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心血管外科護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心血管外科術后專用護理床。
背景技術:
心內科,即心血管內科,是各級醫(yī)院大內科為了診療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設置的一個臨床科室,治療的疾病包括心絞痛、高血壓、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齊、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是一個“密閉”的管道系統(tǒng),由心和血管組成,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心臟是泵血的肌性動力器官,而運輸血液的管道系統(tǒng)就是血管系統(tǒng)。它布散全身,無處不至,負責將心臟搏出的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各個組織器官,以滿足機體活動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并且將代謝終產(chǎn)物(或廢物)運回心臟,通過肺、腎等器官排出體外。
心血管病人術后的病人均要送到病房的病床上進行后續(xù)的康復護理治療,而對需長期臥床病人目前為防止病人產(chǎn)生褥瘡,多是要求按時給病人翻身,同時安置病人在具有防褥瘡床墊的病床上。褥瘡是長期臥床病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其一般是由于病人身體受壓力不平衡,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腐脫而形成潰瘍。而目前護理床不能自主調節(jié)病人的受力情況,起到的效果有限。因此,需要提供一款能夠根據(jù)病人初步的轉身動作主動對病人的體位進行調節(jié)的護理床,以避免病人身體長期受壓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腐脫的發(fā)生。
專利公開號為cn105748221a的發(fā)明專利公開了外科專用護理病床,包括床架,床板和床腳,所述床板連接在床架的內側,床架包括活動連接的第一床架和第二床架,床板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第一床板與第一床架相連,第三床板與第二床架連接,第一床架的兩側設有與第二床板活動連接的導向架,該導向架位于床架的下方,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的底面上設有用于支撐第二床板的鎖扣。該發(fā)明具有結構簡單,功能多樣,適用于身高不同人群等特點。然而,該發(fā)明不能夠根據(jù)病人的初步轉身動作實現(xiàn)病人體位的自動調節(jié)。
專利公開號為cn105395335a的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胸外科手術康復護理床,包括胸外科手術康復護理床主體,在胸外科手術康復護理床主體上設有背部支撐墊,背部支撐墊上設有防滑條紋,背部支撐墊右側設有頸部支撐枕,頸部支撐枕上設有條形鏤空槽,背部支撐墊前后兩側設有胸腔支撐側擋,胸腔支撐側擋前側設有旋鈕槽。該發(fā)明在進行胸外科患者術后康復護理時,省時省力,科學便捷,安全高效,科學有效,功能齊全,科學舒適,減輕了醫(y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然而,該發(fā)明結構龐大,功能復雜,成本高昂,不適用于病人手術后期的自主康復護理。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心血管外科術后專用護理床,不僅能夠為病人提供心血管外科術后護理,而且能夠實現(xiàn)病人體位的自動調節(jié),避免了病人身體長期受壓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腐脫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心血管外科術后專用護理床,包括床架和設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床腿,所述床架上部設置床板,所述床板由小腿支撐板、大腿支撐板、臀部支撐板和背部支撐板依次連接組成,所述背部支撐板上設置胸部保護機構,所述臀部支撐板上設置臀部轉動機構,且所述胸部保護機構和所述臀部轉動機構通過聯(lián)動機構配合活動連接,所述床架下部設置與所述胸部保護機構和所述聯(lián)動機構信號互聯(lián)的控制器;
所述聯(lián)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臀部轉動機構上的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和設置在所述胸部保護機構上的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所述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和所述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均與所述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所述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和所述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的結構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儀、mems加速計和無線信號發(fā)射器,所述無線信號發(fā)射器與所述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
進一步地,所述胸部保護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背部支撐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部沿長度方向設置圓弧形通槽,所述圓弧形通槽內設置與所述圓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塊,所述承重塊上表面沿長度方向設置與人體背部相配合的容納槽,所述圓弧形通槽上設置兩條橫截面形狀為t型的環(huán)形滑槽,所述承重塊底部設置與所述環(huán)形滑槽相配合的環(huán)形滑軌,所述環(huán)形滑軌下表面中部設置環(huán)形凹槽,所述環(huán)形凹槽內設置輪齒,所述環(huán)形滑槽底部開設通孔,且所述通孔下部與開設在所述背部支撐板上的矩形孔相連通,所述矩形孔內設置雙軸電機,且所述雙軸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與所述輪齒相配合的驅動輪,所述雙軸電機與所述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所述承重塊上部設置所述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臀部轉動機構包括開設在所述臀部支撐板上的圓形沉槽,所述沉槽中心開設向下貫穿的軸孔,所述沉槽內設置坐墊板,所述坐墊板底部設置轉軸,所述轉軸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所述軸孔內且所述轉軸的下端伸出所述軸孔,所述轉軸下部設置從動齒輪,所述臀部支撐板底部設置電機支架,所述電機支架上設置與所述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與所述從動齒輪相配合的主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的端面設置所述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承重塊上部設置用于防止病人摔落的防護機構,所述防護機構包括一端固定設置在所述承重塊一側上部的彈性氣囊,所述彈性氣囊的另一端通過卡扣設置在所述承重塊上部的另一側上部,所述彈性氣囊底部設置與所述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彈性氣囊的進氣口通過管道與設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氣泵相連接,所述氣泵與所述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氣囊的出氣口設置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所述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
進一步地,所述床架尾部設置床尾板。
進一步地,所述床架頭部設置床頭板。
進一步地,所述床架前后兩側均設置防護欄。
進一步地,所述床腿底部設置滾輪。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為plc控制器或計算機。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針對目前心血管外科術后病人在臥床休養(yǎng)時,不能自動實現(xiàn)病人背部活動,易引起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腐脫等現(xiàn)象,提供一種心血管外科術后專用護理床,包括床架和設置在床架底部的床腿,在床架上部設置床板,而且床板由小腿支撐板、大腿支撐板、臀部支撐板和背部支撐板依次連接組成,這樣既能夠實現(xiàn)病人平躺又能在需要時實現(xiàn)坐起。而且在背部支撐板上設置有用于保護胸部手術傷口的胸部保護機構,在臀部支撐板上設置有臀部轉動機構,且胸部保護機構和臀部轉動機構通過聯(lián)動機構配合活動連接,并在床架下部設置與胸部保護機構和聯(lián)動機構信號互聯(lián)的控制器,采用這樣的結構,能夠利用胸部保護機構實時保護手術傷口,避免病人由于體力不支或動作幅度大造成手術傷口撕裂,而聯(lián)動機構一方面能夠根據(jù)胸部保護機構的動作實現(xiàn)臀部轉動機構的配合工作,另一方面能夠根據(jù)臀部轉動機構的動作實現(xiàn)胸部保護機構的配合動作。
其中,聯(lián)動機構包括設置在臀部轉動機構上的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和設置在胸部保護機構上的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和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均與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以實現(xiàn)智能控制,同時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和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的結構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儀、mems加速計和無線信號發(fā)射器,其中無線信號發(fā)射器與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用于將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監(jiān)測到的臀部轉動動作信號和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監(jiān)測到的病人胸部轉動的信號傳輸給控制器,進而控制器控制控制胸部保護機構的雙軸電機運轉帶動承重塊轉動以實現(xiàn)病人轉身的動作,以及控制器控制臀部轉動機構的驅動電機帶動坐墊板轉動以協(xié)助病人的身體轉動,避免病人上身轉動而下身卻不轉動帶來的體位不舒適。
另外,胸部保護機構包括設置在背部支撐板上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部沿長度方向設置圓弧形通槽,并在圓弧形通槽內設置與圓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塊,在承重塊上表面沿長度方向設置與人體背部相配合的容納槽,在圓弧形通槽上設置兩條橫截面形狀為t型的環(huán)形滑槽,并在承重塊底部設置與環(huán)形滑槽相配合的環(huán)形滑軌,這樣一方面能夠保證承重塊牢固貼合在固定座上,另一方面能夠實現(xiàn)承重塊相對于固定座的轉動以實現(xiàn)病人上身的轉動,同時,在環(huán)形滑軌下表面中部設置環(huán)形凹槽,在環(huán)形凹槽內設置輪齒,并環(huán)形滑槽底部開設通孔,且在通孔下部與開設在背部支撐板上的矩形孔相連通,并在矩形孔內設置雙軸電機,且在雙軸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與輪齒相配合的驅動輪,雙軸電機與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以實現(xiàn)雙軸電機的的智能控制,在承重塊上部設置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采用這樣的結構,當依靠在承重塊上的病人試圖轉動背部時,第二mems傳感器能夠檢測到轉動信號并將此信號傳輸給控制器,此時控制器控制雙軸電機工作以帶動承重塊轉動,從而減小了病人完全靠自身體力轉動身體帶來的意外傷害。
另外,為了配合承重塊的轉動時病人的身體不發(fā)生扭曲,在臀部支撐板上設置臀部轉動機構,且臀部轉動機構包括開設在臀部支撐板上的圓形沉槽,在沉槽中心開設向下貫穿的軸孔,在沉槽內設置坐墊板,在坐墊板底部設置轉軸,且轉軸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軸孔內且轉軸的下端伸出軸孔,在轉軸下部設置從動齒輪,在臀部支撐板底部設置電機支架,在電機支架上設置與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的驅動電機,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與從動齒輪相配合的主動齒輪,并在從動齒輪的端面設置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采用這樣的結構,當?shù)谝籱ems傳感器模塊檢測到病人的臀部轉動時,將此信號傳送給控制器,隨后控制器控制驅動電機工作,驅動電機帶動坐墊板轉動,從而起到帶動病人輔助轉身的作用。本發(fā)明不僅能夠為病人提供心血管外科術后護理,而且能夠實現(xiàn)病人體位的自動調節(jié),避免了病人身體長期受壓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腐脫現(xiàn)象的發(fā)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左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固定座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承重塊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第二種實施方式中彈性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第三種實施方式中彈性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第四種實施方式的結構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附圖1至9,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谒枋龅谋景l(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心血管外科術后專用護理床,包括床架1和設置在所述床架1底部的床腿2,所述床架1上部設置床板,所述床板由小腿支撐板3、大腿支撐板4、臀部支撐板5和背部支撐板6依次連接組成,所述背部支撐板6上設置胸部保護機構,所述臀部支撐板5上設置臀部轉動機構,且所述胸部保護機構和所述臀部轉動機構通過聯(lián)動機構配合活動連接,所述床架1下部設置與所述胸部保護機構和所述聯(lián)動機構信號互聯(lián)的控制器7。
所述控制器7為plc控制器。
所述聯(lián)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臀部轉動機構上的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8和設置在所述胸部保護機構上的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9,所述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8和所述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9均與所述控制器7電信號互聯(lián),所述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8和所述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9的結構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儀、mems加速計和無線信號發(fā)射器,所述無線信號發(fā)射器與所述控制器7電信號互聯(lián)。
所述胸部保護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背部支撐板6上的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上部沿長度方向設置圓弧形通槽101,所述圓弧形通槽101內設置與所述圓弧形通槽101相配合的承重塊11,所述承重塊11上表面沿長度方向設置與人體背部相配合的容納槽111,所述圓弧形通槽101上設置兩條橫截面形狀為t型的環(huán)形滑槽102,所述承重塊11底部設置與所述環(huán)形滑槽102相配合的環(huán)形滑軌112,所述環(huán)形滑軌112下表面中部設置環(huán)形凹槽113,所述環(huán)形凹槽113內設置輪齒114,所述環(huán)形滑槽102底部開設通孔103,且所述通孔103下部與開設在所述背部支撐板6上的矩形孔12相連通,所述矩形孔12內設置雙軸電機13,且所述雙軸電機13的輸出軸上設置與所述輪齒114相配合的驅動輪14,所述雙軸電機13與所述控制器7電信號互聯(lián),所述承重塊11上部設置所述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9。
所述臀部轉動機構包括開設在所述臀部支撐板5上的圓形沉槽15,所述沉槽15中心開設向下貫穿的軸孔16,所述沉槽15內設置坐墊板17,所述坐墊板17底部設置轉軸18,所述轉軸18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所述軸孔16內且所述轉軸18的下端伸出所述軸孔16,所述轉軸18下部設置從動齒輪19,所述臀部支撐板5底部設置電機支架20,所述電機支架20上設置與所述控制器7電信號互聯(lián)的驅動電機21,所述驅動電機21的輸出軸上設置與所述從動齒輪19相配合的主動齒輪22,所述從動齒輪19的端面設置所述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8。
該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心血管外科術后專用護理床,包括床架和設置在床架底部的床腿,在床架上部設置床板,而且床板由小腿支撐板、大腿支撐板、臀部支撐板和背部支撐板依次連接組成,這樣既能夠實現(xiàn)病人平躺又能在需要時實現(xiàn)坐起。而且在背部支撐板上設置有用于保護胸部手術傷口的胸部保護機構,在臀部支撐板上設置有臀部轉動機構,且胸部保護機構和臀部轉動機構通過聯(lián)動機構配合活動連接,并在床架下部設置與胸部保護機構和聯(lián)動機構信號互聯(lián)的控制器,采用這樣的結構,能夠利用胸部保護機構實時保護手術傷口,避免病人由于體力不支或動作幅度大造成手術傷口撕裂,而聯(lián)動機構一方面能夠根據(jù)胸部保護機構的動作實現(xiàn)臀部轉動機構的配合工作,另一方面能夠根據(jù)臀部轉動機構的動作實現(xiàn)胸部保護機構的配合動作。
其中,聯(lián)動機構包括設置在臀部轉動機構上的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和設置在胸部保護機構上的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和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均與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以實現(xiàn)智能控制,同時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和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的結構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儀、mems加速計和無線信號發(fā)射器,其中無線信號發(fā)射器與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用于將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監(jiān)測到的臀部轉動動作信號和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監(jiān)測到的病人胸部轉動的信號傳輸給控制器,進而控制器控制控制胸部保護機構的雙軸電機運轉帶動承重塊轉動以實現(xiàn)病人轉身的動作,以及控制器控制臀部轉動機構的驅動電機帶動坐墊板轉動以協(xié)助病人的身體轉動,避免病人上身轉動而下身卻不轉動帶來的體位不舒適。
另外,胸部保護機構包括設置在背部支撐板上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部沿長度方向設置圓弧形通槽,并在圓弧形通槽內設置與圓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塊,在承重塊上表面沿長度方向設置與人體背部相配合的容納槽,在圓弧形通槽上設置兩條橫截面形狀為t型的環(huán)形滑槽,并在承重塊底部設置與環(huán)形滑槽相配合的環(huán)形滑軌,這樣一方面能夠保證承重塊牢固貼合在固定座上,另一方面能夠實現(xiàn)承重塊相對于固定座的轉動以實現(xiàn)病人上身的轉動,同時,在環(huán)形滑軌下表面中部設置環(huán)形凹槽,在環(huán)形凹槽內設置輪齒,并環(huán)形滑槽底部開設通孔,且在通孔下部與開設在背部支撐板上的矩形孔相連通,并在矩形孔內設置雙軸電機,且在雙軸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與輪齒相配合的驅動輪,雙軸電機與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以實現(xiàn)雙軸電機的的智能控制,在承重塊上部設置第二mems傳感器模塊,采用這樣的結構,當依靠在承重塊上的病人試圖轉動背部時,第二mems傳感器能夠檢測到轉動信號并將此信號傳輸給控制器,此時控制器控制雙軸電機工作以帶動承重塊轉動,從而減小了病人完全靠自身體力轉動身體帶來的意外傷害。
另外,為了配合承重塊的轉動時病人的身體不發(fā)生扭曲,在臀部支撐板上設置臀部轉動機構,且臀部轉動機構包括開設在臀部支撐板上的圓形沉槽,在沉槽中心開設向下貫穿的軸孔,在沉槽內設置坐墊板,在坐墊板底部設置轉軸,且轉軸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軸孔內且轉軸的下端伸出軸孔,在轉軸下部設置從動齒輪,在臀部支撐板底部設置電機支架,在電機支架上設置與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的驅動電機,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與從動齒輪相配合的主動齒輪,并在從動齒輪的端面設置第一mems傳感器模塊,采用這樣的結構,當?shù)谝籱ems傳感器模塊檢測到病人的臀部轉動時,將此信號傳送給控制器,隨后控制器控制驅動電機工作,驅動電機帶動坐墊板轉動,從而起到帶動病人輔助轉身的作用。本發(fā)明不僅能夠為病人提供心血管外科術后護理,而且能夠實現(xiàn)病人體位的自動調節(jié),避免了病人身體長期受壓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腐脫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實施例2:
如圖6和圖7所示,其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所述承重塊11上部設置用于防止病人摔落的防護機構23,所述防護機構23包括一端固定設置在所述承重塊11一側上部的彈性氣囊231,所述彈性氣囊231的另一端通過卡扣232設置在所述承重塊11上部的另一側,所述彈性氣囊231底部設置與所述控制器7電信號互聯(lián)的壓力傳感器233,所述彈性氣囊231的進氣口234通過管道與設置在所述床架1底部的氣泵235相連接,所述氣泵235與所述控制器7電信號互聯(lián)。
該實施例中,為了防止病人從本護理床上摔落,在承重塊上部設置有防護機構,其中防護機構包括一端固定設置在承重塊一側上部的彈性氣囊,且彈性氣囊的另一端通過卡扣設置在承重塊上部的另一側,這樣能夠通過卡扣將彈性氣囊固定在承重塊上部或者拆下,同時為了能夠檢測到病人上身的轉動,在彈性氣囊底部設置有與控制器互聯(lián)的壓力傳感器,這樣當病人試圖轉動身體時,壓力傳感器能夠檢測到壓力的變化,從而將檢測到的壓力變化信號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雙軸電機開啟從而帶動承重塊轉動,避免了病人完全通過自身力量轉動身體造成術后傷口撕裂。
實施例3:
如圖8所示,其與實施例2的區(qū)別在于:所述彈性氣囊231的出氣口236設置電磁閥237,所述電磁閥237與所述控制器7電信號互聯(lián)。
該實施例中,為了使得彈性氣囊內的壓力不至于升太高讓病人感到不舒服,在彈性氣囊的出氣口設置電磁閥,而且電磁閥與控制器電信號互聯(lián),這樣當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壓力值過高時,能夠控制電磁閥打開以釋放彈性氣囊內的氣體,從而降低彈性氣囊內壓力。
實施例4:
如圖9所示,其與實施例3的區(qū)別在于:所述床架1尾部設置床尾板24。
所述床架1頭部設置床頭板25。
所述床架1前后兩側均設置防護欄。
所述床腿2底部設置滾輪26。
該實施例中,在床架尾部設置床尾板,一方面床尾板能夠增強本護理床的整體強度,另一方面床尾板上能夠用來張貼床頭卡或者臨時放置一些衣物。另外,在床架頭部設置床頭板在起到增強本護理床整體強度的同時能夠為病人提供依靠。為了避免病人從本護理床上意外摔落,在床架前后兩側均設置有防護欄。同時,為了便于移動本護理床,在床腿底部設置有滾輪。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