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又稱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廣義的上感不是一個疾病診斷,而是一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jié)膜熱、細菌性咽-扁桃體炎。狹義的上感又稱普通感冒,是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發(fā)生率較高。普通感冒的臨床常表現(xiàn)為鼻塞、流涕、噴嚏、咽痛以及惡寒、發(fā)熱、咳嗽等一系列癥狀,起病較急,四時皆有,以冬春季節(jié)為多見。本病為自限性疾病,但易合并細菌感染,導(dǎo)致病情加重遷延并可產(chǎn)生嚴(yán)重的并發(fā)癥,甚至威脅患者生命。本病屬于中醫(yī)學(xué)“感冒”范疇。
普通感冒常在季節(jié)交替和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起病較急,早期癥狀主要以鼻部卡他癥狀為主,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初期也可有咽部不適或咽干,咽癢或燒灼感。2~3天后變?yōu)槌硖?,可有咽痛或聲嘶,有時由于咽鼓管炎可出現(xiàn)聽力減退,也可出現(xiàn)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咳嗽、少量咯痰等癥狀。一般無發(fā)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嚴(yán)重者除發(fā)熱外,可感乏力不適、畏寒、四肢酸痛和頭痛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無并發(fā)癥的普通感冒一般5~7天后可痊愈。老年人和兒童容易出現(xiàn)感冒并發(fā)癥。若伴有基礎(chǔ)疾病的普通感冒患者則臨床癥狀較重、遷延,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使病程延長。體檢可見鼻腔黏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輕度充血,胸部體檢多無異常。
中醫(yī)認為:風(fēng)邪及夾寒、暑、濕、燥、熱六淫之邪和正氣不足是引起感冒的重要因素,病位在上焦肺衛(wèi),病機為外邪犯肺(衛(wèi))、肺失宣肅。在不同季節(jié)常常夾四時不正之氣而入侵,以風(fēng)寒、風(fēng)熱、風(fēng)燥為多見。外邪致病的途徑為肺系衛(wèi)表,一是外邪侵襲,衛(wèi)陽被遏,邪正交爭,營衛(wèi)失和而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出汗異常等表衛(wèi)癥狀;二是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致鼻塞、咳嗽等。病久反復(fù),傷及正氣,或年老體弱,正氣不足,衛(wèi)外不固,容易受邪而使疾病反復(fù)發(fā)作且病程較長。正氣不足的所偏也導(dǎo)致感受外邪的差異,如氣虛者多易感受風(fēng)寒,陰虛者多易感受風(fēng)熱。體質(zhì)因素在感冒的發(fā)病和病機轉(zhuǎn)化中起著重要作用,如素體痰濕內(nèi)盛則易受寒濕、陰虛內(nèi)熱則易受風(fēng)熱、風(fēng)燥等。
對于普通感冒的治療,大多數(shù)患者會選擇西藥治療,見效快,服用量小,例如:對乙酰胺基酚、阿司匹林、馬來酸氯苯那敏、快克、感康等,這些西藥是患者為快速緩解相應(yīng)癥狀會普遍選用的藥品。但是這類藥物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副作用大,適應(yīng)人群不一,而且適應(yīng)癥普遍較窄,當(dāng)患者存在多種感冒癥狀時,往往需要服用多種西藥,這樣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許多慘痛的代價也告訴我們,感冒藥不能隨意搭配使用。相對于西藥來說,有一部分患者則會選擇中醫(yī)治療,尤其是存在基礎(chǔ)病或體弱多病的患者更傾向于選擇中藥治療。中醫(yī)治療更具有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在治療感冒的同時,往往對身體的調(diào)理或者長遠的健康是有益處的,而且療效穩(wěn)定,鞏固性較強,不容易復(fù)發(fā)。申請?zhí)枮?01510235465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治療體虛感冒的中藥,它是將重量份的黨參30~50份,黃芪30~50份,荊芥20~40份,防風(fēng)20~40份,前胡20~40份,柴胡20~40份,羌活20~40份,水400~500份煎煮制成。該發(fā)明提供的中藥通過采用多味中藥進行調(diào)節(jié)身體,在祛風(fēng)驅(qū)寒、清熱解毒的同時固表補虧,增強體質(zhì),從根本上解決體虛感冒,且無毒副作用。申請?zhí)枮?01510726567公開了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復(fù)方制劑,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金銀花5-9份、干姜6-8份、白芍4-6份、白芷4-6份、牛蒡子5-8份、倒扣草5-8份、水楊梅6-8份、五指柑6-8份、紫蘇葉4-6份、半邊蓮3-5份、山楂3-5份、柴胡3-5份、對乙酰氨基酚0.5-1份、馬來酸氯苯那敏0.01-0.02份、咖啡因0.01-0.02份,該發(fā)明清熱解毒,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鼻塞,咳嗽,咽喉痛,療效快,治愈率高,服用安全可靠。上述純中藥藥物以及中西藥結(jié)合藥物均對普通感冒有明顯的治療作用,但是實踐表明其對于伴有普通疾病的感冒患者或者感冒加重患者治療效果較差,對人體補益作用較弱。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增強人體免疫力,益氣解表,扶正祛邪,標(biāo)本兼治。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喉嚨草5~12份、通天草5~12份、野料豆5~12份、茯苓3~7份、川芎5~8份、艾尖5~8份、木耳1~5份、對乙酰氨基酚0.5~1.5份。
優(yōu)選地,所述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10份、通天草10份、野料豆10份、茯苓6份、川芎6份、艾尖7份、木耳3份、對乙酰氨基酚1份。
優(yōu)選地,所述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蘑菇3~7份、桔梗1~5份、辛夷5~8份、桂枝5~8份。
優(yōu)選地,所述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9份、通天草9份、野料豆9份、茯苓5份、川芎6份、艾尖6份、木耳2份、蘑菇4份、桔梗3份、辛夷6份、桂枝7份,對乙酰氨基酚1.2份。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分別稱取干燥的重量份的喉嚨草5~12份、通天草5~12份、野料豆5~12份、茯苓3~7份、川芎5~8份、艾尖5~8份和木耳1~5份,撿凈去雜,粉碎;
步驟S21:將粉碎后的喉嚨草、通天草、野料豆、茯苓、川芎、艾尖和木耳混合,加入3~5倍重量的水,超聲波處理45~60分鐘,過濾得到濾液Ⅰ和濾渣Ⅰ;在濾渣Ⅰ中加入其重量4~6倍的乙醇溶液,加熱回流2~3次,每次40~60分鐘,分別過濾,各次濾液合并后與所述濾液Ⅰ混合,回收乙醇,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3~1.25的膏體Ⅰ;
步驟S31:將所述膏體Ⅰ干燥后,粉碎,過篩,得細粉,將所述細粉與0.5~1.5重量份的乙酰氨基酚充分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對于其質(zhì)量2~5%的輔料,混合,制粒,干燥,得顆粒劑。
優(yōu)選地,所述過篩是過200目以上的篩網(wǎng),篩上物重量不超過1%。
優(yōu)選地,所述超聲波處理的頻率為25~30kHz,功率為700~800W,溫度為50~60℃。
優(yōu)選地,所述乙醇溶液的體積分?jǐn)?shù)為90~95%。
優(yōu)選地,所述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的制備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稱取重量份的蘑菇3~7份、桔梗1~5份、辛夷5~8份和桂枝5~8份,干燥,粉碎,加入其重量5~8倍的水,煎煮30~60分鐘,過濾得煎煮液;將所述煎煮液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3~1.25的膏體Ⅱ;
將所述膏體Ⅱ和膏體合并,干燥后,粉碎,過篩,與0.5~1.5重量份的乙酰氨基酚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對于其質(zhì)量2~5%的輔料,混合,制粒,干燥,得顆粒劑。
優(yōu)選地,所述輔料由微晶纖維素和硬脂酸鎂以重量比1.5~3.5:1組成。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fā)明以益氣解表,調(diào)和營衛(wèi)為主要治療原則,兼有清熱解毒,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之效,主治鼻塞,流涕,發(fā)熱,惡風(fēng)寒,氣短,乏力,神疲,自汗,動則加重,平素畏風(fēng)寒、易感冒,舌質(zhì)淡,脈緩等癥狀。其中,本發(fā)明中各原料藥材的藥理如下:
喉嚨草,為報春花科植物點地梅的全草或果實,苦,辛,性微寒;歸肺,肝,脾經(jīng);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咽喉腫痛,口瘡,牙痛,頭痛,赤眼,風(fēng)濕痹痛,哮喘,淋濁,療瘡腫毒,燙火傷,蛇咬傷,跌打損傷。
通天草,為莎草科植物荸薺的地上莖。味苦,性涼;歸脾,腎經(jīng);清熱解毒,利尿,降逆。主熱淋;小便不利;水腫;疔瘡;呃逆;
野料豆,為豆科植物嶗豆的種子。性味甘,涼。補益肝腎,祛風(fēng)解毒。治陰虧目昏,腎虛腰痛,盜汗,筋骨疼痛,產(chǎn)后風(fēng)痙,小兒疳疾;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川芎,傘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莖。味辛;性溫。入肝、膽經(jīng)。行氣開郁,祛風(fēng)燥濕,活血止痛。治風(fēng)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jīng)閉,難產(chǎn),產(chǎn)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
艾尖,為菊科植物艾的嫩芽或新芽,清晨采摘后,陰干,炒制使用。苦辛,溫。入脾、肝、腎經(jīng)。理氣血,逐寒濕;溫經(jīng),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zhuǎn)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木耳,為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實體,性味甘,平。入胃、大腸經(jīng)。涼血,止血。治腸風(fēng),血痢,血淋,崩漏,痔瘡;
對乙酰氨基酚,化學(xué)名為N-(4-羥基苯基)乙酰胺(N-(4-Hydroxyphenyl) acetamide),分子式為C8H9NO2,臨床上主要用于感冒引起的發(fā)熱、頭痛及緩解輕、中度疼痛等,如關(guān)節(jié)痛、肌肉痛、神經(jīng)痛、偏頭痛、痛經(jīng)、癌性痛和手術(shù)后鎮(zhèn)痛等;也可用于對阿司匹林過敏、不耐受或不適于應(yīng)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水痘、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包括應(yīng)用抗凝治療的患者),以及輕型消化性潰瘍及胃炎患者等。
本申請人對普通感冒的中西醫(yī)治療深有研究,中醫(yī)治療遵循辨證施治,對疾病的治療具有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對人體的調(diào)理具有整體性,對于感冒引起的遷延癥狀具有較好的療效,對于提高人體對疾病的防御能力具有更長期的有益作用;而西醫(yī)治療見效快,用量少,但對人體具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或容易產(chǎn)生不良反應(yīng),對于伴有基礎(chǔ)疾病的感冒患者治療效果差。本發(fā)明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是在長期醫(yī)療實踐得出的配方,本申請通過中、西藥的有機配合,優(yōu)勢互補;中藥配伍合理,能益氣解表,調(diào)和營衛(wèi),兼有清熱解毒,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之效。本發(fā)明中西醫(yī)顆粒治療感冒起效快,效果好,療效確切,治療療程短,不易復(fù)發(fā),無毒副作用,而且對于伴有基礎(chǔ)疾病的感冒患者亦有顯著的療效,能夠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預(yù)防和改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本發(fā)明在上述配方的基礎(chǔ)上,增加以下四味中藥,以增強本發(fā)明中西藥顆粒對人體的調(diào)理和固本作用,利于遷延癥和并發(fā)癥的徹底恢復(fù),其中:
蘑菇,為蘑菇科真菌雙孢蘑菇及四孢蘑菇的子實體。性味甘,性平;歸腸,胃,肺經(jīng);健脾開胃,平肝提神。主飲食不消,納呆,乳汁不足,高血壓癥,神倦欲眠;桔梗,為桔??浦参锝酃5母稍锔?。味苦、辛,性平。歸肺經(jīng)。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辛夷,為木蘭科植物辛夷或玉蘭的花蕾。辛,溫。歸肺、胃經(jīng)。散風(fēng)寒,通鼻竅。用于風(fēng)寒頭痛,鼻塞,鼻淵,鼻流濁涕;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辛甘,溫。入膀胱、心、肺經(jīng)。發(fā)汗解肌,溫經(jīng)通脈。治風(fēng)寒表證,肩背肢節(jié)酸疼,胸痹痰飲,經(jīng)閉癥瘕。
本發(fā)明中藥配方所采用的各種原料藥,均為藥性平和的植物藥,安全可靠,藥源廣,成本低;經(jīng)與對乙酰氨基酚結(jié)合,在提高治療效率的同時,減輕西藥副作用,擴展適應(yīng)范圍。經(jīng)實踐驗證,本發(fā)明中西藥顆粒對普通感冒連續(xù)服用2~3天即可治愈,對于重感冒患者或體虛感冒類患者,連服3~4天即可治愈。經(jīng)對多年醫(yī)療實踐,有效率達到98%以上,且無副作用,男女老少皆可服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進一步清楚闡述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但本發(fā)明的保護內(nèi)容不僅僅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給出了大量具體的細節(jié)以便提供對本發(fā)明更為徹底的理解。然而,對于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本發(fā)明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些細節(jié)而得以實施。
實施例1: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10份、通天草10份、野料豆10份、茯苓6份、川芎6份、艾尖7份、木耳3份、對乙酰氨基酚1份。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分別稱取干燥的重量份的喉嚨草10份、通天草10份、野料豆10份、茯苓6份、川芎6份、艾尖7份和木耳3份,撿凈去雜,粉碎;
步驟S21:將粉碎后的喉嚨草、通天草、野料豆、茯苓、川芎、艾尖和木耳混合,加入4倍重量的水,超聲波處理50分鐘,超聲波處理的頻率為28kHz,功率為750W,溫度為53℃,過濾得到濾液Ⅰ和濾渣Ⅰ;在濾渣Ⅰ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體積分?jǐn)?shù)為90%的乙醇溶液,加熱回流2次,每次50分鐘,分別過濾,各次濾液合并后與所述濾液Ⅰ混合,回收乙醇,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4的膏體Ⅰ;
步驟S31:將所述膏體Ⅰ干燥后,粉碎,過篩,得細粉,將所述細粉與4重量份的乙酰氨基酚充分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對于其質(zhì)量3%的輔料,混合,制粒,干燥,得顆粒劑。
本發(fā)明中,所述過篩是過200目以上的篩網(wǎng),篩上物重量不超過1%。
本發(fā)明中,所述輔料由微晶纖維素和硬脂酸鎂以重量比1.5~3.5:1組成;具體地,所述輔料由微晶纖維素和硬脂酸鎂以重量比2.0:1或1.5:1或3.5:1或2.5:1組成。增加適量輔料可加快顆粒劑的成型,提高顆粒劑的穩(wěn)定性,提升保存質(zhì)量,對人體無任何潛在危害,且不影響藥效的發(fā)揮。配比不當(dāng),容易導(dǎo)致顆粒劑成型不均勻,延長制粒時間,使顆粒表面粗糙度較大。
實施例2: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5份、通天草5份、野料豆5份、茯苓3份、川芎5份、艾尖5份、木耳1份、對乙酰氨基酚0.5份。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分別稱取干燥的重量份的喉嚨草5份、通天草5份、野料豆5份、茯苓3份、川芎5份、艾尖5份和木耳1份,撿凈去雜,粉碎;
步驟S21:將粉碎后的喉嚨草、通天草、野料豆、茯苓、川芎、艾尖和木耳混合,加入3倍重量的水,超聲波處理45分鐘,超聲波處理的頻率為25kHz,功率為700W,溫度為50℃,過濾得到濾液Ⅰ和濾渣Ⅰ;在濾渣Ⅰ中加入其重量4倍的體積分?jǐn)?shù)為90%的乙醇溶液,加熱回流2次,每次40分鐘,分別過濾,各次濾液合并后與所述濾液Ⅰ混合,回收乙醇,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5的膏體Ⅰ;
步驟S31:將所述膏體Ⅰ干燥后,粉碎,過篩,得細粉,將所述細粉與2重量份的乙酰氨基酚充分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對于其質(zhì)量2%的輔料,混合,制粒,干燥,得顆粒劑。
本發(fā)明中,所述過篩是過200目以上的篩網(wǎng),篩上物重量不超過1%。
實施例3: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12份、通天草12份、野料豆12份、茯苓7份、川芎8份、艾尖8份、木耳5份、對乙酰氨基酚1.5份。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分別稱取干燥的重量份的喉嚨草12份、通天草12份、野料豆12份、茯苓7份、川芎8份、艾尖8份和木耳5份,撿凈去雜,粉碎;
步驟S21:將粉碎后的喉嚨草、通天草、野料豆、茯苓、川芎、艾尖和木耳混合,加入5倍重量的水,超聲波處理60分鐘,超聲波處理的頻率為30kHz,功率為800W,溫度為60℃,過濾得到濾液Ⅰ和濾渣Ⅰ;在濾渣Ⅰ中加入其重量6倍的體積分?jǐn)?shù)為95%的乙醇溶液,加熱回流3次,每次60分鐘,分別過濾,各次濾液合并后與所述濾液Ⅰ混合,回收乙醇,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3的膏體Ⅰ;
步驟S31:將所述膏體Ⅰ干燥后,粉碎,過篩,得細粉,將所述細粉與6重量份的乙酰氨基酚充分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對于其質(zhì)量5%的輔料,混合,制粒,干燥,得顆粒劑。
本發(fā)明中,所述過篩是過200目以上的篩網(wǎng),篩上物重量不超過1%。
實施例4: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9份、通天草9份、野料豆9份、茯苓5份、川芎6份、艾尖6份、木耳2份、對乙酰氨基酚1.2份。制備方法參閱實施例1,不再贅述。
實施例5: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7份、通天草6份、野料豆8份、茯苓4份、川芎7份、艾尖7份、木耳4份、對乙酰氨基酚0.8份。制備方法參閱實施例1,不再贅述。
實施例6: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9份、通天草9份、野料豆9份、茯苓5份、川芎6份、艾尖6份、木耳2份、蘑菇4份、桔梗3份、辛夷6份、桂枝7份,對乙酰氨基酚1.3份。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分別稱取干燥的重量份的喉嚨草9份、通天草9份、野料豆9份、茯苓5份、川芎6份、艾尖6份和木耳2份,撿凈去雜,粉碎;
步驟S21:將粉碎后的喉嚨草、通天草、野料豆、茯苓、川芎、艾尖和木耳混合,加入4倍重量的水,超聲波處理55分鐘,超聲波處理的頻率為28kHz,功率為780W,溫度為53℃,過濾得到濾液Ⅰ和濾渣Ⅰ;在濾渣Ⅰ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體積分?jǐn)?shù)為90%的乙醇溶液,加熱回流2次,每次45分鐘,分別過濾,各次濾液合并后與所述濾液Ⅰ混合,回收乙醇,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4的膏體Ⅰ;
步驟S22:稱取重量份的蘑菇4份、桔梗3份、辛夷6份和桂枝7份,干燥,粉碎,加入其重量3倍的水,煎煮30分鐘,過濾得煎煮液;將所述煎煮液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4的膏體Ⅱ;
步驟S31:將所述膏體Ⅰ和膏體Ⅱ合并,干燥后,粉碎,過篩,與3重量份的乙酰氨基酚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對于其質(zhì)量3%的輔料,混合,制粒,干燥,得顆粒劑。
過篩指標(biāo)、輔料的種類及配比參閱實施例1。
實施例7: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5份、通天草5份、野料豆5份、茯苓3份、川芎5份、艾尖5份、木耳1份、蘑菇3份、桔梗1份、辛夷5份、桂枝5份、對乙酰氨基酚0.9份。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分別稱取干燥的重量份的喉嚨草5份、通天草5份、野料豆5份、茯苓3份、川芎5份、艾尖5份和木耳1份,撿凈去雜,粉碎;
步驟S21:將粉碎后的喉嚨草、通天草、野料豆、茯苓、川芎、艾尖和木耳混合,加入4倍重量的水,超聲波處理55分鐘,超聲波處理的頻率為25kHz,功率為730W,溫度為55℃,過濾得到濾液Ⅰ和濾渣Ⅰ;在濾渣Ⅰ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體積分?jǐn)?shù)為95%的乙醇溶液,加熱回流3次,每次45分鐘,分別過濾,各次濾液合并后與所述濾液Ⅰ混合,回收乙醇,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5的膏體Ⅰ;
步驟S22:稱取重量份的蘑菇3份、桔梗1份、辛夷5份和桂枝5份,干燥,粉碎,加入其重量5倍的水,煎煮45分鐘,過濾得煎煮液;將所述煎煮液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5的膏體Ⅱ;
步驟S31:將所述膏體Ⅰ和膏體Ⅱ合并,干燥后,粉碎,過篩,與2重量份的乙酰氨基酚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對于其質(zhì)量2%的輔料,混合,制粒,干燥,得顆粒劑。
過篩指標(biāo)、輔料的種類及配比參閱實施例1。
實施例8: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12份、通天草12份、野料豆12份、茯苓7份、川芎8份、艾尖8份、木耳5份、蘑菇7份、桔梗5份、辛夷8份、桂枝8份、對乙酰氨基酚1.4份。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分別稱取干燥的重量份的喉嚨草12份、通天草12份、野料豆12份、茯苓7份、川芎8份、艾尖8份和木耳5份,撿凈去雜,粉碎;
步驟S21:將粉碎后的喉嚨草、通天草、野料豆、茯苓、川芎、艾尖和木耳混合,加入5倍重量的水,超聲波處理60分鐘,超聲波處理的頻率為30kHz,功率為800W,溫度為60℃,過濾得到濾液Ⅰ和濾渣Ⅰ;在濾渣Ⅰ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體積分?jǐn)?shù)為90%的乙醇溶液,加熱回流2次,每次45分鐘,分別過濾,各次濾液合并后與所述濾液Ⅰ混合,回收乙醇,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4的膏體Ⅰ;
步驟S22:稱取重量份的蘑菇7份、桔梗5份、辛夷8份和桂枝8份,干燥,粉碎,加入其重量8倍的水,煎煮60分鐘,過濾得煎煮液;將所述煎煮液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4的膏體Ⅱ;
步驟S31:將所述膏體Ⅰ和膏體Ⅱ合并,干燥后,粉碎,過篩,與6重量份的乙酰氨基酚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對于其質(zhì)量4%的輔料,混合,制粒,干燥,得顆粒劑。
過篩指標(biāo)、輔料的種類及配比參閱實施例1。
實施例9: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7份、通天草7份、野料豆6份、茯苓5份、川芎6份、艾尖7份、木耳2份、蘑菇5份、桔梗2份、辛夷7份、桂枝6份、對乙酰氨基酚1份。制備方法參閱實施例6,不再贅述。
對比例1: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10份、通天草10份、野料豆10份、茯苓6份、川芎6份、艾尖7份、木耳3份。制備方法參閱實施例1。
對比例2: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10份、通天草10份、野料豆10份、茯苓6份、川芎6份、艾尖7份、木耳3份、對乙酰氨基酚1份,其制備采用下述方法:
稱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撿凈去雜,粉碎;將粉碎后的原料混合,加入煎煮器中,加入相對于原料重量6倍的水,設(shè)定溫度80℃,時間60分鐘,煎煮后過濾,得藥液;將藥液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4的膏體;將膏體干燥后,粉碎,與對乙酰氨基酚混合,加入相對于混合物重量2%的微晶纖維素,混合,制粒,得顆粒劑。
對比例3: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9份、通天草9份、野料豆9份、茯苓5份、川芎6份、艾尖6份、木耳2份、蘑菇4份、桔梗3份、辛夷6份、桂枝7份。制備方法參閱實施例6。
對比例4: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喉嚨草9份、通天草9份、野料豆9份、茯苓5份、川芎6份、艾尖6份、木耳2份、蘑菇4份、桔梗3份、辛夷6份、桂枝7份,對乙酰氨基酚1.2份,其制備采用下述方法:
稱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撿凈去雜,粉碎;將粉碎后的原料混合,加入煎煮器中,加入相對于原料重量8倍的水,設(shè)定溫度85℃,時間60分鐘,煎煮后過濾,得藥液;將藥液濃縮至75℃相對密度為1.25的膏體;將膏體干燥后,粉碎,與對乙酰氨基酚混合,加入相對于混合物重量3%的輔料,所述輔料由微晶纖維素和硬脂酸鎂以重量比1:1組成,混合,制粒,得顆粒劑。
治療效果
發(fā)明人對治療感冒的中西藥顆粒進行了配方優(yōu)化和療效對比。
實驗組A1~A2:分別為實施例1、6制備的中西藥顆粒;該組患者一次服用 1袋,每袋10g,每天服用3次,連續(xù)服用2~3天。治療后觀察患者的癥狀,以及身體是否有不良癥狀;
對照組B1~B4:對比例1~4制備的中西藥顆粒;該組患者一次服用 1袋,每袋10g,每天服用3次,連續(xù)服用2~3天。治療后觀察患者的癥狀,以及身體是否有不良癥狀;
對照組B0:該組患者選擇藥物為感冒軟膠囊,每次2粒,一天服用2次,連續(xù)服用2~3天,觀察患者的身體癥狀,以及身體是否有不良情況。
觀察普通感冒患者共180例,隨機分為9組,每組20例,每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
納入標(biāo)準(zhǔn):1) 惡風(fēng)寒或并發(fā)熱;2) 鼻塞、流涕;3) 神?;蚍α驓舛蹋?動則加重; 4) 自汗、動則加重; 5) 平素畏風(fēng)寒, 或易感冒; 6) 舌質(zhì)淡,或脈沉細或沉緩或細弱。具備 1) 、2) 中 1 項, 加3) 、4) 、5) 、6) 中 2 項。
評價標(biāo)準(zhǔn):(1)治愈:癥狀消失。(2)好轉(zhuǎn):發(fā)熱消退,臨床癥狀減輕。(3)未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治療效果統(tǒng)計:見表1。治愈率:A2>A1>B3>B4>B1>B0>B2;有效率:A1=A2=B1=B3=B4>B2>B0。上述結(jié)果顯示,①A2組的治療效果最優(yōu),2~3天的連續(xù)可完全治愈感冒患者;②A1組的治療效果僅次于A2組,說明A2的改進效果有助于感冒的徹底治療;③B3組的效果僅次于A1組,從配方上來看,增強了中藥的藥效,未添加對乙酰氨基酚,總體治愈效果欠佳;④B4組與A2組、及B2組與A1組在制備方法上均存在不同,治愈效果具有明顯差別,說明制備方法影響有效成分的提取;⑤B1組與A1組相比,未添加對乙酰氨基酚,效果明顯弱于A1。
總體而言,本發(fā)明組方合理,對納入標(biāo)準(zhǔn)的感冒類患者治療效果顯著。
表1 試驗結(jié)果
注:痊愈率=治愈例數(shù)/總案例數(shù)*100%;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好轉(zhuǎn)案例)/總案例數(shù)*100%;無效率=未愈例數(shù)/總案例數(shù)*100%。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而非限制,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yīng)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quán)利要求范圍當(dāng)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