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郁氣滯型膽囊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肝郁氣滯型膽囊炎的中藥,該中藥是由素馨花、柴胡、馬絆草、川芎、薄荷、香附、陳皮、橙皮制成。臨床可用于治療肝郁氣滯型膽囊炎。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郁氣滯型膽囊炎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肝郁氣滯型膽囊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慢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是指膽囊的慢性炎癥性病變,多由慢性感染、結(jié)石、化學刺激及急性膽囊炎反復遷延發(fā)作所致,具有病勢纏綿、容易反復的特點。經(jīng)過發(fā)明人的長期實踐得出,中藥治肝郁氣滯型膽囊炎具有較好作用,取得不錯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肝郁氣滯型膽囊炎的中藥。
[0004]本發(fā)明根據(jù)中醫(yī)藥理論,采用素馨花、柴胡、馬絆草、川芎、薄荷、香附、陳皮、橙皮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經(jīng)過加工制成。
[0005]制備本發(fā)明中藥由下述原料藥制成:素馨花30-40份、柴胡30-40份、馬絆草20-30份、川芎20-30份、薄荷20-30份、香附10-20份、陳皮10-20份、橙皮10-20份。 [0006]本發(fā)明中藥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素馨花35份、柴胡35份、馬絆草25份、川芎25份、薄荷25份、香附15份、陳皮15份、橙皮15份。
[0007]本發(fā)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0008]素馨花:苦、平。疏肝解郁,行氣止痛。用于肝郁氣滯所致的脅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等癥。柴胡:苦、辛、微寒,歸肝、膽經(jīng)。疏散退熱,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氣滯、胸脅疼痛。
[0009]馬絆草:甘、淡、涼。清熱利尿,退黃。臨床用于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膽囊炎等癥。川芎:辛、溫,歸肝、膽、心經(jīng)?;钛袣猓铒L止痛。用于血瘀氣滯、風濕痹痛。
[0010]薄荷:辛、涼,歸心、肺、肝經(jīng)。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用于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麻疹不透,風疹瘙癢,肝郁氣滯,胸悶脅痛等。
[0011]香附:辛、甘、微苦、平。歸肝、三焦經(jīng)。理氣解郁、調(diào)經(jīng)、安胎。用于脅肋脹痛、脘腹痞滿疼痛,經(jīng)行腹痛等。
[0012]陳皮:辛、苦、溫,歸脾、胃、肺經(jīng)。理氣調(diào)中,降逆止嘔,燥濕化痰。用于胸膈滿悶,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等。
[0013]橙皮:辛、苦、溫。歸脾、肺經(jīng)。行氣健脾,降逆化痰。臨床用于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痰壅氣逆之咳嗽痰多,胸隔滿悶,梅核氣等癥。
[0014]本發(fā)明中藥于2008年至2012年臨床觀察肝郁氣滯型膽囊炎63例患者,臨床報告如下:
[0015]1、一般資料
[0016]63例患者中,年齡19-62歲,病程多在2個月到5年,平均年齡42.3歲。
[0017]2、診斷標準
[0018]診斷依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發(fā)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0019]①持續(xù)性右上腹鈍痛或不適感,或伴右肩胛區(qū)疼痛;②有惡心、噯氣、反酸、腹脹和胃部灼熱等消化不良癥狀,進食油膩食物后加重;③病程長,病情有急性發(fā)作和緩解交替的特點膽囊區(qū)刻有輕度壓痛和叩痛;⑤膽汁中黏液增多,白細胞成堆,細菌培養(yǎng)陽性超檢查可見膽囊結(jié)石,膽囊壁增厚,膽囊縮小或變形;⑦膽囊造影可見膽結(jié)石,膽囊縮小或變形,膽囊收縮功能不良,或膽囊顯影淡薄。
[0020]臨床癥狀:情志抑郁或心煩易怒,脅肋竄痛,引及上腹或肩背部,脘悶不舒,善太息,噯氣頻頻,舌淡苔白或白膩,脈弦緊。
[0021]3、治療方法
[0022]3.1處方:素馨花35g、柴胡35g、馬絆草25g、川芎25g、薄荷25g、香附15g、陳皮15g、橙皮 15g。
[0023]3.2制備及使用方法:上述藥物按常規(guī)工藝制成湯劑,口服每日I劑,每日2次,10天為I療程。
[0024]4、治療結(jié)果:
[0025]4.1參照《中醫(yī)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
[0026]痊愈:該證候的主、次證候消失,B超檢查膽囊壁及收縮功能恢復正常,膽區(qū)疼痛消失,飲食、消化恢復正常。停藥3個月無變化,隨訪半年以上無復發(fā);
[0027]好轉(zhuǎn):該證候主、次證候改善占半數(shù)以上,B超檢查膽囊壁及收縮功能有明顯改善,膽區(qū)壓痛明顯好轉(zhuǎn),飲食、消化明顯好轉(zhuǎn);
[0028]無效:經(jīng)過治療癥狀無緩解,B超檢查膽囊壁及收縮功能無明顯變化,各項癥狀無明顯改善。4.2結(jié)果:63例患者中,痊愈33例(52.4% ),好轉(zhuǎn)25例(39.7%),無效5例(7.9% ),總有效率為92.1% ο
[0029]5.典型病例
[0030]5.1許某,女,39歲,患膽囊炎2年,近來心緒煩躁,脅肋走竄疼,痛,入夜則固定疼痛,痛時向肩背部放射,月經(jīng)后期,食欲不振,食量減少,舌質(zhì)有紫氣,舌苔薄稍黃膩,脈弦細,以上癥狀隨情志好壞而增減。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每日I劑,2個療程后,癥狀明顯好轉(zhuǎn),繼續(xù)服用3個療程,經(jīng)B超復查,膽囊輪廓清晰、光滑,大小形態(tài)正常,痊愈,一年后隨訪無復發(fā)。
[0031]5.2張某,男,42歲?;寄懩已譏年。就診時脅痛隱隱走竄不定,連及肩背部亦痛,入夜則脅痛固定不移,口干苦,舌紫氣,脈弦細。B超檢查,囊壁增厚,體積增大,膽囊壁不光滑且粗糙。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2個療程,癥狀明顯減輕,經(jīng)B超復查,膽囊輪廓清晰、光滑,大小形態(tài)基本正常,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痊愈,半年后隨訪無復發(fā)。
[0032] 5.3葉某,男,53歲。因右上腹脹痛曾到某醫(yī)院診治,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給予靜脈點滴左氧氟沙星,癥狀緩解。此后每因進食油膩或情志不舒時出現(xiàn)右上腹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伴惡心。因進食豬肉后出現(xiàn)右上腹隱痛,腹脹,呃逆,嘔吐。右上腹輕壓痛,未觸及膽囊,莫非氏征(+)。B超檢查:膽囊壁毛、增厚,囊內(nèi)探及3.0_X5.0mm結(jié)石回聲。診斷為肝郁氣滯型膽囊炎、膽石癥。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2個療程,癥狀明顯減輕,繼續(xù)服用3個療程,癥狀體征消失,B超復查:膽囊大小正常,壁光滑,囊內(nèi)未探及結(jié)石回聲痊愈,半年后隨訪無復發(fā)?!揪唧w實施方式】
[0033]實施例1,一種治療肝郁氣滯型膽囊炎的中藥,是由素馨花30g、柴胡30g、馬絆草20g、川芎20g、薄荷20g、香附10g、陳皮10g、橙皮1g制成。
[0034]實施例2,一種治療肝郁氣滯型膽囊炎的中藥,是由素馨花35g、柴胡35g、馬絆草25g、川彎25g、薄荷25g、香附15g、陳皮15g、橙皮15g制成。
[0035]實施例3,一種治療肝郁氣滯型膽囊炎的中藥,是由素馨花40g、柴胡40g、馬絆草30g、川芎30g、薄荷30g、 香附20g、陳皮20g、橙皮20g制成。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郁氣滯型膽囊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 素馨花30-40份、柴胡30-40份、馬絆草20-30份、川芎20-30份、薄荷20-30份、香附10-20份、陳皮10-20份、橙皮10-20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 素馨花35份、柴胡35份、馬絆草25份、川芎25份、薄荷25份、香附15份、陳皮15份、橙皮15份。
【文檔編號】A61P1/16GK104027520SQ201410221486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5月19日
【發(fā)明者】陳國明 申請人:陳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