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麥冬5-25份、棗仁10-30份、天冬5-25份、生地10-30份、玄參5-25份、麻黃根5-20份、當歸5-25份、川芎10-40份、白芍5-25份、柴胡5-20份、梔子5-25份、黨參10-30份、天麻5-25份、浮小麥10-30份、丹參5-25份、牡蠣5-25份、桃仁5-20份、龍骨5-25份、紅花5-20份、知母5-25份、五味子5-25份、白術(shù)10-30份、焦麥芽5-25份、焦山楂5-25份、焦神曲5-25份、元胡10-30份、車前子5-25份、甘草5-15份。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健脾補腎、平肝瀉火、補血活血、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其治療心陰虛療效顯著,作用可靠。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傳統(tǒng)草藥的未確定結(jié)構(gòu)的醫(yī)藥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shù)】
[0002]心陰虛,病證名。是指陰液虧損,心與心神失養(yǎng),虛熱內(nèi)擾,以心煩、心悸、失眠及陰虛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虛熱證候。心陰虛證為臨床常見虛證之一。其臨床表現(xiàn):心煩,心悸,失眠,多夢,口燥咽干,形體消瘦,或見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兩顴潮紅,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shù)。目前,臨床上治療心陰虛證只能是對癥進行治療,雖有一定的療效,但存在治標不治本及副作用大的不足。
[0003]祖國醫(yī)學(xué)認為,心陰虛多因情志內(nèi)傷,五志化火,消灼心陰;或因勞傷太過,心陰暗耗;或熱病傷陰,心陰虧損;或肝腎陰虛日久,致使心陰不足。
[0004]根據(jù)中醫(yī)理論,針對心陰虛的發(fā)病機理,采用平肝瀉火、養(yǎng)心安神的治法,進行辯證的組方配伍,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為了克服現(xiàn)有臨床上治療心陰虛只能對癥進行治療而存在治標不治本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配制簡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
[0006]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麥冬5-25份、棗仁10-30份、天冬5-25份、生地10-30份、玄參5-25份、麻黃`根5-20份、當歸5_25份、川芎10-40份、白芍5_25份、柴胡5_20份、桅子5-25份、黨參10-30份、天麻5-25份、浮小麥10_30份、丹參5_25份、牡蠣5_25份、桃仁5-20份、龍骨5-25份、紅花5-20份、知母5_25份、五味子5_25份、白術(shù)10-30份、焦麥芽5-25份、焦山楂5-25份、焦神曲5-25份、元胡10-30份、車前子5_25份、甘草5_15份。
[0007]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麥冬15份、棗仁20份、天冬15份、生地20份、玄參15份、麻黃根10份、當歸15份、川彎25份、白芍15份、柴胡10份、桅子15份、黨參20份、天麻15份、浮小麥20份、丹參15份、牡蠣15份、桃仁10份、龍骨15份、紅花10份、知母15份、五味子15份、白術(shù)20份、焦麥芽15份、焦山楂15份、焦神曲15份、元胡20份、車前子15份、甘草10份。
[0008]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和臨床經(jīng)驗指導(dǎo)下,精選藥物組方。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中:麥冬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棗仁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天冬具有養(yǎng)陰潤燥、清肺生津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止痛調(diào)經(jīng)的功效;玄參具有涼血滋陰、瀉火解毒的功效;麻黃根具有斂汗固表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fēng)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熱、升陽舒肝的功效;桅子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天麻具有息風(fēng)止痙、平肝潛陽、祛風(fēng)通絡(luò)的功效;浮小麥具有止虛汗、養(yǎng)心安神的功效;丹參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牡蠣具有平肝潛陽、鎮(zhèn)驚安神、軟堅散結(jié)、收斂固澀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的功效;龍骨具有鎮(zhèn)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的功效;紅花具有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白術(shù)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焦麥芽具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的功效;焦山楂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斂止痢的功效;焦神曲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調(diào)中的功效;元胡具有安神益智、祛痰鎮(zhèn)驚、行氣散郁的功效;車前子具有利水通淋、滲濕止瀉、清肝明目、清熱化痰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本發(fā)明精選藥物組方,其藥物組分經(jīng)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健脾補腎、平肝瀉火、補血活血、養(yǎng)陰生津、寧心安神的功效,對心陰虛的治療達到標本兼治。
[0009]本發(fā)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本發(fā)明遵循中醫(y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jīng)臨床應(yīng)用驗證,其療效顯著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xiàn)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3%,治愈率68%。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1]實施例1
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麥冬15g、棗仁20g、天冬15g、生地20g、玄參15g、麻黃根10g、當歸15g、川芎25g、白芍15g、柴胡10g、桅子15g、黨參20g、天麻15g、浮小麥20g、丹參15g、牡蠣15g、桃仁10g、龍骨15g、紅花10g、知母15g、五味子15g、白術(shù)20g、焦麥芽15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元胡20g、車前子15g、甘草IOgo
[0012]實施例2`
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麥冬10g、棗仁30g、天冬5g、生地25g、玄參10g、麻黃根20g、當歸5g、川芎40g、白芍10g、柴胡20g、桅子5g、黨參30g、天麻10g、浮小麥25g、丹參5g、牡蠣20g、桃仁12g、龍骨25g、紅花5g、知母20g、五味子10g、白術(shù)30g、焦麥芽5g、焦山楂25g、焦神曲10g、元胡30g、車前子5g、甘草12g。
[0013]實施例3
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麥冬20g、棗仁10g、天冬20g、生地15g、玄參20g、麻黃根5g、當歸25g、川芎10g、白芍20g、柴胡12g、桅子5g、黨參25g、天麻20g、浮小麥15g、丹參10g、牡蠣25g、桃仁5g、龍骨20g、紅花12g、知母25g、五味子5g、白術(shù)25g、焦麥芽10g、焦山楂20g、焦神曲5g、元胡25g、車前子10g、甘草8g。
[0014]實施例4
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麥冬5g、棗仁25g、天冬10g、生地30g、玄參5g、麻黃根15g、當歸10g、川芎20g、白芍5g、柴胡15g、桅子20g、黨參10g、天麻25g、浮小麥10g、丹參25g、牡蠣10g、桃仁15g、龍骨5g、紅花15g、知母10g、五味子20g、白術(shù)15g、焦麥芽20g、焦山楂10g、焦神曲20g、元胡10g、車前子20g、甘草5g。
[0015]實施例5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麥冬15g、棗仁20g、天冬15g、生地20g、玄參15g、麻黃根10g、當歸15g、川芎25g、白芍15g、柴胡10g、桅子15g、黨參20g、天麻15g、浮小麥20g、丹參15g、牡蠣15g、桃仁10g、龍骨15g、紅花10g、知母15g、五味子15g、白術(shù)20g、焦麥芽15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元胡20g、車前子15g、甘草IOgo
[0016]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guī)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6厘米,進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第二次煎煮,加水沒過藥面約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鐘。兩次煎煮取汁,合并。
[0017]本發(fā)明以實施例1所給出的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做臨床療效總結(jié)如下: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yīng)用于臨床觀察病例100例,男44例,女56例,年齡30~75歲。
[0018]二、臨床癥狀:心悸心煩,失眠多夢,口燥咽干,形體消瘦,或見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兩顴潮紅,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shù)。
[0019]三、用法用量:臨床應(yīng)用時,一日一劑,水煎兩遍取汁約400ml,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六天為一療程。
[0020]四、療效標準:
(1)治愈:體征及癥狀完全消失; (2)顯效:體征及癥狀顯著改善;
(3)有效:體征及癥狀有所改變;
(4)無效:體征無改變,癥狀如前。
[0021]五、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2-8個療程,痊愈68例,隨訪未見復(fù)發(fā);顯效16例,有效9例,無效7例。治療期間未發(fā)生毒副作用。
[0022]六、典型病例:
病例1:湯某,男,45歲?;颊呓诔霈F(xiàn)心中動悸不安、胸悶不舒、失眠多夢、口燥咽干、午后潮熱、盜汗。診見: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診斷為:心陰虛。服用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4個療程,所有癥狀完全消失痊愈。半年后隨訪無復(fù)發(fā)。
[0023]病例2:張某,女,57歲。十天前出現(xiàn)心悸不寧,寐少夢多,驚惕不安,口舌干燥,兼見舌瘡頻發(fā),手足心熱,顴紅盜汗。診見:舌紅少津,脈細而數(shù)。診斷為:心陰虛。服用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3個療程,心悸等癥狀減輕;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諸癥皆消,痊愈。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麥冬5-25份、棗仁10-30份、天冬5-25份、生地10-30份、玄參5_25份、麻黃根5_20份、當歸5-25份、川芎10-40份、白芍5-25份、柴胡5-20份、桅子5-25份、黨參10-30份、天麻5-25份、浮小麥10-30份、丹參5-25份、牡蠣5-25份、桃仁5_20份、龍骨5_25份、紅花5_20份、知母5-25份、五味子5-25份、白術(shù)10-30份、焦麥芽5_25份、焦山楂5_25份、焦神曲5_25份、元胡10-30份、車前子5-25份、甘草5-15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治療心陰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麥冬15份、棗仁20份、天冬15份、生地20份、玄參15份、麻黃根10份、當歸15份、川芎25份、白芍15份、柴胡10份、桅子15份、黨參20份、天麻15份、浮小麥20份、丹參15份、牡蠣15份、桃仁10份、龍骨15份、紅花10份、知母15份、五味子15份、白術(shù)20份、焦麥芽15份、焦山楂 15份、焦神曲15份、元胡20份、車前子15份、甘草10份。
【文檔編號】A61P11/04GK103800749SQ201410057613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2月20日
【發(fā)明者】丁常燕 申請人:丁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