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安全針、對照針以及雙盲用針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是關(guān)于為嚴密的確認針炙療法的治療效果,對被驗者與施針者雙方皆能進行掩蔽針的真?zhèn)?,或針刺入的深度、針的粗細、刺入位?是否為穴道)的雙盲用針組、能使用于該雙盲用針組的安全針及對照針,特別是關(guān)于能防止患者、施針者及處理使用后的針者受到感染的安全針。
習知技術(shù)調(diào)查針炙療法的治療效果的方法中,目前被認為最佳的方法,是僅對被驗者進行掩蔽(masking)的單盲法。該單盲法的實驗,是于穴道上賦予類似針的刺激,亦即,將賦予對照刺激的情形作為對照組,將實際使用針賦予刺激的情形作為刺針組,兩者相較,以確認治療效果。
現(xiàn)在,提案的對照刺激的施加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種(1)不使用針而僅使用針管押于皮膚上,叩打針管上端的方法。
(2)將針管前端做成不至切開皮膚的形狀,將此抵壓于皮膚上的方法(例如,THE LANCET Vol.352.August 1,1998 p364-365)。
(3)將透過皮膚通電用的電極貼于皮膚的方法。
前述(1)、(2)及(3)的方法,皆是使用于單盲法的實驗。前述(1)及(2)的方法,若能適當?shù)卦O(shè)定條件,就能使被驗者無法分辨究是真正的針所造成的刺激感、或是抵壓對照針所造成的刺激感,亦即,可進行掩蔽。前述(2)的方法已獲得證明(例如THE LANCET Vol.352.August 1,1998 p364-365)。前述(3)的方法,由于使用器具的形狀、患者所受到的刺激感與針有明顯的不同,因此對被驗者進行掩蔽是非常困難的。
附帶一提的,無論前述任何一種賦予對照刺激的方法,對施針者而言,皆無法使其不能辨識是否為真正的針,亦即,無法對施針者進行掩蔽。也就是說,無論前述任何一種賦予對照刺激的方法,作為使用于對照組的對照刺激均不能說是完善的。當施針者對被驗者進行扎針時,由于針刺破被驗者的皮膚進入肉體內(nèi)的感覺,會傳至施針者的手指,或由于施針者事先已知道針刺部位,因此一直以來,對施針者進行掩蔽皆被認為是不可能的。在此種現(xiàn)狀下,美國NIH(國立衛(wèi)生研究所)的Consensus Develop Conference對針炙療法的評價,由于僅能對被驗者進行掩蔽,亦即,僅能以單盲法進行,因此不得不接受這一點。(THE LANCET Vol.352.September 19,1998 p992)然而,由于單盲法會有施針者將對針炙療法的期待與熱誠傳達給被驗者的缺點,因此為了嚴密的確認針炙療法的效果,皆希望出現(xiàn)一種能對被驗者及施針者雙方進行掩蔽的雙盲法。
另一方面,現(xiàn)在廣泛使用的扎針的方法,為管針法。管針法的扎針,是使用分離的針與針管加以進行。首先,施針者將針插入針管內(nèi),以未把持插有針的針管的手的大姆指與食指輕輕接觸的方式,在皮膚上形成夾持手(亦即,在刺入或拔針時夾持針管或針體的手)。接著,將插有針的針管插入夾持手的姆指與食指間,以夾持手將插有針的針管對準刺入角度加以支撐,以刺手(刺入針、或拔出針的手)的食指叩打針柄上端(通常,由于管針法所使用的針管的長度,是使用較針全長約短3~4mm左右的長度,因此以刺手叩打刺入該長度之差)以刺開皮膚。刺開皮膚后,僅拿開針管而留下刺開皮膚的針,以夾持手直接夾住針體,在支撐狀態(tài)下進行刺入。當針體的前端到達目標深度后,立刻在維持以夾持手夾住針體的狀態(tài)、或留置一定時間(留針)后再度形成夾持手,將針拔出。拔針后,已使用的針的針體及針體的前端,依然是暴露在外。
如上所述,由于管針法中針管與針體是分離狀態(tài),因此刺入時、拔針時的夾持手是直接接觸針體。是以,有可能產(chǎn)生因施針者的手指在針刺入前污染針體的危險性。此外,拔針時,由于是將沒有針管的針體自人體拔出,亦有可能因暴露的針體及針體前端造成施針者的手指受到患者體液感染的危險性。即使戴上手套進行扎針時亦有相同的可能。
又,亦有施針者誤以針體及針體前端暴露在外的使用后的針扎到自己,或處理廢棄針者不小心刺到自己的危險性。目前,在培養(yǎng)針炙師的教育設(shè)施或臨床設(shè)施等處,在處理使用后的針時所采取的方法,首先,是將使用后的針棄置于直徑8cm高17cm左右的圓筒形廢棄箱中,裝滿后再以手自廢棄箱中取出使用后的針,移至醫(yī)療廢棄物用紙箱,將其處理掉。此方法在將使用后的針丟入廢棄箱時、或?qū)⑹褂煤蟮尼樧詮U棄箱中移至醫(yī)療廢棄物用紙箱時,使用后的針有可能誤刺人手,實際上亦有此情形。
又,為防止因針炙療法造成感染,亦提出在使用針時戴上指套、或醫(yī)療用手套等提案,但戴上手套一事本身即非常麻煩,且亦有手指接觸已受污染的套體外側(cè)的危險性的問題。
因此提出有各種在進行上述針炙療法、及使用后的針的處理時,預(yù)防感染的方法。
近年來,例如,有以薄膜包覆針體(日本專利特開昭57-131446號)的方法、或?qū)⑨橌w下端以收納在針管內(nèi)徑的小管加以覆蓋的方法(日本專利特開昭57-177752號)。這些方法,在施針中針體與針管分離,扎針后則是將針體與針管分別廢棄。亦即,在廢棄階段,針體及針體的前端是暴露在外,并未考慮到因施針后的誤刺等造成對第三者的感染的預(yù)防。
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針及對照針,能嚴密地確認針炙療法的效果、對被驗者與施針者雙方皆能實施掩蔽針的真?zhèn)位虼倘胛恢?是否為穴道)的雙盲方法。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在針炙療法中,防止施針者受到患者、或第三者受到施針者感染,以及防止廢棄時的第三者本身因誤刺等而受到感染的安全針。
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掩蔽刺入深度、或針的粗細的雙盲用針組。
發(fā)明的概述用于實現(xiàn)前述目的的本發(fā)明的安全針、特別是本發(fā)明的雙盲用針組所使用的安全針包括(1)針管;(2)一個以上的針體保持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針體,藉該填充物保持為可移動,較針管的長度長出針體的刺入深度(針體進入身體內(nèi)的深度);(4)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針體前端達到刺入深度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且(5)前述針管,較針體的刺入深度長。
用于實現(xiàn)前述目的的本發(fā)明的對照針,或本發(fā)明的雙盲用針組所使用的對照針包括(1)針管;(2)一個以上的第一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一個以上的第二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下部,當針體前端進入針管內(nèi)達到既定深度時,在針體移動時賦予切皮感及刺入感;(4)針體,藉該第一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其長度使得在針體充分進入針管時,針體前端停在皮膚面上;以及(5)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
又,本發(fā)明的與上述不同的對照針包括(1)針管;(2)一個以上的針體保持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3)針體,藉該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其長度使得在針體充分進入針管時,針體前端停在皮膚面上;以及(4)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
可將前述安全針及前述對照針加以組合,以構(gòu)成雙盲用針組。
使用具有第二填充物的對照針的本發(fā)明的雙盲用針組,其特征在于兩者的針管長度、兩者的自針管上端伸出的針體的長度、兩者的針柄的長度、以及安全針的針體前端到皮膚的距離與對照針的針體前端到第二填充物上面的距離皆分別相同,而第二填充物的上面以安全針的刺入深度的程度位于針管下端的上面,且兩者在外觀上無法加以區(qū)別。安全針與對照針在外觀上無法區(qū)別一事,在以雙盲對被驗者與施針者進行掩蔽上是必須的,例如最好采用不透明的針管。
使用不具有第二填充物的對照針的本發(fā)明的雙盲用針組,其特征在于兩者的針管長度、兩者自針管上端伸出的針體的長度、以及兩者的針柄的長度皆分別相同、且兩者在外觀上無法加以區(qū)別。此種對照針的填充物,優(yōu)選使用具有阻力的填充物,該阻力完全抵消切皮感及針刺入時的阻力感。使用此種對照針的雙盲用針組,適合針炙師以外的人、或施針技術(shù)不熟練的人進行施針時,特別是,使用于安全針的刺入深度較淺時,或皮膚較薄且柔軟、或者是皮下組織較軟的位置的使用。
以和上述不同的組合所構(gòu)成的本發(fā)明的雙盲用針組,其特征在于(1)自針柄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或針體的材質(zhì)、全長、粗細、突出于針管上部的針體的長度、針體前端到皮膚面的距離、刺入深度、針管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及填充物的質(zhì)、量、個數(shù)、充填位置等各個特征,準備一個以上根據(jù)作為目的的雙盲試驗而選擇的一種以上特征相異的安全針,來作為安全針的組;(2)自針柄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或針體的材質(zhì)、全長、粗細、突出于針管上部的針體的長度、自針體前端到第二填充物上面的距離、針管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及第一填充物的材質(zhì)、量、個數(shù)、充填位置、或第二填充物的材質(zhì)、量、個數(shù)、充填位置等各個特征,準備一個以上根據(jù)作為目的的雙盲試驗而選擇的一種以上特征相異的對照針,來作為對照針的組;(3)組合前述安全針組與前述對照針組構(gòu)成所述雙盲用針組。
雙盲用針組中,可根據(jù)作為目的的雙盲試驗,任意設(shè)定著眼于對照針與安全針的前述各特征種類的組合,以及組合個數(shù)。
針管的長度,在設(shè)置有自針管上端突出的擋塊的情形時,設(shè)為包含自針管突出的擋塊厚度的長度。
在設(shè)于針柄下端的擋塊自針柄下端突出的情形下,或在針柄下方的針體的任意位置設(shè)置擋塊的情形時,針體的長度,是自擋塊下端的長度。
在安全針或?qū)φ蔗樀母麽樄艿撞康钠つw抵接面?zhèn)?,也可設(shè)置將兩者的針管粘接固定于皮膚的粘接性或吸附性的底座。
附圖的簡單說明如下圖1a、圖1b、圖1c是顯示本發(fā)明的安全針使用前的狀態(tài),圖1a是外觀正面圖,圖1b是俯視圖、圖1c是圖1b的A-A′線截面圖;圖2顯示將圖1a、圖1b、圖1c的安全針自人體皮膚面刺入的狀態(tài);圖3a、圖3b、圖3c顯示本發(fā)明的對照針使用前的狀態(tài),圖3a是外觀正面圖,圖3b是俯視圖、圖3c是圖3b的B-B′線截面圖;圖4顯示將圖3a、圖3b、圖3c的對照針適用于人體的皮膚面的狀態(tài);圖5a、圖5b、圖5c是在圖1a、圖1b、圖1c的安全針下端形成有一體的底座的圖,底座的下面形成有對人體的皮膚具有粘接性的粘接層,圖5a是外觀正面圖,圖5b是俯視圖、圖5c是圖5b的C-C′線截面圖;圖6顯示將圖5a、圖5b、圖5c的安全針自人體皮膚面刺入的狀態(tài);圖7a、圖7b、圖7c是在圖3a、圖3b、圖3c的對照針下端形成有一體的底座的圖,底座的下面形成有對人體的皮膚具有粘接性的粘接層,圖7a是外觀正面圖,圖7b是俯視圖、圖7c是圖7b的D-D′線截面圖;圖8顯示將圖7a、圖7b、圖7c的對照針適用于人體的皮膚面的狀態(tài);圖9a、圖9b、圖9c顯示針柄下端設(shè)有擋塊時的本發(fā)明的安全針的使用前的狀態(tài),圖9a是外觀正面圖,圖9b是俯視圖、圖9c是圖9b的A-A′線截面圖;圖10a是擋塊的一部分自針柄突出的例子,圖10b是在針柄下面設(shè)置突緣狀的擋塊之例、圖10c是以自針柄下部覆蓋下面的方式所形成的擋塊之例,圖10d是以對針柄賦予阻擋機能的方式在針柄下部設(shè)置突緣的擋塊之例;圖11是在針柄下方、針體上部設(shè)置擋塊之例;圖12a、圖12b、圖12c顯示針柄下端側(cè)設(shè)有擋塊時的本發(fā)明的對照針的使用前的狀態(tài),圖12a是外觀正面圖,圖12b是俯視圖、圖12c是圖12b的B-B′線截面圖;圖13顯示需要相對于人體的皮膚面傾斜地將針體刺入時的安全針;圖14顯示需要相對于人體的皮膚面傾斜地將針體刺入時的對照針;圖15是位于針管最上部的填充物的上面,自針管上端突出的形狀,顯示將此填充物作為擋塊的代用品的安全針之例,又,對照針亦可適用這一點;圖16顯示將擋塊作為擋塊兼填充物的代用品的安全針的例子,將擋塊設(shè)于針管的外側(cè)時,以針體能位于針管中心軸的方式將針體可移動地保持于擋塊,擋塊具有使針體移動時的阻力為與前述填充物相同程度的阻力的機能,又,對照針亦可適用。
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以下,根據(jù)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安全針圖1a、圖1b、圖1c顯示本發(fā)明的安全針使用前的狀態(tài),圖1a是外觀正面圖,圖1b是俯視圖、圖1c是圖1b的A-A′線截面圖。圖1a、圖1b、圖1c中,標號3是針管、其內(nèi)部充填固定有對針體1的移動賦予適當?shù)淖枇Α⑶矣靡员3轴橌w1的針體保持填充物4。亦即,安全針在使用前,針體1處于被針體保持填充物4所保持的狀態(tài)。
針體保持填充物4的固定位置,雖然只要在針管3內(nèi)、能保持針體1的任意的位置皆可,但最好是固定在上部。針體保持填充物4也可由材質(zhì)相異的多個層重疊構(gòu)成。針體保持填充物4的長度、個數(shù),可根據(jù)使用方式任意選擇。
將位于針管3最上部的針體保持填充物4的上面與針管3的上端配置于相同位置,也可將此針體保持填充物4作為擋塊的代用品。又,如圖15所示,亦可使針體保持填充物4的最上部成為自針管3上端突出的形狀,此情形時,能對針體保持填充物4的自針管3突出的部分賦予作為擋塊5的機能。再者,針體保持填充物4,具有能在針體前端到達既定的刺入深度時,阻止針柄進行針管內(nèi),且保持針體、同時在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的機能。此種兼具擋塊機能的針體保持填充物4,稱為“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
此時,突出部分的形狀優(yōu)選薄膜狀、薄片狀、板狀、塊狀、圓柱狀等、其大小最好不超出針管3的外徑。
此外,例如,將針體保持填充物4設(shè)于針管3內(nèi)的上部與下部,并使設(shè)于針管3內(nèi)下部的針體保持填充物4采用酒精棉的話,可進行針體的消毒。本發(fā)明的安全針,由于是以針管3內(nèi)的針體保持填充物4將針體1保持為能移動,因此刺入時或拔針時能使針體直直的移動,可取代夾持手。
針體保持填充物4的材料,可單獨使用棉花、海綿、塑料、硅樹脂、橡膠、多醣類、蛋白質(zhì)、海綿狀制品、發(fā)泡塑料、合成纖維、天然纖維、獸肉·魚肉等的生肉、加工肉(火腿等)等、或使用這些材料的組合。以能移動的方式將針體1保持在針體保持填充物4的中心,針體1的前端9進入到針管3的下端之上距離為S1的位置。
針體1的上部形成有針柄2。為了使針柄2的下端不至進入針管3內(nèi),在針管3的上端設(shè)有擋塊5。該擋塊5可設(shè)置在針管3的外側(cè),亦可設(shè)置在內(nèi)側(cè)。如圖16所示,在將擋塊5設(shè)于針管3的外側(cè)時,以擋塊5將針體1保持在針管3的中心軸且使針體1可移動,亦可賦予擋塊5下述機能,即,使針體1移動時的阻力成為與圖1c、圖2或圖15所示的針體保持填充物4相同程度的阻力。將賦予此種機能的擋塊5稱為“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此情形時,擋塊5的形狀優(yōu)選薄膜狀、薄片狀、板狀、塊狀、圓柱狀、夾子狀等、其大小優(yōu)選不超出針管3的外徑程度的大小。又,也可不在針管3側(cè)設(shè)置擋塊5而在針柄2的下端設(shè)置擋塊。
圖9a、圖9b、圖9c顯示針柄2下端設(shè)有擋塊25時的本發(fā)明的安全針的使用前的狀態(tài),圖9a是外觀正面圖,圖9b是俯視圖、圖9c是圖9b的A-A′線截面圖。針體1的長度,以針體1進入針管3內(nèi)的最大限度時,能提升治療效果的長度為佳。
圖10a、圖10b、圖10c、圖10d均顯示設(shè)在針柄2時的針柄與針體的一部分,與圖9a、圖9b、圖9c所示的擋塊為不同形狀的擋塊。圖10a是擋塊251的一部分自針柄2突出之例,圖10b是在針柄2的下面設(shè)置突緣狀的擋塊252之例,圖10c是自針柄2下部覆蓋下面而形成的擋塊253之例,圖10d是在針柄下部設(shè)置突緣的擋塊254,是賦予針柄擋塊機能之例。
圖11是在針柄2的下方,針體1上部設(shè)置擋塊255時之例,例如,可采用夾子狀的擋塊255。
不將安全針使用于雙盲用,而專門使用于治療目的時,只要針體保持填充物4能保持針體1,且針體1能移動即可,與使用于雙盲用針組的情形相較,最好是能使針體1移動時的阻力較小,又,最好是能使針管3的直徑較小、使針管3較輕,此外,也最好是能縮短距離S1。若能如此,則安全針較易彈入、且由于針管3較輕因此留針也較容易。
圖2顯示將圖1a、圖1b、圖1c的安全針刺入人體6皮膚面的狀態(tài)。針體1的長度,是針管3的長度與針體1刺入人體6的長度(深度)之和。施針者以左手固定針管3,以右手對針柄2賦予旋轉(zhuǎn)運動或直進運動,不直接以手接觸針體1,即能以捻進法或刺入法等,使針體1的前端9到達人體6的目的位置。此外,拔針時亦同,首先施針者以左手固定針管3,以右手對針柄2賦予旋轉(zhuǎn)運動或直進運動,不直接以手接觸針體1,即能將針拔出。拔針后的安全針的狀態(tài),大致如圖1a、圖1b、圖1c所示,是自針體1的前端9起大部分的針體1被收納于針管3內(nèi)的狀態(tài)。如上述般,本發(fā)明的安全針,由于無論在保存時、施針時、或施針后,施針者或使用后的針的處理者皆不會直接接觸針體1的前端9及針體1,因此具有防止感染的效果。
對照針圖3a、圖3b、圖3c顯示本發(fā)明的對照針的使用前的狀態(tài),圖3a是外觀正面圖,圖3b是俯視圖、圖3c是圖3b的B-B′線截面圖。圖3a、圖3b、圖3c中,標號13是針管,優(yōu)選自外部無法看見內(nèi)部的材質(zhì)的針管,于其內(nèi)部,特別是于其上部內(nèi)部,充填固定有于針體11移動時賦予適當?shù)淖枇?、且用以保持針體11的第一填充物14。將位于針管13最上部的填充物14的上面與針管13上端配置于相同位置,將此填充物14作為擋塊的代用品亦可。又,亦可使填充物14的最上部成為自針管13的上端突出的形狀,此時,可使填充物14自針管13的上端突出的部分具有作為擋塊15的機能。此種兼具擋塊機能的填充物14,稱為“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
此情形時,突出部分的形狀優(yōu)選薄膜狀、薄片狀、板狀、塊狀、圓柱狀等、大小優(yōu)選不超出針管13的外徑程度的大小。第一填充物14的材料優(yōu)選和前述安全針相同的材料。第一填充物14的長度、個數(shù)可根據(jù)使用方式任意選擇。又,第一填充物14,亦可是材質(zhì)互異的多層重疊構(gòu)成。
于針管13的下部內(nèi)部,充填固定有第二填充物17。第二填充物17,是賦予適當阻力,以在針體11移動時使人感覺到切皮感與刺入感。第二填充物17的長度、個數(shù)可根據(jù)使用方式任意選擇。又,第二填充物17,亦可是材質(zhì)互異的多層重疊構(gòu)成。第二填充物17的材料,可單獨使用棉花、海綿、塑料、硅樹脂、橡膠、多醣類、蛋白質(zhì)、海綿狀制品、發(fā)泡塑料、合成纖維、天然纖維、獸肉·魚肉等的生肉、加工肉(火腿等)、導電漿、導電膠等、或使用這些材料的組合。針體11的前端19,進入最上位的第二填充物17上面之上,距離為S2的位置。為了成套用于雙盲用,設(shè)S2=S1。
針體11的上部形成有針柄12。為了使針柄12的下端不至進入針管13內(nèi),在針管13的上端設(shè)有擋塊15。該擋塊15可設(shè)置在針管13的外側(cè),亦可設(shè)置在內(nèi)側(cè)。在將擋塊15設(shè)于針管13的外側(cè)時,如前述安全針的項目中的說明般,是以擋塊15將針體11保持在針管13的中心軸、且使針體11可移動,亦可賦予擋塊15如下機能,即使針體11移動時的阻力成為與第一填充物14相同程度的阻力。將賦予此種機能的擋塊15稱為“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使用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的對照針的下部填充物(相當于前述第二填充物),稱為“切皮感填充物”。
此情形時,擋塊15的形狀優(yōu)選薄膜狀、薄片狀、板狀、塊狀、圓柱狀、夾子狀等、大小優(yōu)選不超出針管13的外徑程度的大小。又,可取代在針管13側(cè)設(shè)置擋塊15而在針柄12的下端設(shè)置擋塊。圖12a、圖12b、圖12c顯示針柄12下端側(cè)設(shè)有擋塊25時的本發(fā)明的對照針的使用前的狀態(tài),圖12a是外觀正面圖、圖12b是俯視圖、圖12c是圖12b的B-B′線截面圖。
對照針的上述以外的擋塊的形態(tài),可采用與圖10a、圖10b、圖10c、圖10d、圖11中所示的安全針的擋塊例相同的擋塊(省略圖示)。
圖4顯示將圖3a、圖3b、圖3c的對照針適用于人體的皮膚面的狀態(tài)此外,當選擇具有能將切皮感及針刺入時的阻力感完全抵消的阻力的填充物作為第一填充物時,或針炙師以外的人、或施針技術(shù)不熟練的人進行施針時,或安全針刺入深度較淺時,或用于皮膚較薄且柔軟、或者是皮下組織較軟的位置時,可省略第二填充物17。
底座圖5a、圖5b、圖5c是在圖1a、圖1b、圖1c的安全針下端設(shè)置底座8的圖。底座8的下面形成有對人體的皮膚具有粘接性或吸附性的粘接件或吸盤。圖5a、圖5b、圖5c中,圖5a是外觀正面圖、圖5b是俯視圖、圖5c是圖5b的C-C′線截面圖。底座8可與針管3形成為一體、或與針管3分別形成,以能裝拆的方式加以組合。此外,不特別設(shè)置底座8,而在針管3的下面設(shè)置粘接層以供留針亦可,此方式,在以治療為目的而使用安全針時非常有效。
圖6顯示將圖5a、圖5b、圖5c的安全針自人體6的皮膚面刺入的狀態(tài)。如圖6所示,藉具有粘接性或吸附性的底座8,可在施針時使針管3留置于皮膚面,同時亦能將針體1的刺入狀態(tài)穩(wěn)定地維持(留針)一定時間。
又,在單獨使用安全針時,若能適當?shù)卦O(shè)定刺入深度,以及針管3的長度、針體1的長度與粗細的關(guān)系的話,不設(shè)置底座8亦能進行留針。然而,在留針時的刺入深度較淺、或使刺入的針確實穩(wěn)定、或進行通電刺激的情形時,最好是能在安全針上設(shè)置底座。
圖7a、圖7b、圖7c是在圖3a、圖3b、圖3c的對照針下端設(shè)置底座18的圖。底座18的下面由對人體的皮膚具有粘接性或吸附性的粘接件或吸盤形成。圖7a、圖7b、圖7c中,圖7a是外觀正面圖、圖7b是俯視圖、圖7c是圖7b的D-D′線截面圖。底座18可與針管3形成為一體,亦可與針管3分別形成、以能裝拆的方式加以組合。
圖8顯示將圖7a、圖7b、圖7c的對照針適用于人體16的皮膚面的狀態(tài)。如圖8所示,藉具有粘接性或吸附性的底座18,于使用時可將包含針管13的對照針穩(wěn)定地留置于皮膚上。
如上述般,于安全針及對照針的兩者設(shè)置粘接性或吸附性的底座8、18時,能更容易地實現(xiàn)兩者的留針(即在針體刺入后的狀態(tài)下留置一定時間)狀態(tài)。
安全針與對照針的下端形狀的實施例在需要相對于人體的皮膚面傾斜刺入時,就安全針而言,可如圖13所示,將針管3的下端斜著加以切除,就對照針而言,可如圖14所示,亦將針管13的下端斜著加以切除。圖13及圖14所示的下端為斜邊的針管3、13的長度,是自針管3、13的中心軸加以測量。又,當對下端為斜邊的針管3、13設(shè)置底座時,是根據(jù)針管3、13的下端的形狀加以設(shè)置。
雙盲用針組可組合上述安全針與對照針構(gòu)成雙盲用針組。此時,為了不使兩者在外觀上有所區(qū)別,是使兩者的針管3、13的長度,使用前兩者的自針管3、13上端突出的針體1、11的長度,兩者的針柄2、12的長度,以及自安全針的針體1的前端9到皮膚的距離S1、自對照針的針體11的前端19到第二填充物17上面的距離S2分別相同,且使兩者的形狀及顏色看起來皆同。
優(yōu)選使安全針的針體保持填充物4與對照針的第一填充物14為相同材質(zhì),且使兩者的針管3、13不透明以無法看見內(nèi)部。又,最好是能在包含兩者的針管3,13下端的下部設(shè)置遮蔽物(未圖示)以進行遮蔽,使內(nèi)部呈無法看見的狀態(tài)亦可。該遮蔽物使用經(jīng)殺菌處理過的物質(zhì),其形狀,例如有薄膜狀、薄片狀、板狀、塊狀,又,其材質(zhì),例如有酒精棉、海綿、海綿狀制品、塑料、紙、紗布、蛋白質(zhì)、多醣類,或組合這些材料而成。此外,該遮蔽物亦可以是能賦予通電刺激的導電漿(涂抹而形成遮蔽物)、導電膠或?qū)щ妷|等。
在安全針與對照針的使用前的狀態(tài)下,若在與針管3、13(包含自針管上端突出的擋塊的厚度)上端位置相同高度的各針體1、11上標以記號的話,在施針后,即能容易地再次將各針體1、11放回使用前狀態(tài)的位置。
兩針管3、13的全長,是安全針的針體1的長度減去既定刺入深度得到的值。又,在將擋塊5、15設(shè)置于針管3、13的外側(cè)時,是再減去擋塊高度所得的值。由于刺入深度隨作為目標的施針部位而各不相同,因此針管3、13的長度是對應(yīng)各該時的長度。
由于設(shè)于兩針管3、13的上端或針柄2、12的下端的擋塊5、25、15、35,因此當針柄2、12的下端到達針管3、13的上端時,針體1、11即無法再前進。據(jù)此,當對照針的針體11與針管13的長度相同時,使用兩針時的針體1、11的移動距離完全相同。又,當對照針的針體11較針管13的長度略長或略短時,兩者的針體1、11的移動距離亦大致相同。
安全針的進入人體的長度,是針體1的長度減去針管3的長度得出的長度。此外,在將擋塊5設(shè)于針管3的外側(cè)時,進入人體的長度,是再減去擋塊5的高度后的值。對照針的針體11的長度,是通過施針時以刺手捻轉(zhuǎn)、或刺入針體11的操作,用擋塊15、35使針柄12的下端到達針管13的上端使其停止時自對照針的針體11的前端19壓于皮膚面的范圍的長度,到停留在略高于皮膚面之上的位置的范圍的長度。為了使對照針具有此種長度,只要將針體11在較針管13的長度略長或略短的范圍內(nèi)任意加以切斷即可。又,針體11的前端19的形狀優(yōu)選無法進入身體內(nèi)的形狀(例如,不銳利的形狀)。對照針的針體11的長度或前端19的形狀,可視以對照針進行刺激的強度加以變更。
由于安全針及對照針的針管3、13內(nèi),皆充填固定有針體保持填充物(對照針是第一填充物)4、14,因此能對刺入時及拔針時的針體1、11的直進運動或旋轉(zhuǎn)運動賦予阻力。該阻力的強度,可根據(jù)使用目的、施針方法、施針部位及刺入深度適當?shù)剡M行調(diào)節(jié)。由于能藉由該阻力抵消刺入時及拔針時,傳至施針者的刺手的、針體1在人身體中移動時所產(chǎn)生的阻力感,因此施針者無法對安全針與對照針進行區(qū)別。
進一步,對照針的針管13內(nèi)充填固定有第二填充物17。該第二填充物17的充填位置是將第二填充物17的下面設(shè)定在包含針管13的下端位置的其附近的位置。另一方面,第二填充物的上面,是自針管13的下端上升安全針與對照針的針體長度之差(亦即,是安全針的針體1刺入人體6內(nèi)的長度)的位置。藉該第二填充物17的配置,使自兩者的針管3、13的上端突出的針體1、11及針柄2、12的長度對齊,從而自安全針的針體1的前端9到皮膚的移動距離S1與自對照針的針體11的前端19到針管13的下部的第二填充物17上面為止的移動距離S2,在對照針的針體11與針管13的長度相同時,完全相同(S1=S2)。又,當對照針的針體11的長度較針管13的長度略長或略短時,兩者的針體1、11的移動距離大致相同。
使用如上述般成套的安全針與對照針于人體6、16的皮膚面時,由于當對照針的針體11的前端19所前進的距離,與安全針的針體1的前端9到達皮膚面的距離S1相同或大致相同時,即是到達第二填充物17的上面,因此若對照針的針體11的前端19再向前進的話,就能將和安全針的針體1的前端9自既定位置到達人體6的皮膚面,刺破皮膚而進入人體內(nèi)時的阻力感同等的感覺賦予對照針。因此,對施針者來說不易區(qū)別兩者,就能對施針者進行掩蔽。
雙盲用針組中,針對安全針的針體保持填充物及對照針的第一填充物,當使用于被驗者時,若是選擇具有能完全抵消切皮感及針刺入時的阻力感的阻力的填充物,或針炙師以外的人、或施針技術(shù)不熟練的人進行施針時,又或是使用于安全針的刺入深度較淺時,或用于皮膚較薄且柔軟、或者是皮下組織較軟的位置時,可省略對照針的第二填充物。但,在進行單刺或留針以外的技巧,例如,對刺入的針進行雀啄術(shù)或捻針術(shù)等時,由于需要一定程度地降低第一填充物的阻力,因此最好使用第二填充物。
此外,用于使安全針與對照針無法區(qū)別的方法,除上述之外亦有下述方法。亦即,自針柄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或針體的材質(zhì)、全長、粗細,自針管上部或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上部伸出的針體的長度、自針體前端到皮膚面的距離,刺入深度,針管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以及針體保持填充物的質(zhì)、量、數(shù)量、充填位置等各個特征中,依照雙盲試驗的目的所選擇的一種以上的特征,準備多個不同的前述安全針作為安全針組。
另一方面,自針柄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或針體的材質(zhì)、全長、粗細,自針管上部或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上部伸出的針體的長度、自針體前端到第二填充物上面的距離,針管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以及第一填充物的材質(zhì)、量、數(shù)量、充填位置或第二填充物的材質(zhì)、量、數(shù)量、充填位置等各個特征中,依照雙盲試驗的目的所選擇的一種以上的特征,準備多個不同的前述對照針作為對照針組。
接著,組合一種以上的特征不同的前述安全針組與對照針組作為雙盲用針組。亦即,以上述方式選擇組合的各個安全針與對照針,雖然有前述一種以上特征之差,但由于是根據(jù)作為目的的雙盲試驗所選擇的隨機組合,因此在外觀上,被驗者及施針者皆無法區(qū)別安全針與對照針。亦即,具有雙盲效果。
粗細雙盲用針組上述雙盲用針組的組合中,例如,著眼于針體的粗細,組合各種針體粗細不同的安全針及對照針,使這些針的粗細以外的外觀相同,或使外觀上無法區(qū)別安全針與對照針的話,就能掩蔽粗細進行雙盲(對被驗者及施針者)實驗。此種組合的針組稱為粗細雙盲用針組。
深度雙盲用針組上述雙盲用針組的組合中,例如,著眼于刺入深度,準備各種刺入深度不同的安全針,又,準備各種針體長度不同的對照針,組合該兩組針,使這些針的外觀相同的話,就能掩蔽刺入深度進行雙盲實驗。亦即,就針體已刺入身體內(nèi)多深而言,可對施針者及被檢者雙方掩蔽刺入深度。此種能對施針者及被檢者雙方掩蔽刺入深度使他們不能區(qū)分的針組稱為深度雙盲用針組。
接著,對和上述不同的掩蔽刺入深度以進行雙盲試驗的深度雙盲用針組加以說明。
該種深度雙盲用針組,是由各種刺入深度不同的多個深度掩蔽針所構(gòu)成的深度雙盲用針組。該種深度雙盲用針組包括針管的長度各不相同、且刺入深度各不相同的多個針組構(gòu)成的針組;以及針管的長度相同、且刺入深度各不相同的多個針組構(gòu)成的針組二種。針管優(yōu)選不透明、無法看見內(nèi)部的針管。
(i)將針管的長度各不相同、且刺入深度各不相同的多個針組作為一組時此種深度雙盲用針組,將具有下述(1)~(4)的特征的各種刺入深度與針管長度互異的多個深度掩蔽針作為第一組。也就是說,第一組的深度掩蔽針,可使用與圖1a、圖1b、圖1c所示的安全針相同形狀者,其特征在于,具有(1)針管;(2)一個以上針體保持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針體,藉該填充物保持為可移動,較針管的長度長出針體的刺入深度;(4)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針體前端達到規(guī)定的刺入深度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者。
又,在僅以第一組的深度掩蔽針構(gòu)成深度雙盲用針組時,針體保持填充物優(yōu)選具有能抵消針體進入身體時的切皮感及針刺入時的阻力感的阻力的填充物。
上述構(gòu)成的深度掩蔽針組中,亦可使用如下述構(gòu)成的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以取代針體保持填充物及擋塊。亦即,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是設(shè)于針管上端外側(cè),當針體前端達到既定的刺入深度時,能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且在保持針體的同時對針體的移動賦予阻力的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
使用這些深度雙盲用針組進行雙盲試驗時,由于針管的長度、相對于該針管長度的針體的長度、自針管上端伸出的針體的長度,以及針體的刺入深度皆各不相同,因此在外觀上,被驗者及施針者雙方是無法區(qū)別刺入深度的。此外,施針者亦無法知道針體進入身體時的切皮感或針刺入時的阻力感、刺入深度。亦即,就刺入深度而言,具有雙盲效果。
又,針管的長度各不相同,且針體的刺入深度各不相同的深度雙盲用針組的與前述不同的第二組深度掩蔽針,是在上述深度掩蔽針中,于針管的下部進一步充填能在針體的移動時,賦予切皮感與刺入感的切皮感填充物。亦即,能使用于此種深度掩蔽針組的深度掩蔽針,其特征在于,具有(1)針管;(2)一個以上針體保持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一個以上切皮感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下部,當針體前端進入針管內(nèi)達到既定深度時,在針體的移動時賦予切皮感及刺入感;(4)針體,藉該針體保持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其長度較針管的長度長出針體的刺入深度;以及(5)擋塊,是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既定的刺入深度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
上述構(gòu)成的深度掩蔽針組中,亦可使用如下述構(gòu)成的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以取代針體保持填充物及擋塊。亦即,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是設(shè)于針管上端外側(cè),當針體前端達到既定的刺入深度時,能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且在保持針體的同時對針體的移動賦予阻力的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
構(gòu)成此種深度雙盲用針組的深度掩蔽針,由于針管的長度、相對于該針管長度的針體的長度、自針管上端伸出的針體的長度,切皮感填充物的長度、以及刺入深度皆各不相同,因此在外觀上,無法辨識刺入深度。此外,施針者亦無法知道針體進入身體時的切皮感或針刺入時的阻力感、刺入深度。藉隨機選取這些深度掩蔽針使用于被驗者,即能在掩蔽刺入深度的狀態(tài)下,對施針者及被檢者雙方以雙盲進行實驗。
又,自上述第一組深度掩蔽針及第二組深度掩蔽針中選擇二種以上加以組合,亦可構(gòu)成以能掩蔽針體的刺入深度為特征的深度雙盲用針組。
深度掩蔽針的針體保持填充物,可使用前述安全針的填充物、或與對照針的第一填充物相同的填充物。
深度掩蔽針的切皮感填充物,如無衛(wèi)生上的問題,可使用與前述對照針的第二填充物相同之物。此種切皮感填充物,例如,可使用酒精棉,而其長度、密度、于針管內(nèi)的位置,可根據(jù)使用情況加以改變。酒精棉的填充物,亦可分開設(shè)置多個。又,除酒精棉外,亦可使用已殺菌的物質(zhì)(針體前端、針體通過,進而進入身體內(nèi)亦無衛(wèi)生上問題的物質(zhì),例如浸泡過酒精的紗布或紙等)作為填充物。
(ii)將針管的長度、自針管上端伸出的針體的長度、針柄的長度相同,且刺入深度各不相同的多個針組設(shè)為一組而構(gòu)成深度雙盲用針組時針對具有前述(i)的第二組所說明的針體保持填充物及切皮感填充物兩者的深度掩蔽針,將針管的長度、自針管上端伸出的針體的長度、針柄的長度相同,且刺入深度各不相同的多個針組設(shè)為一組而構(gòu)成深度雙盲用針組。多個填充物中,切皮感填充物(下位的填充物)的位置,最好是以同一組中刺入深度最深的針為基準加以決定。刺入深度最深的針以外的針的下位填充物上面的位置優(yōu)選自針體前端往下移刺入深度最深的針的針體前端到皮膚面的距離的長度的位置較佳。又,亦可將前述(i)的第一組的針以此方式設(shè)定加以使用。
施針部位雙盲用針組不欲使施針者知道究竟是施針于穴道部、或施針于非穴道部時,可用由施針者以外的人,預(yù)先進行穴道部或非穴道部的取穴,設(shè)置本發(fā)明的帶底座的針(安全針或?qū)φ蔗?,之后,再請施針者將針刺入的方法進行實驗。亦即,帶底座的針對施針部位(穴道部、非穴道部)亦能進行掩蔽。
使用安全針的施針當使用本發(fā)明的安全針進行施針時,首先,施針者將安全針的針管3插入在皮膚面上做成的夾持手的姆指與食指之間,以夾持手支撐針管3,以刺手(刺入針、或拔出針的手)叩打針柄2上端以針體1的前端9切開皮膚,以捻進法或刺入法將針刺入、并使之移動,直到受針柄2下端或針管3上端所設(shè)置的擋塊5、25的阻擋,針柄2停于針管3上端的位置為止,以使針體1的前端9到達人體6內(nèi)的目的位置。又,亦可視針體1移動時的針體保持填充物4的阻力強弱、或自針管3上端伸出的針體1的長度,自一開始即以捻進法刺入。進行留針時,就保持此狀態(tài)一定時間。若使用具有底座的安全針,就能容易地進行留針。接著,在以夾持手保持針體的狀態(tài)下,將針拉起至使用前的位置。若是使用本發(fā)明的帶底座的安全針時,則不需夾持手。于此階段,針體1的插入人體6內(nèi)的部分是收納于針管3內(nèi)。將此狀態(tài)下的針管3自人體6移開,廢棄至既定場所。
產(chǎn)業(yè)上的可利用性由于本發(fā)明的安全針,在保存時、施針時、施針后,包含前端的針體保持在針管內(nèi),針管與針體不會分離,因此施針者或使用后的針的處理者皆不直接接觸針體前端或針體。是以,具有防止施針者受到患者的感染或第三者受到施針者的感染,以及防止施針者本身或廢棄者本身因誤刺等而受到感染的效果。
本發(fā)明的安全針,藉擋塊的作用而能正確的到達目的深度,能防止針體進入超過目的以上的深度。是以,不至對組織、或重要的內(nèi)臟器官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特別是在胸部、腹部存在重要的器官,于該部位進行施針時,皆要求正確的刺入深度。使用現(xiàn)有的針進行施針時,由于刺入的針體的深度是由施針者的感覺加以測定,因此存在誤將針體刺入過深的深度、或針體的前端未達到目的位置的可能性。此外,留針時因針體·針柄本身重量、或因針體·針柄上所覆蓋的浴巾等的重量、或肌肉收縮等原因而產(chǎn)生針體意外進入過深的現(xiàn)象。由于本發(fā)明的安全針具有擋塊,因此能消除此種情形的產(chǎn)生。
本發(fā)明的雙盲用針組,首次能實施為了嚴密地確認針炙療法的治療效果,而對被驗者與施針者雙方皆進行掩蔽的雙盲法。
當使用各種針管長度與相對于該針管長度的針體長度不相同的安全針進行針炙治療時,可掩蔽刺入深度以實施雙盲法。
當使用各種針體粗細不同的安全針進行針炙治療時,可掩蔽針體粗細以實施雙盲法。
本發(fā)明的安全針、及對照針,由于是以針管內(nèi)的填充物將針體保持為可移動,因此刺入時或拔針時針體能垂直地移動,可取代夾持手。當設(shè)置有粘接性的底座時,刺入時能在留置針管的情形下穩(wěn)定地進行留針,且有不需夾持手的優(yōu)點。
帶底座的針,對施針部位(穴道、非穴道)亦能以雙盲法進行掩蔽。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對照針,其特征在于,具有(1)針管;(2)一個以上第一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一個以上第二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下部,當針體前端進入針管內(nèi)達到既定深度時,在針體移動時賦予切皮感及刺入感;(4)針體,藉所述第一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其長度使得在針體充分進入針管時,針體前端停在皮膚面上;以及(5)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
2.一種對照針,其特征在于,具有(1)針管;(2)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設(shè)于針管上端外則,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且在保持針體的同時能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3)一個以上切皮感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下部,當針體前端于針管內(nèi)前進,達到既定深度,移動時賦予切皮感及刺入感;(4)針體,藉所述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保持為能移動,當使針體充分進入針管時,其長度使得針體前端停止于皮膚面上。
3.一種對照針,其特征在于,具有(1)針管;(2)一個以上針體保持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針體,藉該針體保持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當使針體充分進入針管時,其長度使得針體前端停止于皮膚面上;以及(4)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
4.一種對照針,其特征在于,具有(1)針管;(2)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設(shè)于針管上端外側(cè),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且在保持針體的同時能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以及(3)針體,藉該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保持為能移動,其長度使得在針體充分進入針管時,針體前端停止于皮膚面上。
5.如權(quán)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對照針,其特征在于,前述針體前端的形狀,是針體前端無法進入身體內(nèi)的形狀。
6.如權(quán)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對照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針管底部的皮膚抵接面?zhèn)仍O(shè)有粘接性或吸附性的底座。
7.一種雙盲用針組,由安全針與權(quán)利要求1、2、3、4、5或6的對照針組合構(gòu)成,所述安全針包括(1)針管;(2)一個以上第一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針體,藉所述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較針管的長度長出針體的刺入深度;以及(4)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5)所述針管,較針體的刺入深度長。
8.一種雙盲用針組,其特征在于A、安全針與與權(quán)利要求1、2、3、5或6的對照針組合構(gòu)成,所述安全針包括(1)針管;(2)一個以上第一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針體,藉所述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較針管的長度長出針體的刺入深度;以及(4)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5)所述針管,較針體的刺入深度長。B、兩者針管的長度或自皮膚接觸側(cè)針管端部到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的針柄接觸側(cè)端部的長度,兩者針柄的長度,以及自安全針的針體前端到皮膚的距離、與自對照針的針體前端到第二填充物上面或切皮感填充物上面的距離分別相同;以及C、第二填充物或切皮感填充物的上面,位于自針管下端往上到安全針的刺入深度的位置,且兩者外觀上無法區(qū)別。
9.一種雙盲用針組,其特征在于安全針包括(1)針管;(2)一個以上第一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針體,藉所述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較針管的長度長出針體的刺入深度;以及(4)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5)所述針管,較針體的刺入深度長,所述安全針與權(quán)利要求3、4、5或6的對照針組合構(gòu)成,兩者針管的長度或自皮膚接觸側(cè)針管端部到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的針柄接觸側(cè)端部的長度、兩者的自針管上端或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的針柄接觸側(cè)端部伸出的針體的長度,以及兩者針柄的長度分別相同,且兩者外觀上無法區(qū)別。
10.一種雙盲用針組,其特征在于安全針包括(1)針管;(2)一個以上第一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針體,藉所述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較針管的長度長出針體的刺入深度;以及(4)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5)所述針管,較針體的刺入深度長,A、自針柄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或針體的材質(zhì)、全長、粗細、突出于針管上部或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上部的針體的長度、針體前端到皮膚面的距離、刺入深度、針管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及針體保持填充物的質(zhì)、量、個數(shù)、充填位置等各個特征中,準備多個根據(jù)雙盲試驗的目的選擇的一種以上其特征相異的安全針,來作為安全針組;B、自針柄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或針體的材質(zhì)、全長、粗細、突出于針管上部或針體保持·阻擋機構(gòu)上部的針體的長度、自針體前端到第二填充物或切皮感填充物上面的距離、針管的材質(zhì)、長度、顏色、形狀、及第一填充物的材質(zhì)、量、個數(shù)、充填位置,或第二填充物或切皮感填充物的材質(zhì)、量、個數(shù)、充填位置等各個特征中,準備多個根據(jù)雙盲試驗的目的選擇的一種以上其特征相異的權(quán)利要求1、2、3、4、5或6的對照針,來作為對照針組;以及C、組合前述安全針組與前述對照針組而構(gòu)成。
11.一種粗細雙盲用針組,其特征在于安全針包括(1)針管;(2)一個以上第一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針體,藉所述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較針管的長度長出針體的刺入深度;以及(4)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5)所述針管,較針體的刺入深度長,A、準備多個針體粗細各不相同的所述安全針作為安全針組;B、準備多個針體粗細各不相同的權(quán)利要求1、2、3、4、5、6或10所述的對照針作為對照針組;C、組合除了粗細以外在外觀上同一形狀或外觀上無法區(qū)別安全針與對照針的前述安全針組與對照針組而構(gòu)成,能對針體的粗細進行掩蔽。
12.一種深度雙盲用針組,其特征在于安全針包括(1)針管;(2)一個以上第一填充物,充填固定于針管內(nèi)的任意位置,于針體移動時賦予阻力、用于保持針體;(3)針體,藉所述填充物保持為能移動,較針管的長度長出針體的刺入深度;以及(4)擋塊,設(shè)置在針體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的下端、或針管的上端,當在針管內(nèi)前進的針體前端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進入針管內(nèi),(5)所述針管,較針體的刺入深度長,A、準備多個針體的刺入深度各不相同的所述安全針作為安全針組;B、準備多個針體長度各不相同的權(quán)利要求1、2、3、4、5、6或10所述的對照針作為對照針組;C、組合在外觀上同一形狀或外觀上無法區(qū)別安全針與對照針的前述安全針組與對照針組而構(gòu)成,能對針體的刺入深度進行掩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對被驗者及施針者皆能進行遮蔽的雙盲法所使用的安全針及對照針。對照針,具有針管13;充填固定于針管13、對針體11的移動賦予阻抗的第一充填物14;充填固定于針管13下部、當針體11進入針管13內(nèi)的既定深度時對針體11的移動賦予阻抗的第二充填物17;藉第一充填物14保持成能移動的針體11,針體11的長度使得針體11充分進入針管13時針體11的前端19停止于皮膚面上;以及設(shè)于針體11上部所設(shè)的針柄12底部、或針管13頂部,當進入針管13內(nèi)的針體11到達皮膚面上時,阻止針柄12進入針管13內(nèi)的擋塊。安全針,去除上述對照針中的第二充填物17,使針體11加長達到插入的深度。
文檔編號A61H39/00GK1640379SQ20041010372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0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9年5月31日
發(fā)明者高倉坤有 申請人:學校法人花田學園, 高倉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