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胎氣上逆特別是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孕產(chǎn)婦在妊娠期出現(xiàn)胸腹脹滿,甚或喘急、煩躁不安者,稱為“胎氣上逆”。亦名“胎氣逼心”、“子懸”。胎氣上逆多見于妊娠中、晚期,發(fā)作時胸腹脹滿,如有物窒塞懸掛之狀,甚或心悸、喘息氣急、煩躁不安,勞作后癥狀加重。
中醫(yī)認為“胎氣上逆”的主要病機是血氣失和,以致胎氣上逆,氣機不利,壅塞胸腹而致病。據(jù)《中醫(yī)婦科學》(馬寶璋主編 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第九版)記載,本病分為肝氣犯脾型和肺胃積熱型。本發(fā)明主要研究的是臨床上常見的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妊娠期,胸腹脹滿,甚或喘急不安,咳唾黃痰粘稠,口渴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在日常生活中,本病常常被忽略,常采取的臥床、少食等方法,不但耽誤疾病的治療往往還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的中藥制劑,具有見效快、療效確切、無副作用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治療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知母6-12、通草2-5、地骨皮10-15、馬兜鈴3-10、大腹皮5-l0、紫菀8-12、白芥子8-12、苧麻根8-15、荷葉蒂8-15、 高粱七10-20、甘草10-20。
優(yōu)選的,一種治療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知母8、通草3、地骨皮10、馬兜鈴5、大腹皮8、紫菀10、白芥子10、苧麻根15、荷葉蒂10、高粱七20、甘草15。
本發(fā)明所含各原料藥的藥理藥性分析如下。
知母:為單子葉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莖。性味:苦,寒。歸肺、胃、腎經(jīng)??汕鍩釣a火,滋陰潤燥。主治熱病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
通草: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莖髓。性味:味甘;淡;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可清勢利水;通乳。常用作清熱藥、利水藥。臨床上主要用于淋癥澀痛;小便不利;水腫;黃疸;濕溫??;小便短赤;產(chǎn)后乳少;經(jīng)閉;帶下。
地骨皮:為茄科植物枸杞或?qū)幭蔫坭降母稍锔?。性味:甘,寒。歸肺、肝、腎經(jīng)??蓻鲅簦宸谓祷?。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內(nèi)熱消渴。
馬兜鈴: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或馬兜鈴的干燥成熟果實。性味:苦、微辛,寒。歸肺、大腸經(jīng)??汕宸谓禋?,止咳平喘,消腸消痔。主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腸熱痔血,痔瘡腫痛。
大腹皮: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干燥果皮。性 味:辛,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尚袣鈱捴?,利水消腫。用于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
紫菀:為菊科紫菀屬多年生草本紫菀的根及根莖入藥。含紫菀皂甙、紫菀酮、槲皮素等。 性味歸經(jīng):苦、甘,微溫。歸肺經(jīng)。 有化痰止咳的功效。
白芥子:為一年或二年生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種子。含白芥子甙、脂肪油、芥子酶、芥子堿等。性味:辛,溫。歸肺經(jīng)。具有溫肺祛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為惡心性祛痰藥,白芥子油對胃粘膜有輕度刺激,產(chǎn)生輕度惡心感,反射地增加支氣管的分泌而祛痰。適用于咳嗽而痰多清稀,胸脅滿悶作痛。
苧麻根: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性寒,味酸,無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安胎之功,適用于熱毒熾盛之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等?!夺t(yī)林纂要·藥性》記載:孕婦兩三月后,相火日盛,血益熱,胎多不安。苧根甘咸入心,能布散其光明,而不為郁熱,此安胎良藥也?!侗静萁?jīng)疏》:“苧根,《別錄》在小兒赤丹,為其寒能涼血也。漬苧汁療渴者,除熱之功也”?,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苧麻根含酚類、三萜(或甾醇)、綠原酸、黃酮類、香豆精甙類、有機酸類、生物堿、氨基酸及多糖類等,可使出血量減少,出血時間縮短.,同時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沙門菌高度敏感.,具有殺菌作用。
荷葉蒂: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基部。性味:味,平,無毒??汕迨钊?,和血安胎。治血痢,泄瀉,妊娠、胎動不安?!侗静菰傩隆酚涊d:“清心降火,解暑除煩,治痢瀉,消濕熱”,《本草求原》記載:“安胎、止崩,健脾”。
高粱七:禾本科高粱七的根狀莖入藥。性味:甘,涼??汕宸螣?,益氣血。主治癆傷咳嗽,吐血。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裳a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本發(fā)明為湯劑,其制備方法為:將各原料藥洗凈后,加水適量,按傳統(tǒng)中藥煎煮方法煎成湯劑。
發(fā)明人認為,患者平素陽盛,肺胃積熱,孕后血聚沖任養(yǎng)胎,致熱移胞脈,胎氣不和,沖氣夾邪熱逆上心胸,以致胸腹脹滿而發(fā)為此病。具體到臨床表現(xiàn)中:肺胃積熱,熱氣逆上,窒塞心胸,故胸腹脹滿,甚或喘急不安;痰熱壅肺,肺失宣降,故咳唾黃痰粘稠;胃火熾盛,氣機壅滯。故口渴口臭;熱盛傷津,故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為肺胃積熱之征。
發(fā)明人認為,本病是肺胃積熱,熱氣逆上引起的,故本發(fā)明用知母、通草、地骨皮來清肺胃熱火,用馬兜鈴清肺降氣,用大腹皮歸胃經(jīng),可行氣寬中。諸藥合用,可起到清肺胃積熱、順氣降逆的功效;本發(fā)明用紫菀、白芥子起到溫肺祛痰、化痰止咳的功能。
發(fā)明人認為,因患者處于妊娠期,胎氣上逆容易引起胎動頻繁,故本發(fā)明選用苧麻根和荷葉蒂配伍,起到清熱安胎的功效。用高粱七加強清肺熱的功效,并能補益氣血。用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diào)和諸藥。具體到本發(fā)明中,甘草可調(diào)和藥物的烈性,可用于緩解知母、通草、大腹皮等具有清熱利水作用的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從而起到保護胃粘膜的功效。
本發(fā)明各原料藥密切配合,藥性環(huán)環(huán)相扣,共奏清肺胃積熱、順氣降逆、祛痰止咳、清熱安胎之功。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治療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的中藥制劑(單位:克):知母6、通草2、地骨皮10、馬兜鈴3、大腹皮5、紫菀8、白芥子8、苧麻根8、荷葉蒂8、 高粱七10、甘草10。將各原料藥洗凈后,加水適量,按傳統(tǒng)中藥煎煮方法煎成湯劑。
實施例2:一種治療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的中藥制劑(單位:克):知母8、通草3、地骨皮10、馬兜鈴5、大腹皮8、紫菀10、白芥子10、苧麻根15、荷葉蒂10、高粱七20、甘草15。將各原料藥洗凈后,加水適量,按傳統(tǒng)中藥煎煮方法煎成湯劑。
實施例3:一種治療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的中藥制劑(單位:克):知母12、通草5、地骨皮15、馬兜鈴10、大腹皮l0、紫菀12、白芥子12、苧麻根15、荷葉蒂15、 高粱七20、甘草20。將各原料藥洗凈后,加水適量,按傳統(tǒng)中藥煎煮方法煎成湯劑。
下面,結合臨床資料對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做進一步說明。
選用某三甲醫(yī)院門診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6例胎氣上逆癥患者,符合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的診斷標準:妊娠期,胸腹脹滿,甚或喘急不安,咳唾黃痰粘稠,口渴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服用本發(fā)明中藥制劑,按傳統(tǒng)中藥煎煮方法煎成湯劑,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溫服,連服7日。
經(jīng)7日治療后,86例患者痊愈:胸腹脹滿消失,咳嗽黃痰消失,口渴口臭消失,大小便正常,脈診、舌診正常;40例患者癥狀有所好轉(zhuǎn),繼服5日痊愈。總有效率為100%。服藥期間,未發(fā)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
典型病例舉例。
葛某,女,29歲,2014年11月初診?;颊咂剿厣眢w健康,結婚2年,妊娠6個多月。近一個月常感口渴口臭,伴有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近半個月,感覺胸脅不適,胸腹脹滿,咳嗽帶有黃痰。診察可見: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診斷為: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服用本發(fā)明中藥制劑5日,癥狀痊愈,繼續(xù)服用兩日鞏固療效。隨訪一月未復發(fā),足月產(chǎn)下一健康男嬰。
胡某某,女,34歲,2015年8月就診?;颊呓Y婚6年,為二胎,妊娠7個半月。患者常感口渴口臭,胸腹脹滿。近半個月喘急不安,咳嗽帶有黃痰,伴有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診察可見: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診斷為:肺胃積熱型胎氣上逆。服用本發(fā)明中藥制劑7日,癥狀痊愈。隨訪一月未復發(fā),足月產(chǎn)下一健康女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