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蕁麻疹的中藥湯劑。
背景技術(shù):
蕁麻疹是一種血管反應(yīng)性皮膚病。臨床以皮膚、黏膜的局限性、暫時性、瘙癢性潮紅斑和風團為特征。藥物、食物、吸入藥、感染、物理刺激、昆蟲叮咬等因素均可誘發(fā)。某些系統(tǒng)性疾病也可伴發(fā)。但多數(shù)患者無明確原因。臨床常又分為急、慢性蕁麻疹、皮膚劃痕癥、寒冷性蕁麻疹、巨大性蕁麻疹等。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方便、效果明顯的治療蕁麻疹的中藥湯劑。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治療蕁麻疹的中藥湯劑,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shù)的原料制成:雙花10-14克,麻黃4-8克,桂枝4-8克,桔梗7-11克,白芍10-14克,防風4-8克,杏仁4-8克,生姜1-5克,大棗7-11克,綠豆衣13-17克,炙甘草1-5克。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中藥由如下重量克數(shù)的原料制成:雙花12克,麻黃6克,桂枝6克,桔梗9克,白芍12克,防風6克,杏仁6克,生姜3克,大棗9克,綠豆衣15克,炙甘草3克。
本發(fā)明中各原料藥的藥性如下:
雙花: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用于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血毒痢,風熱感冒,溫病發(fā)熱。
麻黃: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治風寒表實,惡寒發(fā)熱,無汗鼻塞,頭身疼痛,麻疹不透,風疹瘙癢,實邪壅肺,咳嗽氣喘,水腫,黃疸,小便不利,風濕痹痛,陰疽痰核。
桂枝:發(fā)汗解肌,溫經(jīng)通脈。治風寒表癥,肩背肢節(jié)酸疼,胸痹痰飲,經(jīng)閉癥瘕。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膿。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閉。
白芍: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
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治外感表癥,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
杏仁:苦溫宣肺,潤腸通便。治療肺病,咳嗽,降低心臟病和很多慢性病的發(fā)病危險,有美容和抗腫瘤的功效。
生姜: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用于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受寒侵襲后,急以姜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qū)散寒邪。
大棗: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
綠豆衣:清熱解毒,利尿、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治暑熱煩渴,濕熱泄瀉,水腫腹脹,瘡瘍腫毒,丹毒癤腫,痄腮,痘疹,金石砒霜草木中毒者。
炙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治療蕁麻疹的中藥湯劑:雙花10克,麻黃4克,桂枝4克,桔梗7克,白芍10克,防風4克,杏仁4克,生姜1克,大棗7克,綠豆衣13克,炙甘草1克。
實施例2、一種治療蕁麻疹的中藥湯劑:雙花12克,麻黃6克,桂枝6克,桔梗9克,白芍12克,防風6克,杏仁6克,生姜3克,大棗9克,綠豆衣15克,炙甘草3克。
實施例3、一種治療蕁麻疹的中藥湯劑:雙花14克,麻黃8克,桂枝8克,桔梗11克,白芍14克,防風8克,杏仁8克,生姜5克,大棗11克,綠豆衣17克,炙甘草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