽26a的范圍內移動。
另外,上述切布刀驅動機構,以切布刀驅動用螺線管(無圖示)為中心構成。如圖2所示,切布刀17通過螺釘29a被安裝在用切布刀驅動機構使其上下運動的切布刀安裝軸28下端的切布刀架29上。
下面,說明根據踏板5的操作量上下驅動壓腳2的抬壓腳裝置4。
如圖4所示,抬壓腳裝置4,具有作為壓腳移動機構的壓腳驅動機構40、壓腳升降用馬達48、踏板傳感器50(參照圖7)等,控制機構70是用于根據踏板5的操作所輸出的信號上下驅動壓腳2的裝置。
壓腳驅動機構40,具有壓桿41、可以左右方向的軸為中心擺動的L型連接片42、43,和連桿部件44~46。并且,通過L型連接片42把連桿部件44與46連接,通過L型連接片43把連桿部件46與45連接。
在連桿部件45上設有凸出的銷釘45a。該銷釘45a與以左右方向的軸為中心擺動的凸輪47的一端47a配合。并且,在凸輪47的另一端47b上配合著用壓腳升降用馬達48在垂直面內做圓周運動的銷釘49。
壓腳升降用馬達48一旦轉動,則用凸輪47把該旋轉運動轉換為連桿部件45的上下運動。該連桿部件45的上下運動依次經過L型連接片43、連桿部件46、L型連接片42、連桿部件44被傳遞給壓桿41。
如此,抬壓腳裝置4根據壓腳升降用馬達48的旋轉角度把壓腳2移動于壓住被縫制物的壓布位置、和壓腳2上升到的最高上升位置之間。此外,所謂壓布位置是指壓腳2把布料等被縫制物壓在機臺部12上的位置,所謂最高上升位置是指壓腳2被驅動到最上方的位置。另外,踏板5在后述的中立位置(A)時,壓腳2位于最高上升位置與壓布位置大致中間的中間位置。
在圖1及圖5上出示了進行用于鎖扣眼縫紉機1的啟動·停止操作的踏板5。踏板5,通過連桿部件51與設在縫紉機本體下方的踏板傳感器50連接。
踏板5在操作人員沒進行踩踏操作時、即不施加外力時,被設在圖5所示的中立位置(A),并且是可從該中立位置(A)前踏(踏進)及后踏(踏回)的結構。此外,后述的踏板傳感器50,是可檢測踏板5的位置、即踏板5是在中立位置(A)、被后踏的后踏位置(B)、被前踏的前踏位置(C),還是在中立位置(A)與后踏位置(B)之間,或中立位置(A)與前踏位置(C)之間的哪個位置的機構。
踏板傳感器50,如上所述,是為檢測踏板5的位置所設,在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是電位計。
電位計,如上所述,通過連桿部件51與踏板5連接,如圖6所示,踏板5在后踏位置(B)時,從電位計向控制機構70輸出約「0」V,踏板5在前踏位置(C)時,輸出「+v1」V。但是,踏板5從后踏位置(B)到前踏位置(C)的任意位置無級操作時,從電位計無級地輸出「0」V到「+v1」V的電壓,并且,踏板5在中立位置(A)時,從電位計輸出「+v1/2」V。
然后,控制機構70根據對應于踏板5位置從電位計輸出的電壓、控制壓腳升降用馬達48,并且,踏板5一旦被踏到前踏位置(C)就把壓腳2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踏板5一旦被踏到后踏位置(B)就把壓腳2移動到壓布位置并同時啟動縫紉機。
下面,說明鎖扣眼縫紉機1的控制系統(tǒng)。如圖7所示,控制機構70由CPU71及與該CPU71連接的ROM72及RAM73構成。
向CPU71輸入從踏板傳感器50輸出的輸出電壓A及來自于操作面板6的控制信號,并且,從CPU71分別向用于驅動縫紉機馬達74的驅動電路74a、用于把被縫制物沿XY的任意方向輸送的X送布用馬達75及Y送布用馬達76的驅動電路75a、76a和用于壓腳升降用馬達48的驅動電路48a輸出控制信號。
在ROM72中,儲存有根據縫制數據驅動控制縫紉機馬達74和X、Y送布用馬達75、76并在被縫制物上形成鎖扣眼線跡的縫制控制程序、計算壓腳2的高度位置用計算程序、控制壓腳2的高度用的控制程序等。
在RAM73中設有各種控制所必須的各種存儲器或計數器或緩沖器、一次性儲存用CPU71計算的計算結果的各種存儲器等。
下面,參照圖8的流程說明用控制機構70實行的壓腳2的高度控制的過程。
當向鎖扣眼縫紉機1接通電源時控制機構70便開始進行控制,首先,讀取電位計的輸出電壓A,并在步驟S1中判斷踏板5是否為前踏狀態(tài)。
然后,在步驟S1為“否”、即輸出電壓A為「+v1/2」V以下時進入步驟S3。此外,在步驟S1為“是”、即輸出電壓為「+v1/2」V以上時進入步驟S2,并根據前踏量(輸出電壓)調節(jié)壓腳2的高度。
具體地說,在踏板5位于中立位置(A)與前踏位置(C)之間時,根據從電位計無級輸出的電壓A(「+v1/2」~「+v1」),按計算圖6所示的輸出電壓的計算程序求出壓腳2的高度。然后,根據該高度驅動壓腳升降用馬達48,并調節(jié)壓腳2對應于踏板5位置的高度。
然后,高度調節(jié)結束后,進入步驟S3。
在步驟S3中,判斷踏板5是否為后踏位置(B)、即判斷電位計的輸出電壓A是否約為「0」V,當為“否”時返回步驟S1、為“是”時進入步驟S4。
在步驟S4中,對應于踏板5在后踏位置(B),以驅動壓腳升降用馬達48開始使壓腳2下降,同時判斷壓腳2是否下降到了壓布位置、即判斷是否用壓腳2完全壓住了被縫制物。然后,當在步驟S4中為“否”時,進入步驟S5并繼續(xù)壓腳2的下降動作,在為“是”時進入步驟S6。
在步驟S6中,在壓腳2被保持壓布位置的狀態(tài)下,輸出開始縫制的指令并啟動縫紉機1。其結果是根據縫制控制程序在被縫制物上形成鎖扣眼線跡。
如此,只要把踏板5踏到后踏位置(B),就可以不必進行例如對縫制開始開關等的任何操作而自動地開始縫制處理。并且,在這樣開始了縫制以后,與踏板5的位置、即從電位計的輸出電壓A的值無關繼續(xù)縫制。即,在縫制中不繼續(xù)踏著踏板5、例如,返回了中立位置(A)時,壓腳2就被繼續(xù)保持在壓布位置上。
接著,一旦完成了鎖扣眼線跡,就會在步驟S7自動地停止縫紉機的驅動,并在步驟S8驅動壓腳升降用馬達48并把壓腳2移動到中間位置,結束一個周期的縫制作業(yè)。
下面,參照圖9(A)說明在被縫制物定位操作時的踏板5的位置與壓腳2的位置關系。
首先,在定位操作開設時踏板5在中立位置(A)(區(qū)間A1)、壓腳2位于對應于踏板5的中間位置。在該狀態(tài)下操作人員應進行定位并把被縫制物移動到規(guī)定的位置上。
然后,例如,由于被縫制物的布料厚度大而壓腳2與被縫制物干涉時,操作人員把踏板5踏到中立位置(A)與前踏位置(C)中間的任意位置(區(qū)間A2),則壓腳2就上升到對應該踏入量的高度。
另外,操作人員可根據需要把踏板5踏到前踏位置(C)(區(qū)間A3),以此可把壓腳2上升到最高上升位置。
另外,以把踏板5踏到后踏位置(B)(區(qū)間A4),把壓腳2下降到壓布位置并把被縫制物壓住。并且,再用把踏板5從后踏位置(B)向前方踏的狀態(tài)(區(qū)間A5)使壓腳2再上升到對應于踏板5的位置。
下面,參照圖9(B)說明從縫制作業(yè)開始到結束(一個周期)的踏板5的位置、壓腳2的位置及縫紉機速度的關系。
首先,一個周期結束后,在沒有進行過由操作人員進行踏板5的前踏操作時,壓腳2在中間位置(圖中①的狀態(tài)),在進行過踏板5的前踏操作時,壓腳2在對應于踏入量的位置(圖中②的狀態(tài))。
隨后,一旦把在中立位置(A)的踏板5(區(qū)間B1)踏到后踏位置(B)(區(qū)間B2),則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并壓住被縫制物,同時提高縫紉機1的速度,即啟動縫紉機。
如上所述,在縫制中與踏板5的位置無關,壓腳2繼續(xù)保持在壓布位置的狀態(tài)。并且,區(qū)間B3表示操作人員把踏板5返回到中立位置(A)的狀態(tài)。
然后,鎖扣眼線跡的形成一旦完成,則縫紉機1的速度自動地降低并停止縫紉機,隨后,壓腳2就移動到中間位置。
如此,根據本實施例所示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由于向前方踩踏踏板5使壓腳2上升,所以例如對于使用以往的把踏板往前方踏、壓腳就上升的結構的抬壓腳裝置的操作人員來說,用于驅動壓腳2的踏板操作與以往沒有變化,所以可沒有不適感地進行操作。
此外,只要調節(jié)踏板5的踏入量,即可容易地根據被縫制物的布料厚度調節(jié)壓腳2的高度,可以改善操作性。
另外,只要把踏板5踏到后踏位置(B),就可以不必進行例如縫制開始開關等的任何操作而自動地開始縫制處理,所以可改善操作性。
另外,由于在縫制中與踏板5的位置無關,壓腳2一直保持壓布位置的狀態(tài)進行縫制,所以操作人員不必把踏板5固定在后踏位置(B),并可減輕操作人員的負擔。
(實施例2)下面,參照圖10~圖12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并且,本實施例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與上述的實施例1所示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的不同之處、主要與用控制機構70對壓腳2高度的控制有關,所以,在與實施例1所述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相同的構成部分,使用附圖中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1所示,踏板5沒被操作人員進行踩踏操作、即在開放狀態(tài)時處于中立位置(A),并可從中立位置(A)向作為向前方踩踏位置的前踏位置(C)、從中立位置(A)向后方踩踏狀態(tài)的后踏第1位置(B1)、從該后踏第1位置更向后踏的后踏第2位置(B2)移動。
此外,省略其圖示、與上述的實施例1的電位計一樣,本實施例的電位計也向控制機構70輸出對應于踏板5位置的電壓。然后,控制機構70根據對應于踏板5位置的輸出電壓、控制對壓腳升降用馬達48的驅動,并且在把踏板5踏到前踏位置(C)時使壓腳2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在把踏板5踏到后踏第1位置時使壓腳2移動到壓布位置,在把踏板5踏到后踏第2位置時啟動縫紉機1。
下面,參照圖10的流程圖說明用控制裝置控制壓腳2高度的過程。
一旦向鎖扣眼縫紉機1接通電源、控制機構70便開始控制,首先,讀取電位計的輸出電壓A,并在步驟S1中判斷踏板5是否為前踏狀態(tài)。
然后,在步驟S1為“否”時進入步驟S3。此外,在步驟S1為“是”時進入步驟S2,并如上所述,根據前踏量(輸出電壓A)調節(jié)壓腳2的高度,然后,進入步驟S3。
在步驟S3中,判斷踏板5是否為后踏第1位置(B1),并當為“否”時返回步驟S1,為“是”時進入步驟S4。
在步驟S4中,驅動壓腳升降用馬達48開始使壓腳2下降,并判斷壓腳2是否下降到了壓布位置、即判斷是否用壓腳2完全壓住了被縫制物。此外,當在步驟S4中為“否”時,進入步驟S5并繼續(xù)壓腳2的下降動作,在為“是”時進入步驟S6。
在步驟S6中,壓腳2被保持在壓布位置,并在該狀態(tài)下判斷踏板5是否在后踏第2位置(B2),并當為“否”時返回步驟S1,再次進行被縫制物的定位,當為“是”時進入步驟S7。
在步驟S7中輸出開始縫制的指令并啟動縫紉機1。并且,通過執(zhí)行縫制控制程序在被縫制物上形成鎖扣眼線跡。
此外,一旦完成了鎖扣眼線跡,就會在步驟S8中自動地停止縫紉機1的驅動,并在步驟S9驅動壓腳升降用馬達48,把壓腳2移動到中間位置,結束一個周期的縫制作業(yè)。
下面,參照圖12說明被縫制物定位操作時的踏板5的位置與壓腳2的位置的關系。
首先,在定位操作開設時踏板5在中立位置(A)(區(qū)間A1)、壓腳2位于對應于踏板5的中間位置。在該狀態(tài)下操作人員移動應進行定位的被縫制物。
并且,例如,由于被縫制物的布料厚度大而使壓腳2與被縫制物發(fā)生干涉等時,操作人員把踏板5踏到中立位置(A)與前踏位置(C)之間的任意位置(區(qū)間A2),使壓腳2上升到對應該踏入量的高度。
另外,操作人員可根據需要把踏板5踏到前踏位置(C)(區(qū)間A3),以此可把壓腳2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
另外,通過把踏板5踏到后踏第1位置(B1)(區(qū)間A4),把壓腳2下降到壓布位置并壓住被縫制物。并且,在想進行被縫制物的再次定位等時,把踏板5從后踏第1位置(B1)返回、并再次把踏板5從中立位置(A)向前方(區(qū)間A5)踩踏,則壓腳2根據踏板5的位置而上升。
下面,參照圖12(B)說明從縫制作業(yè)開始到結束(一個周期)的踏板5的位置、壓腳2的位置及縫紉機速度的關系。
首先,一個周期結束后,在沒有由操作人員進行踏板5的前踏操作時,壓腳2在中間位置(圖中①的狀態(tài)),在進行踏板5的前踏操作時,壓腳2在對應于踏入量的位置(圖中②的狀態(tài))。
隨后,一旦把在中立位置(A)的踏板5(區(qū)間B1)踏到后踏第1位置(區(qū)間B2),則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并壓住被縫制物。接著,一旦把踏板5踏到后踏第2位置(區(qū)間B3),則縫紉機1就提高速度,并啟動縫紉機1。并且,區(qū)間B4表示操作人員把踏板5返回了中立位置(A)的狀況。
然后,鎖扣眼線跡的形成一旦完成,則縫紉機1的速度自動地降低并停止縫紉機,隨后,壓腳2就移動到中間位置。
根據本實施例所述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在把踏板5踏到后踏第2位置(B2)的時刻啟動縫紉機1。即,與如實施例1所述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所示、當把踏板5移動到后踏位置(B)時,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并同時自動啟動縫紉機的場合相比,對于操作人員踏板5的操作變得比較容易。
(實施例3)下面,參照圖13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并且,本實施例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與上述的實施例1所示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的不同之處、主要與用控制機構70對壓腳2高度的控制有關,所以,在與實施例1所示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相同的構成部分,使用附圖中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省略了圖示、踏板5在開放狀態(tài)時處于中立位置(A),并可向從中立位置(A)向前方踩踏的前踏第1位置、和把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移動。
此外,省略其圖示、與上述的實施例1的電位計一樣,本實施例的電位計也向控制機構70輸出對應于踏板5位置的電壓。然后,控制機構70根據對應于踏板5位置的輸出電壓、控制對壓腳升降用馬達48的驅動,并在把踏板5踏到中立位置(A)時,使壓腳2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在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1位置時,使壓腳2移動到中間位置,在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2位置時使壓腳2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1。
下面,參照圖13(A)說明被縫制物定位操作時的踏板5的位置與壓腳2的位置的關系。
首先,在定位操作開始時踏板5在中立位置(A)(區(qū)間A1)、且壓腳2位于對應于踏板5位置的最高上升位置。在該狀態(tài)下操作人員移動應進行定位的被縫制物。
此外,操作人員以把踏板5前踏到前踏第1位置(區(qū)間A2),可以使壓腳2移動到中間位置。
然后,通過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2位置(區(qū)間A3),把壓腳2下降到壓布位置并壓住被縫制物。另外,在要進行被縫制物的再次定位等時,再次把踏板5移動到中立位置(A)(區(qū)間A4)、或移動到前踏第1位置(區(qū)間A5),使壓腳2根據踏板5的位置上升。
下面,參照圖13(B)說明從縫制作業(yè)開始到結束(一個周期)的踏板5的位置、壓腳2的位置及縫紉機速度的關系。
首先,在一個周期結束后,在操作人員沒有進行踏板5的前踏操作時,壓腳2在最高上升位置(圖中①的狀態(tài)),在進行踏板5的前踏操作時,壓腳2在中間位置(圖中②的狀態(tài))。
隨后,一旦把在中立位置(A)的踏板5(區(qū)間B1)踏到前踏第1位置(區(qū)間B2),則壓腳2就移動到中間位置。并且,一旦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2位置(區(qū)間B3),則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并結束定位,同時提高縫紉機1的速度,并啟動縫紉機1。
并且,區(qū)間B4表示操作人員把踏板5返回了中立位置(A)的狀況。
然后,一旦完成鎖扣眼線跡的形成,則縫紉機1的速度自動地降低,即停止縫紉機,隨后壓腳2就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
根據本實施例所示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例如,如實施例1或實施例2所示的抬壓腳裝置4那樣,在從最高上升位置到壓布位置之間不能無級調節(jié)壓腳2的位置,而根據踏板5的中立位置(A)、前踏第1位置以及前踏第2位置,使壓腳2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中間位置及壓布位置。即,操作人員對于壓腳2的高度調節(jié),只要從中立位置、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的3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所以可提高操作性。
(實施例4)下面,參照圖14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4。并且,本實施例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與上述的實施例1所示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的不同之處主要與用控制機構70對壓腳2高度的控制有關,所以,在與實施例1所示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相同的構成部分,使用附圖中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省略了圖示、踏板5在開放狀態(tài)時處于中立位置(A),并可向從中立位置(A)向前方踩踏狀態(tài)的前踏第1位置、把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及把該前踏第2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3位置移動。
此外,省略其圖示、與上述的實施例1的電位計一樣,本實施例的電位計也向控制機構70輸出對應于踏板5位置的電壓。然后,控制機構70根據對應于踏板5位置的輸出電壓、控制對壓腳升降用馬達48的驅動,并在把踏板5踏到中立位置(A)時,使壓腳2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在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1位置時,使壓腳2移動到中間位置,在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2位置時,使壓腳2移動到壓布位置,在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3位置時,啟動縫紉機。
下面,參照圖14(A)說明被縫制物定位操作時的踏板5的位置與壓腳2的位置的關系。
首先,在定位操作開設時踏板5在中立位置(A)(區(qū)間A1),且壓腳2位于對應于踏板5位置的最高上升位置。在該狀態(tài)下操作人員移動應進行定位的被縫制物。
此外,操作人員以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1位置(區(qū)間A2),可以使壓腳2移動到中間位置。
然后,以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2位置(區(qū)間A3),使壓腳2下降到壓布位置并壓住被縫制物。另外,在要進行被縫制物的再次定位等時,再次把踏板5移動到中立位置(A)(區(qū)間A4)、或把踏板5移動到前踏第1位置(區(qū)間A5),使壓腳2根據踏板5的位置而上升。
下面,參照圖14(B)說明從縫制作業(yè)開始到結束(一個周期)的踏板5的位置、壓腳2的位置及縫紉機速度的關系。
首先,在一個周期結束后,在操作人員沒有進行踏板5的前踏操作時,壓腳2在最高上升位置(圖中①的狀態(tài)),在進行踏板5的前踏操作時,壓腳2在中間位置(圖中②的狀態(tài))。
隨后,一旦把在中立位置(A)的踏板5(區(qū)間B1)踏到前踏第1位置(區(qū)間B2),則壓腳2就移動到中間位置。并且,一旦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2位置(區(qū)間B3),則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并結束定位。然后,一旦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3位置(區(qū)間B4),則提高縫紉機1的速度,并啟動縫紉機1。
并且,區(qū)間B5表示操作人員把踏板5返回了中立位置(A)的狀況。
然后,一旦完成鎖扣眼線跡的形成,則縫紉機1的速度自動地降低并停止縫紉機1,隨后,壓腳2就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
根據本實施例所示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4,例如,如實施例1或實施例2所示的抬壓腳裝置4那樣,在最高上升位置到壓布位置之間不能無級調節(jié)壓腳2的位置,而根據踏板5的中立位置(A)、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使壓腳2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中間位置及壓布位置。并根據踏板的前踏第3位置啟動縫紉機。即,操作人員對于壓腳2的高度調節(jié)及縫紉機1的啟動,只要從中立位置、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前踏第3位置的4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所以可提高操作性。
另外,在把踏板5踏到前踏第3位置的時刻啟動縫紉機。即,與如實施例1所示的抬壓腳裝置4那樣,一旦把踏板5移動到后踏位置(B)就使壓腳2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自動啟動縫紉機的情況相比,對于操作人員其踏板5的操作比較容易。
此外,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各實施例,可進行適當變更。
例如,控制機構70,也可以只用于若踏板5在中立位置(A)就把壓腳2移動到中間位置、若踏板5在前踏狀態(tài)就根據踏板5的前踏量使壓腳2上升,對于踏板5的向壓布位置的移動、或縫紉機的啟動,由操作人員用操作另外設置的裝置來進行。
另外,控制機構70,也可以只控制用把踏板5后踏而使壓腳2移動到壓布位置的壓腳2移動機構、或啟動縫紉機,而壓腳2的向任意位置的移動,由操作人員用操作另外設置的裝置來進行。
此外,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4是根據一個踏板5的操作被驅動的,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例如設兩個踏板,并作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分擔上述各實施例所述的踏板5的功能。此時,例如控制機構70,也可以用于一旦第1踏板被前踏、壓腳2就根據第1踏板的踏入量而上升,一旦第2踏板被后踏、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并同時啟動縫紉機1。
或者,也可以是一旦第1踏板被前踏、壓腳2就根據第1踏板的踏入量而上升,一旦第2踏板被前踏、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并同時啟動縫紉機1。
或者,也可以是一旦第1踏板被前踏、壓腳2就根據第1踏板的前踏入量而上升,一旦第2踏板被踏到后踏第1位置、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一旦第2踏板被踏到后踏第2位置就啟動縫紉機1。
或者,也可以是一旦第1踏板被前踏、壓腳2就根據第1踏板的前踏入量而上升,一旦第2踏板被踏到前踏第1位置、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一旦第2踏板被踏到前踏第2位置就啟動縫紉機1。
或者,也可以是一旦第1踏板被前踏、壓腳2就根據第1踏板的前踏入量而上升,一旦第2踏板被踏到前踏第1位置、壓腳2就移動到上述中間位置,一旦第2踏板被踏到前踏第2位置、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1。
或者,也可以是一旦第1踏板被前踏、壓腳2就根據第1踏板的前踏入量而上升,一旦第2踏板被踏到前踏第1位置、壓腳2就移動到上述中間位置,一旦第2踏板被踏到前踏第2位置、壓腳2就移動到壓布位置,一旦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3位置就啟動縫紉機。
此外,控制機構70,也可以只用于若踏板5在中立位置(A)、就把壓腳2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另外,若踏板5處于前踏的狀態(tài)、就使壓腳2移動到壓布位置與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對于踏板5的向壓布位置的移動、或縫紉機的啟動,由操作人員用操作另外設置的裝置來進行。
此外,對于踏板5的踏入位置或根據各踏入位置而設定的壓腳2的位置及縫紉機的啟動操作、或踏板5的數量可進行適當變更。
另外,作為踏板傳感器50,可以用電位計以外的眾所周知的位置檢測傳感器。
并且,本發(fā)明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4,不局限于鎖扣眼縫紉機,也適用于釘扣縫紉機等。
(發(fā)明效果)根據本發(fā)明之1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由于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的時刻,若踏板位于中立位置,則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另外,若踏板處于前踏狀態(tài),則根據該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所以,例如作為使用以往的把踏板向前踏入、壓腳就上升結構的抬壓腳裝置的操作人員,因用于驅動壓腳的踏板操作與以往的沒有變化,所以可進行無不適感的操作。
另外,只調節(jié)踏板的踏入量,即可根據被縫制物的厚度容易地調節(jié)壓腳的高度位置,提高操作性。
根據本發(fā)明之2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由于在上述縫制機構形成了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若把踏板后踏、則使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所以,例如,作為使用以往的把踏板向后方踏、壓腳就移動到壓布位置的結構的抬壓腳裝置的操作人員,因用于驅動壓腳的踏板操作與以往的沒有變化,所以可進行無不適感的操作。
根據本發(fā)明之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由于若踏板在中立位置、則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另外,若踏板處于前踏狀態(tài)則根據該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然后,若把踏板后踏、則使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所以,對于使用過以往的把踏板前踏、則壓腳就上升,若把踏板后踏、則壓腳就移動到壓布位置的結構的抬壓腳裝置的操作人員來說,因用于驅動壓腳的踏板操作與以往的沒變化,可以無不適感地進行操作。
此外,只調節(jié)踏板的踏入量,即可根據被縫制物的厚度容易地調節(jié)壓腳的高度位置,并可提高操作性。
另外,由于只要把踏板踏到后踏位置,就可以不進行例如縫制開始開關等的操作而自動地開始縫制處理,故可以改善操作性。
根據本發(fā)明之4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2或3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把踏板踏到后踏第1位置時可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當把踏板踏到后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所以,與使用把踏板向后踏位移動時、壓腳就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自動啟動縫紉機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時相比,例如,一旦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以后,可以再把壓腳上升,所以可以正確地進行被縫制物定位操作。
并且,由于把踏板的位置設定為后踏第1位置和后踏第2位置的2個位置,所以,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根據本發(fā)明之5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3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把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第2踏板后踏時、則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所以,可以防止因操作人員在對第1踏板操作中的錯誤而使縫紉機發(fā)生啟動不良等情況。
根據本發(fā)明之6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1同樣的效果,并且,當把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第2踏板后踏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因此,只要把踏板踏到前踏位置,就可以例如不進行任何縫制開始開關等的操作而自動地開始縫紉處理,故可以改善操作性。
根據本發(fā)明之7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3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把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第2踏板踏到后踏第1位置時、則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當把第2踏板踏到后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所以,可以防止因操作人員在第1踏板的操作中的錯誤而使縫紉機發(fā)生啟動不良等情況。
此外,與使用把踏板移動到后踏位置、就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自動啟動縫紉機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時相比,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另外,由于把第2踏板的位置設為后踏第1位置和后踏第2位置的2個位置,所以,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根據本發(fā)明之8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1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把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第2踏板踏到前踏第1位置時、則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當把第2踏板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所以,可以防止因操作人員在第1踏板的操作中的錯誤而使縫紉機發(fā)生啟動不良等情況。
此外,與在使用把踏板移動到后踏位置就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自動啟動縫紉機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時相比,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另外,由于把第2踏板的位置設定為前踏第1位置和前踏第2位置的2個位置,所以,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根據本發(fā)明之9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由于若踏板位于上述中立位置、則把壓腳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另外,若踏板處于前踏的狀態(tài)、則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所以,不能在從最高上升位置到壓布位置之間無級調節(jié)壓腳的位置,只在對應于踏板或是中立位置、或是前踏狀態(tài)、把壓腳移動到最高上升位置、或中間位置。即,操作人員對于壓腳高度的調節(jié),只要從是中立位置還是前踏位置的2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故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根據本發(fā)明之10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9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在踏板被踏到前踏第1位置時使壓腳移動到中間位置,踏板被踏到前踏第2位置時則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所以,操作人員對于壓腳高度的調節(jié)以及縫紉機的啟動,只要從是中立位置、是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的3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故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根據本發(fā)明之11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9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在踏板被踏到前踏第1位置時使壓腳移動到中間位置,踏板被踏到前踏第2位置時則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踏板被踏到前踏第3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所以,操作人員對于壓腳高度的調節(jié)及縫紉機的啟動,只要從是中立位置、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前踏第3位置的4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故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根據本發(fā)明之12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9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第1踏板被前踏時、就把壓腳上升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1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所以,可以防止因操作人員在第1踏板的操作中的錯誤而啟動縫紉機等不良情況的發(fā)生。
另外,只要把踏板踏到前踏第2位置,就可以不必操作任何例如縫制開設開關等而自動地開始縫制處理,可改善操作性。
此外,對于壓腳高度及縫紉機的啟動,只要從中立位置、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的3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故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根據本發(fā)明之1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可取得與本發(fā)明之9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當上述第1踏板被前踏時就把壓腳上升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1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中間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2位置時就把上述壓腳移動到上述壓布位置、當上述第2踏板被踏到上述前踏第3位置時就啟動縫紉機,所以,可以防止發(fā)生因操作人員在第1踏板的操作中的錯誤而啟動縫紉機等的不良情況。
并且,與使用把踏板移動到后踏位置就使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并同時自動啟動縫紉機的縫紉機抬壓腳裝置時相比,對于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比較容易。
此外,關于壓腳高度及縫紉機的啟動,只要從中立位置、前踏第1位置、前踏第2位置、前踏第3位置的4個位置中選擇所希望的一個即可,故可以提高其操作性。
權利要求
1.一種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具有從上面壓住被縫制物的壓腳、在由所述壓腳壓住的所述被縫制物上形成線跡的縫制機構、把所述壓腳在壓布位置與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移動的壓腳移動裝置、在不踩踏時配置于中立位置并可從該中立位置向前踏位置及后踏位置移動的踏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以下述方式對于所述壓腳移動機構進行控制,即,所述縫制機構在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的時刻,所述踏板若位于所述中立位置、則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并且,所述踏板若處于前踏狀態(tài)、則根據該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
2.一種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具有從上面壓住被縫制物的壓腳、在由所述壓腳壓住的所述被縫制物上形成線跡的縫制機構、把所述壓腳在壓布位置與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移動的壓腳移動裝置、在不踩踏時配置于中立位置并可從該中立位置向前踏位置及后踏位置移動的踏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以下述方式對于所述壓腳移動機構進行控制,即,當所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若把所述踏板后踏、則使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3.一種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具有從上面壓住被縫制物的壓腳、在由所述壓腳壓住的所述被縫制物上形成線跡的縫制機構、把所述壓腳在壓布位置與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移動的壓腳移動裝置、在不踩踏時配置于中立位置并可從該中立位置向前踏位置及后踏位置移動的踏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以下述方式對于所述壓腳移動機構進行控制,即,所述縫制機構在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的時刻,所述踏板若位于所述中立位置、則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并且,所述踏板若處于前踏狀態(tài)、則根據該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隨后若把所述踏板后踏、則使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后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后踏第1位置和比該后踏第1位置更后踏的后踏第2位置,所述控制機構,在所述踏板被踏到所述后踏第1位置時、使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在所述踏板被踏到所述后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踏板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在所述縫制機構在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所述控制機構,當把所述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所述第2踏板后踏時、則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踏板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在所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所述控制機構,當把所述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所述第2踏板前踏時、則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踏板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把所述第2踏板的后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后踏第1位置和比該后踏第1位置更后踏的后踏第2位置,在所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所述控制機構,當把所述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所述第2踏板踏到所述后踏第1位置時、則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當把所述第2踏板踏到所述后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踏板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把所述第2踏板的前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前踏第1位置和比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在所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所述控制機構,當把所述第1踏板前踏時、則根據該第1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當把所述第2踏板踏到所述前踏第1位置時、則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當把所述第2踏板踏到所述前踏第2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
9.一種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具有從上面壓住被縫制物的壓腳、在由所述壓腳壓住的所述被縫制物上形成線跡的縫制機構、把所述壓腳在壓布位置與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移動的壓腳移動裝置、在不踩踏時配置于中立位置并可從該中立位置向前踏位置及后踏位置移動的踏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以下述方式對于所述壓腳移動機構進行控制,即,在所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的時刻,所述踏板若位于所述中立位置、則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最高上升位置,并且,若所述踏板處于前踏狀態(tài)、則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和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前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前踏第1位置和比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所述控制機構,在所述踏板被踏到所述前踏第1位置時、使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中間位置,在所述踏板被踏到所述前踏第2位置時、使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前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前踏第1位置、比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和比該前踏第2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3位置,所述控制機構,在所述踏板被踏到所述前踏第1位置時、使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中間位置,在所述踏板被踏到所述前踏第2位置時、使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在所述踏板被踏到所述前踏第3位置時、啟動縫紉機。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被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把第2踏板的前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前踏第1位置和比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在所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所述控制機構,當所述第1踏板被前踏時、把壓腳上升到所述中間位置,當所述第2踏板被踏到所述前踏第1位置時、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中間位置,當所述第2踏板被踏到所述前踏第2位置時、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
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被分割為第1踏板和第2踏板,把所述第2踏板的前踏位置分割設置為前踏第1位置、比該前踏第1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2位置和比該前踏第2位置更前踏的前踏第3位置,在所述縫制機構形成一個周期的線跡以后,所述控制機構,當所述第1踏板被前踏時、把壓腳上升到所述中間位置,當所述第2踏板被踏到所述前踏第1位置時、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中間位置,當所述第2踏板被踏到所述前踏第2位置時、把所述壓腳移動到所述壓布位置,當所述第2踏板被踏到所述前踏第3位置時、則啟動縫紉機。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4),具有控制機構(70),該控制機構以下述方式對壓腳移動機構進行控制,即,若踏板(5)位于中立位置(A)、則把壓腳(2)移動到壓布位置與最高上升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另外,若踏板位于前踏位置(C)、則根據該踏板的前踏量使壓腳上升,若上述踏板被踏到后踏位置(B)、則把壓腳移動到壓布位置、同時啟動縫紉機。因此,只調節(jié)踏板的踏入量就可以容易地調節(jié)壓腳的高度,并且只要把踏板踏到后踏位置,就可以例如不進行任何縫制開始開關等的操作而自動地開始縫紉處理,故可以改善操作性。這種縫紉機的抬壓腳裝置,能迅速地進行壓腳的定位動作以及縫紉機的縫紉開始動作。
文檔編號D05B3/06GK1417398SQ0215030
公開日2003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10月30日
發(fā)明者柿崎康, 岡村昌彥 申請人:重機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