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雞血藤20-50份,當歸20-50份,川芎20-50份,制附子10-30份,炮干姜5-25份,絡石藤10-30份。組成本發(fā)明的各中藥原料配伍合理、藥效協(xié)同,對于脈管炎的治療具有標本兼治、無毒副作用、療效短、見效快、可治愈、無抗藥性,且成方簡單等優(yōu)點。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物
[0001]【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就是一種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物。
[0002]【背景技術】:
脈管炎全稱“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發(fā)生于血管的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導致中小動脈節(jié)段性狹窄、閉塞,肢端失去營養(yǎng)、出現(xiàn)潰瘍、壞死,是一種較頑固的血管疾病,并不是血管壁本身的一種炎癥表現(xiàn),與細菌感染沒有關系。該病主要侵犯肢體,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動脈及其伴行的靜脈和皮膚淺靜脈,受累血管呈現(xiàn)血管壁全層的非化膿性炎癥,管腔內有血栓形成,管腔呈現(xiàn)進行性狹窄以至完全閉塞,引起肢體缺血而產生疼痛,嚴重者肢端可發(fā)生不易愈合的潰瘍及壞疽。本病多見于青壯年,好發(fā)于下肢?;贾尸F(xiàn)一時性或持續(xù)性蒼白、發(fā)紺、有灼熱及刺痛,病肢下垂時皮色變紅,上舉時變白,繼之足趾麻木,小腿肌肉疼痛,行走時激發(fā),休息時消失;小腿部常發(fā)生淺表性靜脈炎和水腫。檢查時發(fā)現(xiàn)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隨著病情發(fā)展可出現(xiàn)間歇性跛行及雷諾現(xiàn)象、夜間疼痛加劇,足趾疼痛劇烈,皮膚發(fā)紺,進而趾端潰瘍或壞疽而發(fā)黑,逐漸向近心端蔓延。目前在治療中多以激光介入血管內注射藥物、血管搭橋、支架置入等手術,但療后均易復發(fā),且毒副作用大,多有并發(fā)癥和后遺癥。
[0003]
【發(fā)明內容】
:
本發(fā)明就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對于脈管炎的治療具有標本兼治、無毒副作用、療效短、見效快、可治愈、無抗藥性,且成方簡單的中藥組合物。
[0004]本發(fā)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雞血藤20-50份,當歸20-50份,川芎20-50份,制附子10-30份,炮干姜5-25份,絡石藤10-30份,尋骨風5-25份。
[0005]配方優(yōu)選為:
雞血藤40份,當歸40份,川芎40份,制附子15份,炮干姜10份,絡石藤20份,尋骨風
15份。
[0006]制備與服用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中藥原料,將雞血藤、絡石藤、尋骨風初步粉碎后,加入75°的乙醇浸泡72小時其中每12小時晃動盛放器皿一次,而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備用,再將藥渣與制附子一起煎煮3小時藥液倒出備用,再將當歸、川芎、炮干姜煎煮兩次,所得煎煮液與上清液以及前一次的煎煮液合并,在50°C環(huán)境中干燥成粉末即為本發(fā)明的生藥,即可制成常用藥劑劑型。
[0007]每日早中晚各服用I次,每次服用的劑型中含有20克的生藥,連服10天為一個療效。
[0008]組成本發(fā)明的各中藥原料的詳細說明:
雞血藤:味苦、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活血,通絡等功效。常用于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等癥。本品能使血細胞增加,血紅蛋白升高;抑制心臟、降低血壓以及收縮血管等作用。此外,噬菌體法篩選抗腫瘤藥物,本品有抗噬菌體作用。
[0009]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常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等癥。本品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環(huán);對心律失常具有保護作用;有顯著增加冠脈流量,降低冠脈阻力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指數(shù),減輕阻斷冠脈時的心肌梗死范圍;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抗炎和鎮(zhèn)痛等作用。
[0010]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等癥。本品還具有鎮(zhèn)靜、抗菌、抗放射、利尿、抑制蛋白質和抗體生成、抗維生素E缺乏癥以及抗OH及丙二醛溶血等作用。
[0011]制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等功效。常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等癥。本品還具有擴張外周血管、提高小鼠體液免疫功能及豚鼠血清補體含量、抗心律失常、鎮(zhèn)痛、鎮(zhèn)靜、抗炎以及強心和升壓等作用。
[0012]炮干姜: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腎、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溫經止血的功效等功效。常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等癥。本品能顯著的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對應激性及幽門結扎型胃潰瘍、醋酸誘發(fā)的胃潰瘍均有抑制作用。
[0013]絡石藤: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腎經。具有通絡止痛,涼血清熱,解毒消腫等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痛,筋脈拘攣,咽喉腫痛,疔瘡腫毒,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癥。本品還具有抑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等作用。
[0014]尋骨風:味辛;苦;性平。歸肝;胃經。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止痛等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骨拘攣;脘腹疼痛;跌打傷痛;外傷出血;乳癰及多種化膿性感染、腹痛,瘧疾等癥。
[0015]發(fā)明優(yōu)點:
組成本發(fā)明的各中藥原料配伍合理、藥效協(xié)同,對于脈管炎的治療具有標本兼治、無毒副作用、療效短、見效快、可治愈、無抗藥性,且成方簡單等優(yōu)點。
[0016]【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一種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雞血藤40份,當歸40份,川芎40份,制附子15份,炮干姜10份,絡石藤20份,尋骨風15份。
[0017]實施例2:
一種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雞血藤20份,當歸20份,川芎20份,制附子10份,炮干姜8份,絡石藤15份,尋骨風10份。
[0018]實施例3:
一種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雞血藤50份,當歸50份,川芎50份,制附子25份,炮干姜20份,絡石藤25份,尋骨風20份。
[0019]實施例1-3均采用以下制備與服用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中藥原料,將雞血藤、絡石藤、尋骨風初步粉碎后,加入75°的乙醇浸泡72小時其中每12小時晃動盛放器皿一次,而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備用,再將藥渣與制附子一起煎煮3小時藥液倒出備用,再將當歸、川芎、炮干姜煎煮兩次,所得煎煮液與上清液以及前一次的煎煮液合并,在50°C環(huán)境中干燥成粉末即為本發(fā)明的生藥,即可制成常用藥劑劑型。
[0020]每日早中晚各服用I次,每次服用的劑型中含有20克的生藥,連服10天為一個療效。
[0021]對本發(fā)明的生藥進行動物急性毒性試驗:
藥物:由本發(fā)明的組方制備的生藥。
[0022]試驗動物:小白鼠,體重在30_50g,雌雄隨機選擇。
[0023]方法和結果:取小白鼠50只,分成5組,每組10只,饑餓15小時左右,按每只每次10克灌喂藥物,第1、2、3、4、5組分別在24小時內灌喂藥物1、2、3、4、5次,觀察5天,
小白鼠活動正常,無毒性反應,無死亡。其中小白鼠用藥量按公斤體重藥量計算,表明本發(fā)明的生藥無毒性,臨床用藥劑量安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雞血藤20-50份,當歸20-50份,川芎20-50份,制附子10-30份,炮干姜5_25份,絡石藤10-30份,尋骨風5-25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雞血藤40份,當歸40份,川芎40份,制附子15份,炮干姜10份,絡石藤20份,尋骨風15份。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4162128SQ201410372108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陳曉明 申請人:蚌埠火鶴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