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401922發(fā)布日期:2024-12-20 12:25閱讀:5來源:國知局
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術涉及醫(y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


背景技術:

1、轉運床是一種用于病人進行床與床之間的轉運,以及將病人從手術臺轉運到病房和從救護車轉運的專用醫(yī)用床,轉運車的運用,解決了病人進行手術后從手術臺到病房的困難,減少了傳統(tǒng)的手抬轉移病人時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和困難,各大醫(yī)院都在使用,是醫(yī)院的必備醫(yī)用設備。

2、現(xiàn)有的轉運床能夠通過升降機構和調節(jié)機構可以靈活調節(jié)定位夾的高度和角度,固定效果更好,使用更靈活,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然而,現(xiàn)有的轉運床在使用時,雖然能夠很好的對患者的肢體進行固定,從而防止患者亂動,但是在對患者進行搬運時,如果患者自身處于無意識或癱軟狀態(tài),導致無法行走,就需要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幫扶。在實際搬運過程中,處于無意識或癱軟狀態(tài)下的患者顯得更重,挪移更麻煩,需要多個醫(yī)護人員進行搬運,且患者本身可能因各種因素不能輕易翻轉騰挪,以避免對其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3、因此,亟需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來解決在患者處于無意識或癱軟狀態(tài)下,或患者本身可能因各種因素不能輕易翻轉騰挪,以致患者轉運不便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以解決在患者處于無意識或癱軟狀態(tài)下,或患者本身因各種因素不能輕易翻轉騰挪,以致患者轉運不便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體、床板和調節(jié)機構,所述床體的中間開設有上下貫穿的通槽,所述床板安裝在通槽中,所述調節(jié)機構包括安裝座、正反螺桿、螺紋塊、連桿和支撐板,所述床體底面的前后兩側分別安裝有一個安裝座,兩個安裝座分別與正反螺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正反螺桿的任一端安裝有伺服電機,正反螺桿的正螺紋段和反螺紋段上分別螺紋連接有一個螺紋塊,兩個所述螺紋塊上分別鉸接有兩個連桿,每個螺紋塊上的連桿遠離螺紋塊的一端均與一塊支撐板進行鉸接,兩塊所述支撐板分別與床板底面的前后兩側進行可拆卸的連接。

4、為優(yōu)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5、進一步地,兩個所述螺紋塊的內部均開設有兩個轉動槽,每個螺紋塊的兩個所述轉動槽內均轉動安裝有一根連桿,所述連桿遠離螺紋塊一端轉動連接有轉動座,屬于同一個螺紋塊上的兩個轉動座的頂面分別固定安裝在一根支撐板的左右兩側,所述支撐板頂部與床板底部貼合設置。

6、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板通過螺栓與床板進行可拆卸的連接。

7、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座沿床體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線對稱設置。

8、進一步地,所述床體的通槽的下端設為縮口,所述通槽與縮口上方的空間作為可供所述床板卡接的卡槽。

9、進一步地,所述卡槽的深度與所述床板的厚度一致。

10、進一步地,還包括束縛機構,所述束縛機構包括第一導桿、第一滑塊、豎桿和束縛件,所述床體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一個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導桿,所述第一導桿上滑動連接有數(shù)個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分別連接有豎桿,所述豎桿上分別連接有束縛件,所述束縛件用于對患者進行捆綁約束。

11、進一步地,所述豎桿遠離所述床體的一側開設有豎向設置的t形槽,所述t形槽前后兩側的槽壁內還分別開設有豎向設置的第二凹槽,兩個所述第二凹槽內均設有豎向設置的第二導桿,兩個所述第二導桿上分別滑動連接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的頂面與第二凹槽內側的頂面之間分別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套設在第二導桿上,兩個所述第二滑塊通過壓板固定連接,所述壓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t形塊,所述床體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數(shù)個可供所述t形塊自上而下插入的限位槽。

12、進一步地,所述t形塊遠離所述床體的一側設有手柄。

13、進一步地,所述束縛件包括束縛帶和束縛環(huán),所述豎桿與束縛環(huán)之間通過伸縮架進行連接。

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實用新型裝置通過床體和床板之間可拆分的連接,再通過調節(jié)機構對床板的使用高度進行調節(jié),能夠實現(xiàn)患者平躺在床板上進行患者與床板的整體搬運,而不是直接對患者進行搬運,這樣能夠提高對患者轉運的靈活性和安全性,同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搬運患者所需的醫(yī)護人員,從而能夠節(jié)省醫(yī)療資源,同時能夠提高搬運時患者的舒適性,避免對不能移動的患者造成進一步的傷害。通過束縛機構中的各部件相互配合,能夠對患者的肢體進行固定,從而能夠防止患者在轉運過程中在慣性的作用下產生晃動,能夠避免患者的受傷部位傷勢更加嚴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進行防護。



技術特征:

1.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體(101)、床板(102)和調節(jié)機構(200),所述床體(101)的中間開設有上下貫穿的通槽,所述床板(102)安裝在通槽中,所述調節(jié)機構(200)包括安裝座(201)、正反螺桿(203)、螺紋塊(204)、連桿(205)和支撐板(207),所述床體(101)底面的前后兩側分別安裝有一個安裝座(201),兩個安裝座(201)分別與正反螺桿(203)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正反螺桿(203)的任一端安裝有伺服電機(202),正反螺桿(203)的正螺紋段和反螺紋段上分別螺紋連接有一個螺紋塊(204),兩個所述螺紋塊(204)上分別鉸接有兩個連桿(205),每個螺紋塊(204)上的連桿(205)遠離螺紋塊(204)的一端均與一塊支撐板(207)進行鉸接,兩塊所述支撐板(207)分別與床板(102)底面的前后兩側進行可拆卸的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螺紋塊(204)的內部均開設有兩個轉動槽,每個螺紋塊(204)的兩個所述轉動槽內均轉動安裝有一根連桿(205),所述連桿(205)遠離螺紋塊(204)一端轉動連接有轉動座(206),屬于同一個螺紋塊(204)上的兩個轉動座(206)的頂面分別固定安裝在一根支撐板(207)的左右兩側,所述支撐板(207)頂部與床板(102)底部貼合設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207)通過螺栓(103)與床板(102)進行可拆卸的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201)沿床體(101)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線對稱設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101)的通槽的下端設為縮口,所述通槽與縮口上方的空間作為可供所述床板(102)卡接的卡槽。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深度與所述床板(102)的厚度一致。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束縛機構(300),所述束縛機構(300)包括第一導桿(301)、第一滑塊(302)、豎桿(303)和束縛件,所述床體(101)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一個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導桿(301),所述第一導桿(301)上滑動連接有數(shù)個第一滑塊(302),所述第一滑塊(302)分別連接有豎桿(303),所述豎桿(303)上分別連接有束縛件,所述束縛件用于對患者進行捆綁約束。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豎桿(303)遠離所述床體(101)的一側開設有豎向設置的t形槽,所述t形槽前后兩側的槽壁內還分別開設有豎向設置的第二凹槽,兩個所述第二凹槽內均設有豎向設置的第二導桿(304),兩個所述第二導桿(304)上分別滑動連接有第二滑塊(305),所述第二滑塊(305)的頂面與第二凹槽內側的頂面之間分別連接有彈簧(306),所述彈簧(306)套設在第二導桿(304)上,兩個所述第二滑塊(305)通過壓板(307)固定連接,所述壓板(307)的底部固定安裝有t形塊(308),所述床體(101)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數(shù)個可供所述t形塊(308)自上而下插入的限位槽。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塊(308)遠離所述床體(101)的一側設有手柄。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縛件包括束縛帶(311)和束縛環(huán)(310),所述豎桿(303)與束縛環(huán)(310)之間通過伸縮架(309)進行連接。


技術總結
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病人轉運護理床,包括床體、床板和調節(jié)機構,床體的中間開設有通槽,床板安裝在通槽中,調節(jié)機構包括安裝座、正反螺桿、螺紋塊、連桿和支撐板,床體底面的前后兩側分別安裝有安裝座,安裝座分別與正反螺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正反螺桿的任一端安裝有伺服電機,正反螺桿上螺紋連接有螺紋塊,螺紋塊鉸接有連桿,螺紋塊上的連桿遠離螺紋塊的一端均與支撐板進行鉸接,支撐板分別與床板底面的前后兩側進行可拆卸的連接。本技術裝置通過床體和床板之間可拆分的連接,再通過調節(jié)機構對床板的使用高度進行調節(jié),能夠實現(xiàn)患者平躺在床板上進行患者與床板的整體搬運,而不是直接對患者進行搬運,能夠提高對患者轉運的靈活性和安全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婷婷,陳素珍,程晨,徐金,黃曉盼,吳文麗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南京鼓樓醫(yī)院
技術研發(fā)日:20240201
技術公布日:2024/12/19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