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降壓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增長,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以頭痛、頭暈、目眩、耳鳴多見,也是最常見的慢性病,是心腦血管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尤其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主要并發(fā)癥,不僅致殘、致死率高,而且嚴重消耗醫(yī)療和社會資源。據(jù)WHO預(yù)測,到2025年,世界高血壓患者人數(shù)將高達15.6億,其中中國患者將近3億,高血壓是我國人口健康和疾病防治中十分嚴峻的問題和任務(wù)。
目前,高血壓的西醫(yī)治療多以口服降壓藥為主,目前的口服降壓藥主要包括利尿劑、血管擴張劑、α-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及血管緊張素酶轉(zhuǎn)化酶抑制劑等,高血壓患者需終生服藥,但長期服用上述西藥易產(chǎn)生耐藥性,而且對患者身體會產(chǎn)生傷害,同時,在服用上述降壓藥時,還易引起血管控制不穩(wěn)定,導(dǎo)致血壓波動,引起腦血管病變,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較大的威脅。
由于中藥外治,施于體表,可以隨時觀察其適應(yīng)和耐受情況而決定去留,外治只要施治配藥得當,是比較安全的,一般很少有副作用;中藥對胃腸道無損傷,同時中藥外治,大多經(jīng)過皮膚、粘膜吸收,藥物的成分進入體內(nèi)已經(jīng)通過一層層屏障的過濾,有害成分也已量小、弱化,對肝、腎的損害非常小。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相關(guān)技術(shù)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降壓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熟地13~18,川芎3~9,陳皮7~13,秦艽3~9,茯苓8~14,玉竹3~9,羌活3~9,防風(fēng)7~13,杜仲7~13,枸杞7~13,牛膝7~13,小茴7~13,沙參10~16,白芍7~13,熟棗紅12~18,靈倦3~9,木瓜7~13,肉桂3~9,靈胡3~9,靈草3~9,大棗6~18。
可選地,所述降壓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熟地14~16,川芎5~7,陳皮9~11,秦艽5~7,茯苓10~12,玉竹5~7,羌活5~7,防風(fēng)9~11,杜仲9~11,枸杞9~11,牛膝9~11,小茴9~11,沙參12~14,白芍9~11,熟棗紅14~16,靈倦5~7,木瓜9~11,肉桂5~7,靈胡5~7,靈草5~7,大棗8~12。
可選地,所述降壓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熟地15,川芎6,陳皮10,秦艽6,茯苓11,玉竹6,羌活6,防風(fēng)10,杜仲10,枸杞10,牛膝10,小茴10,沙參13,白芍10,熟棗紅15,靈倦6,木瓜10,肉桂6,靈胡6,靈草6,大棗10。
一種降壓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稱取原料藥,加入白酒,白酒的加入量要沒過原料藥,并高出原料藥面1~2cm,并浸泡3~5天;
2)濾去藥渣,加入白砂糖。
一種降壓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稱取原料藥混合磨成粉末狀;
2)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制成20~30g的藥丸。
本發(fā)明采用的原料藥的性味、藥理及作用如下:
熟地:又名熟地黃或伏地,屬玄參科植物,是一種上好中藥材,具有補血滋陰功效,可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等癥,亦可用于腎陰不足的潮熱骨蒸、盜汗、遺精、消渴等癥。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jīng)?;钛袣?,祛風(fēng)止痛。用于安撫神經(jīng),正頭風(fēng)頭痛,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fēng)濕痹痛。
陳皮:性溫,味辛、味苦。理氣健脾,調(diào)中,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濕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痰濕壅肺之咳嗽氣喘。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秦艽:辛、苦,微寒。袪風(fēng)濕,舒筋絡(luò),清虛熱。用于風(fēng)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jié)酸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fā)熱。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jīng)。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芍涡”悴焕?,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癥。
玉竹:氣微,味甘,嚼之發(fā)黏。主治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陰傷,高血糖,燥熱咳嗽,咽干口渴,內(nèi)熱消渴。
羌活:味辛;苦;性溫。散表寒;祛風(fēng)濕;利關(guān)節(jié);止痛。主外感風(fēng)寒;頭痛無汗;油印寒濕痹;風(fēng)水浮腫;瘡瘍腫毒。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fēng),斑禿。解表散寒,祛風(fēng)勝濕,止痛。
防風(fēng):味辛、甘,性微溫。祛風(fēng)解表,勝濕止痛,止痙定搐。外感表證,風(fēng)疹瘙癢,風(fēng)濕痹痛,破傷風(fēng)。
杜仲:甘微辛,溫。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
枸杞:甘,平。枸杞葉:苦、甘;性涼。養(yǎng)肝,滋腎,潤肺。枸杞葉:補虛益精,清熱明目。
牛膝:苦;酸;性平。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jīng);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主治牛膝-原植物腰膝酸痛;下肢痿軟;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血瘀腹痛;癥瘕;胞衣不下;熱淋;血淋;跌打損傷;癰腫惡瘡;咽喉腫痛。
小茴:味辛,性溫。開胃進食,理氣散寒,有助陽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部冷痛;疝氣疼痛,睪丸腫痛;脾胃氣滯,脘腹脹滿作痛。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有清熱養(yǎng)陰,潤肺止咳之功效。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白芍:性涼,味苦酸,微寒,具有補血柔肝、平肝止痛。斂陰收汗等功效,適用于陰虛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胸腹脅肋疼痛、四肢攣急,瀉痢腹痛、自汗盜汗、崩漏、帶下等癥。
木瓜:性溫,味酸。舒筋活絡(luò),和胃化濕。
肉桂:味辛甘、性熱,入腎、脾、膀胱經(jīng)。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效。主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腰膝冷痛、經(jīng)桂皮(側(cè)面)閉瘕、陰疽流注、虛陽浮越之上熱下寒等癥。
靈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jīng)。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大棗:甘,溫。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降壓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熟地13~18份,川芎3~9份,陳皮7~13份,秦艽3~9份,茯苓8~14份,玉竹3~9份,羌活3~9份,防風(fēng)7~13份,杜仲7~13份,枸杞7~13份,牛膝7~13份,小茴7~13份,沙參10~16份,白芍7~13份,熟棗紅12~18份,靈倦3~9份,木瓜7~13份,肉桂3~9份,靈胡3~9份,靈草3~9份,大棗6~18份。本中藥制劑為植物藥,按照一定重量份進行配伍,很好的發(fā)揮各種中藥的藥理作用,而且還起到了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各種中藥均為中藥領(lǐng)域的常用品種,原料豐富而且本發(fā)明制備方法簡單,可制得多種劑型,滿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本發(fā)明藥物無毒、無副作用,適合高血壓患者長期規(guī)律用藥。
應(yīng)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jié)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發(fā)明。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發(fā)明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quán)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發(fā)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
實施例1
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由如下的原料藥組成:熟地13份,川芎3份,陳皮7份,秦艽3份,茯苓8份,玉竹3份,羌活3份,防風(fēng)7份,杜仲7份,枸杞7份,牛膝7份,小茴7份,沙參10份,白芍7份,熟棗紅12份,靈倦3份,木瓜7份,肉桂3份,靈胡3份,靈草3份,大棗6份。
一種降壓中藥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稱取原料藥,加入白酒,白酒的加入量要沒過原料藥,并高出原料藥面1~2cm,并浸泡3~5天;
2)濾去藥渣,加入適量白砂糖。
飯前空腹服用,每日二次,每次5ml。
實施例2
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由如下的原料藥組成:熟地18份,川芎9份,陳皮13份,秦艽9份,茯苓14份,玉竹9份,羌活9份,防風(fēng)13份,杜仲13份,枸杞13份,牛膝13份,小茴13份,沙參16份,白芍13份,熟棗紅18份,靈倦9份,木瓜13份,肉桂9份,靈胡9份,靈草9份,大棗18份。
一種降壓中藥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稱取原料藥混合磨成粉末狀;
2)加入適量蜂蜜攪拌均勻,制成25g的藥丸。
飯前空腹服用,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實施例3
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由如下的原料藥組成:熟地15份,川芎6份,陳皮10份,秦艽6份,茯苓11份,玉竹6份,羌活6份,防風(fēng)10份,杜仲10份,枸杞10份,牛膝10份,小茴10份,沙參13份,白芍10份,熟棗紅15份,靈倦6份,木瓜10份,肉桂6份,靈胡6份,靈草6份,大棗10份。
一種降壓中藥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稱取原料藥,加入白酒,白酒的加入量要沒過原料藥,并高出原料藥面1~2cm,并浸泡3~5天;
2)濾去藥渣,加入適量白砂糖。
飯前空腹服用,每日二次,每次5ml。
實施例4
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由如下的原料藥組成:熟地15份,川芎6份,陳皮10份,秦艽6份,茯苓11份,玉竹6份,羌活6份,防風(fēng)10份,杜仲10份,枸杞10份,牛膝10份,小茴10份,沙參13份,白芍10份,熟棗紅15份,靈倦6份,木瓜10份,肉桂6份,靈胡6份,靈草6份,大棗10份。
一種降壓中藥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稱取原料藥混合磨成粉末狀;
2)加入適量蜂蜜攪拌均勻,制成20~30g的藥丸。
飯前空腹服用,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實施例5
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由如下的原料藥組成:熟地14份,川芎5份,陳皮9份,秦艽5份,茯苓10份,玉竹5份,羌活5份,防風(fēng)9份,杜仲9份,枸杞9份,牛膝9份,小茴9份,沙參12份,白芍9份,熟棗紅14份,靈倦5份,木瓜9份,肉桂5份,靈胡5份,靈草5份,大棗8份。
一種降壓中藥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稱取原料藥,加入白酒,白酒的加入量要沒過原料藥,并高出原料藥面1~2cm,并浸泡3~5天;
2)濾去藥渣,加入適量白砂糖。
飯前空腹服用,每日二次,每次5ml。
實施例6
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由如下的原料藥組成:熟地16份,川芎7份,陳皮11份,秦艽7份,茯苓12份,玉竹7份,羌活7份,防風(fēng)11份,杜仲11份,枸杞11份,牛膝11份,小茴11份,沙參14份,白芍11份,熟棗紅16份,靈倦7份,木瓜11份,肉桂7份,靈胡7份,靈草7份,大棗12份。
一種降壓中藥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稱取原料藥混合磨成粉末狀;
2)加入適量蜂蜜攪拌均勻,制成20~30g的藥丸。
飯前空腹服用,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其中以實施例3的配比為最佳實施例。
以實施例1制得的降壓中藥為例對其效果進行功效檢測,選取100名患有頭疼眩暈、耳鳴等癥狀中的一種或多種,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齡30-45歲,對患者進行一次5ml,一日2次持續(xù)15天的給藥,86例患者癥狀明顯改善。
對于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和實施例6中提供的臨床實驗結(jié)果與實施例1的實驗結(jié)果類似,對于頭疼眩暈、耳鳴等癥狀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無副反應(yīng)的情況出現(xiàn)。
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里公開的發(fā)明后,將容易想到本發(fā)明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發(fā)明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yīng)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yīng)性變化遵循本發(fā)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發(fā)明未公開的本技術(shù)領(lǐng)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shù)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發(fā)明的真正范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quán)利要求指出。
應(yīng)當理解的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面的描述,并且可以在不脫離其范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發(fā)明的范圍僅由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