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醫(yī)療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05287閱讀:25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醫(yī)療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具。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一種事先填充了例如肝素溶液等液體的預充式注射器(prefilled syringe)(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記載的預充式注射器具有具有用于排出所述液體的口部的注射器外筒;將所述注射器外筒的口部液密地密封的蓋。在使用該預充式注射器時,首先,將蓋從注射器外筒的口部取下,接著,將例如注射針連接在取下了該蓋的口部上,從而能夠進行使用。然而,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預充式注射器中,蓋只是通過嵌合安裝在注射器外筒的口部上,所以,只要向前端方向拉拽蓋,蓋就容易從該口部脫離。因此,即使不使用該預充式注射器,當某種程度大小的力向前端方向作用在蓋上的情況下,也會導致該蓋非本意地脫離,因此存在該預充式注射器非本意地成為能夠使用的狀態(tài)的問題。這種狀態(tài)下的預充式注射器必須立即使用,或者不得不廢棄。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7-84579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可靠地防止覆蓋雙頭針的罩部件非本意地從該雙頭針脫離的醫(yī)療器具。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具有液體注入工具,在前端部具有供液體通過的口部;和雙頭針組裝體,安裝在所述液體注入工具的所述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頭針組裝體包括雙頭針,具有在兩端分別具有銳利的針尖的針管、和支承所述針管的針座;支承部件,安裝在所述口部,具有在該安裝狀態(tài)下液密地密封所述口部、且能夠被所述針管的基端側的所述針尖刺穿的刺穿部,該支承部件能夠沿其軸向移動地支承所述雙頭針;罩部件,具有相對于所述雙頭針固定的固定部,所述罩部件在該固定部被固定的狀態(tài)下覆蓋所述針管的前端側的所述針尖,并且沿著其軸向移動操作所述雙頭針,在初期狀態(tài)下,所述雙頭針的所述針管的前端側的所述針尖被所述罩部件覆蓋, 所述針管的基端側的所述針尖相對于所述刺穿部為未刺穿狀態(tài),在從所述初期狀態(tài)將所述罩部件連同所述雙頭針一起向基端方向移動操作而成為能夠使用狀態(tài)為止的期間,所述雙頭針的所述針管的基端側的所述針尖刺穿所述刺穿部,所述針管和所述液體注入工具連通,所述罩部件的所述固定部相對于所述雙頭針的固定被解除,由此所述罩部件能夠從所述雙頭針脫離。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針管和所述液體注入工具的連通在與所述罩部件相對于所述雙頭針的固定被解除的時刻相同的時刻或者比該時刻早的時刻進行。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針座由筒體構成,所述罩部件由配置在所述針座的外側的筒體構成,并具有在其內周部突出形成的、作為所述固定部而發(fā)揮作用的固定用突部,所述固定用突部在所述初期狀態(tài)下卡合于所述針座的側壁,由此,相對于所述雙頭針被固定,在所述能夠使用狀態(tài)下被所述液體注入工具的一部分向外側推壓,從所述針座的側壁離開,由此,與所述針座的側壁的卡合被解除。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罩部件的側壁構成為具有前端被懸壁支承、沿著周向配置的多個小片;將相鄰的所述小片的基端部彼此連結起來的連結部,在所述連結部配置有所述固定用突部。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中,優(yōu)選的是,具有定位機構,用于規(guī)定所述雙頭針在所述初期狀態(tài)及所述能夠使用狀態(tài)的各狀態(tài)下相對于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軸向的位置。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針座由筒體構成,所述支承部件由配置在所述針座的內側的筒體構成,所述定位機構構成為具有定位用突部,在所述針座及所述支承部件中的一方的側壁上突出;第一卡合部,設在另一方的側壁上,在所述初期狀態(tài)下供定位用突部卡合;第二卡合部,比所述第一卡合部靠基端側設置,在所述能夠使用狀態(tài)下供所述定位用突部卡
I=I O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中,優(yōu)選的是,直到所述針管的基端側的所述針尖將所述刺穿部刺穿為止的距離與所述固定部的固定被解除為止的距離相同或者比該距離短。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固定用突部的基端部朝向內側傾斜。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中,優(yōu)選的是,在所述另一方的側壁上,且在所述第一卡合部與所述第二卡合部之間形成有傾斜角度朝向基端方向增大的傾斜部。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刺穿部由呈板狀的彈性體構成。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液體注入工具是注射器。


圖1是按順序示出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的操作過程的縱剖視圖。圖2是按順序示出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的操作過程的縱剖視圖。圖3是按順序示出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的操作過程的縱剖視圖。圖4是按順序示出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的操作過程的縱剖視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所具有的罩部件及雙頭針的立體圖。圖6是圖5所示的罩部件及雙頭針的縱剖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jù)附圖所示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圖1 圖4分別是按順序示出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的操作過程的縱剖視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所具有的罩部件及雙頭針的立體圖,圖6是圖5所示的罩部件及雙頭針的縱剖立體圖。此外,以下,為了便于說明,將圖1 圖4中的右側稱為“基端”,將左側稱為“前端”,將圖5及圖6中的下側稱為“基端”,將上側稱為“前端”。圖1 圖4所示的醫(yī)療器具10構成為具有作為液體注入工具的預充式注射器 (以下僅稱為“注射器”)20 ;安裝在注射器20的口部201上的雙頭針組裝體1。以下,對各部分的結構進行說明。注射器20具有呈有底筒狀的注射器外筒202。在該注射器外筒202內預先充填有液體Q。此外,在注射器外筒202的底部(前端部)203朝向前端方向突出形成有管狀的口部201。液體Q能夠通過該口部201。作為液體Q,不進行特別限定,能夠使用各種藥液。圖1 圖3所示的雙頭針組裝體1具有雙頭針2 ;支承雙頭針2的支承部件3 ; 覆蓋雙頭針2的罩部件4。雙頭針組裝體1是從前端側依次疊置地組裝罩部件4、雙頭針2、 支承部件3而成的(參照圖1)。雙頭針2具有針管5 ;對針管5的長度方向的中途進行支承的針座6。針管5具有前端銳利的前端針尖(前端側的針尖)51 ;和基端銳利的基端針尖 (基端側的針尖)52。在雙頭針組裝體1中,在圖1所示的使用前的初期狀態(tài),前端針尖51 被罩部件4覆蓋,基端針尖52相對于后述的支承部件3的刺穿部8為未刺穿狀態(tài)。此外, 在圖3、圖4所示的能夠使用的狀態(tài)下,取下罩部件4而使前端針尖51露出,基端針尖52成為將支承部件3的刺穿部8刺穿了的狀態(tài)。此外,作為針管5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限定,但可以列舉例如不銹鋼等各種金屬材料。如圖1所示,針座6由呈有底筒狀的部件構成。在針座6的底部61形成有朝向前端方向突出的管狀的支承部62。通過在該支承部62中穿插、嵌合針管5,能夠支承、固定該針管5。如圖5、圖6所示,針座6的側壁63的基端側的部分由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4 個)小片64、和將相鄰的小片64的基端部彼此連結起來的連結部65構成。各小片64分別繞著針座6的軸以等角度間隔配置。此外,各小片64的前端641 分別懸壁支承在側壁63的前端側的部分上。而且,在各小片64上,在從其基端642到中途的范圍內分別形成有狹縫643。由此,各小片64能夠分別以其前端641為固定端彈性變形 (參照圖1 圖4)。此外,在圖示的結構中,各小片64分別形成有狹縫643,但不限于此, 也可以省略狹縫643。在該情況下,可以省略連結部65。而且,除此以外,還可以圍繞針座 6的軸交替配置連結在連結部65上的小片64、和沒有連結在連結部65上的小片64。各連結部65分別呈拱狀,且分別在其內周部突出形成有定位用突部66。該定位用突部66是作為后述的定位機構的一部分而發(fā)揮作用的部分。定位用突部66通過小片64 的彈性變形而能夠向圖1 圖4中的上下方向位移。此外,作為針座6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限定,但可以列舉出例如聚乙烯、聚丙烯這樣的各種樹脂。如圖1 圖4所示,這種結構的雙頭針2由支承部件3支承。支承部件3是安裝在注射器20的口部201上的部件,能夠以可沿其軸向移動的方式支承雙頭針2。支承部件3具有呈有底筒狀的部件主體7 ;設在部件主體7的底部71上的刺穿部8。部件主體7同心地配置在雙頭針2的針座6的內側,并安裝在注射器20的口部 201上。此外,優(yōu)選部件主體7相對于注射器20的口部201固定。作為其固定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列舉出例如通過嵌合、粘結(基于粘結劑、溶劑的粘結)固定的方法、通過熔接(熱熔接、高頻熔接、超聲波熔接等)固定的方法等。這種情況下,作為部件主體7對注射器20的固定部位,優(yōu)選部件主體7的基端72。如圖1所示,在部件主體7的側壁73形成有凹部731,該凹部731在初期狀態(tài)下作為供雙頭針2的針座6的各定位用突部66卡合的第一卡合部而發(fā)揮作用。凹部731呈繞著部件主體7的側壁73的周向形成的環(huán)狀。由此,各定位用突部66能夠一并卡合于凹部 731。并且,通過該卡合,雙頭針2在初期狀態(tài)下的相對于支承部件3在軸向的位置被限定, 因此能夠防止非本意的移動。此外,如圖3所示,在能夠使用的狀態(tài)下,雙頭針2的各定位用突部66與比部件主體7的凹部731靠基端側的部分即基端72卡合。該基端72作為在能夠使用狀態(tài)下供各定位用突部66卡合的第二卡合部而發(fā)揮作用。并且,各定位用突部66卡合在部件主體7的基端72,由此,雙頭針2相對于能夠使用狀態(tài)下的支承部件3在軸向的位置被限定,因此,能夠防止非本意的移動。這樣,在雙頭針組裝體1中,由雙頭針2的各定位用突部66、部件主體7的凹部731 以及基端72構成了對雙頭針2在初期狀態(tài)及能夠使用狀態(tài)各狀態(tài)下的相對于支承部件3 在軸向的位置進行限定的定位機構。此外,定位機構的第二卡合部在圖3所示的構成中為部件主體7的基端72,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形成在部件主體7的側壁73的、作為第一卡合部發(fā)揮作用的凹部731 與基端72之間的凹部。另外,在部件主體7的側壁73上,且在凹部731與基端72之間的部分上形成有傾斜部732。傾斜部732的傾斜角度朝向基端方向增大。由此,能夠可靠地防止以下狀態(tài)被解除雙頭針2的各定位用突部66卡合在部件主體7的基端72,從而將位置限定于雙頭針2 的能夠使用的狀態(tài)。換言之,能夠可靠地防止雙頭針2在向基端方向移動之后,再次返回到前端方向的情況。在部件主體7的底部71上形成有貫通孔711。并且,貫通孔711的基端側的部分的內徑擴徑,貫通孔711的基端側的部分成為用于設置刺穿部8的刺穿部設置部712。此外,作為部件主體7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限定,能夠使用例如上述針座6的構成材料。這種情況下,部件主體7的構成材料和針座6的構成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設在刺穿部設置部712的刺穿部8在圖1所示的初期狀態(tài)(安裝狀態(tài))下能夠液密地密封注射器20的口部201。由此,能夠可靠地防止液體Q非本意地從口部201漏出。此外,刺穿部8在到成為圖3所示的能夠使用的狀態(tài)期間,被雙頭針2的基端針尖 52刺穿。由此,雙頭針2的針管5與注射器20的注射器外筒202連通,因此,能夠經(jīng)由針管 5排出液體Q。這樣的刺穿部8由呈圓板狀的彈性體構成。由此,刺穿部8在初期狀態(tài)下能夠可靠地密封注射器20的口部201,并且,在能夠使用狀態(tài)下容易且可靠地被雙頭針2的基端針尖52刺穿。此外,作為構成刺穿部8的彈性材料,不進行特別限定,可以列舉例如天然橡膠、 丁基橡膠、異戊二烯橡膠、丁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硅橡膠這樣的各種橡膠材料、 或者聚氨酯類、聚酯類、聚酰胺類、烯烴類、苯乙烯類等各種熱塑性彈性體、或者這些的混合物等。如上述那樣,雙頭針2通過支承部件3而能夠沿軸向移動地被支承。并且,該雙頭針2的移動是通過握持操作安裝在該雙頭針2的外側的罩部件4來進行的。罩部件4由呈有底筒狀的部件構成。在罩部件4的底部41形成有向前端方向突出的呈管狀的管狀部42。管狀部42的前端421被封閉,能夠覆蓋雙頭針2的針管5的前端針尖51 (參照圖1、圖6)。由此,能夠防止前端針尖51露出,從而能夠可靠地防止由前端針尖51所導致的誤穿刺。如圖5、圖6所示,罩部件4的側壁由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4個)小片43、和將相鄰的小片43的基端部彼此連結起來的連結部44構成。各小片43分別繞著罩部件4的軸以等角度間隔配置。此外,各小片43的前端431 分別被懸壁支承在罩部件4的底部41上。而且,在各小片43的從其基端432到中途的范圍內形成有狹縫433。由此,各小片43能夠分別以其前端431為固定端彈性變形(參照圖 1 圖3)。此外,各小片43在圖示的結構中分別形成有狹縫433,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省略狹縫433。這種情況下,可以省略連結部44。而且,除此之外,還可以繞著罩部件4的軸交替配置連結在連結部44上的小片43和沒有連結在連結部44上的小片43。各連結部44分別形成為拱狀,且分別在其內周部突出形成有固定用突部45,該固定用突部45作為相對于雙頭針2固定的固定部而發(fā)揮作用。該固定用突部45通過小片43 的彈性變形而向圖1 圖3中的上下方向位移。如圖1所示,在初期狀態(tài)下,各固定用突部45能夠分別卡合在雙頭針2的針座6 的側壁63的基端631上。由此,罩部件4相對于雙頭針3固定,能夠可靠防止罩部件4從該雙頭針2脫離的情況。此外,在該狀態(tài)下,也能夠沿著其軸向連同雙頭針2 —起移動操作罩部件4。并且,如圖3所示,當從初期狀態(tài)向基端方向操作罩部件4而成為能夠使用狀態(tài)時,各固定用突部45分別被注射器20的外周部204向外側推壓,從而從雙頭針2的針座6 的基端631離開。由此,各固定用突部45與針座6的基端631的卡合被解除,因此,能夠使罩部件4從雙頭針2脫離。此外,在各固定用突部45的基端部分別形成有傾斜部451。傾斜部451是固定用突部45的高度朝向基端方向逐漸減小的部分、即向內側傾斜的部分。在如上述那樣注射器 20的外周部204推壓固定用突部45時,該外周部204能夠頂起傾斜部451 (參照圖2),因此,該推壓容易進行。如圖6 (對于圖1 圖3也是同樣的)所示,優(yōu)選的是,各固定用突部45分別與雙頭針2的各定位用突部66繞著其軸配置在相同位置。作為罩部件4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限定,能夠使用例如上述針座6的構成材料。 這種情況下,罩部件4的構成材料和針座6的構成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接著,一邊參照圖1 圖4,一邊說明雙頭針組裝體1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及在各操作下的狀態(tài)。[1]如圖1所示,雙頭針組裝體1預先安裝在注射器20的口部201上。如上述那樣,在該初期狀態(tài)下,罩部件4相對于雙頭針2被固定,并通過該罩部件4 覆蓋針管5的前端針尖51。此外,在初期狀態(tài)下,雙頭針2通過針座6的各定位用突部66 分別與支承部件3的凹部731卡合從而被定位于該位置。而且,此處的雙頭針2的針管5 的基端針尖52相對于支承部件3的刺穿部8為未刺穿狀態(tài)。由此,能夠可靠地維持上述未刺穿狀態(tài)直到操作罩部件4為止。[2]接著,當從圖1所示的狀態(tài)握持罩部件4并向基端方向移動操作時,雙頭針2 也與該罩部件4 一起向基端方向移動(參照圖2)。此時,雙頭針2的各定位用突部66分別從支承部件3的凹部731脫離,而在傾斜部732上上行。此外,如圖2所示,在該移動途中,雙頭針2的針管5的基端針尖52正在刺穿支承部件3的刺穿部8 (或者開始穿刺),但罩部件4相對于雙頭針2的固定還沒有解除。由此, 在中途停止罩部件4向基端方向的操作而進行將該罩部件4向前端方向返回的操作的情況下,能夠防止罩部件4從雙頭針2脫離的情況發(fā)生,直到雙頭針2的針管5完全刺穿刺穿部 8(圖3所示的狀態(tài))為止。這樣,在雙頭針組裝體1中,雙頭針2的針管5完全將刺穿部8 刺穿從而針管5和注射器20連通的操作在比罩部件4對雙頭針2的固定被解除更早的時刻(或者與其相同的時刻)進行。此外,由于刺穿部8由彈性材料構成,所以通過針管5的刺穿而在刺穿部8形成的孔具有自我閉合性。因此,即使在進行將罩部件4向基端方向返回的操作的情況下,通過該操作,在從刺穿部8拔去針管5后,上述孔封閉,注射器20的口部201的液密性得到維持。[3]從圖2所示的狀態(tài)將罩部件4進一步向基端方向移動操作從而成為能夠使用狀態(tài)(參照圖幻。在該能夠使用的狀態(tài)下,罩部件4的各固定用突部45分別越上注射器 20的外周部204,通過該外周部204被向外側推壓。由此,各固定用突部45分別從雙頭針 2的針座6的基端631離開而取下,罩部件4相對于雙頭針2的固定被解除。由于該解除, 能夠使罩部件4從雙頭針2脫離。此外,雙頭針2的針座6的各定位用突部66分別越過支承部件3的傾斜部732而卡合在基端72。由此,進行雙頭針2的定位,因此,在進行罩部件4的脫離操作時,能夠可靠地防止雙頭針2與罩部件4 一起被向前端方向拉拽而相對于注射器20脫離的情況。此外,如上述那樣,在能夠使用的狀態(tài)下,雙頭針2的針管5與注射器20連通。[4]接著,如圖4所示,雙頭針組裝體1成為罩部件4被取下的狀態(tài),操作注射器 20的推桿(未圖示),能夠進行液體Q的注入。在以上那樣構成的雙頭針組裝體1中,能夠可靠地防止覆蓋雙頭針2的罩部件4 非本意地從該雙頭針2脫離、即能夠可靠地防止在雙頭針2的針管5將刺穿部8刺穿從而針管5和注射器20連通以前罩部件4脫離的情況。以上,根據(jù)圖示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 構成醫(yī)療器具的各部分能夠置換成可發(fā)揮相同功能的任意結構。此外,還可以附加任意的構成物。此外,作為液體注入工具,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注射器作為一個例子,但不限于
8此,可以列舉例如輸液袋、安裝于管的一端部的連接器等。另外,作為定位機構,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構成為,定位用突部設在雙頭針的針座上,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設在支承部件的部件主體上,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構成為,在支承部件的部件主體上設置定位用突部,在雙頭針的針座上設置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工業(yè)實用性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具有液體注入工具,在前端部具有供液體通過的口部;和雙頭針組裝體,安裝在所述液體注入工具的所述口部,所述雙頭針組裝體包括雙頭針,具有 在兩端分別具有銳利的針尖的針管、和支承所述針管的針座;支承部件,安裝在所述口部, 具有在該安裝狀態(tài)下液密地密封所述口部、且能夠被所述針管的基端側的所述針尖刺穿的刺穿部,能夠沿其軸向移動地支承所述雙頭針;罩部件,具有相對于所述雙頭針固定的固定部,所述罩部件在該固定部被固定的狀態(tài)下覆蓋所述針管的前端側的所述針尖,并且沿著其軸向移動操作所述雙頭針,在初期狀態(tài)下,所述雙頭針的所述針管的前端側的所述針尖被所述罩部件覆蓋,所述針管的基端側的所述針尖相對于所述刺穿部為未刺穿狀態(tài),在從所述初期狀態(tài)將所述罩部件連同所述雙頭針一起向基端方向移動操作而成為能夠使用狀態(tài)為止的期間,所述雙頭針的所述針管的基端側的所述針尖刺穿所述刺穿部,所述針管和所述液體注入工具連通,所述罩部件的所述固定部相對于所述雙頭針的固定被解除,由此所述罩部件能夠從所述雙頭針脫離。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覆蓋雙頭針的罩部件從該雙頭針非本意地脫離,即,能夠可靠地防止罩部件在雙頭針的針管將安裝于液體注入工具的口部上的支持部件的刺穿部刺穿從而針管和液體注入工具連通以前脫離的情況。由此,能夠可靠的防止液體注入工具非本意地成為能夠使用狀態(tài),從而能夠避免浪費地使用液體注入工具、而不得不廢棄的問題。因此,本發(fā)明的醫(yī)療器具具有工業(yè)實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醫(yī)療器具,具有液體注入工具,在前端部具有供液體通過的口部;和雙頭針組裝體,安裝在所述液體注入工具的所述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頭針組裝體包括雙頭針,具有在兩端分別具有銳利的針尖的針管、和支承所述針管的針座;支承部件,安裝在所述口部,具有在該安裝狀態(tài)下液密地密封所述口部、且能夠被所述針管的基端側的所述針尖刺穿的刺穿部,該支承部件能夠沿其軸向移動地支承所述雙頭針;罩部件,具有相對于所述雙頭針固定的固定部,所述罩部件在該固定部被固定的狀態(tài)下覆蓋所述針管的前端側的所述針尖,并且沿著其軸向移動操作所述雙頭針,在初期狀態(tài)下,所述雙頭針的所述針管的前端側的所述針尖被所述罩部件覆蓋,所述針管的基端側的所述針尖相對于所述刺穿部為未刺穿狀態(tài),在從所述初期狀態(tài)將所述罩部件連同所述雙頭針一起向基端方向移動操作而成為能夠使用狀態(tài)為止的期間,所述雙頭針的所述針管的基端側的所述針尖刺穿所述刺穿部,所述針管和所述液體注入工具連通,所述罩部件的所述固定部相對于所述雙頭針的固定被解除,由此所述罩部件能夠從所述雙頭針脫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針管和所述液體注入工具的連通在與所述罩部件相對于所述雙頭針的固定被解除的時刻相同的時刻或者比該時刻早的時刻進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座由筒體構成,所述罩部件由配置在所述針座的外側的筒體構成,并具有在其內周部突出形成的、作為所述固定部而發(fā)揮作用的固定用突部,所述固定用突部在所述初期狀態(tài)下卡合于所述針座的側壁,由此,相對于所述雙頭針被固定,在所述能夠使用狀態(tài)下被所述液體注入工具的一部分向外側推壓,從所述針座的側壁離開,由此,與所述針座的側壁的卡合被解除。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yī)療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件的側壁構成為具有前端被懸壁支承、沿著周向配置的多個小片;將相鄰的所述小片的基端部彼此連結起來的連結部, 在所述連結部配置有所述固定用突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定位機構,用于規(guī)定所述雙頭針在所述初期狀態(tài)及所述能夠使用狀態(tài)的各狀態(tài)下相對于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軸向的位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醫(yī)療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座由筒體構成,所述支承部件由配置在所述針座的內側的筒體構成,所述定位機構構成為具有定位用突部,在所述針座及所述支承部件中的一方的側壁上突出;第一卡合部,設在另一方的側壁上,在所述初期狀態(tài)下供定位用突部卡合;第二卡合部,比所述第一卡合部靠基端側設置,在所述能夠使用狀態(tài)下供所述定位用突部卡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醫(yī)療器具。作為該醫(yī)療器具的雙頭針組裝體,包括雙頭針,具有前端針尖和基端針尖;支承部件,安裝在注射器的口部,具有在該狀態(tài)下液密地密封口部、且能夠被基端針尖刺穿的刺穿部,能夠沿其軸向移動地支承雙頭針;罩部件,相對于雙頭針被固定,在該狀態(tài)下覆蓋前端針尖,并且移動操作雙頭針,在初期狀態(tài)下,雙頭針的前端針尖被罩部件覆蓋,基端針尖相對于刺穿部為未刺穿狀態(tài),在從初期狀態(tài)將罩部件連同雙頭針一起向基端方向移動操作了的狀態(tài)下,雙頭針的基端針尖將刺穿部刺穿,罩部件對雙頭針的固定被解除,由此罩部件能夠從雙頭針脫離。
文檔編號A61J3/00GK102481230SQ20118000369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5日
發(fā)明者小山伸吾, 竹本昌史 申請人:泰爾茂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