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呃逆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呃逆,俗稱“打嗝”,是由于多種原因使嗝肌運動神經(jīng)受刺激,導致膈肌痙攣所引起的氣逆上沖,發(fā)生喉間聲響,結(jié)嗝不止,令人難以自制的一種癥狀,嚴重者可呃逆幾天、十幾天,甚至幾個月而不能自停。西藥治療呃逆療效不佳,且含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呃逆的中藥藥物存在極大的需求,至今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有關(guān)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的報道。本發(fā)明人在祖?zhèn)髅胤降幕A上,又通過臨床試驗的驗證,終于找到了有效治療呃逆的中藥組合物,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種治療呃逆的中藥組合藥物。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了該中藥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藥物是選擇丁香、柿蒂、旋復花、陳皮、鮮姜、沉香、小茴香進行組合制備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呃逆的復發(fā)。其中選用丁香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胃、脾、腎經(jīng),有溫中,暖腎,降逆的功能,治呃逆,嘔吐,反胃,瀉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疾。選用柿蒂是因為其性味苦澀,平,入手太陰肺經(jīng),有降逆氣的功能,止呃忒、嘔噦。選用旋復花是因為其性味咸,溫,入肺、肝、胃經(jīng),有消痰,下氣,軟堅,行水的功能,治胸中痰結(jié),脅下脹滿,咳喘,呃逆,唾如膠漆,心下痞硬,噫氣不除,大腹水腫。選用陳皮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溫,歸肺、脾經(jīng),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能,治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選用鮮姜是因為其性味辛,熱,入脾、胃、肺經(jīng),有溫中逐寒,回陽通脈的功能,治心腹冷痛,吐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風寒濕痹,陽虛吐、衄、下血。選用沉香是因為其性味辛苦,溫,入腎、脾、胃經(jīng),有降氣溫中,暖腎納氣的功能,治氣逆喘息,嘔吐呃逆,脘腹脹痛,腰漆虛冷,大腸虛冷,小便氣淋,男子精冷。選用小茴香是因為其性味辛,溫,歸肝、腎、脾、胃經(jīng),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的功能,治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jīng),少腹冷痛,脘腹脹滿,食少吐瀉,睪丸鞘膜積液。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藥物組分的肜量也是發(fā)明人在祖?zhèn)髅胤降幕A上,又經(jīng)過臨床的反復試驗、總結(jié)摸索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列重量范圍內(nèi)都具有較好的療效。
丁香20-30克、柿蒂10-20克、旋復花15-30克、陳皮9-15克、鮮姜3-6克、沉香8-15克、小茴香12-20克。
優(yōu)選為:
丁香20克、柿蒂15克、旋復花20克、陳皮12克、鮮姜5克、沉香12克、小茴香15克。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丁香:揀去雜質(zhì)、花梗,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2、柿蒂: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
3、旋復花:揀凈雜質(zhì),除去梗葉,篩去泥土;
4、陳皮: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變黑的果皮,搶水洗凈,潤軟,切絲,曬干或低溫干燥,篩去灰屑;
5、鮮姜:揀凈雜質(zhì),切片;
6、沉香:刷凈,劈成小塊;
7、小茴香: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
二、制備
1、將丁香放鐵鍋內(nèi)炒至稍見黑斑時,取出研成細粉;
2、將柿蒂、旋復花、陳皮、鮮姜、沉香、小茴香燒存性,研成細粉末,再加入丁香細粉混合攪拌均勻,加入乙醇作黏合劑,加入淀粉作填充劑,壓制成顆粒劑;
3、或?qū)⒍∠?、柿蒂、旋復花、陳皮、鮮姜、沉香、小茴香放鐵鍋內(nèi)加80克豬油炒熱拌勻制成藥丸,每丸2.5克。
組方中丁香有溫中,暖腎,降逆的功能為君藥;沉香降氣溫中,暖腎納氣,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能,二者為臣藥,三味藥共同發(fā)揮溫中,降氣,健脾,暖腎,理氣,降逆的作用,且以健脾,暖腎,溫中降逆為主,可治本;鮮姜有溫中逐寒,回陽通脈的功能為佐藥;小茴香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的功能為使藥,與下余諸藥是治標。
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溫中理氣,健脾暖腎,燥濕化痰,通脈降逆的功能,用于治療呃逆見效快,療效好,無副作用。
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藥物的有益效果。
1、一般資料
門疹收治呃逆患者16人。
2、診斷標準
患者喉間斷續(xù)發(fā)出氣嗝聲響,且結(jié)嗝不止,難以自制,間嗝幾分鐘1次,亦有連續(xù)呃7-8聲始停的,患者面容痛苦,嚴重的影響生活、飲食和休息。
3、治療方法
口服顆粒劑每次4克,用20克韭菜汁沖服,每日3次,連用3-5天,或選用藥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2丸,連服3-5天。
4、治療效果
經(jīng)過3天的治療,其中12人痊愈,其余4人連服5天痊愈,總有效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