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飲片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清熱消炎苦參飲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苦參,主要含苦參鹼??嗪H胄?、肝、大小腸經。清熱除濕,利尿、祛風,殺蟲。根圓柱形,長10-40厘米,上粗下細,直徑約1-3厘米。有分歧,外表皮棕黃色或褐色,皮薄多破裂。易剝落,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粗纖維狀,黃白顯射線紋理,有裂隙。氣微,味極苦,有豆腥味??鄥⒍嘣谏r時切為不規(guī)則的厚片或段。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像這種根莖型中藥,飲片切制前的軟化時間較長,而且必須將藥材按大小分等,分別進行潤制,才能保證將藥材完全潤透而不傷水。而鮮切因藥材含水量較高時,飲片切制、干燥后,易發(fā)生皺縮及翹片等現(xiàn)象,影響片形美觀。目前多數(shù)飲片廠對此類不易軟化的中藥仍采取長時間浸泡的方法,操作極不規(guī)范,不僅影響飲片外觀,而且更重要的是造成飲片有效成分的流失。如果在產地將藥材適當干燥即進行飲片的切制,不僅可以避免軟化工藝對飲片有效成分的影響,保證飲片質量的穩(wěn)定,而且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可以大大縮短飲片的生產周期。根據(jù)張麗等在《川芎飲片產地加工可行性探索》中對川芎特性的研究,在產地將藥材適當干燥即進行飲片的切制,不僅可以避免軟化工藝對飲片有效成分的影響,保證飲片質量的穩(wěn)定,而且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可以大大縮短飲片的生產周期。因苦參與川芎在形體與特性上具有相似之處,具有借鑒意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清熱消炎苦參飲片。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清熱消炎苦參飲片,它是由下述組分及其重量份制成:
新鮮苦參500-600、熟地黃100-120、甘草葉30-35、鮮艾葉30-35、桃膠50-60、瓊脂20-23、米糠100-120、冰糖30-35、橘皮浸膏50-60。
所述的一種清熱消炎苦參飲片,是由下列步驟制成的:
1)、將新鮮采挖的苦參根莖快速淋洗,除去附著的泥沙及大量須根,晾至表面水分含量在25-30%之間,趁鮮切制成長3-5cm,厚約0.3-0.5cm斜片,將桃膠、冰糖混合,加入2-3倍量水熱熔后均勻涂抹至其表面,攤開散放;
2)、將瓊脂加入12-15倍量水,混合均勻后加熱,不停攪拌使其受熱均勻,同時將熟地黃、甘草葉、鮮艾葉、橘皮浸膏混合,壓榨成漿,加入其中后再與米糠混合,攪拌均勻,并將其均勻涂至步驟1所得苦參片表面;
3)、再將步驟3所得苦參片送入對流送風式烘干箱內進行烘干干燥,烘干溫度控制在45-50℃,干燥至藥材含水量在15-20%;
4)、將步驟3所得切片均勻擺放,在陰涼處陰干至含水量在9-13%,然后敲去除表面附著物,分裝密封保存。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
本發(fā)明在產地將新鮮苦參適當干燥即進行飲片的切制,不僅可以避免軟化工藝對飲片有效成分的影響,保證飲片質量的穩(wěn)定,而且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可以大大縮短飲片的生產周期。切片后切忌堆放,用桃膠與冰糖的高濃度溶液將其包裹,改善其口感,增加光滑度和亮澤感,同時防止有效成分隨切口蒸發(fā)或流失。將熟地黃、甘草葉、鮮艾葉、橘皮浸膏混合,壓榨成漿,與瓊脂膠質混合,促使營養(yǎng)成分吸附于切片周圍,隨著加熱進行,浸入切片,增加其營養(yǎng)成分,增強藥性。米糠具有疏松的特性,與瓊脂膠體的致密性形成互補,有利于熱空氣流通,循序漸進的對其進行干燥,避免干燥過快,形成卷曲,碎片,色澤暗淡。本發(fā)明的一種清熱消炎苦參飲片,口感不刺激,有效成分濃度高,易于提取,沖泡方便,所含有效成分具有清熱消炎、增強免疫、利尿等保健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清熱消炎苦參飲片,它是由下述組分及其重量份制成:
新鮮苦參500、熟地黃100、甘草葉30、鮮艾葉30、桃膠50、瓊脂20、米糠100、冰糖30、橘皮浸膏50。
所述的一種清熱消炎苦參飲片,是由下列步驟制成的:
1)、將新鮮采挖的苦參根莖快速淋洗,除去附著的泥沙及大量須根,晾至表面水分含量在25%之間,趁鮮切制成長3cm,厚約0.3cm斜片,將桃膠、冰糖混合,加入2倍量水熱熔后均勻涂抹至其表面,攤開散放;
2)、將瓊脂加入12倍量水,混合均勻后加熱,不停攪拌使其受熱均勻,同時將熟地黃、甘草葉、鮮艾葉、橘皮浸膏混合,壓榨成漿,加入其中后再與米糠混合,攪拌均勻,并將其均勻涂至步驟1所得苦參片表面;
3)、再將步驟3所得苦參片送入對流送風式烘干箱內進行烘干干燥,烘干溫度控制在45℃,干燥至藥材含水量在15%;
4)、將步驟3所得切片均勻擺放,在陰涼處陰干至含水量在9%,然后敲去除表面附著物,分裝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