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用途熏藥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熏藥膏的制作方法。
治療破傷風(fēng)、肝炎、腎炎等病的方法一般為肌肉注射或內(nèi)服中西藥,藥物的作用需通過靜脈回到肝臟,經(jīng)再造血輸送出,藥力被接受較慢。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直接從呼吸道吸入的熏藥膏的制作方法,熏藥膏可使部分藥物成份吸入肺部,直接送入肝臟,經(jīng)動脈輸送出去。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實(shí)現(xiàn)的(1)備料選備(中藥)重鉻酸銨0.1-1克,(中藥)巴豆0.2-2克,胡椒0.5-2克,鮮姜3-10克,干棗3-10克,鮮蔥3-10克,鮮蒜3-10克,(2)配料粉碎將上述的重鉻酸銨、巴豆及胡椒研磨成碎沫,將上述的蒜去皮,棗去核,加鮮姜,撕成小塊狀,然后全部放入容器內(nèi)搗成碎渣狀,(3)煎制將上述已粉碎的糊狀物攪拌均勻,定量放在大的蔥葉上攤平,將蔥葉的多余部分折回蓋嚴(yán)作為上遮蓋層,放在爐壁上,在不接觸明火的情況下加溫煎制,將雙面蔥葉燙軟,不糊為止。
(4)制膏將煎制形成的塊狀膏剝掉外層的蔥皮,放在不透水型紙塊上,卷成筒狀,中部有通孔,外部用線束緊,即成為熏藥膏成品。
煎制過程中的溫度為70-80℃。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shí)施例敘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制作流程圖。
參照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個(gè)實(shí)施例。
(1)備料選備(中藥)重鉻酸銨0.3克,(中藥)巴豆0.5克,胡椒0.5克,鮮姜7克,干棗6克,鮮蔥4克,鮮蒜8克,(2)配料粉碎將上述的重鉻酸銨、巴豆及胡椒研磨成碎沫,將上述的蒜去皮,棗核,加鮮姜,撕成小塊狀,然后全部放入容器內(nèi)搗成碎渣狀,(3)煎制將上述口粉碎的糊狀物攪拌均勻,定量放在大的蔥葉上攤平,將蔥葉的多余部分折回蓋嚴(yán)作為上遮蓋層,放在爐壁上不接觸明火的情況下加溫煎制,將雙面蔥葉燙軟,不糊為止。
(4)制膏將煎制形成的塊狀膏剝掉外層的蔥皮,放在不透水型紙塊上,卷成筒狀,中部有通孔,外部用線束緊,即成為熏藥膏成品。
煎制過程中的溫度為75℃。
該熏藥膏可放在患者鼻孔處,吸氣時(shí),藥膏中的藥物成份直接吸入肺部,進(jìn)而進(jìn)入肝臟,通過動脈送入患部。使用該熏藥膏可治療破傷風(fēng)、肝炎、腎炎、療毒及咽喉炎等疾病,療效高,見效快。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熏藥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通過以下步驟完成的(1)備料選備(中藥)重鉻酸銨0.1-1克,(中藥)巴豆0.2-2克,胡椒0.5-2克,鮮姜3-10克,干棗3-10克,鮮蔥3-10克,鮮蒜3-10克,(2)配料粉碎將上述的重鉻酸銨、巴豆及胡椒研磨成碎沫,將上述的蒜去皮,棗去核,加鮮姜,撕成小塊狀,然后全部放入容器內(nèi)搗成碎渣狀,(3)煎制將上述已粉碎的糊狀物攪拌均勻,定量放在大的蔥葉上攤平,將蔥葉的多余部分折回蓋嚴(yán)作為上遮蓋層,放在爐壁上,在不接觸明火的情況下加溫煎制,將雙面蔥葉燙軟,不糊為止,(4)制膏將煎制形成的塊狀膏剝掉外層的蔥皮,放在不透水型紙塊上,卷成筒狀,中部有通孔,外部用線束緊,即成為熏藥膏成品。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煎制過程中的溫度為70-80℃。
全文摘要
一種熏藥膏的制造方法,可通過呼吸道吸入治療破傷風(fēng)、肝炎及腎炎等,將重鉻酸銨、巴豆、胡椒等中藥粉碎后,與大棗、鮮姜、鮮蒜等一起搗碎,用蔥葉包嚴(yán)該糊狀物后,經(jīng)溫火煎制,用不透水型紙塊包裝成筒狀空心薰膏,此薰膏療效高,見效快。
文檔編號A61K9/06GK1083366SQ9210945
公開日1994年3月9日 申請日期1992年8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2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龐洪祥 申請人:龐洪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