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中藥領(lǐng)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制法。
背景技術(shù):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以發(fā)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區(qū)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癥。心絞痛是心臟缺血反射到身體表面所感覺的疼痛,特點為前胸陣發(fā)性、壓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癥狀,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區(qū)與左上肢,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常發(fā)生,休息或用硝酸酯類制劑后消失。首先,心絞痛屬于中醫(yī)學的胸痹心痛的范疇。關(guān)于其病因病機,《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曰:“厥氣上逆,寒氣積于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素問·脈要精微論》亦云:“澀則心痛”。陰寒內(nèi)盛,胸陽痹阻,陰占陽位,則心脈凝泣不通,是造成心痛的主要病機。漢代醫(yī)圣張仲景在《金貴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稱本病為“胸痹、心痛”,把病因病機歸納為“陽微陰弦”,即胸陽不足,陰邪搏結(jié)所致,為本虛標實之證?!氨浴奔礊槠θ煌ǎ嗅t(yī)學有“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理論。目前用于治療心絞痛的藥物種類繁多,中藥西藥皆有,但療效不甚滿意,且治愈后易復發(fā),給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造成負擔。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具有理氣止痛、化瘀通絡、益氣養(yǎng)陰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療心絞痛,療效確切,無任何毒副作用,且本發(fā)明用料造價低廉,所選藥材多為藥性平和之物,不會給患者增加經(jīng)濟和身體上的負擔。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shù)方案: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麥冬20-26份,葛根10-17份,大葉鉤藤15-25份,漏蘆12-17份,蕓香草2-6份,女貞子9-14份,淫羊藿5-13份,炙甘草8-14份,炒山楂6-9份,砂仁1-5份,山茱萸7-13份。優(yōu)選的方案是,麥冬22-24份,葛根12.5-14.5份,大葉鉤藤18-22份,漏蘆13-16份,蕓香草3-5份,女貞子10-13份,淫羊藿7-11份,炙甘草10-12份,炒山楂7-8份,砂仁2-4份,山茱萸9-11份。更加優(yōu)選的,麥冬23份,葛根13.5份,大葉鉤藤20份,漏蘆14.5份,蕓香草4份,女貞子11.5份,淫羊藿9份,炙甘草11份,炒山楂7.5份,砂仁3份,山茱萸10份。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將其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劑,制備方法如下:(1)取砂仁置于密閉容器中,加入姜水浸潤3-6小時,取出,大火翻炒至藥材表面變色且略帶焦斑,冷卻,備用;將麥冬和漏蘆混合,置于鐵鍋中,中火炒至變色,趁熱倒入白酒內(nèi)漬淬,取出,晾干,備用;(2)取蕓香草加入米醋拌勻,悶潤18-30分鐘,取出,文火加熱炒干,晾涼備用;(3)取女貞子和山茱萸混合,加入0.4-0.8倍量的黃酒,浸潤,然后投入炒鍋內(nèi),用麥麩炒至表面略有焦斑,取出,碾碎成細粉,備用;(4)將葛根、大葉鉤藤、淫羊藿、炙甘草、炒山楂與步驟(1)和步驟(2)處理后的原料一同置于中藥提取器中,加10-16倍原料量的蒸餾水浸泡1.5-2.5小時,然后于86℃恒溫提取三次,每次各提取45分鐘,過濾,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原體積的1/5,于400-800r/min轉(zhuǎn)速下進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繼續(xù)減壓濃縮至(80℃)相對密度1.24的稠膏,備用;(5)將步驟(3)所得細粉加入到上述稠膏中,邊攪拌邊加入輔料,按照膠囊劑的加工方法制成膠囊劑型,即得。上述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1)加入姜水浸潤4-5小時(優(yōu)選加入姜水浸潤4-5小時)。上述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2)悶潤20-28分鐘(優(yōu)選悶潤24分鐘)。上述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3)加入0.5-0.7倍量的黃酒(優(yōu)選加入0.6倍量的黃酒)。上述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4)加12-14倍原料量的蒸餾水(優(yōu)選加13倍原料量的蒸餾水)。上述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4)浸泡1.8-2.2小時(優(yōu)選浸泡2小時)。上述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4)于500-700r/min轉(zhuǎn)速下進行離心分離(優(yōu)選于600r/min轉(zhuǎn)速下進行離心分離)。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fā)明治療心絞痛的中藥仔細甄選各組分藥物,嚴格控制各組分的配比,具有理氣止痛、化瘀通絡、益氣養(yǎng)陰等功效,可以迅速改善癥狀,阻止病情發(fā)展,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2)本發(fā)明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治療心絞痛取得良好成果,對于癥狀較重者起效速度快,緩解癥狀效果明顯,經(jīng)臨床試驗,對心絞痛的總有效率達98%以上;(3)所選材料皆為傳統(tǒng)中藥材料,無任何毒副作用;藥源易得,藥材成本低廉,能夠減輕患者負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和實驗例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但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發(fā)明所用主要中藥原料的藥理如下:麥冬:基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沿階草的干燥塊根。性味:甘,微苦,微寒。歸經(jīng):歸心、肺、胃經(jīng)功能主治: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葛根:基源:為豆科植物葛的塊根?;瘜W成份:葛根含異黃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黃酮、大豆黃酮甙及β-谷甾醇、花生酸,又含多量淀粉。藥理作用:①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作用:葛根中提出的黃酮能增加腦及冠狀血管血流量。②解痙作用:葛根中含天豆黃酮,對小鼠、豚鼠離體腸管具有罌粟堿樣解痙作用;③降血糖作用;④解熱及雌激素樣作用;性味:甘辛,平。歸經(jīng):入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升陽解肌,透疹止瀉,除煩止溫。治傷寒、溫熱頭痛項強,煩熱消渴,泄瀉,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壓,心絞痛,耳聾。大葉鉤藤: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大葉鉤藤的帶鉤莖枝?;瘜W成份:含鉤藤堿。性味:《云南中草藥選》:“甘苦,涼。”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藥選》:“清熱平肝,熄風鎮(zhèn)驚。治抽搐,高血壓,神經(jīng)性頭痛,骨髓炎?!甭┨J:基源:為菊科植物祁州漏蘆或禹州漏蘆的根。化學成份:祁州漏蘆根含揮發(fā)油。新疆藍刺頭果實含藍刺頭扔堿,種子含藍刺頭堿及藍刺頭寧堿。藥理作用::小劑量對動物表現(xiàn)興奮作用,大劑量則引起痙攣,以后出現(xiàn)全身抑制,對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有蘇醒作用,并能興奮神經(jīng)肌肉裝置,促進周圍神經(jīng)的恢復過程。②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藍刺頭堿對麻醉貓可引起血壓下降,心收縮力增強,對離體蛙心可使心收縮張力上升,收縮幅度減弱,高濃度可使心臟停止于收縮期,對離體兔耳表現(xiàn)血管擴張。性味:苦咸,寒。歸經(jīng):入胃、大腸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下乳,通筋脈。治癰疽發(fā)背,乳房腫痛。乳汁不通,瘰疬惡瘡,濕痹筋脈拘牽,骨節(jié)疼痛,熱毒血痢,痔瘡出血。蕓香草: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蕓香草的全草?;瘜W成份:全草含酸性皂甙類物質(zhì)、鞣質(zhì)、蛋白質(zhì)、粘液質(zhì)、苦味質(zhì),糖類及酚性物質(zhì)。藥理作用:①平喘作用;②止咳作用;③抗菌作用;性味:辛苦,涼。功能主治:解表,利濕,平喘,止咳。治傷暑感冒,淋病,風濕筋骨酸痛,慢性氣管炎。女貞子:基源:本品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干燥成熟果實。性味:甘、苦,涼。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功能主治:滋補肝腎,明目烏發(fā)。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目暗不明。淫羊藿:基源: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心葉淫羊藿或箭葉淫羊藿的莖葉?;瘜W成份:淫羊藿莖、葉含淫羊藿甙,葉尚含揮發(fā)油、蠟醇、卅一烷、植物甾醇、鞣質(zhì)、油脂。脂肪油中的脂肪酸有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性味:辛甘,溫。歸經(jīng):入肝、腎經(jīng)。功能主治:補腎壯陽,祛風除濕。治陽痿不舉,小便淋瀝,筋骨攣急,半身不遂,腰膝無力,風濕痹痛,四肢不仁。甘草:基源: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狀莖?;瘜W成份:甘草根及根莖含甘草甜素,為甘草酸的鉀、鈣鹽。尚含甘草甙、甘草甙元、異甘草甙、異甘草元、新甘草甙、新異甘草甙等。藥理作用::甘草次酸對大白鼠移植的骨髓瘤有抑制作用,甘草酸單銨鹽、甘草次酸鈉及甘草次酸衍化物之混合物,對小白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均有抑制作用,即使口服亦有效。甘草甜素、甘草甙對大鼠腹水肝癌及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能產(chǎn)生形態(tài)學上的變化,甘草甜素尚能抑制皮下移植的吉田肉瘤。性味:甘,平。歸經(jīng):入脾、胃、肺經(jīng)。功能主治: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diào)和諸藥。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fā)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炙甘草的炮制方法:取甘草,刮去赤皮,用粳米拌炒至內(nèi)外赤黃。山楂: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果實?;瘜W成份:含表兒茶精、槲皮素、金絲桃甙、綠原酸、山楂酸、檸檬酸、苦杏仁甙等。性味:酸甘,微溫。歸經(jīng):入脾、胃、肝經(jīng)。功能主治:消食積,散瘀血,驅(qū)絳蟲。治肉積,癥瘕,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chǎn)后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于肉食積滯、胃烷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血脂癥。炒山楂的炮制方法:取揀凈的山楂,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外面呈淡黃色,取出,放涼。砂仁:基源:為姜科植物陽春砂或縮砂的成熟種子?;瘜W成份:縮砂種子含揮發(fā)油1.7~3%,主要成分為d-樟腦,一種萜烯(似檸檬烯,但非檸檬烯),d-龍腦,乙酸龍腦酯,芳樟醇,橙花叔醇。陽春砂,葉的揮發(fā)油與種子的揮發(fā)油相似,含龍腦、乙酸龍腦酯、樟腦、檸檬烯等成分。又陽春砂含皂甙0.69%。性味:辛,溫。歸經(jīng):入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行氣調(diào)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脹,胃呆食滯,噎膈嘔吐,寒瀉冷痢,妊娠胎動。山茱萸: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化學成份:含莫羅忍冬甙、7-0-甲基莫羅忍冬甙、獐牙菜甙、番木鱉甙、山茱萸鞣質(zhì)1、2、3等。性味:酸,微溫。歸經(jīng):入肝、腎經(jīng)。功能主治: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治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小便頻數(shù),肝虛寒熱,虛汗不止,心搖脈散。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nèi)熱消渴。溫肝補腎,除一切風,止月經(jīng)過多,治老人尿頻。實施例1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80g/份):麥冬20份,葛根10份,大葉鉤藤15份,漏蘆12份,蕓香草2份,女貞子9份,淫羊藿5份,炙甘草8份,炒山楂6份,砂仁1份,山茱萸7份。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將其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劑,制備方法如下:(1)取砂仁置于密閉容器中,加入姜水浸潤3小時,取出,大火翻炒至藥材表面變色且略帶焦斑,冷卻,備用;將麥冬和漏蘆混合,置于鐵鍋中,中火炒至變色,趁熱倒入白酒內(nèi)漬淬,取出,晾干,備用;(2)取蕓香草加入米醋拌勻,悶潤18分鐘,取出,文火加熱炒干,晾涼備用;(3)取女貞子和山茱萸混合,加入0.4倍量的黃酒,浸潤,然后投入炒鍋內(nèi),用麥麩炒至表面略有焦斑,取出,碾碎成細粉,備用;(4)將葛根、大葉鉤藤、淫羊藿、炙甘草、炒山楂與步驟(1)和步驟(2)處理后的原料一同置于中藥提取器中,加10倍原料量的蒸餾水浸泡1.5小時,然后于86℃恒溫提取三次,每次各提取45分鐘,過濾,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原體積的1/5,于400r/min轉(zhuǎn)速下進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繼續(xù)減壓濃縮至(80℃)相對密度1.24的稠膏,備用;(5)將步驟(3)所得細粉加入到上述稠膏中,邊攪拌邊加入輔料,按照膠囊劑的加工方法制成膠囊劑型,即得。本發(fā)明所得膠囊劑的服用方法是: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15天一個療程。實施例2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120g/份):麥冬26份,葛根17份,大葉鉤藤25份,漏蘆17份,蕓香草6份,女貞子14份,淫羊藿13份,炙甘草14份,炒山楂9份,砂仁5份,山茱萸13份。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將其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劑,制備方法如下:(1)取砂仁置于密閉容器中,加入姜水浸潤6小時,取出,大火翻炒至藥材表面變色且略帶焦斑,冷卻,備用;將麥冬和漏蘆混合,置于鐵鍋中,中火炒至變色,趁熱倒入白酒內(nèi)漬淬,取出,晾干,備用;(2)取蕓香草加入米醋拌勻,悶潤30分鐘,取出,文火加熱炒干,晾涼備用;(3)取女貞子和山茱萸混合,加入0.8倍量的黃酒,浸潤,然后投入炒鍋內(nèi),用麥麩炒至表面略有焦斑,取出,碾碎成細粉,備用;(4)將葛根、大葉鉤藤、淫羊藿、炙甘草、炒山楂與步驟(1)和步驟(2)處理后的原料一同置于中藥提取器中,加16倍原料量的蒸餾水浸泡2.5小時,然后于86℃恒溫提取三次,每次各提取45分鐘,過濾,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原體積的1/5,于800r/min轉(zhuǎn)速下進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繼續(xù)減壓濃縮至(80℃)相對密度1.24的稠膏,備用;(5)將步驟(3)所得細粉加入到上述稠膏中,邊攪拌邊加入輔料,按照膠囊劑的加工方法制成膠囊劑型,即得。本發(fā)明所得膠囊劑的服用方法是: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15天一個療程。典型病例一:黃XX,男,43歲,濱州人?;颊哂?014年10月3日來我院就診?;颊咦允鲂那皡^(qū)疼痛半年有余,疼痛每次持續(xù)5分鐘左右,休息后疼痛緩解,伴有疲乏、氣短、痰多癥狀。檢查:患者胸悶時刺痛,痛處不移,舌質(zhì)紫暗,苔厚膩。經(jīng)心電圖檢查確診為心絞痛。服用本發(fā)明所得治療心絞痛的中藥膠囊劑,服用方法: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15天一個療程。服用兩個療程后,患者自覺胸痛癥狀減輕,無乏力、氣短等癥狀;繼續(xù)服用兩個療程后,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半年內(nèi)無復發(fā)。實施例3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90g/份):麥冬22份,葛根12.5份,大葉鉤藤18份,漏蘆13份,蕓香草3份,女貞子10份,淫羊藿7份,炙甘草10份,炒山楂7份,砂仁2份,山茱萸9份。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將其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劑,制備方法如下:將其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劑,制備方法如下:(1)取砂仁置于密閉容器中,加入姜水浸潤4小時,取出,大火翻炒至藥材表面變色且略帶焦斑,冷卻,備用;將麥冬和漏蘆混合,置于鐵鍋中,中火炒至變色,趁熱倒入白酒內(nèi)漬淬,取出,晾干,備用;(2)取蕓香草加入米醋拌勻,悶潤20分鐘,取出,文火加熱炒干,晾涼備用;(3)取女貞子和山茱萸混合,加入0.5倍量的黃酒,浸潤,然后投入炒鍋內(nèi),用麥麩炒至表面略有焦斑,取出,碾碎成細粉,備用;(4)將葛根、大葉鉤藤、淫羊藿、炙甘草、炒山楂與步驟(1)和步驟(2)處理后的原料一同置于中藥提取器中,加12倍原料量的蒸餾水浸泡1.8小時,然后于86℃恒溫提取三次,每次各提取45分鐘,過濾,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原體積的1/5,于500r/min轉(zhuǎn)速下進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繼續(xù)減壓濃縮至(80℃)相對密度1.24的稠膏,備用;(5)將步驟(3)所得細粉加入到上述稠膏中,邊攪拌邊加入輔料,按照膠囊劑的加工方法制成膠囊劑型,即得。本發(fā)明所得膠囊劑的服用方法是: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15天一個療程。實施例4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110g/份):麥冬24份,葛根14.5份,大葉鉤藤22份,漏蘆16份,蕓香草5份,女貞子13份,淫羊藿11份,炙甘草12份,炒山楂8份,砂仁4份,山茱萸11份。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將其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劑,制備方法如下:(1)取砂仁置于密閉容器中,加入姜水浸潤5小時,取出,大火翻炒至藥材表面變色且略帶焦斑,冷卻,備用;將麥冬和漏蘆混合,置于鐵鍋中,中火炒至變色,趁熱倒入白酒內(nèi)漬淬,取出,晾干,備用;(2)取蕓香草加入米醋拌勻,悶潤28分鐘,取出,文火加熱炒干,晾涼備用;(3)取女貞子和山茱萸混合,加入0.7倍量的黃酒,浸潤,然后投入炒鍋內(nèi),用麥麩炒至表面略有焦斑,取出,碾碎成細粉,備用;(4)將葛根、大葉鉤藤、淫羊藿、炙甘草、炒山楂與步驟(1)和步驟(2)處理后的原料一同置于中藥提取器中,加14倍原料量的蒸餾水浸泡2.2小時,然后于86℃恒溫提取三次,每次各提取45分鐘,過濾,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原體積的1/5,于700r/min轉(zhuǎn)速下進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繼續(xù)減壓濃縮至(80℃)相對密度1.24的稠膏,備用;(5)將步驟(3)所得細粉加入到上述稠膏中,邊攪拌邊加入輔料,按照膠囊劑的加工方法制成膠囊劑型,即得。本發(fā)明所得膠囊劑的服用方法是: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15天一個療程。典型病例二:陳XX,男,40歲,濟南人?;颊哂?015年3月22日來我院就診。患者胸部刺痛癥狀已有月余,入夜后癥狀加重,伴有心悸、眩暈癥狀,服用藥物后可緩解但未完全治愈,時有發(fā)作。后經(jīng)人介紹來我院檢查治療。檢查:患者胸部刺痛,固定不移,情緒波動而疼痛加劇,舌質(zhì)紫暗,脈弦澀。經(jīng)心電圖檢查確診為心絞痛。經(jīng)患者及其家屬同意,服用本發(fā)明所得治療心絞痛的中藥膠囊劑,服用方法: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15天一個療程。服用一個療程后,患者自覺胸痛癥狀減輕,心悸、眩暈癥狀明顯減緩;繼續(xù)服用兩個療程后,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半年內(nèi)無復發(fā)。實施例5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100g/份):麥冬23份,葛根13.5份,大葉鉤藤20份,漏蘆14.5份,蕓香草4份,女貞子11.5份,淫羊藿9份,炙甘草11份,炒山楂7.5份,砂仁3份,山茱萸10份。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將其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劑,制備方法如下:(1)取砂仁置于密閉容器中,加入姜水浸潤4.5小時,取出,大火翻炒至藥材表面變色且略帶焦斑,冷卻,備用;將麥冬和漏蘆混合,置于鐵鍋中,中火炒至變色,趁熱倒入白酒內(nèi)漬淬,取出,晾干,備用;(2)取蕓香草加入米醋拌勻,悶潤24分鐘,取出,文火加熱炒干,晾涼備用;(3)取女貞子和山茱萸混合,加入0.6倍量的黃酒,浸潤,然后投入炒鍋內(nèi),用麥麩炒至表面略有焦斑,取出,碾碎成細粉,備用;(4)將葛根、大葉鉤藤、淫羊藿、炙甘草、炒山楂與步驟(1)和步驟(2)處理后的原料一同置于中藥提取器中,加13倍原料量的蒸餾水浸泡2小時,然后于86℃恒溫提取三次,每次各提取45分鐘,過濾,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原體積的1/5,于600r/min轉(zhuǎn)速下進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繼續(xù)減壓濃縮至(80℃)相對密度1.24的稠膏,備用;(5)將步驟(3)所得細粉加入到上述稠膏中,邊攪拌邊加入輔料,按照膠囊劑的加工方法制成膠囊劑型,即得。本發(fā)明所得膠囊劑的服用方法是: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15天一個療程。試驗例本發(fā)明所得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實施例5)的臨床應用:1.資料和方法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來我院治療的診斷為心絞痛患者共450例,診斷標準:發(fā)作時心電圖檢查可見以R波為主的導聯(lián)中,ST段壓低,T波平坦或倒置,發(fā)作過后數(shù)分鐘內(nèi)逐漸恢復。心電圖無改變的患者做心電圖負荷試驗。發(fā)作不典型者通過24小時的動態(tài)心電圖連續(xù)監(jiān)測進行確診。所有患者中女性患者共178例,男性患者共272例,年齡在35-60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250例,對照組200例。試驗前對該人群進行連續(xù)觀察,記錄癥狀及變化。1.2治療方法實驗組服用本發(fā)明所得中藥組合物,服用方法: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對照組服用其他治療心絞痛的藥物(益心通脈顆粒、麝香保心丸、心可舒片)。兩組患者每天同等時間同等情況下用藥,同時觀察并記錄每小組患者的身體狀況。共觀察治療三個療程。1.3療效判定標準治愈:不適癥狀消除,理化指標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癥狀基本消除,主要理化指標有所改善;無效:主要理化指標與治療前無變化??傆行?治愈率+有效率。1.4試驗結(jié)果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如表1所示。表1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組別病例數(shù)治愈治愈率有效有效率無效無效率對照組200例122例61%54例27%24例12%實驗組250例221例88.4%25例10%4例1.6%療效分析:本發(fā)明以麥冬、葛根、大葉鉤藤、漏蘆、蕓香草、女貞子、淫羊藿、炙甘草、炒山楂、砂仁和山茱萸共11味中草藥進行配伍,使得這些藥物組合后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能夠更有效地治療心絞痛。方中,麥冬、大葉鉤藤和漏蘆為君藥活血化瘀、通脈止痛;以葛根、淫羊藿和砂仁為臣藥通陽泄?jié)?;以蕓香草、炙甘草、炒山楂、山茱萸和女貞子為佐藥辛溫通陽、益氣養(yǎng)陰;諸藥合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為原則辨證論治,配合科學的護理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從而治愈心絞痛。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服用本發(fā)明所得中藥組合物的無效率為1.6%,而服用對照組藥物治療的患者無效率高達12%,并且服用本發(fā)明所得中藥組合物的治愈率高達88.4%,總有效率高達98.4%,而對照組的治愈率只達到61%。實驗表明服用本發(fā)明所得中藥制劑的實驗組與服用其它藥物的對照組相比,其療效明顯較高,治愈率高,并且無效率低。真正解決病人疾病,并能解除心絞痛給病人帶來的巨大痛苦與折磨。服用期間兩組患者癥狀及精神狀態(tài)變化如表2所示。表2從表2可以看出,服用本發(fā)明所得中藥組合物1個療程后,60%以上的患者會自感各種癥狀都有所好轉(zhuǎn);服用本發(fā)明所得中藥組合物2個療程,80%以上的患者自感所有癥狀改善或消失;服用本發(fā)明所得中藥組合物3個療程,96%以上的患者自感所有癥狀基本消失,多數(shù)患者自感痊愈。而相對來說服用對照組藥物治療1個療程后,僅有40%的患者感覺癥狀有所好轉(zhuǎn),服用對照組藥物治療3個療程后,也只有80%的患者感覺癥狀有所好轉(zhuǎn)。很明顯,服用本發(fā)明所得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療效比對照組的療效好很多,效果更顯著。應當指出的是,具體實施方式只是本發(fā)明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很多變形。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以本發(fā)明所明確公開的或根據(jù)文件的書面描述毫無異議的得到的,均應認為是本專利所要保護的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