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茴三硫軟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茴三硫劑型以及這種劑型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茴三硫是近年來國內(nèi)外研究非?;钴S的利膽保肝藥,其藥理作用廣泛,除保肝利膽外,尚有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解毒和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隨著對茴三硫藥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及臨床觀察,特別是具有催誕功能,其催誕是通過膽堿能效應而發(fā)揮,能顯著增加毒蕈堿樣乙酰膽堿數(shù)目,從而促進催誕。
臨床上茴三硫應用比較廣泛,但目前僅有片劑(膽維他),茴三硫?qū)儆谑杷运幬?,胃腸道吸收低且生物利用度差。這樣,給臨床應用上帶來了諸多不便,極大地影響了藥物的使用功能。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含量準確、生物利用度高的茴三硫軟膠囊。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茴三硫軟膠囊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包括藥液和囊殼,藥液含藥用有效劑量的茴三硫和藥用輔料,藥用輔料包括稀釋劑、抗氧劑、助懸劑和乳化劑。
上述的每一粒茴三硫軟膠囊中含有以下藥液成分茴三硫0.01-0.1克、稀釋劑0.025-0.6克、抗氧劑0.0004-0.002克、助懸劑0.002-0.05克、乳化劑0.0031-0.05克。
上述的每一粒茴三硫軟膠囊的膠囊囊殼可為現(xiàn)有的囊殼,一般含有以下成分明膠、甘油、防腐劑,視情況而定,也可不含防腐劑。
上述的稀釋劑是植物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分子量200~800)、礦物油中的一種或幾種。
上述的抗氧劑是L-半胱氨酸鹽、二硫代甘醇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蘋果酸、谷胱甘肽、D-木糖、甘氨酸、a-生育酚、a醋酸生育酚、亞硫酸鈉、肌醇、抗壞血酸、植酸、二丁基羥基甲苯、抗壞血酸鈉卵磷脂、氫醌、木糖醇、葡萄糖酸內(nèi)酯、琥珀酸、焦亞硫酸鈉、乙二胺甲乙醛中的一種或幾種。
上述的助懸劑是羥甲基纖維素鈉、卡波姆、聚乙烯醇、羥乙基纖維素、海藻酸鈉、甲殼素、甲殼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瓊脂、羥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纖維素、蜂蠟、黃原膠、阿拉伯膠、干酪素、甲基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幾種。
上述的乳化劑是甲基纖維素、單硬脂酸甘油酯、羥化卵磷脂、乙?;瘑胃视王?、二乙二醇二硬脂、三羥基甲烷、干酪素、乙二醇單硬脂酸酯、乙基羥乙基纖維素、二乙酰單甘油酯、醋酸一脂肪甘油酯、木糖醇單油酸脂、海藻酸鈉、丙二醇酯、二縮三甘油單月桂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fā)明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膠囊囊殼的制備明膠置于膠罐中,加入可溶解明膠量的純化水,膠罐溫度70~80℃,深化后加入甘油、防腐劑,用鐵棕調(diào)色,攪拌均勻,抽真空脫氣后保溫靜置待用;二、將乳化劑、助懸劑加入稀釋劑中,加入茴三硫,待完全混勻后再加入抗氧劑,攪拌均勻,室溫靜置;三、配好的藥液倒入制丸機中,定型,干燥,刨光即得。
本發(fā)明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與普通劑型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密封好、含量準確、外表美觀等特性。對于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性藥物非常適合,茴三硫為非水溶性,胃腸道吸收低且生物利用度差,而將其與高分子載體混溶后裝入軟膠囊,可大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茴三硫軟膠囊是一種無水油狀半流體狀態(tài),口服后藥液粘附于胃粘膜組織表面,利于活性物質(zhì)的吸收,提高了茴三硫的生物利用度,該劑型較其它茴三硫劑型具有方便患者服用、質(zhì)量穩(wěn)定、易于攜帶等顯著的特點和應用前景。茴三硫片劑服用后15-30分鐘后起效,1小時后達血漿峰值,而茴三硫軟膠囊服用后10-20分鐘后就能起效,40分鐘就能達到血漿峰值。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1、聚乙二醇(分子量400)0.6、明膠0.3、甘油0.01、琥珀酸0.002、蜂蠟0.05、羥化卵磷脂0.05、山梨酸甲酯0.00009。
制備方法(1)稱取明膠加入100L明膠反應罐,在攪拌狀態(tài)下加入可溶解明膠量的純化水,密閉,待明膠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甘油,加入防腐劑山梨酸甲酯,攪拌均勻,抽真空脫氣2小時,放入明膠保溫桶中,保溫靜置待用。
(2)室溫下將乳化劑羥化卵磷脂、助懸劑蜂蠟加入稀釋劑聚乙二醇中,稱取茴三硫,粉碎,過篩,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待完全混勻后再加入抗氧劑琥珀酸,攪拌均勻,室溫靜置。
(3)配好的藥液倒入液斗中,換上模具開始壓軟膠囊,調(diào)整軟膠囊裝量至設計范圍,室溫干燥二天,剔除外觀質(zhì)量差的膠丸,將膠丸小船塢滌(去除壓丸過程中潤滑油),再于24℃干燥二天,得茴三硫軟膠囊半成品,質(zhì)量檢測合格后分別分裝、貼簽、包裝、即得茴三硫軟膠囊成品。
實施例2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1、玉米油0.077、明膠0.068、甘油0.002、抗壞血酸0.0006、羥乙基纖維素0.008、干酪素0.0072、對羥基苯甲酸丁酯鈣0.000018。
制法同上。
實施例3
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09、葵花子油0.5、明膠0.21、甘油0.007、亞硫酸鈉0.0018、甲殼糖0.021、二乙酰單甘油酯0.04、苯甲醇0.000075。
制法同上。
實施例4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08、麻油0.18、明膠0.06、甘油0.002、谷胱甘肽0.001、海藻酸鈉0.016、甲基纖維素0.0015、苯甲醇0.00003。
制法同上。
實施例5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07、大豆油0.35、明膠0.15、甘油0.005、L-半胱氨酸鹽0.0016、卡波姆0.028、乙?;瘑胃视王?.03、對羥基苯甲酸甲酯0.00006。
制法同上。
實施例6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06、蓖麻油0.3、明膠0.12、甘油0.004、二丁基羥基甲苯0.0014、聚乙烯醇0.02、二乙二醇二硬脂酸酯0.024、對羥基苯甲酸苯酯.00005。
制法同上。
實施例7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05、氫化植物油0.027、明膠0.04、甘油0.001、亞硫酸鈉0.0004、甲殼素0.0004、乙基羥乙基纖維素0.0032、丁香油0.00001。
制法同上。
實施例8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04、棉子油0.4、明膠0.18、甘油0.006、a-生育酚0.0017、羥甲基纖維素鈉0.03、三羥基甲烷0.035、苯甲酸0.00007。
制法同上。
實施例9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03、花生油0.23、明膠0.09、甘油0.003、二硫代甘醇酸0.0012、阿拉伯膠0.02、乙二醇單硬脂酸酯0.02、對羥基苯甲酸丁酯鈣0.000038。
制法同上。
實施例10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02、菜子油0.13、明膠0.03、甘油0.0001、乙二胺甲乙酸0.0008、羥丙基甲基纖維素0.012、單硬脂酸甘油酯0.011、苯甲酸0.00002。
制法同上。
實施例11組份含量(克/粒)茴三硫0.01、丙二醇0.55、明膠0.25、甘油0.008、二丁基甲羥甲苯0.0019、海藻酸鈉0.04、海藻酸丙二醇酯0.045、丁香油0.00008。
制法同上。
權利要求
1.一種茴三硫軟膠囊,包括藥液和囊殼,其特征在于藥液含藥用有效劑量的茴三硫和藥用輔料,藥用輔料包括稀釋劑、抗氧劑、助懸劑和乳化劑。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每一粒茴三硫軟膠囊中含有以下藥液成分茴三硫0.01-0.1克、稀釋劑0.025-0.6克、抗氧劑0.0004-0.002克、助懸劑0.002-0.05克、乳化劑0.0031-0.05克。
3.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釋劑是植物油、丙二醇、分子量為200~800的聚乙二醇、礦物油中的一種或幾種。
4.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劑是L-半胱氨酸鹽、二硫代甘醇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蘋果酸、谷胱甘肽、D-木糖、甘氨酸、a-生育酚、a醋酸生育酚、亞硫酸鈉、肌醇、抗壞血酸、植酸、二丁基羥基甲苯、抗壞血酸鈉卵磷脂、氫醌、木糖醇、葡萄糖酸內(nèi)酯、琥珀酸、焦亞硫酸鈉、乙二胺甲乙醛中的一種或幾種。
5.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懸劑是羥甲基纖維素鈉、卡波姆、聚乙烯醇、羥乙基纖維素、海藻酸鈉、甲殼素、甲殼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瓊脂、羥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纖維素、蜂蠟、黃原膠、阿拉伯膠、干酪素、甲基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幾種。
6.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劑是甲基纖維素、單硬脂酸甘油酯、羥化卵磷脂、乙?;瘑胃视王ァ⒍叶级仓?、三羥基甲烷、干酪素、乙二醇單硬脂酸酯、乙基羥乙基纖維素、二乙酰單甘油酯、醋酸一脂肪甘油酯、木糖醇單油酸脂、海藻酸鈉、丙二醇酯、二縮三甘油單月桂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一)、膠囊囊殼的制備明膠置于膠罐中,加入可溶解明膠量的純化水,膠罐溫度70~80℃,深化后加入甘油、防腐劑,用鐵棕調(diào)色,攪拌均勻,抽真空脫氣后保溫靜置待用;(二)、將乳化劑、助懸劑加入稀釋劑中,加入茴三硫,待完全混勻后再加入抗氧劑,攪拌均勻,室溫靜置;(三)、配好的藥液倒入制丸機中,定型,干燥,刨光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茴三硫劑型以及這種劑型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包括藥液和囊殼,藥液含藥用有效劑量的茴三硫和藥用輔料,藥用輔料包括稀釋劑、抗氧劑、助懸劑和乳化劑。本發(fā)明所述的茴三硫軟膠囊與普通劑型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密封好、含量準確、外表美觀等特性,對于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性藥物非常適合,茴三硫為非水溶性,胃腸道吸收低且生物利用度差,而將其與高分子載體混溶后裝入軟膠囊,可大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文檔編號A61P1/00GK1634038SQ20031012542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31日
發(fā)明者秦引林, 顏培玲, 何龍其 申請人:昆明希捷醫(yī)藥研發(fā)有限公司