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特別是供肺炎患者使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祖國醫(yī)學(xué)認(rèn)為: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zhì)的炎癥??捎杉?xì)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臨床主要癥狀為發(fā)熱、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難等。幼兒性肺炎,癥狀常不明顯,可有輕微咳嗽。細(xì)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療,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輕,抗生素治療無效。
臨床表現(xiàn):
本病起病急驟,常有淋雨、受涼、勞累等誘因,約1/3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自然病程7~10天。
a.寒戰(zhàn)、高熱
典型癥狀為突然寒戰(zhàn)、高熱,體溫高達(dá)39℃~40℃,呈稽留熱型,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酸軟、納差。使用抗生素后熱型不典型,年老體弱者僅有低熱或不發(fā)熱。
b.咳嗽、咳痰
早期為刺激性干咳,繼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帶血絲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鐵銹色痰、膿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黃而稀薄。
c.胸痛
常有劇烈胸痛,呈針刺樣,隨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下葉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誤診為急腹癥。
d.呼吸困難
因肺實變致通氣不足、氣體交換障礙、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而出現(xiàn)發(fā)紺、胸痛、呼吸困難。
e.其他癥狀
少數(shù)有惡心、嘔吐、腹脹或腹瀉等胃腸道癥狀,重癥時可出現(xiàn)神志模糊、煩躁、嗜睡、昏迷等。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是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隨著我國中醫(yī)中藥學(xué)的不斷發(fā)展,在治療肺炎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yī)治療肺炎的優(yōu)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勢,針對現(xiàn)有西醫(yī)治療肺炎的現(xiàn)狀,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以解決肺炎患者早日恢復(fù)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及質(zhì)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肺炎。
為達(dá)到上述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提供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30~120g、金銀花150~260g、白芥子30~70g、半夏30~90g、黃芩50~120g、白術(shù)80~160g、生大黃30~300g、陳皮30~160g、瓜蔞90~160g、杏仁30~100g、板藍(lán)根150~300g、川貝母30~100g、肺形草150~500g、蒲公英100~300g、連翹150~300g、生甘草15~90g、云苓90~160g、枇杷葉100~180g、魚腥草150~280g、牛蒡子50~120g、地龍50~120g、當(dāng)歸80~180g、浙貝50~100g、白僵蠶30~100g。
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40~105g、金銀花170~230g、白芥子40~60g、半夏40~80g、黃芩60~105g、白術(shù)90~140g、生大黃40~260g、陳皮40~140g、瓜蔞100~140g、杏仁40~90g、板藍(lán)根170~260g、川貝母40~90g、肺形草170~420g、蒲公英115~260g、連翹170~260g、生甘草20~80g、云苓100~140g、枇杷葉115~160g、魚腥草170~250g、牛蒡子60~105g、地龍60~105g、當(dāng)歸90~160g、浙貝60~90g、白僵蠶40~90g。
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95g、金銀花200g、白芥子50g、半夏70g、黃芩95g、白術(shù)120g、生大黃230g、陳皮120g、瓜蔞120g、杏仁80g、板藍(lán)根230g、川貝母80g、肺形草360g、蒲公英230g、連翹230g、生甘草70g、云苓120g、枇杷葉140g、魚腥草220g、牛蒡子95g、地龍95g、當(dāng)歸140g、浙貝80g、白僵蠶80g。
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zhì)、粉塵及干燥后,按照質(zhì)量份比共研為極細(xì)末待用;
b、按照傳統(tǒng)制備中藥膠囊劑的方法,將研磨好的極細(xì)末藥物過篩后,放入藥器中混合均勻,然后制備成膠囊劑(其膠囊鎖合后總長度為23.3mm,藥粉容量0.4~0.5g/粒),分裝密封即可。
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膠囊劑藥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2g/次,溫開水送服。7天為一個療程,服藥1~2個療程,病獲痊愈。
本發(fā)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xì)的記載。本發(fā)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fā)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之功效,用于治療外感發(fā)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脅痛乳脹、頭痛頭眩、月經(jīng)不調(diào)、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
金銀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癰腫疔瘡、喉痹及多種感染性疾??;
白芥子,性味:無臭、味辛、辣,具有溫肺豁痰利氣、乳腺散結(jié)通絡(luò)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jīng)絡(luò)、關(guān)節(jié)麻木、疼痛、痰濕流注、陰疽腫毒;
半夏,性味:辛、溫,有毒,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之功效,用于治療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fēng)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嘔;
黃芩,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白術(shù),性味:味苦、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nèi)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等癥;
生大黃,性味:苦、寒,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之功效,用于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jīng)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于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于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熱有瘀出血癥;
陳皮,性味: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療脾胃不和、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噦逆、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膈滿悶、頭目眩暈、水腫、小便不利、大便秘結(jié)、乳癰疥癬、中魚蟹毒、酒毒等;
瓜蔞,性味:甘、微苦、寒,具有清熱滌痰,寬胸散結(jié),潤燥滑腸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結(jié)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腫痛、大便秘結(jié);
杏仁,性味:苦、溫,有毒,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潤腸、下氣開痹之功效,用于治療外感咳嗽、喘滿、傷燥咳嗽、寒氣奔豚、驚癇、胸痹、食滯脘痛、血崩、耳聾、疳腫脹、濕熱淋證、疥瘡、喉痹、腸燥便秘;
板藍(lán)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療溫毒發(fā)斑、高熱頭痛、大頭瘟疫、爛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瘡腫、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
川貝母,性味:苦、甘、微寒,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街、肺痿、肺癰、喉痹、乳癰;
肺形草,性味:甘、辛、寒,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咯血、肺炎、肺膿瘍、腎炎、泌尿系感染,外用治疔瘡癤腫、乳腺炎、外傷出血;
蒲公英,性味: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之功效,用于治療乳癰、肺癰、腸癰、痄腮、疔毒瘡腫、目赤腫痛、感冒發(fā)熱、咳嗽、咽喉腫痛、胃火、腸炎、痢疾、肝炎、膽嚇炎、尿路感染、蛇蟲咬傷;
連翹,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溫?zé)?、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
生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之功效,用于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云苓,性味:甘、淡、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嗽、食少脘悶、大便泄瀉、眩暈、心悸、失眠、夢遺、自濁、小便余瀝、帶下等癥;
枇杷葉,性味:苦、辛、寒,無毒,具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痰嗽、陰虛勞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
魚腥草,性味:辛、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牛蒡子,性味:味辛、苦、性寒,具有疏散風(fēng)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jié)、解毒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風(fēng)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fēng)疹瘙癢、瘡瘍腫毒;
地龍,性味:味咸、性寒,具有清勢止痙、平肝熄風(fēng)、通經(jīng)活絡(luò)、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發(fā)熱狂燥、驚癇抽搐、肝陽頭痛、中風(fēng)偏癱、風(fēng)濕痹痛、肺熱喘咳、小便不通;
當(dāng)歸,性味: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之功效,用于治療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血虛、或兼有瘀滯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絞痛、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浙貝,性味:苦、寒,具有清熱散結(jié),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療風(fēng)熱犯肺、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
白僵蠶,性味: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風(fēng)止痙、化痰散結(jié)、解毒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療驚癇抽搐、中風(fēng)口歪、眼斜、偏正頭痛、咽喉腫痛、瘰疬、痄腮、風(fēng)疹、瘡毒等癥。
本發(fā)明藥物是基于中醫(yī)治療肺炎的原則,從依據(jù)肺炎的病理機(jī)制及藥理作用認(rèn)為:就肺炎,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藥物中的各原料中藥藥效共奏,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肺炎的治療而提出的一種中藥配方,采用該配方制備的藥物藥效好,見效快,是一個標(biāo)本兼治的中藥組方,特別適合臨床使用。下面結(jié)合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jìn)一步詳細(xì)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95g、金銀花200g、白芥子50g、半夏70g、黃芩95g、白術(shù)120g、生大黃230g、陳皮120g、瓜蔞120g、杏仁80g、板藍(lán)根230g、川貝母80g、肺形草360g、蒲公英230g、連翹230g、生甘草70g、云苓120g、枇杷葉140g、魚腥草220g、牛蒡子95g、地龍95g、當(dāng)歸140g、浙貝80g、白僵蠶80g。
實施例2:
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105g、金銀花230g、白芥子60g、半夏80g、黃芩105g、白術(shù)140g、生大黃260g、陳皮140g、瓜蔞140g、杏仁90g、板藍(lán)根260g、川貝母90g、肺形草420g、蒲公英260g、連翹260g、生甘草80g、云苓140g、枇杷葉160g、魚腥草250g、牛蒡子105g、地龍105g、當(dāng)歸160g、浙貝90g、白僵蠶90g。
實施例3:
一種可有效治療肺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120g、金銀花260g、白芥子70g、半夏90g、黃芩120g、白術(shù)160g、生大黃300g、陳皮160g、瓜蔞160g、杏仁100g、板藍(lán)根300g、川貝母100g、肺形草500g、蒲公英300g、連翹300g、生甘草90g、云苓160g、枇杷葉180g、魚腥草280g、牛蒡子120g、地龍120g、當(dāng)歸180g、浙貝100g、白僵蠶100g。
典型病例
經(jīng)臨床診斷治療肺炎患者共1760例,年齡為20歲以上的945例,只有815例為20歲以下。1760例患者痊愈的1705例,有效的55例,總有效率達(dá)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