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腎陰虛的內服藥物,特別是供腎陰虛患者使用的內服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域。
背景技術:
腎陰虛,腎虛的一種類型,為中醫(yī)名詞術語。是指由于腎陰虧損,失于滋養(yǎng),虛熱內生所表現(xiàn)的證候,中醫(yī)臨床稱為腎陰虛證。多由久病耗傷,或稟賦不足,或房勞過度,或過服溫燥劫陰之品所致。證見腰膝酸痛,頭暈耳鳴,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遺精早泄,咽干顴紅,舌紅少津無苔,脈細數(shù)等。治宜滋陰降火。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上述腎陰虛的藥物,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要解決的課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隨著我國中醫(yī)中藥學的不斷發(fā)展,在治療腎陰虛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yī)治療腎陰虛的優(yōu)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勢,針對現(xiàn)有西醫(yī)治療腎陰虛的現(xiàn)狀,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腎陰虛的內服藥物,以解決腎陰虛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
及質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腎陰虛一證。
為達到上述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腎陰虛的內服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桑螵蛸5~10g、酒黃精15~26g、熟地黃10~38g、枸杞子10~25g、山茱萸(去核)6~15g、五味子3~12g、菟絲子15~30g、覆盆子8~15g、牡丹皮8~16g、茯苓10~16g、炒芡實15~35g、桃仁8~16g、鹿角膠3~8g、制首烏10~22g、遠志3~12g、黨參15~25g、龜板膠5~25g、金櫻子8~16g、山藥(炒)15~35g、當歸8~18g、麥冬(去心)6~16g、石斛6~16g、白茅根10~35g。
一種用于治療腎陰虛的內服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桑螵蛸6~9g、酒黃精18~23g、熟地黃12~33g、枸杞子11~22g、山茱萸(去核)8~13g、五味子6~11g、菟絲子18~26g、覆盆子10~13g、牡丹皮10~14g、茯苓11~14g、炒芡實17~31g、桃仁10~14g、鹿角膠5~7g、制首烏11~20g、遠志5~11g、黨參18~22g、龜板膠8~22g、金櫻子10~14g、山藥(炒)17~31g、當歸10~16g、麥冬(去心)8~14g、石斛8~14g、白茅根11~31g。
一種用于治療腎陰虛的內服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桑螵蛸8g、酒黃精20g、熟地黃30g、枸杞子20g、山茱萸(去核)12g、五味子10g、菟絲子23g、覆盆子12g、牡丹皮12g、茯苓12g、炒芡實28g、桃仁12g、鹿角膠6g、制首烏17g、遠志10g、黨參20g、龜板膠20g、金櫻子12g、山藥(炒)28g、當歸14g、麥冬(去心)12g、石斛12g、白茅根28g。
一種用于治療腎陰虛的內服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除鹿角膠、龜板膠(烊化兌服)外,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按照質量份比分別粉碎成粗粒狀包煎;
B、將包好的原料中藥放入冷開水中浸泡30min,然后再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鍋內,注入過藥66mm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煎煮50min,濾取藥液后,再次注入過藥62mm的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煎煮40min,二次混合濃縮成50%的中藥液540毫升備用。
一種用于治療腎陰虛的內服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中藥液以一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180ml/次,飯后溫服。15天為一個療程,服藥2~4個療程,癥狀消失,病獲痊愈。
本發(fā)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fā)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fā)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桑螵蛸,性味:甘、咸、平,具有益腎固精、縮尿、止?jié)嶂π?,用于治療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白濁;
酒黃精,性味:甘、平,具有養(yǎng)陰潤肺、補脾益氣、滋腎填精之功效,用于治療陰虛勞嗽、肺燥咳嗽、脾虛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腎虧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耳鳴目暗、須發(fā)早白、體虛贏瘦、風癩癬疾等癥;
熟地黃,性味:味甘、性溫,具有補血滋潤、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治療血虎萎黃、眩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遺精陽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須發(fā)早白、消渴、便秘、腎虛喘促;
枸杞子,性味:味甘、性平,具有養(yǎng)肝、滋腎、潤肺之功效,用于治療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一清、腰膝酸軟、陽痿貴精、虛勞咳嗽、消渴引飲;
山茱萸(去核),性味:酸、澀、微溫,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之功效,用于治療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此外,本品又能固經(jīng)止血,可用治婦女體虛、月經(jīng)過多等癥;
五味子,性味:酸、甘、溫,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之功效,用于治療久瀉不止、久咳虛喘、心悸、失眠、多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消渴、遺精、滑精;
菟絲子,性味:辛甘、平,具有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用于治療腰膝酸痛、遺精、陽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濁、遺尿、目昏耳鳴、胎動不安、流產、泄瀉等癥;
覆盆子,性味:甘酸、平,無毒,具有補肝益腎、固精縮尿、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療陽痿早泄、遺精滑精、宮冷不孕、帶下清稀、尿頻遺溺、目昏暗、須發(fā)早白;
牡丹皮,性味:辛苦、涼,具有清熱、涼血、和血、消瘀之功效,用于治療熱入血分、發(fā)斑、驚癇、吐、衄、便血、骨蒸勞熱、經(jīng)閉、癥瘕、癰瘍、撲損等癥;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利水藥、滲濕利尿藥之功效,用于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炒芡實,性味:甘、澀、平,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之功效,用于治療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等病癥;
桃仁,性味:苦甘、平,無毒,具有破血行瘀、潤燥滑腸之功效,用于治療經(jīng)閉、癥瘕、熱病蓄血、風痹、瘧疾、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血燥便秘;
鹿角膠,性味:甘、咸、溫,具有溫補肝腎、益精養(yǎng)血之功效,用于治療陽痿滑精、腰膝酸冷、虛勞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陰疽腫痛;
制首烏,性味:苦、甘、澀、性微溫,具有養(yǎng)血滋陰、潤腸通便、截瘧、祛風、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血虛頭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腎陰虛之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耳鳴、遺精、腸燥便秘、久瘧體虛、風疹瘙癢、瘡癰、瘰疬、痔瘡等癥;
遠志,性味:苦、辛、微溫,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黨參,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肺、益氣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虛喘咳、氣短自汗、氣微兩虧等癥;
龜板膠,性味:甘咸、平,具有滋陰、補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陰虛血虧、勞熱骨蒸、吐血、衄血、煩熱驚悸、腎虛腰痛、腳膝痿弱、崩漏、帶下等癥;
金櫻子,性味:酸澀、平、無毒,具有固精、縮尿、澀腸、止帶之功效,用于治療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久痢、白濁、白帶、崩漏、脫肛、子宮下垂;
山藥(炒),性味:甘、平,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效,用于治療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shù);另具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之功效,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當歸,性味: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和血、調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之功效,用于治療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血虛、或兼有瘀滯的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麥冬(去心),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養(yǎng)陰潤肺、益胃清心之功效,用于治療陰虛肺燥、干咳痰稠、勞嗽咯血、津少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石斛,性味:甘、微寒, 具有生津益胃、滋陰清熱、潤肺益腎、明目強腰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傷津、口干煩渴、胃陰不足、胃痛干嘔、肺燥干咳、虛熱不退、陰傷目暗、腰膝軟弱;
白茅根,性味:甘、寒, 具有涼血止血、清熱生津、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療血熱出血、熱病煩渴、胃熱嘔逆、肺熱喘咳、小便淋瀝澀痛、水腫、黃疸等癥。
本發(fā)明藥物是基于中醫(yī)治療腎陰虛的原則,從依據(jù)腎陰虛的病理機制及藥理作用認為:就腎陽虛,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藥物中的各原料中藥藥效共奏,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腎陰虛的治療而提出的一種中藥配方,采用該配方制備的藥物藥效好,見效快,是一個標本兼治的中藥組方,特別適合臨床使用。下面結合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腎陰虛的內服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桑螵蛸8g、酒黃精20g、熟地黃30g、枸杞子20g、山茱萸(去核)12g、五味子10g、菟絲子23g、覆盆子12g、牡丹皮12g、茯苓12g、炒芡實28g、桃仁12g、鹿角膠6g、制首烏17g、遠志10g、黨參20g、龜板膠20g、金櫻子12g、山藥(炒)28g、當歸14g、麥冬(去心)12g、石斛12g、白茅根28g。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腎陰虛的內服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桑螵蛸9g、酒黃精23g、熟地黃33g、枸杞子22g、山茱萸(去核)13g、五味子11g、菟絲子26g、覆盆子13g、牡丹皮14g、茯苓14g、炒芡實31g、桃仁14g、鹿角膠7g、制首烏20g、遠志11g、黨參22g、龜板膠22g、金櫻子14g、山藥(炒)31g、當歸16g、麥冬(去心)14g、石斛14g、白茅根31g。
實施例3:
一種用于治療腎陰虛的內服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桑螵蛸10g、酒黃精26g、熟地黃38g、枸杞子25g、山茱萸(去核)15g、五味子12g、菟絲子30g、覆盆子15g、牡丹皮16g、茯苓16g、炒芡實35g、桃仁16g、鹿角膠8g、制首烏22g、遠志12g、黨參25g、龜板膠25g、金櫻子16g、山藥(炒)35g、當歸18g、麥冬(去心)16g、石斛16g、白茅根35g。
典型病例
經(jīng)臨床診斷治療腎陰虛患者共770例,年齡為48歲以上的450例,只有320例為48歲以下。770例患者中痊愈的600例,有效的170例,總有效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