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中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小兒厭食癥是指長期的食欲減退或消失、以食量減少為主要癥狀,是一種慢性消化功能紊亂綜合征,是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1?6歲小兒多見,且有逐年上升趨勢。嚴重者可導致營養(yǎng)不良、貧血、佝僂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現(xiàn)反復呼吸道感染,對兒童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狀態(tài)和智力發(fā)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是當今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從中醫(yī)來說,中醫(yī)將厭食小兒分為脾胃不和、脾胃氣虛、胃陰不足3型,治療上以運脾和胃、健脾益氣、益胃養(yǎng)陰為原則。
[0003]公布號CN 104587363 A(申請?zhí)?01510000751.8)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中藥,原料組成為陳皮3-7、佩蘭3-7、砂仁4-8、芫荽8-12、甘草2_6、建曲6-10、五味子8-12、谷芽8-12、絞股藍8_12、雞內(nèi)金4_8、牛奶莓13-17、草果藥1_5。公布號CN 102743655 A(申請?zhí)?01210253610.3)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中藥,該中藥是由耳水莧、辟汗草、牛蒡子、桔梗、雞內(nèi)金、萆蘚、陳皮、麥芽、青魚膽草、黃精制成。公布號CN 104547552 A(申請?zhí)?01510029179.8)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中藥,該中藥是由沙參、神曲、山藥、桔梗、黨參、雞內(nèi)金、茯苓、陳皮、白芍、黃精、烏梅、甘草制成。
[0004]中藥的副作用較小,是調(diào)養(yǎng)孩子脾胃的理想選擇。因此,可研制出一種療效好,見效快的中醫(yī)配方來治療小兒厭食,解除父母煩惱。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簡單、服用安全的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及制備方法。
[0006]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主要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均為質(zhì)量份:麥門冬7-12,檳榔5-10,大麥9-13,米仔蘭6-12,使君子7_11,豆瓣七5_12,麥斛8_13,青刺尖4_9,蓮蓬草7-13,吹火筒6-10,筠醬葉8-11,打米花6-13,紅石耳4_11,五味子3_6,胡桃枝7_10。
[0007]優(yōu)選的方案中,麥門冬8-11,檳榔6-9,大麥10-12,米仔蘭8-10,使君子8-10,豆瓣七7-10,麥斛9-12,青刺尖5-8,蓮蓬草9-11,吹火筒7_9,筠醬葉9_10,打米花8_11,紅石耳6-9,五味子4-5,胡桃枝8-9。
[0008]更加優(yōu)選的,麥門冬9.5,檳榔7.5,大麥11,米仔蘭9,使君子9,豆瓣七8.5,麥斛10.5,青刺尖6.5,蓮蓬草10,吹火筒8,筠醬葉9.5,打米花9.5,紅石耳7.5,五味子4.5,胡桃枝 8.5。
[0009]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的湯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麥門冬浸潤切片,與豆瓣七、麥斛和紅石耳用棗汁拌勻,再置于竹屜上隔水蒸透,取出,焙干;
(2)取使君子用溫水浸潤,去黑皮,與大麥一起烘干,粉碎成末,將所制粉末置于炒鍋內(nèi),加粉末質(zhì)量0.2倍的香油,文火翻炒至有香味逸出時,取出,攤開晾涼,制得藥粉;
(3)取蓮蓬草、筠醬葉和打米花去雜用米泔水浸漬30分鐘,取出,瀝干表面的水,加菜籽油置于炒鍋內(nèi)加熱,將浸漬過的原料藥放入炒鍋內(nèi),文火加熱翻炒,炒至原料藥表面微黃色時,取出,晾涼;
(4 )將檳榔、米仔蘭、青刺尖、吹火筒、五味子和胡桃枝去雜,與步驟(1) (2 ) (3 )所制原料藥和藥粉一起裝入通透袋內(nèi),加米泔水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煮24-30分鐘(優(yōu)選的,小火煮26-28分鐘;更加優(yōu)選的,小火煮27分鐘),取出通透袋,藥液滅菌,即得湯劑。
[0010]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湯劑的制備方法,步驟(4)米泔水的量為總原料藥質(zhì)量的5-8倍(優(yōu)選的,米泔水的量為總原料藥質(zhì)量的6-7倍;更加優(yōu)選的,米泔水的量為總原料藥質(zhì)量的6.5倍)。
[0011]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的粉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麥門冬浸潤切片,與豆瓣七、麥斛和紅石耳用棗汁拌勻,再置于竹屜上隔水蒸透,取出,焙干;
(2)取使君子用溫水浸潤,去黑皮,與大麥一起烘干,粉碎成末,將所制粉末置于炒鍋內(nèi),加粉末質(zhì)量0.2倍的香油,文火翻炒至有香味逸出時,取出,攤開晾涼,制得藥粉;
(3)取蓮蓬草、筠醬葉和打米花去雜用米泔水浸漬30分鐘,取出,瀝干表面的水,加菜籽油置于炒鍋內(nèi)加熱,將浸漬過的原料藥放入炒鍋內(nèi),文火加熱翻炒,炒至原料藥表面微黃色時,取出,晾涼;
(4)將檳榔、米仔蘭、青刺尖、吹火筒和胡桃枝去雜,與步驟(3)所制原料藥以及步驟(1)所制豆瓣七、麥斛和紅石耳一起加水煮,加水量為所煮原料藥質(zhì)量的7-8倍(優(yōu)選的,加水量為所煮原料藥質(zhì)量的7.5倍),大火煮沸后小火煮,過濾,濾渣加水再煮,加水量和煎煮時間同第一次,合并兩次煎煮所得濾液,并濃縮成清膏;
(5)將五味子和步驟(1)所制麥門冬一起粉碎過篩,再與步驟(2)所制藥粉混勻,加入到步驟(4)所制清膏中,干燥,粉碎制成藥粉,加蔗糖粉混勻,滅菌,S卩得粉劑。
[0012]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粉劑的制備方法,步驟(4)大火煮沸后小火煮ΖΟ-βΟ 分鐘 (優(yōu)選的, 小火煮 22-28 分鐘; 更加優(yōu)選的, 小火煮 25 分鐘 )。
[0013]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的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麥門冬浸潤切片,與豆瓣七、麥斛和紅石耳用棗汁拌勻,再置于竹屜上隔水蒸透,取出,焙干;
(2)取使君子用溫水浸潤,去黑皮,與大麥一起烘干,粉碎成末,將所制粉末置于炒鍋內(nèi),加粉末質(zhì)量0.2倍的香油,文火翻炒至有香味逸出時,取出,攤開晾涼,制得藥粉;
(3)取蓮蓬草、筠醬葉和打米花去雜用米泔水浸漬30分鐘,取出,瀝干表面的水,加菜籽油置于炒鍋內(nèi)加熱,將浸漬過的原料藥放入炒鍋內(nèi),文火加熱翻炒,炒至原料藥表面微黃色時,取出,晾涼;
(4)將檳榔、米仔蘭、青刺尖、吹火筒和胡桃枝去雜,與步驟(3)所制原料藥以及步驟(1)所制豆瓣七、麥斛和紅石耳一起加水煮,加水量為所煮原料藥質(zhì)量的7-8倍(優(yōu)選的,加水量為所煮原料藥質(zhì)量的7.5倍),大火煮沸后小火煮20-30分鐘(優(yōu)選的,小火煮22-28分鐘;更加優(yōu)選的,小火煮25分鐘),過濾,濾渣加水再煮,加水量和煎煮時間同第一次,合并兩次煎煮所得濾液,并濃縮成清膏;
(5)將五味子和步驟(1)所制麥門冬一起粉碎過篩,再與步驟(2)所制藥粉混勻,加入到步驟(4)所制清膏中,拌勾,加鹿糖和淀粉楽制軟材,制粒,干燥,整粒,滅菌,即得顆粒劑。
[0014]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步驟(5)粉碎過100-180目篩(優(yōu)選的,粉碎過120-160目篩;更加優(yōu)選的,粉碎過140目篩)。
[0015]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制劑的糖漿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麥門冬浸潤切片,與豆瓣七、麥斛和紅石耳用棗汁拌勻,再置于竹屜上隔水蒸透,取出,焙干;
(2)取使君子用溫水浸潤,去黑皮,與大麥一起烘干,粉碎成末,將所制粉末置于炒鍋內(nèi),加粉末質(zhì)量0.2倍的香油,文火翻炒至有香味逸出時,取出,攤開晾涼,制得藥粉;
(3)取蓮蓬草、筠醬葉和打米花去雜用米泔水浸漬30分鐘,取出,瀝干表面的水,加菜籽油置于炒鍋內(nèi)加熱,將浸漬過的原料藥放入炒鍋內(nèi),文火加熱翻炒,炒至原料藥表面微黃色時,取出,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