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傳統(tǒng)草藥的未確定結(jié)構(gòu)的醫(yī)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shù):
肝膽濕熱證為濕熱交阻,肝膽疏泄失?;驖駸嵫?jīng)下注而出現(xiàn)的一糸列癥狀的概稱。臨床表現(xiàn)身目發(fā)黃,脅肋脹痛,或脅下有痞塊,納呆,厭油膩,泛惡欲嘔,腹脹,大便不調(diào),小便短赤,發(fā)熱或寒熱往來,口苦口干,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或為陰部潮濕、瘙癢、濕疹,陰器腫痛,帶下黃稠臭穢等。多見于急性黃膽型肝炎、膽囊和膽管炎癥、膽結(jié)石等疾患。西藥治療肝膽濕熱往往針對上述某一種單一病癥進行治療,雖然見效快,但是,針對性強,而且患者對藥物產(chǎn)生依賴性,停藥后病情易出現(xiàn)反復,并且西藥長期直接作用內(nèi)臟,易給人體帶來的副作用。中醫(yī)認為,肝膽濕熱多因感受濕熱之邪,或嗜食肥甘,濕熱內(nèi)生,或由脾胃納運失常,濕濁內(nèi)生,土壅侮木,致使?jié)駸崽N阻肝膽所致。治療肝膽濕熱當清熱利濕,疏肝利膽。根據(jù)中醫(yī)理論,針對肝膽濕熱的發(fā)病機理,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西藥治療肝膽濕熱療效差、依賴性強、副作用大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配制方便、藥源廣、成本低、療效顯著、作用可靠、無副作用的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茵陳20-40份、桅子6-18份、大黃10-20份、敗醬草20-40份、虎杖10-20份、丹參20-40份、板藍根10-20份、金銀花20-40份、連翹6-18份、柴胡6-18份、木香6-18份、郁金6_18份、香附6_18份、田七6_18份、莪術(shù)6-18份、桃仁6-18份、紅花6-18份、龍膽草10-20份、澤瀉6_18份、白鮮皮20-40份、土茯苓20-40份、甘草5-15份、車前子20-40份、肉桂5-15份。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茵陳30份、桅子12份、大黃15份、敗醬草30份、虎杖15份、丹參30份、板藍根15份、金銀花30份、連翹12份、柴胡12份、木香12份、郁金12份、香附12份、田七12份、莪術(shù)12份、桃仁12份、紅花12份、龍膽草15份、澤瀉12份、白鮮皮30份、土茯苓30份、甘草10份、車前子30份、肉桂10份。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和臨床經(jīng)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中茵陳具有清熱利濕、保肝利膽的功效;桅子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大黃具有瀉火消積、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瘀止咳的功效;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的功效;虎杖具有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祛風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功效;丹參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消癰、清心除煩、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咽的功效;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熱、升陽舒肝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氣止痛、調(diào)中導滯的功效;郁金具有行氣化瘀、清心解郁的功效;香附具有理氣解郁、調(diào)經(jīng)止痛的功效;香附具有舒肝理氣、解郁止痛的功效;田七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莪術(shù)具有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的功效;紅花具有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的功效;龍膽草具有清熱燥濕、瀉肝定驚的功效;澤瀉具有利水滲濕、泄熱通淋的功用;白鮮皮具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的功效;土茯苓具有清熱解毒、祛濕利水、健脾胃、利關(guān)節(jié)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車前子利水通淋、滲濕止瀉、清肝明目、清熱化痰的功效;肉桂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的功效。本發(fā)明組合物中的藥物組分經(jīng)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xié)同作用,共奏清熱解毒、利水滲濕、瀉火涼血、舒肝利膽之功效,對肝膽濕熱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本發(fā)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其遵循中醫(y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jīng)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xiàn)毒副作用,總有效率94. 3%,治愈率達80%。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茵陳30g、桅子12g、大黃15g、敗醬草30g、虎杖15g、丹參30g、板藍根15g、金銀花30g、連翅12g、柴胡12g、木香12g、郁金12g、香附12g、田七12g、莪術(shù)12g、桃仁12g、紅花12g、龍膽草15g、澤瀉12g、白鮮皮30g、土茯苓30g、甘草10g、車前子30g、肉桂10g。實施例2
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茵陳20g、桅子18g、大黃10g、敗醬草40g、虎杖10g、丹參40g、板藍根10g、金銀花40g、連翹6g、柴胡18g、木香6g、郁金18g、香附6g、田七18g、莪術(shù)6g、桃仁18g、紅花6g、龍膽草20g、澤灣6g、白鮮皮40g、土獲茶20g、甘草15g、車前子20g、肉桂15g。實施例3
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茵陳40g、桅子6g、大黃20g、敗醬草20g、虎杖20g、丹參20g、板藍根20g、金銀花20g、連翹18g、柴胡6g、木香18g、郁金6g、香附18g、田七6g、莪術(shù)18g、桃仁6g、紅花18g、龍膽草10g、澤灣18g、白鮮皮20g、土獲茶40g、甘草5g、車前子40g、肉桂5g。實施例4
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茵陳25g、桅子15g、大黃12g、敗醬草35g、虎杖12g、丹參35g、板藍根12g、金銀花35g、連翹10g、柴胡15g、木香10g、郁金15g、香附10g、田七15g、莪術(shù)10g、桃仁15g、紅花10g、龍膽草18g、澤灣10g、白鮮皮35g、土獲茶25g、甘草13g、車前子25g、肉桂13g。 實施例5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茵陳35g、桅子10g、大黃18g、敗醬草25g、虎杖18g、丹參25g、板藍根18g、金銀花25g、連翹15g、柴胡10g、木香15g、郁金10g、香附15g、田七10g、莪術(shù)15g、桃仁10g、紅花15g、龍膽草12g、澤瀉15g、白鮮皮25g、土獲茶35g、甘草8g、車前子35g、肉桂8g。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guī)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 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8厘米,進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鐘;第二煎煮,加水沒過藥面約5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鐘。兩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臨床療效總結(jié)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70例,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齡30 70歲。病程最短者3個月,最長者達2年,平均I年。二、診斷標準
脅肋灼痛脹痛,或脅下有痞塊按之疼痛,目黃,小便黃,身黃,色鮮明如橘子色,發(fā)熱,口苦,納差,惡心嘔吐,腹脹,大便或閉或溏,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或弦滑。肝膽濕熱以濕熱內(nèi)蘊,肝膽功能異常為特征?;蜿幠覞裾?,或睪丸腫脹熱痛,或帶下黃臭,外陰搔癢等。三、用法用量臨床 應用時,組合物中的組分、用量根據(jù)患者的體重、年齡及癥狀酌情增減。七天為一療程,一天一劑,水煎兩遍取汁約300ml,分早、晚兩次飯前半小時溫熱服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煎、火燎、刺激及腐爛之物。四、療效標準
(1)治愈臨床主要癥狀及體征消失;
(2)有效主要癥狀明顯減輕;
(3)無效;主要癥狀無變化,也未惡化。五、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1-6個療程,治愈56例,有效10例,無效4例。治療期間未發(fā)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1:
劉某,男,42歲,脅肋灼熱脹痛,口苦,大便不調(diào),身目發(fā)黃,睪丸腫脹熱痛。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2個療程,癥狀基本消失,;繼續(xù)鞏固I個療程,諸癥狀均消失治愈。病例2
于某,女,56歲,厭食腹脹,嘔吐,大便不調(diào),小便短赤,帶下色黃穢臭,陰部瘙癢。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2個療程,自覺藥后腹脹、厭食稍減輕,嘔吐消失。續(xù)服I個療程,大便不調(diào)已不明顯;飲食增多,小便變清,白帶正常。再鞏固服用I個療程,癥狀消失。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茵陳20-40份、桅子6-18份、大黃10-20份、敗醬草20-40份、虎杖10-20份、丹參20-40份、板藍根10-20份、金銀花20-40份、連翹6_18份、柴胡6_18份、木香6_18份、郁金6-18份、香附6-18份、田七6-18份、莪術(shù)6_18份、桃仁6_18份、紅花6_18份、龍膽草10-20份、澤瀉6-18份、白鮮皮20-40份、土茯苓20-40份、甘草5_15份、車前子20-40份、肉桂5-15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茵陳30份、桅子12份、大黃15份、敗醬草30份、虎杖15份、丹參30份、板藍根15份、金銀花30份、連翹12份、柴胡12份、木香12份、郁金12份、香附12份、田七12份、莪術(shù)12份、桃仁12份、紅花12份、龍膽草15份、澤瀉12份、白鮮皮30份、土茯苓30份、甘草10份、車前子30份、肉桂10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肝膽濕熱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茵陳20-40份、梔子6-18份、大黃10-20份、敗醬草20-40份、虎杖10-20份、丹參20-40份、板藍根10-20份、金銀花20-40份、連翹6-18份、柴胡6-18份、木香6-18份、郁金6-18份、香附6-18份、田七6-18份、莪術(shù)6-18份、桃仁6-18份、紅花6-18份、龍膽草10-20份、澤瀉6-18份、白鮮皮20-40份、土茯苓20-40份、甘草5-15份、車前子20-40份、肉桂5-15份。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滲濕、瀉火涼血、舒肝利膽的功效,其治療肝膽濕熱療效顯著,作用可靠,其組分藥源廣、配制簡便、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16GK103028091SQ20121056201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2月23日
發(fā)明者丁常燕 申請人:丁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