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肺氣腫的中藥。
(二)
背景技術(shù):
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氣道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或同時伴有氣道壁破壞的病理狀態(tài)。按其發(fā)病原因肺氣腫有如下幾種類型:老年性肺氣腫,代償性肺氣腫,間質(zhì)性肺氣腫,灶性肺氣腫,旁間隔性肺氣腫,阻塞性肺氣腫。
肺氣腫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痰多、氣急、胸悶和呼吸困難,并隨肺氣腫程度的逐漸發(fā)展而呈進行性加重。早期可無癥狀或僅在勞動、運動時感到氣短,逐漸難以勝任原來的工作。隨著肺氣腫的進展,呼吸困難程度隨之加重,稍一活動甚至完全休息時仍感氣短。此外,還會感到乏力、體重下降、食欲減退、上腹脹滿。
目前,用于治療肺氣腫的藥物較多,西醫(yī)治療多以消炎、鎮(zhèn)咳對癥治療為主;但是,西藥用藥費用高,副作用大,治標不治本,容易復(fù)發(fā)。中醫(yī)治療肺氣腫的藥物,具有副作用小和療效好的特點,故很受人們的青睞;但是,現(xiàn)有的這些治療肺氣腫的中草藥,由于其配方的選擇問題,往往出現(xiàn)見效慢,治療時間長,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
(三)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治療肺氣腫的中藥。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治療肺氣腫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五味子5-10份,白芍5-15份,麥門冬5-15份,山慈菇5-15份,沒食子5-15份,萍蓬草根5-20份,雪里開5-20份,紫蘇梗5-15份,枸杞5-15份,蕓香草5-10份,紫菀3-15份,薄荷5-20份,牛蒡子5-15份,紅蓮10-18份,燈心草5-10份,芙蓉葉5-15份,蘭花參5-15份,白鷴5-10份。
進一步,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五味子8份,白芍10份,麥門冬12份,山慈菇10份,沒食子10份,萍蓬草根11份,雪里開10份,紫蘇梗8份,枸杞8份,蕓香草8份,紫菀9份,薄荷10份,牛蒡子10份,紅蓮12份,燈心草8份,芙蓉葉8份,蘭花參10份,白鷴7份。
所述中藥為湯劑。
使用方法:早晚各服一次,每次300ml。
本發(fā)明各原料藥功效如下:
五味子:性味:酸、甘,溫;歸經(jīng):肺,心、腎經(jīng)。功能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nèi)熱消渴,心悸失眠。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歸經(jīng):歸肝,脾經(jīng);功能主治:養(yǎng)血和營,緩急止痛,斂陰平肝。主治血虛寒熱,脘腹疼痛,脅痛,肢體痙攣疼痛,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自汗,盜汗,下痢泄瀉,頭痛眩暈。
麥門冬:性味:甘、微苦,微寒;歸經(jīng):歸肺、胃、心經(jīng);功能主治: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主治肺燥干咳,肺癰,陰虛勞嗽,津傷口渴,消渴,心煩失眠,咽喉疼痛,腸燥便秘,血熱吐衄。
山慈菇:性味:甘、微辛,寒,小毒;歸肝、胃、肺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主治癰疽惡瘡,瘰疬結(jié)核,咽痛喉痹,肺熱咳嗽,蛇、蟲咬傷。
沒食子:性味:苦,溫;歸經(jīng):歸肺、脾、腎經(jīng);功能主治:澀腸,固精,斂肺,止血;主治久瀉久痢,遺精,盜汗,咳嗽,咯血,便血,創(chuàng)傷出血,瘡瘍久不收口。
萍蓬草根: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熱活血,健胃消食;主治肺熱咳嗽,瘀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跌打損傷,食積。
雪里開:性味:辛、苦、涼。歸心、肺、胃經(jīng)。清熱解毒,祛痰鎮(zhèn)咳,行氣活血,止痛;主治小兒高熱驚風(fēng),咳嗽,咽喉腫痛,頭痛,胃痛,腹痛,跌打損傷,腮腺炎,蛇傷等。
紫蘇梗:性味:辛,溫;歸脾、胃、肺經(jīng)。理氣舒郁,止痛安胎。治氣郁,食滯,胸膈痞悶,脘腹疼痛,胎氣不和?!兜门浔静荨份d:“疏肝,利肺,理氣,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枸杞:性味:甘,平;歸經(jīng):歸肝、腎、肺經(jīng);功能主治:養(yǎng)肝,滋腎,潤肺;主治肝腎虧虛,頭暈?zāi)垦#恳暡磺?,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虛勞咳嗽,消渴引飲。
蕓香草:性味:辛,苦,性溫,解表,利濕,平喘,止咳。治傷暑感冒,淋病,風(fēng)濕筋骨酸痛,慢性氣管炎。
紫菀:性味:辛,苦,溫。歸肺經(jīng)。功用主治:潤肺下氣,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勞嗽咳血。
薄荷:性味:味辛,性涼;歸經(jīng):歸肺,肝經(jīng);功能主治:散風(fēng)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解郁。
牛蒡子:性味:辛;苦;性寒。歸經(jīng):歸肺;胃經(jīng)。疏散風(fēng)熱,清熱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腫。主治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風(fēng)熱或肺熱咳嗽、咯痰不暢,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暢及風(fēng)疹瘙癢,瘡瘍腫毒及痄腮等。
紅蓮:性味:苦、甘,寒。歸肺、心、肝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平肝,行血,調(diào)經(jīng)。用于發(fā)熱煩渴,肺熱咳嗽,頭痛眩暈,濕熱黃疸,月經(jīng)不調(diào),藥食中毒。
燈心草:性味:甘、淡,微寒;歸經(jīng):歸心、肺、小腸、膀胱經(jīng);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熱淋,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疸,心煩不寐,小兒夜啼,喉痹,口舌生瘡。
芙蓉葉:性味:辛,微苦,涼;歸經(jīng):歸肺,肝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主治肺熱咳嗽,目赤腫痛,癰疽腫毒,惡瘡,纏身蛇丹,膿皰瘡,腎盂腎炎,水火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蘭花參:味甘、微苦,性平。補虛解表。用于虛損勞傷,咳血衄血,自汗盜汗,婦女白帶,傷風(fēng)咳嗽,胃痛,瀉痢刀傷?!堕}東本草》載:“解表清熱,化痰止嗽。治風(fēng)熱喘嗽,咳血,衄血,小兒驚風(fēng),跌打損傷?!薄?/p>
白鷴:性味:甘,平;歸經(jīng):入脾;肺經(jīng)。功能主治:補氣;健脾;益肺。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食后飽脹;大便溏泄;虛勞發(fā)熱;咳嗽。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采用的藥材相輔相成,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對于治療肺氣腫有顯著的療效,具有清熱解毒,宣肺平喘,益氣生津之功效,而且其安全可靠,療效顯著,效果好,安全,無副作用,使用方便,生產(chǎn)成本低。
(四)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將五味子5g,白芍5g,麥門冬5g,山慈菇5g,沒食子5g,萍蓬草根5g,雪里開5g,紫蘇梗5g,枸杞5g,蕓香草5g,紫菀3g,薄荷5g,牛蒡子5g,紅蓮10g,燈心草5g,芙蓉葉5g,蘭花參5g,白鷴5g清洗干凈,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4-5小時后,煮沸后過濾備用。
使用時早晚各服一次,每次300ml。
實施例2:
將五味子10g,白芍15g,麥門冬15g,山慈菇15g,沒食子15g,萍蓬草根20g,雪里開20g,紫蘇梗15g,枸杞15g,蕓香草10g,紫菀15g,薄荷20g,牛蒡子15g,紅蓮18g,燈心草10g,芙蓉葉15g,蘭花參15g,白鷴10g清洗干凈,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4-5小時后,煮沸后過濾備用。
使用時早晚各服一次,每次300ml。
實施例3:
將五味子8g,白芍10g,麥門冬12g,山慈菇10g,沒食子10g,萍蓬草根11g,雪里開10g,紫蘇梗8g,枸杞8g,蕓香草8g,紫菀9g,薄荷10g,牛蒡子10g,紅蓮12g,燈心草8g,芙蓉葉8g,蘭花參10g,白鷴7g清洗干凈,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4-5小時后,煮沸后過濾備用。
使用時早晚各服一次,每次3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