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按摩椅的改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類,為提供一種按摩椅,尤指一種可自行搖擺的按摩椅的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以往搖椅的結構通常如附圖I所示,為現(xiàn)有搖椅的改良 結構,主要在ー椅體I下方由椅背桿10直接延伸出弧形椅腳12,其與下方的弧形架桿14相連,該弧形架桿14前端延伸設有ー踏板16。如于乘坐其上時,利用人的重力以其弧形架桿14為支撐點而自行前后搖擺,藉以達到搖擺的功效。所述的已有搖椅結構,存有不足之處,主要原因歸納如下該結構主要以其椅體底部的弧形架桿為ー搖擺的支撐點,該結構若欲達到搖擺作用則需靠乘坐其上的人自行以腳施力而使整個椅體因慣性作用而持續(xù)搖擺;然而,搖椅的設計講求的是輕松、休閑,方可使乘坐其上的人得以藉由搖擺予以達到放松心情及舒展身體的目的,若是仍需以乘坐者自行搖擺,則常常在正要放松心靈的時候或短時間內,該搖椅即會慣性力消失而自行停止,乘坐者必需再度自行搖擺,對于乘坐者達不到身心放松的功效,反而是ー種負擔。上述存在的問題需要進ー步加以改迸。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按摩椅的改良結構,通過此按摩椅能讓使用者無須耗費カ氣亦可達到自我搖擺的效果,另外底座及椅體所共同結合至少ー彈性件能增強底座及椅體之間的拉力,以限制椅體擺動的范圍及降低連桿的應カ負擔。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ー種按摩椅的改良結構,該按摩椅主要由一底座及一樞接于底座上、以供前后擺動的椅體組成,其中該底座結合一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連結一具備ー連桿的偏心輪傳動裝置,而該連桿樞接于該椅體,另于該底座及該椅體共同結合至少ー彈性件,藉此,運用該偏心輪傳動裝置帶動該連桿,使其前后往復帶動椅體相對底座搖擺,再利用該彈性件的拉カ以反向カ抵消部分負載重力降低驅動裝置負荷。本實用新型具體包括該按摩椅主要由一底座及一樞接于底座上的供前后擺動的椅體組成,其中該底座結合一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連結一具備ー連桿的偏心輪傳動裝置,而該連桿樞接于該椅體,另于該底座及該椅體共同結合至少ー彈性件,藉此,運用該偏心輪傳動裝置帶動該連桿,使其前后往復帶動椅體相對底座搖擺,再利用該彈性件的拉カ以反向カ抵消部分負載重力降低該驅動裝置負荷。其中該偏心輪傳動裝置由至少一與該驅動裝置連結供旋轉的盤體,而該盤體中央處設置一供樞接該連桿的軸桿,而遠離中央處則裝設ー供樞接于該連桿一端的帶動桿;其中該彈性件為彈簧。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在底座及椅體共同結合至少ー彈性件,當椅體往后傾斜時則會拉扯彈性件,此時椅體能受到彈性件的弾性限制而能局限在固定的范圍;彈性件的設計能降低偏心輪傳動裝置與連桿的應カ負擔,以延長使用壽命。
圖I為現(xiàn)有搖椅的改良結構。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一。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ニ。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2及附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及分解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該按摩椅2主要由一底座20及一樞接于底座20上、以供前后擺動的椅體21組成,其中該底座20結合一驅動裝置22,該驅動裝置22連結一具備ー連桿24的偏心輪傳動裝置23,而該連桿24樞接于該椅體21,另于該底座20及該椅體21共同結合至少ー彈性件25 (彈簧),藉此,運用該偏心輪傳動裝置23帶動該連桿24,使其前后往復帶動椅體21相對底座20搖擺,再利用該彈性件25的拉カ以反向カ抵消部分負載重力降低驅動裝置22負荷。而前述的該偏心輪傳動裝置23由至少一與該驅動裝置22連結、以供旋轉的盤體230,而該盤體230中央處設置一供樞接該連桿24的軸桿232,而遠離中央處則裝設ー供樞接于該連桿24 —端的帶動桿234。如附圖4至附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一、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ニ及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三,由圖中可清楚看出,當按摩椅2欲啟動時,僅需將驅動裝置22啟動,此時驅動裝置22則會連帶讓偏心輪傳動裝置23內的盤體230旋轉(此部分以ー個盤體230為例),由于在盤體230的偏心處設置有帶動桿234,而此帶動桿234則樞接于連桿24 一端,而連桿24另一端則連接在椅體21,當盤體230轉動時,帶動桿234則會同時依照盤體230轉動的軌跡轉動,而以軸桿232為軸心的連桿24則會受到帶動桿234而呈現(xiàn)偏心移動的狀態(tài),因為連桿24的關使得椅體21作前后擺動。而椅體21的所以能受到上述結構而前后擺動,其關鍵在于椅體21組裝在底座20上,而底座20設置有ニ個軸部201,因此將椅體21于后方的兩支撐點樞接在軸部201吋,于椅體21前方的兩支撐點則呈現(xiàn)自由狀態(tài),因此,椅體21受到偏心輪傳動裝置23的帶動后則能達到自我搖擺的效果。另外ー個重要的結構在于,為了能降低連桿的應カ負擔及限制椅體擺動的范圍(反向カ抵消部分負載重力降低驅動裝置22負荷),在底座20及椅體21共同結合至少ー彈性件25,當椅體21往后傾斜時則會拉扯彈性件25,此時椅體21能受到彈性件25的彈性限制而能局限在固定的范圍,雖然,偏心輪傳動裝置23與連桿24的結合亦可限制椅體21的擺動范圍(反向カ抵消部分負載重力降低驅動裝置22負荷),但椅體21上承載使用者時,其重量則會讓后仰的重力加大,因此藉由此彈性件25的設計能降低偏心輪傳動裝置23與連桿24的應カ負擔,以延長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ー種按摩椅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按摩椅主要由一底座及一樞接于底座上的供前后擺動的椅體組成,其中該底座結合一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連結一具備ー連桿的偏心輪傳動裝置,而該連桿樞接于該椅體,另于該底座及該椅體共同結合至少ー彈性件。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按摩椅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偏心輪傳動裝置由至少一與該驅動裝置連結且供旋轉的盤體,而該盤體中央處設置一供樞接該連桿的軸桿,而遠離中央處則裝設ー供樞接于該連桿一端的帶動桿。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按摩椅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彈性件為彈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有關按摩椅的改良結構,屬于生活用品類,其主要由一底座及一樞接于底座上、以供前后擺動的椅體組成,其中于底座裝設驅動裝置及偏心輪傳動裝置,而偏心輪傳動裝置則樞接一與椅體連結的連桿,當驅動裝置帶動偏心輪傳動裝置時,偏心輪傳動裝置則會讓連桿呈現(xiàn)前后往復動作,因此與連桿相接的椅體則會呈現(xiàn)前后擺動,通過此設備能讓使用者無須耗費力氣亦可達到自我搖擺的效果,另外底座及椅體所共同結合至少一彈性件能增強底座及椅體之間的拉力,以限制椅體擺動的范圍及降低連桿的應力負擔。
文檔編號A61H1/00GK202505694SQ201220010080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fā)明者吳瑛美 申請人:臺灣好家庭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