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手術切口人體組織體表定位工具,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前切口定位,如顱腦病變、軀干部(胸部,腹部)以及四肢手術切口定位、含腎臟,肝臟等體內(nèi)實質(zhì)性臟器活檢,體內(nèi)異物取出等。
背景技術:
在患者臨床手術中,由于病灶多數(shù)處于皮膚下方人體內(nèi),肉眼無法直接確定具體位置,依靠術前X線或者CT檢查定位,故目前的處理方法是在手術前對病灶部位進行X光照片,在手術時參考所拍的X光片來確定病灶位置確定切口進行手術。但這種方法的問題在于,由于醫(yī)生需要通過X光片來找病灶位置,而X光片上和病人體表上并沒有相應的定位參照物來給醫(yī)生進行準確定位,故醫(yī)生只能通過目測X光片來在病人身上大致預估定位,同時由于X光片在拍攝時,由于病人拍攝時的體位、病人與機器的距離等因素,導致每張X光片的放大倍率都有區(qū)別,這就讓醫(yī)生更加難以做到對病灶的精確定位,誤差較大,醫(yī)生在手術中可能需要開出更大的切口才能找到病灶位置,或者手術中開出了比實際需要更小的切口而需重新加大切口,往往造成手術時加大了病人手術創(chuàng)傷,同時也極易增加手術中病人的出血量,這樣不僅導致手術時間延長,同時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不利于患者的預后恢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手術中病灶難以準確定位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夠準確定位病人病灶位置的用于病灶定位的貼膜。
為了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病灶定位的貼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球面貼膜組合,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層疊的保護層、貼膜層,所述的保護層覆蓋于貼膜層表面并用于在使用前保護貼膜層粘性面,所述的貼膜層與保護層接觸的一面為粘性面,所述球面貼膜層上設置平行顯影線,所述平行顯影線是由含有對X射線顯影的材料制備成。優(yōu)選的,所述平行顯影線為一系列長度依次等差縮短的線段組成。
優(yōu)選的,所述的一種用于病灶定位的貼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面貼膜上設置若干標志孔,所述標志孔設置在每條顯影線的頂端。標志孔設置在頂端,標志孔的下緣與顯影線頂端在同一水平,其目的是定位更準確,與此同時,由于顯影線部分的無紡布由于顯影線的存在,顯影線頂端設孔使貼膜整體簡潔美觀,貼膜整體有一定硬挺感以及良好的把持度,更易于臨 床使用。
優(yōu)選的,一種用于病灶定位的貼膜,其特征在于保護層是由紙質(zhì)制成,厚度為0.05-0.4mm。
優(yōu)選的,一種用于病灶定位的貼膜,其特征在于貼膜層是由無紡布制成,厚度為0.05-0.4mm。無紡布是臨床大量使用的一種材料,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且有一定厚度,操作性好,貼附性好,更容易貼附在不平整的人體表面,另外無紡布還有透氣性好的特點,增加患者的舒適感。
所述平行顯影線是由含有對X射線顯影的材料制備成。顯影線材料可以選用硫酸鋇,泛影葡胺,金屬線,醫(yī)用紗布顯影線等。所述平行顯影線為一系列長度依次等差縮短的線段組成。
顯影線為間距一致的平行等差數(shù)列的顯影線段,在一個水平面基礎上,由長到短依次排列。優(yōu)選的,所述貼膜上有一組或者多組顯影坐標,提供更為清晰的定位。
球面貼膜組合,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層疊的保護層、無紡布貼膜層,兩層結構使操作更簡單,節(jié)省操作時間,更有利于醫(yī)生的使用。
優(yōu)選的,一種用于病灶定位的貼膜,其特征是粘性面所使用的粘合劑為丙烯酸粘合劑。
優(yōu)選的,一種用于病灶定位的貼膜,所述球面貼膜為兩個或兩個以上貼膜的組合,例如包括第一球面貼膜、第二球面貼膜、第三球面貼膜……第N球面貼膜,第一球面貼膜、第二球面貼膜、第三球面貼膜……第N球面貼膜可一體設置或分開設置。
本發(fā)明使用時,先粗略估計病變位置,然后將球面貼膜組合貼在頭皮或皮膚上,使病變在球面貼膜的包圍中;之后進行CT的X線掃描檢查,由于掃描層與貼膜垂直,因此貼膜上的可顯影線段在掃描層上面顯示為信號顯影點的存在,不同的掃描層由于經(jīng)過不同數(shù)量的顯影線段,因此在病灶最大的掃描層,可以看到若干個信號顯影點,檢查完畢后,醫(yī)生可以根據(jù)顯影點的數(shù)量在對應貼膜上根據(jù)貼膜放置位置,由高到低找到對應的顯影線,并在顯影線上的標志孔內(nèi)進行標記,確定病灶所在最大顯影層在體表的投影點,以此類推,可以通過第二貼膜確定第二個病灶最大截面在體表的顯影點?;?點決定一個平面的原理,最少通過三個體表顯影點最終可以確定病灶最大截面在人體體表的截面層,這樣幫助醫(yī)生確定下一步的手術切口位置,以便通過更短的手術入路來減少患者的損傷,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本快速立體定位固定系統(tǒng),標注可視化,省去了測量,沒有了測量誤差,可靠性強。,定位快速省時、簡便省力、精確可靠,實用性強,便于學習推廣,易于廣泛應用。
為了更直觀體現(xiàn)本申請的發(fā)明點,講本申請與現(xiàn)有技比較如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剖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示意圖;
其中1為保護層,2為貼膜層,3為平行顯影線,4為標志孔,5為第一球面貼膜,6為第二球面貼膜。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層疊的保護層1、貼膜層2,保護層1覆蓋于貼膜層2表面并用于在使用前保護貼膜層2,貼膜層2與保護層1接觸的一面為粘性面,貼膜層2上設置平行顯影線3,所述平行顯影線3為一系列長度依次等差縮短的線段組成,具體密度可以根據(jù)具體臨床條件進行設置,平行顯影線3是由含有對X射線顯影的材料制備成,例如硫酸鋇,泛影葡胺,金屬線或者其他X光可以顯影材料。在所述貼膜層上設置若干標志孔4,所述標志孔4的下緣設置在每條顯影線3的頂端。貼膜層2是由無紡布制成,厚度為0.05-0.4毫米。保護層1是由紙質(zhì)制成,厚度為0.05-0.4mm。貼膜層2的粘性面所使用的粘合劑為丙烯酸粘合劑。
在使用時,首先將保護層1撕去以露出貼膜層2,然后將有粘性的貼膜層2覆蓋在患者病灶在體表投影預估位置上,貼膜層2就留在了患者皮膚上,同時貼膜層2的粘性面保證貼膜 平整粘貼在皮膚上,之后在對側(cè)再粘貼2組或2組以上貼膜。然后再讓患者進行病灶位置的CT的X射線斷層掃描檢查,在斷層掃描影像中,由于掃描層垂直于貼膜,因此不同的掃描層所顯示的顯影點數(shù)量不同,根據(jù)病灶最大占位層顯影點的數(shù)量,找到貼膜對應點并通過在顯影線段頂端的標志孔4進行標記,這樣可以確定病灶最大占位層在體表貼膜上面的位置點,根據(jù)三點決定一個平面的方法原理,確定病灶在體表的最大投影平面位置。之后去掉貼膜層2,醫(yī)生根據(jù)手術平面確定手術入路以及手術切口位置并根據(jù)對應標記進行手術切口操作。
實施例2
其他內(nèi)容與實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僅是平行顯影線在貼膜的中央部位分布較密,在靠邊緣的部位分布較疏。
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所描述的形式,根據(jù)其所揭示的思想,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條件下,還可以以其他具體方式進行實施,但這不應影響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