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及內窺鏡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7672閱讀:21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及內窺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及內窺鏡。
背景技術
內窺鏡具有例如被插入患者體內的插入部。該插入部從前端按順序成為前端硬質部、彎曲部、軟性部。而且,在前端硬質部的前端面設置有觀察窗、照明窗、鉗子出口、送氣/ 送水噴嘴。另外,在前端硬質部的內表面,在與觀察窗對應的位置安裝有攝像機模塊,并在與照明窗對應的位置安裝有導光體。彎曲部是連結多個輪節(jié)單元而構成的,能夠通過拉線 (wire)操作使前端硬質部朝向所期望的方向。軟性部為使前端硬質部到達被檢測體的所期望的觀察部位而形成為Im 2m左右的長度。
攝像機模塊由拍攝透鏡單元及攝像單元構成。拍攝透鏡單元是將多個透鏡收納在外殼內而構成的。攝像單元具有將由拍攝透鏡單元成像的光學圖像光電轉換成攝像信號的 (XD或CMOS等的面型圖像傳感器(image area senor)。面型圖像傳感器通過柔性基板或副基板(sub substrate)等的電路基板與傳輸電纜連接。另外,在柔性基板或副基板上為驅動面型圖像傳感器而安裝有電子器件。來自攝像單元的信號通過柔性基板或副基板、傳輸電纜被發(fā)送到圖像處理裝置。在圖像處理裝置中對信號進行圖像處理,將病變等的圖像顯示在監(jiān)視器上。
將來自攝像單元的信號向圖像處理裝置發(fā)送的傳輸電纜由多芯復合電纜構成。該傳輸電纜被穿插在插入部的全長范圍內,從而每當插入部成環(huán)或彎曲,該傳輸電纜被強力地推拉。傳輸電纜被拉拽時,存在基板的接合部剝離或者傳輸電纜切斷的情況。
為避免這樣的剝離、切斷,提出了各種方案。例如,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內窺鏡中, 將傳輸電纜軟釬焊在柔性基板的一端側,并且以包圍該被軟釬焊的傳輸電纜的方式將柔性基板彎折成“〕”字狀,用屏蔽帶和絕緣帶覆蓋其周圍,并在該內部空間填充環(huán)氧樹脂類的粘接劑而以不變形的方式固化。而且,固定有傳輸電纜的一側的電路基板經由壓板通過固定螺釘被固定在連結筒上,所以即使傳輸電纜被強力地推拉,電路基板也不動,從傳輸電纜向電路基板施加的扭轉或傾斜的力也由具有撓性的電路基板吸收,不會傳遞到面型圖像傳感器及對物光學系統(tǒng)。
在專利文獻2記載的攝像機模塊中,柔性基板和傳輸電纜的連接部用密封材料覆蓋并固化。
專利文獻3記載的攝像機模塊具有收容面型圖像傳感器及柔性基板的電子器件安裝部的加強框,在該加強框的內側填充有粘接劑。而且,通過熱縮管覆蓋被軟釬焊在柔性基板上的傳輸電纜的前端部分和加強框,并向其內側填充粘接劑而密封。
在專利文獻4記載的攝像機模塊中,具有使拍攝透鏡的焦點距離可變的機構,能夠在通常觀察及放大觀察之間切換焦點距離。在這樣的攝像機模塊中,能夠將拍攝透鏡單元和攝像單元分離地構成,并通過攝像單元的棱鏡保持部件緊固在拍攝透鏡單元上而成為一體, 由此構成攝像機模塊。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平5- 26106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9— 14601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8- 11856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4- 283486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攝像機模塊中,存在需要通過固定螺釘將電路基板固定在連結筒上這樣復雜的作業(yè)的缺點。在專利文獻2記載的攝像機模塊中,推拉傳輸電纜的力傳遞到與柔性基板之間的接合部、柔性基板。傳遞到柔性基板的力會施加到傳輸電纜和柔性基板之間的軟釬焊部、柔性基板和面型圖像傳感器之間的接合部等,可能會在它們中的某個強度弱的位置發(fā)生剝離或損壞。
在專利文獻3記載的攝像機模塊中,因將面型圖像傳感器收納在加強框的內部的關系,加強框的尺寸受到面型圖像傳感器的尺寸的影響。對于內窺鏡的要求還有高畫質化、 細徑化、高壓應對等因而是多樣化的,隨之,面型圖像傳感器及其周邊的部件也變得多樣化且復雜化。通過對面型圖像傳感器及其周邊部件增加功能,導致大型化,將其全部收納的加強框也變得大型化,從而存在內窺鏡插入部的前端硬質部的直徑變粗而使患者的負擔增加的缺點。
在專利文獻4記載的攝像機模塊中,通過棱鏡保持部件固定棱鏡,將攝像元件、電路基板等緊固在該固定的棱鏡上。而且,傳輸電纜被連接在電路基板上。由此,拉拽力作用于傳輸電纜的連接部分,成為斷線的原因。另外,雖然棱鏡和面型圖像傳感器以整個面粘接,但因來自拍攝透鏡單元的光入射到棱鏡的入射面的關系,而在棱鏡保持部件上形成開口,從而以整個面粘接是不可能的,僅入射面的周緣部與保持部件粘接,傳輸電纜被拉拽時,棱鏡會從該部分剝尚。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課題而研發(fā)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及內窺鏡,即使在傳輸電纜被強力地推拉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傳輸電纜、柔性基板、面型圖像傳感器等部件的損壞、以及它們的接合部、棱鏡保持部件和棱鏡的剝離的發(fā)生,還能夠通過縮小前端硬質部的直徑來減輕患者的負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的特征在于,具有拍攝透鏡單元,其具有拍攝透鏡和保持拍攝透鏡的外殼;棱鏡,其具有供來自拍攝透鏡的拍攝光入射的入射面、供入射到入射面的拍攝光反射的反射面、和出射由反射面反射的拍攝光的出射面; 棱鏡保持框,其具有安裝在外殼的一端上的安裝筒部、供向棱鏡的入射面發(fā)出的入射光通過的開口部、和緊固棱鏡的入射面的周緣部的棱鏡緊固面;面型圖像傳感器,被安裝在棱鏡的出射面上;電路基板,驅動面型圖像傳感器;傳輸電纜,其具有與電路基板連接的線材和將線材結成束并加以保護的外皮;電纜連結部件,接近面型圖像傳感器,且與面型圖像傳感器平行地配置,并且一端被緊固在傳輸電纜的外皮上,另一端被安裝在安裝筒部上。這里, 平行地配置還包括大致平行地配置。
此外,電纜連結部件的另一端優(yōu)選具有與安裝筒部的前端面卡定的卡定爪。另外, 電纜連結部件的另一端優(yōu)選被緊固在安裝筒部上。另外,電纜連結部件優(yōu)選從一端到另一端具有加強用的突條。電纜連結部件優(yōu)選具有沿與加強部件的長度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被彎折而成的彈簧部。
另外,本發(fā)明的內窺鏡具有安裝了上述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的圓筒狀的前端硬質部,其特征在于,在前端硬質部內,面型圖像傳感器接近圓筒狀內周面地配置。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由于具有一端被緊固在傳輸電纜的外皮上且另一端被安裝在棱鏡保持框的安裝筒部上的電纜連結部件,所以即使內窺鏡的插入部反復彎曲而拉拽傳輸電纜的情況下,由于通過電纜連結部件將拉拽力傳遞到棱鏡保持框,所以拉拽力不會作用于棱鏡和電路基板等,也不會發(fā)生棱鏡的剝離和斷線等。另外,安裝在棱鏡的出射面上且沿與拍攝光軸交叉的方向配置的面型圖像傳感器在前端硬質部內接近圓筒狀內周面地配置,由此, 能夠將電纜連結部件配置在前端硬質部的內周面和面型圖像傳感器之間的空閑空間中。能夠使電纜連結部件在空閑空間的范圍內增大,并能夠確保連結強度,抑制棱鏡和接合部的剝離、電纜斷裂。


圖1是分解表示拍攝透鏡單元的立體圖。
圖2是從正面傾斜地觀察外殼的立體圖。
圖3是分解表示拍攝透鏡單元的剖視圖。
圖4是標準位置的攝像機模塊的關鍵部位剖視圖。
圖5是放大位置的攝像機模塊的關鍵部位剖視圖。
圖6是分解表示外殼、棱鏡保持框和面型圖像傳感器等的電子器件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攝像機模塊的整體外觀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攝像機模塊的整體外觀的側視圖。
圖9是表示電纜·連結部件的立體圖。
圖10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電纜連結部件的側視圖。
圖11是沿圖10的X1- XI線的電纜連結部件的剖視圖。
圖12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電纜連結部件的側視圖。
圖13是表示電子內窺鏡系統(tǒng)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14是內窺鏡前端硬質部的剖視圖。
圖15是表示電子內窺鏡的前端硬質部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的說明
10攝像機模塊
11拍攝透鏡單元
12攝像單元
40棱鏡保持部件
41 棱鏡
42CXD型面型圖像傳感器
44傳輸電纜
45、54、56電纜連結部件
59電子內窺鏡系統(tǒng)
60內窺鏡
66插入部
67手動操作部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 圖3所示,拍攝透鏡單元11具有外殼13、收納在該外殼13內的拍攝透鏡 14、和透鏡移動部15。
拍攝透鏡14是沿光軸方向按順序配置第一固定透鏡21、第一可動透鏡22、第二可動透鏡23、第二固定透鏡24而構成的。各固定透鏡21、24、各可動透鏡22、23由透鏡框 21a 24a、和被這些透鏡框21a 24a保持的I片或多片透鏡主體21b 24b構成。
透鏡移動部15具有凸輪軸25、和在該凸輪軸25上滑動移動的第一透鏡移動框26 及第二透鏡移動框27。該透鏡移動部15使可動透鏡22、23沿光軸方向移動,能夠改變拍攝透鏡14的焦點距離來進行縮放拍攝。
外殼13是將第一筒部30和第二筒部31在與筒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并由連結部32連結而構成的。如圖2所示,第二筒部31的外徑比第一筒部30的外徑稍小,從正面觀察呈8字形。在第一筒部30上形成有拍攝透鏡收納孔33,拍攝透鏡14被收納在該孔 33中。在第二筒部31上形成有透鏡移動部收納孔34,透鏡移動部15被收納在其中。如圖 3所示,在透鏡移動部收納孔34內,卡定環(huán)34a突出地形成。另外,在連結部32內形成有連結拍攝透鏡收納孔33和透鏡移動部收納孔34的滑動孔35。
如圖1及圖3所示,凸輪軸25在外周面具有2個凸輪槽25a、25b,在后端沿軸心具有線纜連結孔25c,在后端部外周面上具有卡定凸緣25d。如圖4所示,旋轉驅動用的線纜 18的前端被固定在線纜連結孔25c中。線纜18被放入保護管19而與手動操作部67內的電機80 (參照圖13)連結。電機80通過手動操作部67的交互轉換開關79的操作而以進行正轉或反轉的方式被未圖示的控制器驅動控制。
如圖1及圖3所示,在凸輪軸25的前端安裝有固定環(huán)29。如圖4所示,借助該固定環(huán)29,凸輪軸25在透鏡移動部收納孔34內不傾斜地順暢地旋轉。另外,凸輪軸25的后端側的卡定凸緣25d卡定在卡定環(huán)34a上,從而凸輪軸25不會從透鏡移動部收納孔34被拔出。
如圖1及圖3所不,第一透鏡移動框26具有導向筒26a、透鏡框22a和連結它們的臂26b,它們一體地形成。同樣地,第二透鏡移動框27也具有導向筒27a、透鏡框23a和臂 27b,并一體地形成。在第一透鏡移動框26的導向筒26a中安裝有第 ^合銷28a,該卡合銷28a的前端進入第一凸輪槽25a。另外,在第二透鏡移動框27的導向筒27a中安裝有卡合銷28b,該第二卡合銷28b進入第二凸輪槽25b。
凸輪軸25通過電機80 (參照圖13)而正轉或反轉時,凸輪軸25與其旋轉量相應地旋轉位移,通過該旋轉位移經由各卡合銷28a、28b使第一及第二透鏡移動框26、27在外殼13內沿光軸方向移動。
圖4及圖5是用于說明拍攝透鏡的焦點距離的切換的圖,圖4表示標準位置,圖5 表示放大位置。在放大位置,第一透鏡移動框26向標準位置的前側移動,第二透鏡移動框27向標準位置的后側移動。
為使第一及第二透鏡移動框26、27通過凸輪軸25的旋轉而沿光軸方向順暢地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以第一及第二透鏡移動框26、27的臂26b、27b嵌合于滑動孔時,該臂 26b、27b的厚度與滑動孔的滑動引導面之間的距離即嵌合時的間隙成為例如3±3 μ m的方式,測量這些各部件并選擇進行組合達到3±3 μ m的間隙內的部件彼此,并將它們作為一組進行使用。
如圖3所示,拍攝透鏡收納孔33是從外殼13的前端朝向后端按順序形成有收納第一固定透鏡21及第一可動透鏡22的第一收納部33a、收納第二可動透鏡23的第二收納部33b、收納第二固定透鏡24的第三收納部33c。在第二收納部33b和第三收納部33c之間形成有成為間隔件的環(huán)狀突起33d。第二收納部33b的內徑形成得比第一收納部33a的內徑稍小,第二收納部33b和第三收納部33c以相同的內徑形成。
在所述第二收納部33b中收納第二防反射筒37。第二防反射筒37以筒狀形成,沿光軸方向具有狹縫37a。第二透鏡移動框27的臂27b進入該狹縫37a,第二透鏡移動框27 的透鏡框23a進入筒內。筒內徑形成得比透鏡框23a的外徑稍大,透鏡框23a在筒部內移動時,透鏡框23a不與筒部內周面接觸。
在第一收納部33a中收納第一防反射筒36。第一防反射筒36也與第二防反射筒 37同樣地形成,具有狹縫36a。與第二防反射筒37不同之處是在后端一體形成有光圈板 38。該第一防反射筒36通過其后端面由第一收納部33a和第二收納部33b之間的階梯面 33e卡定,在收納時被定位。第一透鏡移動框26的透鏡 框22a在第一防反射筒36內移動。
如圖3所示,為防止反射光斑(flare)的發(fā)生,一體地具有第一固定透鏡21的透鏡框21a和第一可動透鏡22的透鏡框22a的第一透鏡移動框26、具有第二可動透鏡23的透鏡框23a的第二透鏡移動框27、第二固定透鏡24的透鏡框24a、以及第一及第二防反射筒36、37被染黑加工,在其表面形成黑色層39。染黑加工可以使用任意的公知方法,例如通過使用了染黑處理液的化學處理形成黑色層39。此外,黑色層39呈現為微小厚度的截面, 從而省略了帶有厚度的圖示。而外殼13呈復雜的形狀,是外徑尺寸為7_X4_X15mm左右的微小的部件,因而所期望的厚度的黑色層39有時不能形成在內周面,則不進行染黑加工。
如圖6所示,第二筒部31因收納凸輪軸25的關系形成得比第一筒部30長。而且, 前端相互對齊,后端形成為第二筒部31的后端比第一筒部30的后端更向后方突出的不同高度。通過這兩個筒部30、31的后端的不同高度部分,在第一筒部30的后端側產生空間。 如圖7、圖8所示,利用該空間,在拍攝透鏡單元11上安裝攝像單元12,而構成攝像機模塊 10。
如圖6所示,外殼13的第一筒部30的外周面的后半部分30a的外徑形成得比外周面的前半部分30b的外徑稍小,在前半部分30b和后半部分30a之間形成有階梯面30c。 在該外周面的后半部分30a安裝攝像單元12的棱鏡保持部件40。這樣,在第一筒部30的后端側的空間中,通過棱鏡保持部件40配置攝像單元12,由此,作為整體能夠緊湊地構成攝像機模塊10。
如圖7及圖8所示,攝像單元12具有棱鏡保持部件40、棱鏡41、CXD型面型圖像傳感器42、電路基板43、傳輸電纜44、電纜連結部件45、散熱板49及密封配線等的密封劑(省略圖示)。此外,形成在外殼13上的孔48是用于將防反射筒36、37和第二固定透鏡24 固定在拍攝透鏡收納孔33內時的粘接劑注入和螺釘插入的部件,根據需要設置。
如圖6所不,棱鏡保持部件40 (棱鏡保持框)具有安裝筒部40a和棱鏡安裝框40b (棱鏡緊固面)。棱鏡41由具有以直角交叉的入射面41a、出射面41b、由斜面構成的反射面 41c和兩側面41d這5個面的直角棱鏡構成。棱鏡安裝框40b具有供來自拍攝透鏡14的入射光通過的開口部40c (參照圖4),在棱鏡安裝框40b的后端面具有定位片40d (參照圖 10)。定位片40d通過與棱鏡41的側面41d抵接,來進行棱鏡41的定位。因此,組裝微小的部件彼此時,不需要另外的限位夾具等,能夠簡單且高精度地進行組裝。此外,定位片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多個,該情況下,能夠進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如圖7及圖8所示,在棱鏡41的出射面41b上安裝有面型圖像傳感器42,而在棱鏡41的斜面上通過粘接劑安裝有用于驅動面型圖像傳感器42的電路基板43。電路基板 43經由柔性印刷電路基板52和接線(省略圖示)等與面型圖像傳感器42連接。在電路基板 43上連接有傳輸電纜44的線材(信號線)44aο如圖6所示,傳輸電纜44由多個線材44a、 將它們結成束并屏蔽的屏蔽線44b和覆蓋它們的外皮44c構成。此外,電路基板43除了主基板以外,還具有多個副基板。
在面型圖像傳感器42的外側緊固有散熱板49。在該散熱板49的后端形成有電纜接受部49a,該電纜接受部49a被軟釬焊在傳輸電纜44的屏蔽線上。散熱板49使來自面型圖像傳感器42的熱量向傳輸電纜44散逸。
在傳輸電纜44的外皮44c上,在與散熱板49的電纜接受部49a相同的一側,通過粘接劑緊固有電纜連結部件45的一端。電纜連結部件45由安裝框部45a和連結板部45b 構成。安裝框部45a是彎折金屬板的兩側部而形成為截面U字狀。在該框內填充粘接材料, 而與傳輸電纜44成為一體。
連結板部45b是彎折平板而在中央附近形成偏置部46且在前端形成卡定爪47。 偏置部46以不與面型圖像傳感器42和散熱板49抵碰的偏置量形成。由此,電纜連結部件的一部分即連結板部45b接近面型圖像傳感器42,并且平行地配置??ǘㄗ?7以90°彎折而形成,前端緣沿著外殼13的第一筒部30的外周面形成為圓弧狀??ǘㄗ?7和偏置部 46之間成為與安裝筒部40a之間的粘接面,在該部分填充粘接材料,由此,電纜連結部件45 被緊固在棱鏡保持部件40上。偏置部46是根據面型圖像傳感器42和棱鏡保持部件40的安裝筒部40a的外周面之間的位置關系而設置的,從安裝筒部40a的外周面覆蓋面型圖像傳感器42的散熱板49不向外側突出的情況下,不需要偏置部46,以平板狀構成即可。
為保護被電纜連結部件45、面型圖像傳感器42及電路基板43覆蓋的結線部、線材等,根據需要向它們的間隙注入密封劑(省略圖示)并固化。
電纜連結部件45以不覆蓋面型圖像傳感器42的兩側的方式以板狀形成。因此, 在變更面型圖像傳感器42的尺寸的情況下,根據尺寸變更,即使面型圖像傳感器42變大, 也不與連結板部45b接觸,能夠應對面型圖像傳感器42的尺寸變更等。另外,保護面型圖像傳感器42的散熱板49不是框狀,而是板狀,因此在變更面型圖像傳感器42的尺寸的情況下,也能以當前的構造實現尺寸變更。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卡定爪47卡定并緊固在安裝筒部40a的前端面,但也可以代替將卡定爪47卡定在前端面,而將卡定爪卡定在形成在安裝筒部40a上的臺階部或卡定孔。
圖10及圖11表示使用了其他實施方式的電纜連結部件54的攝像單元55。在該電纜連結部件54中,在圖9所示的電纜連結部件45上沿長度方向突出地形成有作為加強筋的突條54a。突條54a的截面形狀除了圖11所示的圓弧狀以外,也可以是三角形或其他的各種形狀。
圖12表示使用了其他實施方式的電纜連結部件56的攝像單元57。在該電纜連結部件56中,在圖9所示的電纜連結部件45的偏置部46和安裝框部45a之間設置有彈簧部 58。彈簧部58是沿與連結板部45b的長度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彎折線彎折而成的。彎折位置例如有4處,具有朝向下方的第一彎折部58a和朝向上方的第二彎折部58b,但彎折個數和彎折形狀也可以適當變更。在該實施方式中,即使通過拉拽傳輸電纜44,在傳輸電纜 44和電纜連結部件56之間作用彎曲力,由于該彈簧部58作為彎曲力的干涉材料或吸收材料發(fā)揮作用,所以傳輸電纜44和電纜連結部件56之間的彎曲力也被緩和,抑制剝離和斷線等的發(fā)生。
如上所述地構成的攝像機模塊10如圖13所示地被安裝在電子內窺鏡60的插入部66。電子內窺鏡系統(tǒng)59具有電子內窺鏡60、處理器裝置61、光源裝置62。電子內窺鏡 60具有被插入患者體腔內的撓性的插入部66 ;與插入部66的基端部分連續(xù)設置的手動操作部67 ;與處理器裝置61及光源裝置62連接的連接器69a ;連接手動操作部67和連接器69a之間相連的通用軟線69。
插入部66從前端按順序成為前端硬質部66a、彎曲部66b及軟性部66c。在表示前端硬質部66a的截面形狀的圖14中,前端硬質部66a構成為,將軟質樹脂制的前端蓋覆蓋在硬質樹脂制的前端部主體63上,并通過管覆蓋前端部主體63和與其連續(xù)的彎曲部66b 的金屬制前端筒86。
在前端部主體63內,除了本發(fā)明的攝像機模塊10以外,還安裝有導光體82a、82b、 鉗子通道83、送氣管84、送水管85。攝像機模塊10的外殼13進入形成在前端部主體63上的安裝孔中,通過螺紋固定而固定在前端部主體63上。攝像機模塊10的面型圖像傳感器 42接近前端部主體63的內周面、更正確來說是接近彎曲部66b的金屬制前端筒86的內周面地配置。由此,拍攝透鏡單元被配置在導光體82a、82b之間,凸輪軸驅動用的線纜18被配置在送氣管84和導光體82b之間,因此在前端硬質部66a內,能夠減小各內置物之間的間隙,有效率地配置這些內置物。
尤其,在前端筒86的圓筒內,面型圖像傳感器42接近外側地配置,從而在面型圖像傳感器42和前端筒86的內周面86a之間形成間隙,該間隙部分成為靜區(qū)87。在本發(fā)明中,在該靜區(qū)87中配置電纜連結部件45,從而能夠有效利用靜區(qū)87,相應地實現插入部66 的細徑化。另外,利用靜區(qū)的空間,通過形成第二及第三實施方式那樣的突條54a和彈簧部 58,能夠加強電纜連結部件54、56并作為緩沖材料利用。
彎曲部66b具有銷結合各輪節(jié)的單元,整體彎曲。彎曲部66b通過手動操作部67 的角度旋鈕70的旋轉操作,向上下左右方向以任意角度彎曲。由此,能夠將前端硬質部66a 朝向體腔內的所期望的方向,用攝像機模塊10拍攝體腔內的觀察部位。軟性部66c是細徑且縱長狀地連接手動操作部67和彎曲部66b之間的部分,具有撓性。
如圖15所示,在前端硬質部66a的前端面上,除了鉗子出口 72以外,還設置有觀察窗73、照明窗74a、74b及送氣·送水噴嘴75。在觀察窗73上配置有本發(fā)明的攝像機模塊10的透鏡21,在照明窗74a、74b上連結有導光體82a、82b,在送氣 送水噴嘴75上連結有送氣管84、送水管85。另外,根據需要,設置噴水嘴和其他的噴嘴等。
手動操作部67具有角度旋鈕70、送氣·送水按鈕76、吸引按鈕77、釋放按鈕78、 變焦操作用的交互轉換開關79等的各種操作部件。角度旋鈕70通過旋轉操作使插入部66 的前端硬質部66a向上下左右方向彎曲。送氣·送水按鈕76通過被按壓操作而使空氣或水從送氣·送水噴嘴75噴出。吸引按鈕77通過被按壓操作而從鉗子出口 72吸引體內的液體和組織等的被吸引物。釋放按鈕78通過被按壓操作而通過攝像機模塊10靜像錄制觀察圖像。交互轉換開關79使電機80正轉或反轉,通過線纜18將該旋轉傳遞到凸輪軸25, 將拍攝透鏡14切換為標準及放大拍攝。
處理器裝置61與光源裝置62電連接,綜合地控制電子內窺鏡系統(tǒng)59的動作。處理器裝置61通過通用軟線69和穿插在插入部66內的傳輸電纜44向電子內窺鏡60供電, 并控制前端硬質部66a的攝像機模塊10的驅動。另外,處理器裝置61通過傳輸電纜44接收來自攝像機模塊10的信號,實施各種處理并生成圖像數據。在處理器裝置61上連接有監(jiān)視器81。監(jiān)視器81基于來自處理器裝置61的圖像數據顯示觀察圖像。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拍攝透鏡單元11以使用兩個可動透鏡22、23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可動透鏡是I個以上即可。另外,具有可動透鏡,是縮放或對焦的結構,也可以代替其采用固定焦點的拍攝透鏡單元適用于本發(fā)明。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將本發(fā)明 用于醫(yī)療用的內窺鏡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將本發(fā)明用于工業(yè)用的內窺鏡。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其特征在于,具有 拍攝透鏡單元,其具有拍攝透鏡和保持所述拍攝透鏡的外殼; 棱鏡,其具有供來自所述拍攝透鏡的拍攝光入射的入射面、供入射到所述入射面的拍攝光反射的反射面、和出射由所述反射面反射的拍攝光的出射面; 棱鏡保持框,其具有安裝在所述外殼的一端上的安裝筒部、供向所述棱鏡的入射面發(fā)出的入射光通過的開口部、和緊固所述棱鏡的入射面的周緣部的棱鏡緊固面; 面型圖像傳感器,被安裝在所述棱鏡的出射面上; 電路基板,驅動所述面型圖像傳感器; 傳輸電纜,其具有與所述電路基板連接的線材和將所述線材結成束并加以保護的外皮; 電纜連結部件,接近所述面型圖像傳感器,且與所述面型圖像傳感器平行地配置,并且一端被緊固在所述傳輸電纜的所述外皮上,另一端被安裝在所述安裝筒部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連結部件的另一端具有與所述安裝筒部的前端面卡定的卡定爪。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連結部件的另一端被緊固在所述安裝筒部上。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連結部件從所述一端到另一端具有加強用的突條。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連結部件從所述一端到另一端具有加強用的突條。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連結部件具有沿與所述加強部件的長度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被彎折而成的彈簧部。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連結部件具有沿與所述加強部件的長度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被彎折而成的彈簧部。
8.—種內窺鏡,具有安裝有權利要求1 7中任一項所述的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的圓筒狀的前端硬質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端硬質部內,所述面型圖像傳感器接近所述圓筒狀內周面地配置。
全文摘要
內窺鏡用攝像機模塊及內窺鏡。抑制攝像機模塊的棱鏡的剝離、傳輸電纜的斷裂和接合部的剝離的發(fā)生。將棱鏡(41)緊固在棱鏡安裝框(40b)上。將電纜連結部件(45)的一端緊固在傳輸電纜(44)上。使設置在電纜連結部件的另一端上的卡定爪(47)卡定在棱鏡保持部件(40)的安裝筒部(40a)的前端面之后,緊固安裝筒部和電纜連結部件。使面型圖像傳感器(42)接近前端硬質部的內周面,并將攝像機模塊(10)配置在前端硬質部內。能夠將電纜連結部件配置在前端硬質部的內周面和面型圖像傳感器之間的空閑空間中。能夠使電纜連結部件在空閑空間的范圍內增大,并能夠確保連結強度,抑制棱鏡和接合部的剝離、傳輸電纜的斷裂。
文檔編號A61B1/05GK103027661SQ201210344950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北野亮 申請人: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