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眼科專用支撐架。
背景技術:
患者行玻璃體切割術后,當需要在眼內充填長效氣體或硅油后,就必須采取俯臥體位以取得視網膜修復,俯臥體位要求達到黃金體位的標準,黃金體位是指保持術眼位于面向下時的垂直軸位,即患者的臉部與地面平行,患者的臉部與地面平行使氣泡和硅油頂壓視網膜及裂孔復位,此黃金體位的兩個意義在于,一是充分利用重填物的表面張力、浮力和重填作用力頂壓其后的視網膜,幫助視網膜復位;二是避免充填物對眼球前部的晶體、房角的頂壓,防止出現(xiàn)眼壓升高和晶狀體的損傷而出現(xiàn)白內障。
進行俯臥修復時,第一個月全天俯臥,第二個月每天8小時,第3個月每天6小時,由于俯臥時間較長,如果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患者會由于不舒服而亂動或不配合醫(yī)生指引等現(xiàn)象,極大影響治療效果,為避免此現(xiàn)象發(fā)生,現(xiàn)今術后患者往往會采用臥姿和坐姿兩種修復體位交叉進行來緩沖,減少痛楚。過去,醫(yī)院采取如圖1和圖2所示方法,只能提供枕頭給患者墊在額頭下進行臥式和坐式體位修復,但時間長后,患者額頭會出現(xiàn)紅印、發(fā)麻、發(fā)痛,并且枕頭穩(wěn)定性不好、透氣性差,容易導致患者頭部傾斜或呼吸困難,使用效果不理想。
盡管為了使患者感覺舒適,能遵從醫(yī)囑維持黃金體位,社會各界一直在尋求出更合適的輔助設備用于術后患者的眼部修復,如王東葉制作出一款“馬蹄形氣枕”用于臨床,用于增加患者的舒適度,張紹蓉制作出一種固定枕,能根據(jù)患者臉頰大小進行調節(jié)使頭部固定,使適用性增強,又如近年來出現(xiàn)了圖3、圖4所示用于患者康復的輔助桌或申請?zhí)?01120244657.4公開的一種眼科輔助俯臥桌,以上列舉輔助設備與以往相比均有所改善,但不足之處是,大多都功能單一,結構死板,只能單獨支持臥姿或坐姿使用,活動性差,不方便患者上廁所或日常走動使用,均不能同時滿足患者臥、坐、行三者的需求,局限性較大,不合適大規(guī)模推廣普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眼科專用支撐架,結構簡單,方便患者移動使用,并且能根據(jù)患者面部大小對支撐面部的開口大小進行調節(jié),適用人群廣。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眼科專用支撐架,包括底板、設置在底板上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與底板固接、第二面板與底板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上設置有弧位,所述弧位上設置有用于支撐臉部的軟墊,所述第二面板內轉動連接有螺栓,所述第一面板上設置有與所述螺栓配套使用的內螺紋,所述底板下方設置有支撐腳,所述底板下表面設置有凹位,所述凹位與固接在所述支撐腳頂部的托塊活動連接,所述支撐腳下方連接有移動裝置,所述支撐腳上還設置有調高器。
進一步地,所述調高器包括設置在支撐腳上的按鍵、設置在支撐腳內的卡位桿、固定桿和彈簧,所述卡位桿的一端與支撐腳內壁鉸接、另一端設置有卡頭,所述卡頭伸出支撐腳外,所述彈簧的一端與卡位桿連接、另一端與支撐腳內壁連接,所述固定桿與支撐腳內壁固接,所述按鍵上還固接有用于頂開所述卡位桿的第一支桿。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裝置包括“工”字形框架,所述框架上方設置有與所述支撐腳連接的套筒,所述套筒上設置有若干個與所述卡頭配套使用的卡孔,所述框架下方還設置有滾動輪,所述滾動輪旁還設置有制動片。
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套筒上的載物板,所述載物板上設置有若干個轉輥,所述載物板的一邊與所述套筒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固接所述套筒上的橫桿,所述橫桿上轉動連接有用于支撐所述載物板的第二支桿,所述第二支桿的末端上設置有分叉頭。
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撐腳上的鏡子,所述鏡子轉動連接在一轉動桿的一端,所述轉動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套筒上。
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板中部、貫穿所述底板的若干個透氣孔。
進一步地,所述軟墊是棉墊。
進一步地,所述螺栓上還設置有轉動盤。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腳的數(shù)量是2個,所述套筒的數(shù)量是2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度可調: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調高器,通過調高器能調節(jié)本實用新型的高度,有利于不同身高的人按自身需要調節(jié)后用于坐姿或走動,適用人群廣;(2)可移動使用: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滾動輪,方便病人下床活動使用,并且在支撐腳上設置有鏡子,一方面能給患者自身照鏡用,另一方面通過旋轉鏡子角度,也能觀看到前進方向的道路,避免找不著方向或發(fā)生碰撞;(3)有助于增強患者自理能力: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載物板,當需要使用時,通過第二支桿將載物板支撐起,將飯盒放置于載物板上,飯盒可利用載物板上的轉輥移動至病人嘴部的下方,便于飯菜送入嘴里,病人自身可完成進食,不需要旁人協(xié)助,自理能力增強;(4)臉部支撐位可調大小:通過調節(jié)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上支撐臉部的軟墊之間的距離,可使本實用新型適用于不同臉部大小的患者使用,兼容性較好;(5)功能多樣、一物多用:本實用新型能使用于患者臥、坐、行三者當中,當需要臥床使用時,直接將本實用新型支撐腳上方部分取下放置在床鋪上使用,由于底板上設置有若干個透氣孔,因此使用時透氣性好、舒適度高,不對患者正常呼吸造成影響,當需要坐姿或行走使用時,將支撐架上方部分套接回支撐腳的托塊上,然后通過調高器調整至合適高度即可。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使用枕頭輔助臥式體位修復示意圖;
圖2是使用枕頭輔助坐式體位修復示意圖;
圖3是臥式體位修復輔助桌使用示意圖;
圖4是坐式體位修復輔助桌使用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正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支撐腳上方部分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支撐腳上方部分的反面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側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圓圈部分的放大圖;
圖中:1—底板,11—凹位,12—透氣孔,2—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31—螺栓,311—轉動盤,4—軟墊,5—支撐腳,50—托塊,51—調高器,511—按鍵,5111—第一支桿,512—卡位桿,5121—卡頭,513—固定桿,514—彈簧,6—移動裝置,61—框架,62—套筒,621—卡孔,63—滾動輪,631—制動片,7—載物板,71—轉輥,8—橫桿,81—第二支桿,811—分叉頭,9—鏡子,10—轉動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4所示,是此前患者手術后用于輔助體位修復的用具及使用方法,方法及設備落后,使用效果不理想,不能完全滿足患者多方面需求。
如圖5至8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眼科專用支撐架,包括底板1、設置在底板1上的第一面板2和第二面板3,第一面板2與底板1固接、第二面板3與底板1滑動連接,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上設置有弧位,弧位上設置有用于支撐臉部的軟墊4,第二面板3內轉動連接有螺栓31,第一面板2上設置有與螺栓31配套使用的內螺紋,螺栓31上還設置有轉動盤311,轉動盤311能方便病人用手握住進行轉動,通過轉動螺栓31,能控制第二面板3在底板1上滑動,第一面板2和第二面板3之間的距離發(fā)生變化,從而可調節(jié)第一面板2和第二面板3上用于支撐臉部的軟墊4之間的距離,有利于不同臉部大小的病人進行使用,在底板1下方設置有支撐腳5,底板1的下表面設置有凹位11,凹位11與固接在支撐腳5頂部的托塊50活動連接,當需要臥式使用時,直接將本實用新型中支撐腳5的上方部件取下來放置在床鋪上使用即可,在底板1中部還設置有貫穿底板1的若干個透氣孔12,有利于空氣流通,使患者使用時呼吸順暢;當需要坐式或行走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底板1的凹位11套接在支撐腳5的托塊50上,即可將支撐腳5的上方部件與支撐腳5固定進行使用,支撐腳5下方連接有移動裝置6,支撐腳5上還設置有用于與移動裝置6固定的調高器51。
如圖9所示,調高器51包括設置在支撐腳5上的按鍵511、設置在支撐腳5內的卡位桿512、固定桿513和彈簧514,卡位桿512的一端與支撐腳5內壁鉸接、另一端設置有卡頭5121,卡頭5121伸出支撐腳5外,彈簧514的一端與卡位桿512連接、另一端與支撐腳5內壁連接,彈簧514用于拉住卡位桿512往支撐腳5內壁靠,固定桿513與支撐腳5內壁固接,固定桿513用于固定卡位桿512不往支撐腳5內壁靠,按鍵511上還固接有用于頂開卡位桿512的第一支桿5111。
在移動裝置6設置有“工”字形框架61,框架61上方設置有與支撐腳5連接的套筒62,套筒62上設置有若干個與卡頭5121配套使用的卡孔621,框架61下方還設置有滾動輪63,滾動輪63旁還設置有制動片631,制動片631用于鎖定滾動輪63不發(fā)生轉動,使本實用新型能移動使用,當需要調節(jié)本實用新型高度時,用手按下按鍵511,第一支桿5111將卡位桿512頂開,卡頭5121縮進支撐腳5內,調整到合適高度時,放開按鍵511,卡頭5121進入到套筒62上相應位置的卡孔621,即可將支撐腳5與移動裝置6進行固定。
在套筒62上還設置有載物板7,載物板7上設置有若干個轉輥71,載物板7的一邊與套筒62轉動連接,在套筒62上固接有橫桿8,橫桿8上轉動連接有用于支撐載物板7的第二支桿81,第二支桿81的末端上設置有分叉頭811,當需要使用載物板7時,直接將載物板7往上旋轉,用第二支桿81支撐住,即可對載物板7進行固定,當不需要使用時,直接將載物板7放下,不對病人造成阻礙,轉輥71方便病人用餐時,將飯盒通過轉輥71移動至病人嘴部下方,方便病人將飯菜送入嘴里,不需要旁人協(xié)助用餐,增強病人自理能力。
進一步地,在支撐腳5上還設置有鏡子9,鏡子9轉動連接在一轉動桿10的一端,轉動桿10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套筒62上,鏡子9一方面能給患者自身照鏡用,另一方面通過旋轉鏡子9角度,也能觀看到前進方向的道路,避免找不著方向或發(fā)生碰撞,當不需要使用時,直接將鏡子9轉到不妨礙病人的位置即可。
在本實施例中,軟墊4是棉墊,支撐腳5的數(shù)量是2個,套筒62的數(shù)量是2個。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是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